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六四後吐真言 一句話令政敵至死沒想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六四事件”專題頁麵
已故國家計委副主任、上海前市委書記芮杏文,給人的印象是重行不重言,不喜歡別人的阿諛奉承——不僅對部屬如此,即使對北京來的元老、中央領導人或高幹子弟也從不拉關係,他後來的政治前途亦正是因此受到影響。芮杏文一直被外界視為中共黨內堅定的“改革派”,1987年11月至1989年6月任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主管意識形態工作,曾兼任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是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的得力助手。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芮杏文隨趙紫陽、胡啟立、閻明複等人一同下台。1991年4月複出,任國家計委副主任。《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第2期刊發魏承思撰寫的文章《老書記芮杏文》,披露1987年十三大召開前夕,芮杏文和江澤民的瑜亮情結已經發展到難以合作的地步。晚年芮杏文心裏最不平的,是1991年他出任國家計委副主任,當時他去找老搭檔江澤民,問1989年把我撤職,現在又讓我出來工作,我究竟犯了什麽錯誤,組織上總該給我一個正式的結論,想不到江澤民的答複是:“攤上你了,算你倒楣!”




1987年7月1日,上海市委書記芮杏文與市長江澤民等出席黃浦江引水工程通水儀式


 
已故國家計委副主任、上海前市委書記芮杏文,給人的印象是重行不重言,不喜歡別人的阿諛奉承:不僅對部屬如此,即使對北京來的元老、中央領導人或高幹子弟也從不拉關係。他後來的政治前途亦正因此受到影響。

對今天的人們來說,芮杏文的名字或許有些生疏了,但從上世紀80年代過來的上海人,對這位老書記的曆史貢獻是不該遺忘的。2005年6月5日,芮杏文與世長辭。當時我沒趕及參加他的遺體告別儀式,作為他的舊部始終感到遺憾,謹以此文寄我的哀思。

表麵不苟言笑實則謙和平易

1985年6月,我剛調入上海市委宣傳部不久,就趕上市領導人換班,從北京來的建設部部長芮杏文接替陳國棟擔任市委書記,電子工業部長江澤民接替汪道涵擔任副書記兼市長。芮杏文坐鎮滬西康平路的市委機關、江澤民則在外灘市府大樓辦公,因此機關內私有“西宮”、“東宮”之稱。我和芮杏文的接觸自然也就要多些。

芮含文給我的初刃步印象是為人嚴肅,不苟言笑,似乎令人難以接近。其實不然,相處時間一長,就能感受到他的謙和平易。機關上下都稱他“杏文同誌”,從來不帶官銜。

他不像是一位高級領導人,倒更像一位大學教授。思考問題深入細致,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能與我們這些小人物展開平等交流與討論。芮杏文上任時正趕上我們在組織全市範圍的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活動:第一次見麵,他就謙虛地表示自己不懂文化,要我們給他講解什麽是文化發展戰略,我們匯報完留下一大堆詳細資料。後來的幾天裏,芮杏文居然把這些資料都認真看了一遍。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把我們叫去說明,最後明確表態全力支持這項工作。

含威不露認真聽取下屬意見

1986年5月的上海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會後,市委決定向中央匯報,讓時任宣傳部長的潘維明、市委研究室主任孫恒誌、宣傳部長助理黃安國和我組成起草小組,由我執筆起草《匯報提綱》:我們關在虹橋迎賓館內,一個多月幾乎足不出戶,每起草一稿就拿到市委常委會上去討論一次,回到賓館再修改一稿,前前後後共八稿——每次修稿,杏文都會事先審閱,批上密密麻麻的意見。即使生病住院,也把我召到病床邊討論修常委討論時,他鼓勵我們大家發表意見,從來不因人微言輕而忽略我們的意見。有一次,吳邦國(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建議刪除草稿上“要研究文化大革命錯誤理論”的提法,他說文革有什麽理論啊!我堅持不肯刪去,說“錯誤的理論也是理論”。吳邦國沒料到我這個小人物頂撞他,有點惱怒地說:“那不叫理論,叫謬論。”在旁的杏文含威不露,過了一陣說:“我看不必刪了。”

