耶魯全獎碩士:投了近千份簡曆,沒能找到工作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耶魯全獎碩士:投了近千份簡曆,沒能找到工作

6月初,一張2024年鄉鎮公務員政審考察對象表引發熱議,平平無奇的個人資料中,摻雜著一名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

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校畢業生,與農村基層工作,這種所謂的“反差感”讓人們產生好奇。

國外名校生找工作是否困難,林其的經曆或許可以窺見冰山一角。

林其是耶魯大學全獎碩士,卻在畢業季兩次申博失敗,在美國和中國分別求職,投下數千封簡曆後,沒有得到一個合適的offer。

以林其求職失敗為切口,我們仿佛看到更多普通打工人在求職場上進退不得的困境。



耶魯全獎碩士:投了近千份簡曆,沒能找到工作

2023年10月,林其在5個月內,向800多家在美國運營的企業投出簡曆。她本科就讀於北京外交學院日語專業,在耶魯大學念全獎文學碩士,熟練掌握中日英三門語言,曾在穀歌開發者大會、大使館實習。

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耶魯大學排名第23位,與清華隻有3名之差。而林其收到的回複郵件隻有十來封。一半來自日企,一本是華人公司。

日本企業對工作能力要求並不嚴格,隻需要日語能力合格,入職之後再對員工進行培養。但在某個日企的第二輪麵試中,麵試官問到如何營銷某產品時,林其心有餘但語言表達不足,幾個關鍵詞匯不知道如何用日語表達,最後慘遭淘汰。

林其在圖書館學習

林其在圖書館學習

林其麵試華人企業,更感頭疼,她評價對方是toxic(有毒)的。

麵試中,華人麵試官們總是正襟危坐、表情嚴肅,常給林其高高在上和敷衍任務的雙重感覺。某次麵試,麵試官一共有三位,均戴著黑框眼鏡,隔著鏡片眼睛裏傳出的寒意也未被絲毫減弱。

三位麵試官始終沉默不語,似乎誰都不想第一個人開口,讓人沒法判斷這是隱形的壓力麵試,還是他們單純“上班如上墳”。

比起證明自己的實力,林其需要不斷在麵試中強調自己的聽話、好管、性格好,麵試仿若大型的服從性測試。最讓林其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創業經曆竟然成為“汙點”。

林其在本科畢業後因申請留學gap了一年,她原本隻想和讀書同好們一起舉辦讀書會,但隨著規模擴大,開始邀請知識博主們開展線上、線下的講座,十餘人的讀書會被擴展成百人的知識付費講座。

麵試官們對林其的創業經曆頗有不滿,並沒有詳細詢問她在創業中展現了何種能力,而是反複追問“自己創業後,是否無法忍受給別人打工”、“工作是不是你的過渡期,最後你還是會回去創業”。

問題裏充滿了探究、懷疑、不滿,讓林其一度以為創業是錯誤的事情。

還有一個華人公司打來電話,語氣裏竟然帶著些許心虛與自卑,詢問林其是否願意撥打推銷、客戶回訪電話,在等到肯定的回複時,仍悲觀地下定論:“你畢業於耶魯,在我們這裏是大材小用。即使我們錄取了你,你也沒多久就會跳到大企業吧。”

林其以為對方隻是開玩笑,沒想到第一輪麵試之後,再也沒有收到對方的電話。

林其的耶魯畢業照

林其的耶魯畢業照

找工作麵臨的困境如此這般,學曆和能力始終無法讓麵試官滿意,過高或者過低的學曆都成為找工作難以跨越的門檻。林其在工作市場如沒頭蒼蠅般亂轉,沒有清晰的就業標準指向她應該如何做,而之前所做的努力似乎毫無競爭力。

求職挫敗讓林其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在社交軟件搜索其他人的求職經曆時,她發現中國人在美國找工作受挫的經曆比比皆是,投幾千封簡曆不被公司回複已是常態。

