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進口紅酒暴利揭秘:從十元漲到3百元 垃圾做原料(圖)

進口紅酒暴利揭秘:從十元漲到3百元 垃圾做原料

文章來源: 文且聽風 於 2009-10-05 17:40: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www./files/albums/200909/1254771483.JPG >


也許你在餐廳享受的幾百元進口紅酒,在法國的出廠價隻有1歐元;你收到的高檔進口紅酒,不過是法國人天天喝的便宜貨;而你家裏珍藏的引以為自豪的紅酒品牌,可能是在國內分裝後隨便貼的洋牌子。僅僅在法國就有上萬個酒莊,而每個酒莊有又數個品牌,光品牌就有幾十萬個,而在法國買普通紅酒的價格大概是一到兩歐元。

現在正是中秋送禮、宴請高峰,進口紅酒銷量大增,紅酒行業水有多深?有多高的利潤,吸引無數人爭相“掘金”?本報記者將解剖進口紅酒的產業鏈,讓你看到其真麵目。

洋酒是怎樣包裝出來的自己貼洋標簽

一位做過紅酒經銷的法國人S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在中國進口的紅酒品牌高達上萬個,分為新世界(600628,股吧)葡萄酒(產自智利、美國、新西蘭、澳洲等)和舊世界(產自法國、意大利等)兩種。價格從幾十元到幾萬元、幾十萬元都有。有的是原裝進口的,有的則是進口原料,在國內分裝。其實,進口的散裝酒、半成品基酒,在國內加工後分裝的都算作洋酒,但是是在國內分裝還是原裝進口價格差別就很大,而且消費者也更信原裝進口。因此大多數品牌都標榜自己是原裝進口的。

但前年國內進口葡萄酒瓶裝酒4.23萬千升,散裝酒10.5萬千升,後者比重達到七成,而2008年頭五個月,國內進口2升以上容器裝鮮葡萄酒也占同期葡萄酒進口總量的六成半。

這也就意味著市麵上的進口葡萄酒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國內分裝的。散裝木桶進口有兩種,一種是葡萄原汁,另外一種是進口葡萄漿。前者運到中國後,廠家可以直接分裝成葡萄酒成品。而後者必須進行勾兌,即要按照口感調配,加水和色素等。

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揭秘,有些所謂進口紅酒其實是中國人自己搞的商標,然後到內地賺錢,例如,國內一家酒商從西班牙購買葡萄酒然後打自己的商標。

這種方式一般消費者很難分辨,即使看進口商檢報告也不涉及這些信息。唯一可做推斷的是,西班牙有自己的葡萄酒分級製度,但是上述品牌標簽上卻沒有。

從10元漲到300元

出廠價1到2歐元每瓶的進口紅酒,抵達中國超市後就要賣到八九十元。在本地進口葡萄酒業務的佳宸酒業董事總經理潘家佳對記者算了一筆賬,1歐元折合10元人民幣,外加3元海運,再納稅48.2%(消費稅、附加值稅和關稅)後到岸成本為19.5元,之後倉儲和本地運輸、人工費用合計2元,售前成本最低也應是 22元左右。“如果一瓶葡萄酒給經銷商價格低於25元,那麽進口商本身就很難做。”

S先生說,按照上述落地到中國約25元的酒為例,經銷商一般60元左右供應給超市或者商場,這些地方再加價10%到15%,到消費者手中就成七八十元了。而一旦進入西餐廳,往往按照經銷商供貨價的兩倍或者2.5倍的價格賣給消費者,而一旦進入酒店,身價往往是3到4倍,這時候在酒店的售價可能就到300元左右了。

“原料”靠得住嗎?部分分裝紅酒用“垃圾”原料

“如果擺在我麵前是一瓶美國葡萄酒,從外表看很難界定價格,因為它不像法國那樣有區分等級,隻是莊園有自己的評價體係。在沒有打開之前,很難判斷是否好酒。”潘家佳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即便是法國進口的紅酒,其中文標簽等級一欄大都寫著正品,其實法國紅酒是分為三個等級的,這讓消費者難以判斷。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副會長、廣州大德酒莊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惠東向記者揭秘,業內不乏進口散裝葡萄汁國內灌裝後貼牌洋葡萄酒的情況,往往向夜場和二三線城市傾銷,售價嚴重偏離價值。

而一些低端進口原汁則被業內稱作“洋垃圾”。“叫它'垃圾’,是因為它可能是用發黴或者品質很差的葡萄釀造的。”業內人士說。隻要用技術手段(如加入二氧化硫防腐,加入糖維持甜度)確保對人體無害,這種原汁在國外公開渠道就可以買到,但是品質很差。這些所謂的進口紅酒往往沒有中文標簽,除了看不懂的洋文之外,消費者很難從外觀上辨別好壞。