赴京開會照顧隨員無微不至

同年6月,我們起草小組隨芮杏文進京,準備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專門匯報上海的文化發展戰略。杏文家在北京,但還是到中共中央的廠橋招待所去報到。其實,他是為我們這些工作人員著想:在北京期間我們要四處聽取各部門意見,修改書記處匯報的文字稿,常常很晚才能回到住地。當年北京的賓館招待所5點過後就沒有晚飯供應了,但正部級官員員來京入住廠橋,則有不受時間限製的小灶供應,隨員也可揩油。芮杏文從來沒有住過一天,便宜了我們這幾個芝麻綠豆官享受20多天的特權,那時候的特權,印象最深的也不過是可以放開肚皮喝啤酒,絕無山珍海味。此事可見芮杏文對部屬無微不至的關心。有人說芮杏不易相處,那是個性使然。他講話開門見山,沒有客套話,為人做事要求嚴格。重行不重言,不喜歡別人的阿諛奉承。不僅對部屬如此,即使對北京來的中央領導人或高幹子弟也不拉關係、套近乎,他後來的政治前途亦正因此受到影響。許多熟悉他的人都說:芮杏文對具體業務更在行,對做官的興趣不大,把一些別的東西看得更重些。

著重經濟建設盼國家現代化

15歲就參加革命的芮杏文大部分時間從事經濟工作。解放前,他就在東北解放區搞工業。1950年從中國人民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畢業,以後長期住化工、軍工、航天、城市建設、計委等係統擔任領導職務,是黨內真正懂經濟的少數高級幹部之一,因此,他的興趣一直在經濟工作上,看重的是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在上海的這幾年,市長忙於迎來送往,作為市委書記的芮杏文卻一直在抓經濟、抓改革。1986年3月,上海召開第五次黨代會,我被召去參加起草市委工作報告,和杏文接觸的機會更多了。當時上海的經濟發展已經處於瓶頸。30多年來國家對上海的政策是殺雞取卵,每年40%的財政開支依賴這個城市,卻沒有任何投入,城市基礎建設幾乎一片空白。我們按照芮杏文的思路在起草的報告中提出“把上海建成為開放型、多功能和高度文明的會主義現代化城市”。

證券交易土地批租拓滬財源

向中央政府上繳的稅一分錢也不能少,上海建設的資金從哪裏來?杏文提出了了兩條思路:一是從社會募集資金;二是搞土地置換和批租。同年9月,上海靜安證券交易營業部開業。當時“資本”還是一個異常敏感的字眼,上海的股票交易頓時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在內地也引起了激烈爭論。時任央行行長的陳慕華就曾是反對派。1987年,芮杏文親自陪同她參觀靜安營業部。陳慕華在調查研究後表示讚成讓股票交易繼續試下去。

當時我在宣傳部負責理論研究工作。芮杏文在和上海經濟學家座談時,提出馬克思的“級差地租”理論,啟發大家去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上海的土地資源。上海黃金地段有許多建築被大大小小的機關團體占用,風景秀麗的黃浦江沿岸都是倉庫碼頭工廠,杏文指示著手試點土地置換,把黃金地段和浦江沿岸的地皮讓出來開發商業用途,以獲取最大的經濟回報。同時,他還在小範圍內指示我們研究把土地有償批租給外商和私人企業使用的可能性,為此還秘密派遣孫恒誌帶隊去香港考察港府拍賣土地的做法。後來股票交易和土地批租成為上海政府的主要財源,為上海“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奠定了經濟基礎。如果沒有芮杏文的改革膽略和經濟頭腦,今日上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然而,前人植樹後人乘涼。上海改革開放的成果卻變成了芮杏文後任者的豐功偉績,上海官場再也沒人提及芮杏文的貢獻。

研究開發浦東 種樹人未享成果

行文至此,不得不提及上海浦東開發問題。浦東開發的首倡者是老市長汪道涵,全力支持者是芮杏文。1985年,世界著名華裔建築師林同炎在美國會見了汪道涵,建議“上海先在浦東開辟一塊地造橋修路,地價上漲之後,將其出租或出賣,如此滾動開發,國家可以不花一分,收回一個現代化的浦東。上海規模也可以成倍擴大。”汪道涵對此很此感興趣。後來林同炎撰寫了一份《開發浦東——建設現代化的大上海》的計劃書。此時,汪道涵已經卸任,芮杏文十分重視,將報告印發給相關部門以及我們這些智囊,準備著手研究浦東開發問題,但很快他就離任了。他的兩位後任者當初對此都無興趣。

“東宮”有一種說法:浦東搞了特區!有可能歸屬中央,上海反而少了一塊地盤。他們隻想把浦西的工廠往浦東搬:解決老市區日益嚴重的擁擠問題。1990年鄧小平在上海過春節,對朱鎔基說:“有人說我們要收了,要向左轉了:請上海的同誌考慮,做點什麽事情?證明我們沒收,沒有向左轉。”朱鎔基這才想到開發浦東,因為這並不涉及全國性政策走向,是左右兩派都不會反對的事情,又可以向鄧小平交答卷。當時鄧小平表示後悔沒有及早開發浦東。但他不知道假如芮杏文能一直留在上海主政,也許浦東開發早就提上議事日程了。