更有甚者,投了一萬封簡曆,仍然沒有找到工作。

在美國就業還有個巨大的現實問題——簽證。美國政府規定,文科留學生在畢業後,隻有5個月的求職時間,如果求職失敗,隻能回國。

美國的工簽對文科生也並不友好,簽證需要抽簽才能獲得。簽證由雇主辦理,需要支付幾千美金的律師費。理科生的抽簽機會是一年三四次,文科生是一次,抽中的概率為25%,這對雇主而言極不穩定。

重理輕文,已是全世界趨勢。

在5個月求職時間的末尾,林其差點可以進入一家日企,因為和人事溝通不利,最後因為簽證問題被取消了offer。

在美國求學兩年、找工作半年,她最後選擇回國。

耶魯全獎碩士:投了近千份簡曆,沒能找到工作

林其早慧,在高中時期,她已經暗下決心盡量避免進入就業市場、把自己卷成一顆踐行996的螺絲釘。

2013年,林其中考失利,以八百名的成績考入全年級共八百名學生的無錫重點高中,又通過一年時間,從全年級倒數第一名,奮力追到班級前十。

學校采用強製住宿製,每天六點起床鈴在宿舍樓響起,所有學生需要在六點半前坐到教室開始早自習。教室裏,桌椅密密麻麻堆積在一起,桌上擺滿了一堆一堆的輔導書、考卷,學生們將頭埋在障礙物後奮筆疾書,班級像一個微型螞蟻穴窩。晚上十點,大家再拖著疲憊的身子往寢室走去。

這樣的生活,兩個禮拜可以休息一天半。

林其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是什麽,“不管我們怎麽學,去到社會也隻是做一顆螺絲釘,即使卷到了清華北大,那無非就是做一顆大一點的螺絲釘,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嗎?”她悲觀地想。

閑暇時間,林其喜歡翻看存在主義書籍或者日本文學,日本文學的私小說聚焦個人感受,讓林其在集體主義的生活裏去探尋個人存在的意義,“自我是什麽?我想要什麽?我是不是可以不跟隨集體?我是不是可以特立獨行?”

那個時候,林其隻付出60%的心思在學習上,另外40%沉浸在文學世界。高考成績出來後,林其再次發揮失常,班主任惋惜她沒能拿出百分之百的心思學習,但這40%卻是她不可放棄的自留地。

林其的讀書筆記

林其的讀書筆記

未來是否成為作家?林其為了找尋答案,翻看了很多作家傳記,發現這是一份高危職業。

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都選擇了自殺,還有很多作家們精神狀態並不健康。林其希望體麵地生活,於是夢想自己成為文學批評家,或者像卡夫卡一樣,在工作之餘寫作。

但在大學她意識到,如果選擇主業為其他的工作,副業為文學,當今的工作環境很難支撐自己下班之餘還有時間完成副業,況且,自己也並不想湧入龐雜的就業市場,像一條沒有活力、喪失呼吸的鹹魚被公司隨意挑選。

她選擇繼續在日本文學深造,並希望在大學求得一份教職工作。這份工作,穩定、高薪,且理想。

耶魯全獎碩士:投了近千份簡曆,沒能找到工作

大三時,林其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換學習一年。

在日本的學習打破了林其的幻想,某門課程她與同學一起完成了川上未映子的作品分析,卻被教授指責大罵:“這樣解讀被作家本人看到簡直會被活活笑死。”

作品的解讀是流動多元的,但教授否認了其他可能性,隻認可某種標準答案。這與林其最開始對日本文學感興趣的原因背道而馳,她要尋求的是個人的存在,而不是集體範本式的解讀。

東京大學的學長也向林其吐槽,日本的教授們和皇帝無疑,需要嚴格遵守他們的旨意,有些研究生、博士慘遭導師性騷擾和威脅,卻為了學業無法維權。還有博士因為和導師的矛盾,求學七八年後卻被退學。

