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辱華 北京祭出罕見外交辭令:是可忍孰不可忍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原視頻

瑞典電視台發布辱華事件令北京暴怒,中國央視甚至發出高級別的外交辭令:是可忍孰不可忍。

北京時間9月23日,中國央視就瑞典辱華視頻發布評論,受到中國官媒新華社等主流輿論轉發。文章強調,對於瑞典的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國央視評論全文:

瑞典電視台如此辱華,是可忍孰不可忍!

近年來,歐美各國發生多起或明或暗的辱華事件,都曾充斥著極度的無知和滿滿的偏見。然而,像瑞典電視台播出的辱華視頻這般毫無掩飾、極盡毀謗和侮辱之事的,還真不多見。可以說,這則視頻把辱華推到了新高度,也揭露了西方一些人士極其醜陋的心態。

如此辱華,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一,視頻拿“大便”當噱頭,趣味低級令人震驚。盡管視頻中無處不在地透露著文明的優越感,但所暴露出的品味卻極其低端,顯示出策劃者粗俗不堪的個人教養。

其二,視頻麵對中國人群體,直呼“平等的原則不適用中國人”,其種族主義言論令人震驚。如今,竟然還有這種言論和給這種言論張目的媒體平台,實屬罕見。

其三,視頻拿中國遊客受辱事件作為調侃對象,不僅給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還無限擴大侮辱的對象至全體中國人,足見個別瑞典人內心存在的無知和偏見。盡管這種言論隻是極個別現象,完全不能代表全體瑞典人,但放任無知和狂妄的存在,將是極其危險的。

其四,作為一家新聞媒體,瑞典電視台不僅逾越媒體平台客觀公正的底線,嚴重違背媒體的職業道德,也顯示出相關製作人員基本職業素養的缺乏,和道德水平的低下。

辱華事件頻發,原因為何?

當然,在氣憤之餘,我們也必須追問,近年來各種各樣的辱華新聞為何頻頻發生?

伴隨著四十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快速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每年中國有上億人次到國外旅遊,中國人的購買力令一些歐美人士感到震驚。麵對中國的旅遊者和消費者強大的購買力,一些歐美人士心態漸漸失衡,原有的優越感蕩然無存。他們的內心不能接受這個變化的世界和中國逐漸強大的現實,這是辱華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辱華事件當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些歐美人士對於中國和中國人的偏見和無知依然在內心的某個陰暗角落殘存。這一次瑞典辱華視頻中,華人的形象竟然是頭戴鬥笠的百多年前的樣子,他們依然認為中國人像清朝一樣紮辮子。這是極度無知的表現!

但憤怒之餘,我們也應該看到,近年來國人到境外投資、旅遊、留學的步伐越來越快,盡管絕大多數國人都能文明出遊,維護好國人的形象。但的確有極個別的中國旅遊者,把隨地吐痰、排隊加塞等不文明習慣帶到了國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界對國人形象的認知。

對於辱華事件,該有怎樣的態度?

無論怎樣,此次瑞典辱華視頻都告訴我們,對於這種極端錯誤的言論和做法,每一個中國人都斷然不能接受。促其道歉並受到應有的懲罰,讓當事人為錯誤言論感到羞恥和痛楚,才會避免更多辱華事件的發生。

每一次辱華事件也都是一次澄清事實和宣傳中國的契機,讓更多人了解今天的中國,讓更多人認識不斷變化的中國,無知才能走開,偏見才會消彌。而要讓辱華的根源和土壤真正消失,則是要不斷地發展。唯有更加強大、文明、開放的中國,才會讓一部分歐美人士所謂的“優越感”被真正扔到曆史的垃圾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