1987年,十三大召開前夕,杏文和江澤民的瑜亮情結已經發展到難以合作的地步了:傳聞其中一人將調離上海,另一人留任市委書記進政治局。有一段時間,芮杏文的秘書譚大同和江澤民秘書小賈(賈廷安)就三天兩頭往宣傳部打電話,了解香港傳媒有關十三大的消息。因為工作需要,我分管的宣傳部資料室是全市訂閱海外報刊最多最全的。我知道,他們想要的就是誰留誰走的消息,領導本人是絕對不敢去北京打聽的,隻有從海外媒體捕捉一些出口轉內銷的小道消息。最後芮杏文被調走,出任分管意識形態的書記處書記。這當然不是提拔重用:而是種安撫而已。後來有某元老子弟告訴我,他們都覺得芮杏文架子大,不像江澤民那樣平易近人,因此回到北京都說江的好話。鄧小平征詢意見時,元老們自然都站在江的一邊,芮杏文北上前接見黃安國時說:最遺憾的沒有重用你們這批少壯派,許多事難以推動。否則,上海改革的步子可以邁得更快些。

“攤上你了,算你倒黴”

芮杏文去北京後,我們的接觸就很少了。1989年的風波之後,他下台,我出國,幾乎就沒有聯係過。1999年,我聽說他的健康每況愈下,就在譚大同的安排下,去北京看望老書記。杏文告訴我:他的晚年生活非常平靜,每天就是看書看電視,有時到河邊去釣魚。心裏最不平的,是1991年他出任國家計委副主任,當時他去找老搭檔江澤民,問l989年把我撤職,現在又讓我出來工作,我究竟犯了什麽錯誤,組織上總該給我一個正式的結論。想不到江澤民的答複是:“攤上你了,算你倒楣!”這算什麽話?我想這是芮杏文這樣一個為黨的事業奮鬥一輩子的老幹部至死都沒能想通的。
 
ZY99 發表評論於
這樣的人可惜中國太少了。
shakuras2000 發表評論於
avalon2000說的差不多。江屬於不好不差,當政很長,辦事不多。
上海好評的事徐匡迪,朱鎔基;差評的是魚素雞,黃菊。
良羽同學屬於幹事多,黑鍋也多,綜合中等偏上。
習書記時間太短,當然看在他頂掉魚素雞的份上,給個讚
即插即用 發表評論於
江澤民當年在上海確實口碑沒有書中講的好,但算是中規中矩。但他在中央的那幾年絕對在中國曆任首腦中排的進前三的。
另外,習在上海待了半年而已,能做什麽事,我路邊社聽來的消息,他在半年裏做的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把上海市市政府的小金庫統統搜了一遍,陳良宇賺下的那幾千億的城建基金都被他拿去孝敬中央了,他現在的位置可以說是用這筆錢買來的。


---------------------------------------------
avalon2000 發表評論於 2015-04-09 11:00:23
去問問上海人民,誰還記得這個人呀!