日本的教職製度也存在問題,很多博士後畢業隻能以臨時工的形式被學校聘請,在學校教書到白發蒼蒼,仍然隻是“非全職合同工”,還會被全職教授們欺壓。

林其在日本

林其在日本

林其當機立斷去西方求學,她對西方抱有幻想,希望美國能夠保護好學生權益。

還在日本交換時,林其一邊學習學校的課程,一邊每天自學托福四五個小時,因為足夠努力,準備托福的三個月後她便在考試中取得了高分成績。考試結束,她立馬學習GRE。

正因用力學習過猛,林其在大四上學期確診抑鬱症,錯過了2019年年底的美國碩士申請。

第二年春招,大部分學校都截止了申請,林其向剩下仍然開放申請的學校投遞郵件,收到了芝加哥大學的offer,並伴有三分之一的獎學金。

申請材料是一份15頁的英語論文,由林其的畢業論文改成。

還有一份個人陳述。雖然本科並非日本文學專業,但林其高中起就閱讀了上百本日本文學,積累到大學畢業,已是可觀的數量,薄薄的個人陳述裏承載的是厚積薄發。

在第二年的申請中,林其收到了耶魯大學的全獎offer。

耶魯大學校園

耶魯大學校園

2021年的夏天,林其終於來到耶魯大學,打擊卻接二連三到來。

林其申請的是文學碩士,方向為日本文學,但耶魯給她分配的是日本電影研究導師,日本電影與日本文學雖然不是天差地別,但也隔著鴻溝。正當林其逐漸適應一邊跟著導師做研究、一邊蹭日本文學課程的生活時,導師在第一學期末宣告退休。

而後,林其開始顛沛流離的求學生活:第二位教授在第二學期末突然被學校解雇;第三位教授是訪問學者,在耶魯隻待5個月;最後一名教授雖然穩定教授林其到研究生畢業,可對方剛博士畢業,與林其水平相近,未能提供良好的指導。

更加崩潰的不隻是兩年研究生生涯的慌亂無措,還因為導師退休、教授不斷更換,林其在申博時沒法得到一封強有力的推薦信。

林其的動態

林其的動態

她第一次申博申請了8所高校,都被拒絕。第二年申博將全美設有日本文學和日本電影專業的大部分大學都申請了一遍,即使全球排名隻有500名的學校也沒有放過,仍然未收到offer。

她給導師發送郵件,更新自己申請博士的情況,並表示希望繼續跟著對方做研究,對方已讀不回。導師的另一個學生也麵臨這樣的情況,師生情莫名淡薄。

在申請其他學校時,她發郵件詢問導師今年是否招生,對方都表示歡迎,卻在申請結束後回絕道今年不招生。

這一切都因為,在美國,教授們可以通過學生申請當自己博士,賺取不菲的申請費用。

在第一輪申博失敗時,林其也從學長學姐了解到,耶魯大學組織性地邀請已經轉行的博士畢業生回校內開轉行講座,很多文科學生費勁讀到博士畢業,卻難以找到教職工作,最後隻能“流放”到社會,放棄學術夢,尋找謀生工作。

林其的學術夢破碎、找工作也無望,隻能在簽證有效期的最後關頭返回國內。

耶魯全獎碩士:投了近千份簡曆,沒能找到工作

回到國內後,林其開始新一輪找工作。她每天打開求職軟件,不加篩選地海投簡曆,“一鍵投遞”可以讓她半小時內投出無數封簡曆。

此刻,投簡曆者和公司達到了一種別樣的默契。林其並不認真篩選公司和職位,很多公司也並不看收到的簡曆、或者選擇已讀不回。

林其的簡曆部分內容

林其的簡曆部分內容

在海投下,林其僅收到幾封麵試邀請,曾有兩個公司希望能夠招聘她,但分別因為林其不是應屆生,或人員招收縮減、沒有正職崗位而沒有遞出offer。

在社交平台上,林其刷到一條名為“耶魯大學碩士找工作卻被不知名外包小廠拒絕”的帖子,她敏感地點進去,果不其然是自己的麵試信息。

她努力回憶上次麵試,麵試官仍然不苟言笑、氛圍壓抑,詢問了她的創業經曆、日語水平,和行為麵試。這是很普通的一次麵試,她的表現也中規中矩,卻在這條帖子下看到HR評價她“太隨性”。

