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心計》收視穩座冠軍 角色麵譜化被轟敗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pics/23213/2321350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奸人個個七情上臉。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pics/23213/2321350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關菊英和米雪的好戲暫未發揮。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pics/23213/2321350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佘詩曼被塑造得單純無辜。

觀眾指出“很假”“未免太過不切實際”

“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一集講8次

阿佘說:“在後半段你會見到,她是有底線的,她不會一味麻木地幫人,到時看就知。”

●《宮心計》播出兩周來,收視一路飆升。

●爭議的聲音隨之而來,女人間明爭暗諷的伎倆顯得不夠深度,角色設置也並不很明智。

●本報鑒定:角色照此麵譜化、教條化的趨勢發展下去,連本周即將露奸角真容的楊怡也會淪為炮灰。


無線傾力打造的台慶劇《宮心計》,陣容鼎盛,服飾華麗,走的仍是時下流行的後宮爭鬥、爾虞我詐的女人戲路線,播出兩周來,收視一路飆升,上周平均收視已達35點,最高收視40點,穩坐冠軍寶座。該要的輿論熱度和爭獎話題,它通通做到,但論口碑“宮心”是否真正攻陷了你的心?未見得可以一錘定音。

十集過後,網友出現許多爭議的聲音,《宮心計》前半段的爭鬥戲,手段大多流於表麵,女人間明爭暗諷的伎倆顯得不夠深度;角色設置也並不很明智,是忠是奸清清楚楚刻在臉上,以佘詩曼飾演的“劉三好”尤為甚,網友對其一味扮好人的劇情難感共鳴,而她在劇中猶如唐僧念經般不停重複的“三好”箴言,更叫現代觀眾難以消受。不少人質疑這歸根究底是編劇與監製的水平問題,更擔憂角色照此麵譜化、教條化的趨勢發展下去,連本周即將露奸角真容的楊怡也會淪為炮灰。本報記者日前專訪佘詩曼及《宮心計》的監製梅小青,她們為此做出令人詫異的解畫。

質疑1 “三好箴言”一集講8次惹人嫌

回應:真的很想讓這句話進入觀眾心裏

盡管楊怡所飾的終極奸妃未現身已全城哄動,但《宮心計》真正的女一號其實是集真善美於一身的“劉三好”。阿佘飾演的此角一早被喻為“港版大長今”,她溫柔婉順,事事以人為先,嘴邊無時無刻不掛著“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箴言,這麽一個好人生存於這個被描畫得爾虞我詐的宮闈中,令許多網友覺得“很假”、 “未免太過不切實際”,每當見到阿佘為人出頭而令自己受難,都覺得她扮無辜和單純,自帶“聖女”的光環,絲毫引不起觀眾的共鳴。尤其是阿佘那句每集重複N 遍的“三好”金言,不但自己講,別人誇她時也講,有網友數過,第8集中此句竟然出現8遍之多!有哪個好人是這樣日日講著我是好人的呢?大長今當年也沒有什麽金句在手,但其真善美處處融入其所作所為中,《宮心計》這種教條化、灌輸觀念的方式,似乎已不太適用於現代觀眾。

有人質疑這是編劇的問題,阿佘隻是照本宣科而已,也有不少人認為阿佘的演技經過大量劇集的磨練,已達不俗的水準,但此次表現卻沒有驚喜,讓人昏昏欲睡。

監製釋疑:我們真是很想SELL“三好”這樣東西,三好箴言來自我在佛堂看到小朋友們作的文章,如果小朋友也懂得去推廣這種善德,我們成人為何就不可以將它傳出去呢?我不厭其煩去講這樣東西,是想這句話入到別人的心,在現實中某個位置它可以重新走出來,這個意義比做一部戲劇更重要。

我知道很多年輕人在質疑,如果我們早幾年做這部戲,不會有這麽多質疑聲,但現在的社會風氣是這樣,他們覺得這種好人是不是早就死了?不是,身邊有這樣的人,不過很少很少,在逆流中我們很想做這樣一種東西,希望多一點三好這種人,其實這是我們的重心。我接受大家的批評,但我很確定自己想要做的東西,希望大家看到我們幕後人的誠意。

阿佘:“我覺得如果可以做到這三樣東西的人,是很好的,如果有人覺得這三樣東西是不好的,他應該學習咯。一集出現八次三好箴言,我覺得絕對不可能!就算是,這也是劇本的安排,我沒加減劇本的對白。我在演繹時會想,一個這麽好的人,我不希望做到太超離現實,在後半段你會見到,她是有底線的,她不會一味麻木地幫人,到時看就知。”

質疑2 尚宮四女像“小孩玩泥沙”

回應:接下來會有很多內心戲

該劇開篇,四位尚宮局最高女宮各據一方,亦正亦邪,關菊英、米雪兩位老戲骨鉚足了氣場,交足了神情,頗讓人期待接下來的發展。但數集之後發現,這兩人為誰上位爭風呷醋、為爭奪一個手下小宮女,鬥的都是嘴皮子的戲,哪裏是鬥心計,更像是鬥氣,且不少對白都顯得毫無技術含量。網友認為,兩位身居高位的女人交戰卻猶如“小子玩泥沙搶玩具”,直替兩位好戲之人大呼不值。

監製釋疑:“她們的鬥是分層次來的,我安排她們開頭是鬥嘴,之後會關乎某個人的生死,她們可以用陰謀來鬥,這一段絕對不會浪費米記和菊姐的好戲,有很多內心戲給她們做;到最後一個階段,她們的鬥又會有所升華。我們做了很多部署,有分輕重。”

質疑3 奸角過分七情上臉

回應:我們不想做“亦正亦邪”

《宮心計》此番捧楊怡捧得有點狠,從第一集倒敘她與阿佘的爭權大戰時,觀眾已看到她妖豔的濃妝、晃眼的珠釵和噴火的眼睛,但楊怡把話說得直口直麵,少了《金枝欲孽》四女內蘊深藏、殺氣淩人神韻。其他奸角也全部七情上臉,像把奸字鑿在額頭。

監製釋疑:我們又做亦正亦邪?那和《金枝欲孽》有什麽分別?生活上的好人確是不會將好字刻在臉上、掛在嘴邊,但我們是戲劇,我們想要一種視覺效果,我相信相從心中,善的人相也是善的,人惡向膽邊生,所以我們的人物設置,忠奸非常濃烈。相信大家慢慢看,楊怡她的變化我們給了足夠的由頭和鋪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