上海人真正記得的應該是朱鎔基,那個時代上海每年都辦好多實事,百姓真正有得益。

老江,上海人並不很喜歡,但是他是讀書人出生。黃菊,是上海人最討厭的領導,空話連篇。

後來,習總在上海工作很短,但是人民喜歡,據說做過好事。可以問問上海的老人家。

再後任的,魚素雞,口碑最差,還不如黃菊。

陳良宇,在上海口碑,僅次於朱鎔基。
悉尼老頭 發表評論於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坐到高位,自古至今都一樣,全世界一樣 。
聞立軍 發表評論於
老江的意思是: 還能讓你再出來,已經不錯了。趕快磕頭謝恩吧。
煙輕雨靜 發表評論於
是呀,徐匡迪是個多好的副市長。以為他會成為正市長,卻讓老蛤蟆挑了個陳良宇上來了。不過話說回來,陳良宇做的還是不錯的。
eulerw 發表評論於
讓普通上海人來rank上海曆任書記,魚素雞是最差的絕對沒有疑問。陳良宇朱鎔基甚至黃菊都是給好評。其實還有一位徐匡迪,樸實親民,學識又高,他任內推動的項目都是實事,上海人其實很懷念他。徐結局很慘,去了中國工程院當書記,名升實貶,聽說是他在開會的時候強烈反對資本家入黨,引起中央不悅後被打入冷宮。
hongyeana 發表評論於
攤上我了, 我可以悶聲發大財了
aussie-2 發表評論於
’鄧小平征詢意見時,元老們自然都站在江的一邊‘聽起來像是64後確定江核心。作者老人家把時間,事件記混了。
zhmz888 發表評論於
老江是個工程師出生的。。。講話比較簡練。。。不像讀文科的會。。。
無聊到家 發表評論於
老江連自己怎麽上位的都到死也搞不清楚。
這一世 發表評論於
江時常有此類說話滴,透出些真心,少一點城府的話中和舉止間,另他顯出愚蠢,或是奇葩。但人世間本來就最常出現此類發生,他沒有說錯啊~~“攤上你了,算你倒楣!~~這本來就時常發生呀,理由真的好像找不到。
這“悶聲發大財”的不是他江澤民,江家要悶聲是很難做到滴,這個是一把手位置所決定滴。江看到有不少人比自己厲害去了。靠著他江,或者根本不靠他,都在悶聲發大財,他看了都眼紅,直跳腳。最後,忍不住把自己心裏的小秘密,這點大嫉妒說出來啦。江澤民的行為舉止言行中,常有些出奇的存在。此人不是個成器貨色,是宿命促成的成就。曾慶紅才是最懂發財的真意滴人,抓了他國庫可以多出幾年的盈餘。 人間,想不通的事情多了。江要不是有高人隻會他有帝命,也一樣想不通,他自己怎麽做上了中共總書記滴。
adbc 發表評論於
老江是揚州人, 還算實在. 這樣說話,對前政敵算是相當開明,實在的了.難道你想讓他說我黨政策一貫是治病救人嗎? 那還不把老芮氣死? 換做李鵬, 或什麽的北方出身的領導就是這麽說.
scbean 發表評論於
想不到江澤民的答複是:“攤上你了,算你倒楣!”--------有時老江說話還真是實誠。比那些拐彎抹角的大道理強太多。頂!
煙輕雨靜 發表評論於
芮是個好幹部,但在那個時代他不會被重用的。因為蛤蟆是小人。
天下第一劍 發表評論於
蛤蟆,現在該攤上你倒黴了,不是?
autumnsun 發表評論於
老江這句大實話一點也沒有錯。它不僅可以解釋當代發生的許多事件,而且還可以用於曆朝曆代。江對芮不是打官腔而是這麽說,可圈可點。
shawnlee88 發表評論於
還是驗證了林立果那句名言“土共是絞肉機”!
dalyhere 發表評論於
跟獨裁者講理是講不通的。

你跟獨裁者說:官員應該接受老百姓監督,稅收去向應該接受老百姓監督。
結局是你進監獄。

學生跟獨裁者說:要求反腐敗,要求監督政府。。。
結局是坦克和子彈來了。
playfulwind2 發表評論於
記得記得!是個真心幹事的改革派。
老江說得沒錯- 中共一貫的做法:大頭下去,親信們是一定不能在重要位置的,以防複辟。
處理周永康也一樣。
avalon2000 發表評論於
去問問上海人民,誰還記得這個人呀!

上海人真正記得的應該是朱鎔基,那個時代上海每年都辦好多實事,百姓真正有得益。

老江,上海人並不很喜歡,但是他是讀書人出生。黃菊,是上海人最討厭的領導,空話連篇。

後來,習總在上海工作很短,但是人民喜歡,據說做過好事。可以問問上海的老人家。

再後任的,魚素雞,口碑最差,還不如黃菊。

陳良宇,在上海口碑,僅次於朱鎔基。


東方明月- 發表評論於
江澤民說的不是人話:翻譯成普通話就是“說是你就是你,不是也是, 說不是你就不是你,是也不是”。這就是所謂的中國邏輯。
eRandom 發表評論於
沒有是非曲直,隻有流氓腔調。
DumbGoose 發表評論於
別說,現在往回看看,江 core 那些年算是幹得不錯的,內政外交,經濟軍事,都有不小進步。人搞笑一點,其實還算開通。是不是大撈特撈了,就不知道了。
potion 發表評論於
在中共白混幾十年,還去問為什麽。
一般黑幫都有幫規,這個是紅幫。
加成 發表評論於
江澤民此言不虛,他之所以能當上總書記,不也是因為“攤上你了,算你走運”嗎?
鮑塗 發表評論於
可以不喜歡悶聲發大財先生,但不能不佩服悶聲發大財先生是個聰明人,期待悶聲發大財先生不會從此退出曆史舞台,期待悶聲發大財先生精彩的最後一搏,為了中國的未來,祝悶聲發大財老人健康長壽,活過百歲
Queyuan 發表評論於
老江說的是您沒有錯。加給你的都是“莫須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