美國就業指導課程教授的麵試經驗是放鬆、大方、自信,林其努力將課程的內容搬到實踐,卻發現在國內水土不服。

HR還給出另一個拒絕原因,認為高材生不會青睞小公司、流動性強,反而不願意去培養不確定因素。

帖子在社交平台上沒有引起多大熱度,很快淹沒在色彩斑斕的圖頻信息中。似乎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未能引起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耶魯全獎碩士:投了近千份簡曆,沒能找到工作

林其又去上海的一家谘詢公司麵試,崗位薪資一萬出頭。過了第一輪筆試後,在線下和其他三位競選者一起群麵。另外三位均是名校專業,分別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南洋理工大學,且都為商科背景,曾在“四大”(全球著名的四家會計師事務所)、大廠實習。

麵試內容為,公司提供一本二三十頁的資料,麵試者們根據資料短時間內一起製作一份PPT。

這本薄薄的冊子,幾乎快被翻爛,不知道多少麵試者曾來應聘。

第二輪麵試結束,四位麵試者們都被淘汰。林其和他們交流時得知,他們從去年12月底,或者今年年初便開始找工作,直到現在也沒有收到合適的offer。

在國內找工作不到一個月,林其感到難以消解的疲憊,隻想躺在床上消極罷工。

耶魯全獎碩士:投了近千份簡曆,沒能找到工作

在林其對求職感到懈怠時,她卻意外收到錄取電話。

電話來自塔羅店老板,工作內容為新媒體運營,月薪三千、包吃包住。

林其一口答應下來,此時她隻想放下所有的外在壓力,不管不顧去做一件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情。

塔羅店老板租下一套房子,作為辦公地點,也是住處。公司除了老板和林其,還有一位客服。老板負責線上直播、製作塔羅課程、幫人線上占卜,林其負責在社交平台上開多個賬號寫廣告軟文,在這個賬號上更新星座運勢、另一個賬號解釋塔羅牌的牌意......

賬號被平台封禁就火速注銷,再開新的賬號,像和平台玩遊擊遊戲。

早上十點到十二點、晚上七點到淩晨,是工作最忙碌的時刻,尤其是人們常感emo的夜晚,經常求助玄學開導自己,且百分之七十為感情問題。

林其與同事、老板同吃同住,每天都待在一起,工作內容又和命運息息相關,她們彼此之間也毫無芥蒂地分享著自己的生活、得失。

老板四十多歲,在職場打拚二十多年,離職前是日企上海分部的人事主管。因為公司想要將她調到日本,她幹脆地炒了公司魷魚,自己出來創業。

無論哪個年紀,在公司似乎都有不順,即使為公司奮鬥小半輩子,最後也得尋找自己新的出路。

老板學習和從事塔羅牌副業已經18年,她去年開了塔羅牌工作室,年收入一百萬元。人生似乎沒有死胡同。

林其

林其

林其詢問老板,以她HR的經驗來看,大廠會招自己這樣的人嗎?

老板搖搖頭:“不會。大廠看重的並非個人能力很強,而想要擅長團隊合作的人。你太桀驁不馴。”

在返回中國前,林其在美國和德國男友結婚。德國男友在美國讀博,簽證為J1“交流訪問學者簽證”,林其也能拿到J2家屬簽證,在美停留時間最長可達五年。

林其可以通過新婚對象重新回到美國,她本來想隱瞞自己的計劃,但老板表示,在看到她的簡曆時,便意識到她不會在這裏長留,但是沒關係,能待多久就待多久,老板並不介意。

林其的“隨性”、“不確定”、“高學曆”,最後被一家塔羅店輕輕接住。

林其與丈夫

林其與丈夫

離開塔羅店後,林其嚐試在社交平台上做一名失業博主,售賣自己的“失敗”。她發現自媒體為她重新提供了一個表達自己的平台,文學以另一種形式擁抱住她。

前段時間,林其辦理好手續,重新去到美國。

在高中時,她希望能找到一份體麵的工作,目的是不被父母、親戚、外界聲音找麻煩,並可以偷閑沉浸在文學世界。

折騰了近十年,她“放棄保時捷選擇留學,放棄東京買房選擇去美國,放棄百萬嫁妝嫁外男”,又回到起點,工作雖還沒找到,但總算爭取到父母和丈夫的支持,暫且沒有經濟壓力,並可以繼續研究文學。