上述人士介紹,部分不法商人在分裝過程中進一步稀釋、勾兌一些食品原料,例如胭脂紅、檸檬黃和亮藍等色素,加入甜蜜素、安賽蜜、糖精等人工合成的甜味劑,來進一步降低成本牟取更高的利潤。“經過處理後,一般消費者區別不出味道。”今年,廣東省相關部門對廣州部分超市及批發企業酒類商品進行抽檢,發現不少進口紅酒超量使用防腐劑和超範圍使用甜味劑。如果消費者缺乏品鑒葡萄酒的能力,最好要在質量比較有保障的渠道購買。

喝紅酒的三個誤區

隻瞧包裝不看產地。消費者不管價格貴不貴,隻看包裝精美就買,因此市麵上出現很多過度包裝的紅酒,如木盒裝、皮盒裝等花樣繁多,甚至還裝入了月餅大禮包。

隻問價格,不管等級。賣酒的人往往隻問顧客:“你需要多少錢的酒?”而不是介紹產地和等級等要素。所以造成在中國兩種進口紅酒最好賣,一種是價格便宜的,而另一種是價格最貴的。

買的不喝,喝的不買。喝進口紅酒對中國人來講還是個門麵工程,大部分人不是因為喜歡而喝,而是覺得很時尚、很有品位。因此,用紅酒來送禮是最好的選擇,送禮者花錢不多拿得出手,而收禮者滿心歡喜。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華人穀歌工程師優勝美地被樹枝砸死 男友目睹無能為力
女子北京地鐵怒斥沒人讓座 一口一個"在美國"引眾怒
“我真服了”!大媽在火車臥鋪走道跳廣場舞 網友熱議
華裔廚師嫌網紅妹子太小咖 懟到人家飆淚 結果自己翻車…
北京極端暴雨釀30死 養老院遭淹長者趴窗揮手畫麵曝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正在贏得貿易戰?這對美國經濟意味著什麽
演唱會偷情事件男主起訴Coldplay,稱視頻毀了他的生活
貝森特:若中國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可能麵臨高額關稅
民調:特朗普支持率下跌,創第二任期以來最低水平
川普愛上在白宮幹保潔的我!中國狗血短劇橫掃美國
釋永信翻車,讓多少美國人信仰崩塌?
北京暴雨致30人遇難:村民回憶連夜逃生 老人被淹…
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要對普京下狠手了?
加沙: 專家警告稱最嚴重的飢荒正在上演
武漢大學圖書館誣告事件,放大了這個時代的悲哀
全球豪賭固態電池,中國能否勝出?
山東貨車翻車 10多噸豬蹄雞腿被村民哄搶 損失高達…
淫魔女友:不豁免就不開口 川普:克林頓去過28次
北京洪災現場:仍有村民被困,多人稱未收到洪水預警
足壇反腐案18人全部獲刑:陳戌源無期 李鐵20年
曝多圖 華裔夫婦找代孕瘋狂生子 嬰兒遭到係統性虐待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進口紅酒暴利揭秘:從十元漲到3百元 垃圾做原料

文且聽風 2009-10-05 17:40:25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www./files/albums/200909/1254771483.JPG >


也許你在餐廳享受的幾百元進口紅酒,在法國的出廠價隻有1歐元;你收到的高檔進口紅酒,不過是法國人天天喝的便宜貨;而你家裏珍藏的引以為自豪的紅酒品牌,可能是在國內分裝後隨便貼的洋牌子。僅僅在法國就有上萬個酒莊,而每個酒莊有又數個品牌,光品牌就有幾十萬個,而在法國買普通紅酒的價格大概是一到兩歐元。

現在正是中秋送禮、宴請高峰,進口紅酒銷量大增,紅酒行業水有多深?有多高的利潤,吸引無數人爭相“掘金”?本報記者將解剖進口紅酒的產業鏈,讓你看到其真麵目。

洋酒是怎樣包裝出來的自己貼洋標簽

一位做過紅酒經銷的法國人S先生對本報記者表示,在中國進口的紅酒品牌高達上萬個,分為新世界(600628,股吧)葡萄酒(產自智利、美國、新西蘭、澳洲等)和舊世界(產自法國、意大利等)兩種。價格從幾十元到幾萬元、幾十萬元都有。有的是原裝進口的,有的則是進口原料,在國內分裝。其實,進口的散裝酒、半成品基酒,在國內加工後分裝的都算作洋酒,但是是在國內分裝還是原裝進口價格差別就很大,而且消費者也更信原裝進口。因此大多數品牌都標榜自己是原裝進口的。