林其計劃在美國繼續找工作,這次鬆弛了許多,“即使在美國端盤子也沒所謂,我不需要依靠主業工作來證明自己的社會身份了,我會堅持在自媒體上表達自己。”

林其的職場逃離路徑很難被複刻,但更多普通打工人們,還在就業市場中不受控製地,起起落落。

Maui2021 發表評論於
博士班,還班?果然監獄五毛。對美國研究生院一無所知。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4-06-28 08:04:39她無法讀博,一個原因是這個專業開博,也要有人數要求的,達不到人數,博士班也開不成。
涼亭 發表評論於
儼然一個被培養的間諜
Eevee 發表評論於
在美國學日文沒什麽呀,中國難道沒有外文專業嗎?關鍵她學語言的不會表達,更HR交流也有問題,看來是自己能力不行。全獎可能就是個免學費吧,簽證時騙人用的,跟能力沒關係。
秋林小屋 發表評論於
中國現在社會已經崩潰,隻需要唱紅洗主席的馬屁精喝毆打人民的黑社會,其他什麽名校人才,那都是美帝的陰謀。
ljcn 發表評論於
先抖抖自己盡量。一個文科水碩,連英文可能都說不流利,光靠藤校的牌子,有屁用,有本事去華爾街啊。可惜這個專業,人家華爾街也不認。既然嫁給老外了(把人家德國交換生泡了),就老老實實準備去德國找工作。這種心機女,找不到工作活該。
吃素的狼 發表評論於
嗬嗬,歡迎中國多一些這樣的文科留學生,多給他們簽證,學成歸國,為中國添磚加瓦。

美國就業?算了吧。估計這樣的,說英語連舌頭都擼不直,學生聽不懂學校不敢雇。

還是回去放膽吹牛,“放棄百萬年薪堅決回國效忠祖國”,混個啥子官兒當當,牛津博士都羨慕的口水直流。
no_direction 發表評論於
夠差勁的。
全世界都不對,就她對。
想不開1 發表評論於
這個丫頭沒有什麽能力。
baladirk 發表評論於
大家都上當啦。這個女子就需要這個曝光度。
何西2017 發表評論於
招人者想要的是能幹活,能出成績,還最好能融入企業文化的,耶魯不耶魯是其次
___1984___ 發表評論於
到美國學日本文學。夠拐的。
為了留在美國和德國訪問學者結婚,死活不回“安全的中國”。
dadong 發表評論於
碩士研究生,可以拿全額獎學金嗎?
mikecwu 發表評論於
和德國訪問學者結婚,最後基本就是要去德國定居的。

作為老板,我也不會招這樣的人來做普通銷售員,因為肯定做不久就會走人,浪費我的時間和培訓費。學文科的一般最後要麽轉行學其它的,要麽在教育界當老師。
楓城俠客 發表評論於
估計這人從來沒有在美國上過學。一個學校要招博士生, 還用得著湊滿人數! LOL!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2024-06-28 08:04:39她無法讀博,一個原因是這個專業開博,也要有人數要求的,達不到人數,博士班也開不成。
楓城俠客 發表評論於
你就別替美國瞎操心了, 幾十年來, 有多少萬的留學生畢業後留下了, 還有幾百萬的華裔, 還缺少“中國通”!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2024-06-28 09:25:56
美國不是缺“中國通”,這種人才都不留住,是美國的損失。
skylight07 發表評論於
所有都是別人的問題,唯獨自己沒問題。謊言過多,是騙流量,割韭菜吧。
“林其隻付出60%的心思在學習上,另外40%沉浸在文學世界。” 為何不把這%40用來打工,接觸過社會的她一定和現在大不同。

“去西方求學,她對西方抱有幻想,希望美國能夠保護好學生權益。” 美國是市場經濟,美國孩子從中學就開始打工,能上能下。你是應該要求中國政府保護好學生權益,在牆內施你一份工作。

“兩年研究生生涯的慌亂無措,還因為導師退休、教授不斷更換,林其在申博時沒法得到一封強有力的推薦信。” 美國學校的導師是雙向選擇,隻能說明沒有好導師願意接收你。

Maui2021 發表評論於
跟美國有啥關係。文科生,畢業沒工作,正常而已。
什麽都怪美國。怎麽不怪自己,腦子笨,讀不了hard science, 隻能混個文科,像奶茶那樣蹭學校牌子。

Luochahaishi 發表評論於 2024-06-28 11:00:15That is neither her fault nor the hiring manager's fault... It's US education caused. Top US colleges such as Harward, Yale, Standfort and so on are all political correctness colleges in nowadays. They like accept black, gay, minority female etc... Result is no one hire these people after graduation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樓下,
你真是在大學工作?
現在哪個大學沒有研究生部?
美國學生本科畢業讀研究生的很多,我說的包括理科,醫科,當然文科也是。學製是按兩年排的,但你隻要學習能力強,一年能讀完也能畢業。
本科直接讀博士也可以。
Maui2021 發表評論於
日本文學,日本電影,這種專業通常不給獎學金。掏錢就能上。
花錢自處遊學了幾年,這種背景找不到工作,天經地義。
Luochahaishi 發表評論於
That is neither her fault nor the hiring manager's fault... It's US education caused. Top US colleges such as Harward, Yale, Standfort and so on are all political correctness colleges in nowadays. They like accept black, gay, minority female etc... Result is no one hire these people after graduation
realbke 發表評論於
這個文章大概是給國人看的。美國大學畢業後一般直接讀博士。沒聽說過讀碩士的除非MBA。沒希望拿到博士學位的我們會給一個碩士學位畢業。另外不太明白學文科的要考GRE嗎?我們是理科的學生們自然都是通過GRE,一部分醫學生是通過MCAT上來的。沒見過文科生。不知道。
realbke 發表評論於
三聖鄉隱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6-28 07:25:04
"在美國,教授們可以通過學生申請當自己博士,賺取不菲的申請費用。"
我就在美國大學做教授,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種事。有懂的人能不能出來說一句,哪些大學有這種操作?

別跟翻牆出來的較真。他們根本不知道美國的教授是不招生的。大學招生後在我們的研究室裏輪轉。我們想要他們想來的雙向選擇而已。他們還以為美國的大學跟中國一樣呢。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美國不是缺“中國通”,這種人才都不留住,是美國的損失。
Amita 發表評論於
一個中國人到美國來研究日本文學,又有抑鬱症不是正常人的心態,能找到工作才是奇怪。

沒想過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而是讓社會去適應你,這樣的人絕大多數都會被社會淘汰。