但前年國內進口葡萄酒瓶裝酒4.23萬千升,散裝酒10.5萬千升,後者比重達到七成,而2008年頭五個月,國內進口2升以上容器裝鮮葡萄酒也占同期葡萄酒進口總量的六成半。

這也就意味著市麵上的進口葡萄酒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國內分裝的。散裝木桶進口有兩種,一種是葡萄原汁,另外一種是進口葡萄漿。前者運到中國後,廠家可以直接分裝成葡萄酒成品。而後者必須進行勾兌,即要按照口感調配,加水和色素等。

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揭秘,有些所謂進口紅酒其實是中國人自己搞的商標,然後到內地賺錢,例如,國內一家酒商從西班牙購買葡萄酒然後打自己的商標。

這種方式一般消費者很難分辨,即使看進口商檢報告也不涉及這些信息。唯一可做推斷的是,西班牙有自己的葡萄酒分級製度,但是上述品牌標簽上卻沒有。

從10元漲到300元

出廠價1到2歐元每瓶的進口紅酒,抵達中國超市後就要賣到八九十元。在本地進口葡萄酒業務的佳宸酒業董事總經理潘家佳對記者算了一筆賬,1歐元折合10元人民幣,外加3元海運,再納稅48.2%(消費稅、附加值稅和關稅)後到岸成本為19.5元,之後倉儲和本地運輸、人工費用合計2元,售前成本最低也應是 22元左右。“如果一瓶葡萄酒給經銷商價格低於25元,那麽進口商本身就很難做。”

S先生說,按照上述落地到中國約25元的酒為例,經銷商一般60元左右供應給超市或者商場,這些地方再加價10%到15%,到消費者手中就成七八十元了。而一旦進入西餐廳,往往按照經銷商供貨價的兩倍或者2.5倍的價格賣給消費者,而一旦進入酒店,身價往往是3到4倍,這時候在酒店的售價可能就到300元左右了。

“原料”靠得住嗎?部分分裝紅酒用“垃圾”原料

“如果擺在我麵前是一瓶美國葡萄酒,從外表看很難界定價格,因為它不像法國那樣有區分等級,隻是莊園有自己的評價體係。在沒有打開之前,很難判斷是否好酒。”潘家佳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即便是法國進口的紅酒,其中文標簽等級一欄大都寫著正品,其實法國紅酒是分為三個等級的,這讓消費者難以判斷。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副會長、廣州大德酒莊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惠東向記者揭秘,業內不乏進口散裝葡萄汁國內灌裝後貼牌洋葡萄酒的情況,往往向夜場和二三線城市傾銷,售價嚴重偏離價值。

而一些低端進口原汁則被業內稱作“洋垃圾”。“叫它'垃圾’,是因為它可能是用發黴或者品質很差的葡萄釀造的。”業內人士說。隻要用技術手段(如加入二氧化硫防腐,加入糖維持甜度)確保對人體無害,這種原汁在國外公開渠道就可以買到,但是品質很差。這些所謂的進口紅酒往往沒有中文標簽,除了看不懂的洋文之外,消費者很難從外觀上辨別好壞。

上述人士介紹,部分不法商人在分裝過程中進一步稀釋、勾兌一些食品原料,例如胭脂紅、檸檬黃和亮藍等色素,加入甜蜜素、安賽蜜、糖精等人工合成的甜味劑,來進一步降低成本牟取更高的利潤。“經過處理後,一般消費者區別不出味道。”今年,廣東省相關部門對廣州部分超市及批發企業酒類商品進行抽檢,發現不少進口紅酒超量使用防腐劑和超範圍使用甜味劑。如果消費者缺乏品鑒葡萄酒的能力,最好要在質量比較有保障的渠道購買。

喝紅酒的三個誤區

隻瞧包裝不看產地。消費者不管價格貴不貴,隻看包裝精美就買,因此市麵上出現很多過度包裝的紅酒,如木盒裝、皮盒裝等花樣繁多,甚至還裝入了月餅大禮包。

隻問價格,不管等級。賣酒的人往往隻問顧客:“你需要多少錢的酒?”而不是介紹產地和等級等要素。所以造成在中國兩種進口紅酒最好賣,一種是價格便宜的,而另一種是價格最貴的。

買的不喝,喝的不買。喝進口紅酒對中國人來講還是個門麵工程,大部分人不是因為喜歡而喝,而是覺得很時尚、很有品位。因此,用紅酒來送禮是最好的選擇,送禮者花錢不多拿得出手,而收禮者滿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