還是回國吧,現在全民直播年代,她肚子裏還是有點貨,抓住機會通過自媒體說不定還能賺點錢。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上個世紀末哈佛女博士開卡車成為新聞,她是文科,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不得不當了卡車司機,年薪三萬五,她說至少有收入。
那是美國經濟最好的時期,她是美國白人,不存在簽證問題,也不存在語言障礙,就是因為是文科而找不到工作,記得她是讀比較文學。
美國文科專業的畢業生比較常見的是當老師,中學中的老師具有文科博士學位是很常見的。
耶魯如果不是學法律的,恐怕沒多少吸引力。
bluetag 發表評論於
學日語的中國人在美國能找什麽工作,日企首選日裔,日語比你好,要麽招本地人英語比你好。
baladirk 發表評論於
不倫不類的碩士。也有國內的人來美國讀中國曆史研究生。
寓形宇內 發表評論於
作者以偏蓋全,強證觀點。難找工作主要是專業。兒子的高中同學酷愛日語。在二流大學讀日語,但同時兼修Communication,以雙學科畢業,旋即在北加州工作了。
baladirk 發表評論於
一看就知道是國內人寫的。耶魯全獎碩士?碩士很少給全獎。全獎大都給理工科的博士生。即使是全獎碩士,可美國的碩士多的是。找不到工作沒有任何奇怪的。美國現在工作不好找, 眾所周知。這個耶魯全獎碩士有何特殊?
Uberprof 發表評論於
真的很好奇,為什麽會有人寫這樣的文章?作者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和目的去寫的?
cutebean 發表評論於
"這一切都因為,在美國,教授們可以通過學生申請當自己博士,賺取不菲的申請費用。"
看到這句笑噴了,要是教授能從幾十塊一個的申請費裏掙錢,還不如招本科生好不好?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她無法讀博,一個原因是這個專業開博,也要有人數要求的,達不到人數,博士班也開不成。還有一個就是這種偏冷專業,也不會配置全職教授,都是招個代課老師而已,代課老師是一門課拿一份錢,根本養不活自己,自然隨時都會不幹。甚至都有教一半課程,然後就不幹了的,大學裏,常有的事!
楓城俠客 發表評論於
囉裏囉唆寫了一大通, 就是沒有分析她自身的問題! 沒有拿到一個job offer, 沒有被任何一所學校入取讀博, 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自己有實力, 就是學哲學, 曆史專業的都能找個好工作。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不過她倒是符合美國付國務卿的設想,中國人來美國讀文科,印度人來讀理科。
哈哈,美國人想的很周到體貼啊!
luguoluguo 發表評論於
卷不過國內同學,轉行去美國學日本文學,再回中國找工作,有一步是靠譜的嗎?
GuoLuke2 發表評論於
隻能說專業很重要
霧蒙蒙雨霏霏 發表評論於
“在美國,大部分碩士都是花錢買的,或者讀博士不合格,淘汰下來的”

對美國大學缺乏基本了解。在美國,一般來說,碩士畢業找不到工作或者理想的工作才去讀博士,博士畢業找不到工作或者理想的工作才去讀博士後。
長劍倚天 發表評論於
美國有搞日本文學研究的嗎?
就是個四不靠,日語懂一點,英語會幾句,日本沒人要,美國沒人教。
居然還能在中國找到一個3000元的工作,已經不錯了。
又跑美國來,我看中餐館端盤子最適合她。
這樣的女孩,最後不搞成家裏蹲黃臉婆,就是萬幸,祝福她吧!
耶魯名頭就別提了,耶魯一樣有垃圾專業。
牆頭的一朵梨花 發表評論於
選擇大於努力!選了一個狗屎專業,想找工作?哈哈哈哈
大阪書生 發表評論於
碩士全額獎學金?這種大學真掉價!
kl3527 發表評論於
speedingticket 發表評論於
在美國,大部分碩士都是花錢買的,或者讀博士不合格,淘汰下來的
7019 發表評論於
這個標題也是很嚇人。。在美國學日語文學,找不到工作不是很正常的麽?別說是留學生,就是老美學這個找不到專業工作也是很正常的。。
三聖鄉隱士 發表評論於
"在美國,教授們可以通過學生申請當自己博士,賺取不菲的申請費用。"
我就在美國大學做教授,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種事。有懂的人能不能出來說一句,哪些大學有這種操作?
DANIU_S 發表評論於
學個經濟係都比這個文學類專業好混。
Lisland_2013 發表評論於
外交學院的不考外交部?
Nevermind666 發表評論於
"在美國,教授們可以通過學生申請當自己博士,賺取不菲的申請費用。"

這個人對美國大學一竅不通啊。沒能找到工作正常。
吃貨2001 發表評論於
現在的留學生真不容易,也許這個專業不適合在美國找到工作,換個國家試試,或者果斷學CS,以你的學習能力應該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