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警方解釋射殺華裔原委 華裔民眾疑團未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舊金山訪穀區上周六清晨發生警察擊斃精神病華裔男子李希裕(Xiyu Li音譯),警察局長9日聯同英格西(Ingleside)警察分局近二十人,在座無虛席的小區會議上親自解釋事件經過。據警方敘述,雖然雙方對峙現場有警員做出廣東話警告,但原來案發槍擊的室內地點卻隻有操英語的警員,而廣東話談判專家亦未到場。會議後現場有華裔市民稱,仍未解答疑團,不過感到受警方重視。

  舊金山新警察局長蓋斯康(George Gascon)當晚在小區會議上,麵對過百名,當中大部分是華裔的市民說:“就算有最好的意圖,也並不代表事情必定有好的結果。”然後英格西警察分局局長拉沙(David Lazar)便解釋事件經過,警方上周六接報指有人用菜刀斬傷另一人,到場後見持菜刀的李希裕站在住所2樓的樓梯口,雙方對峙時,李邊大笑邊走下樓梯把大門鎖上。

  死者拒棄刀 說:你射我吧!

  警員再次打開大門後,包圍現場的14名警員當中一名華裔警員,以廣東話要求李放下武器,不然便開槍,但李拒絕說:“你射我吧!”當時涉案的林氏房東及馮氏房客已避到離事發單位數個房子之隔,警方並不知道報案時所提及的傷者便是馮氏,所以擔心李希裕住所裏還有其它傷者,因此希望盡快把李製服。

  李希裕當時慢慢後退回到自己的房間,警員上樓前後包抄,但操廣東話的警員並沒有在場,警員最後踢下房間門,雖然其它警員不斷向李希裕射不具性命威脅的豆袋子彈,但李希裕仍然快步走向其中一名警員。另一名手持步槍的警員最後向李希裕腰部開槍,李應聲倒地,在門外等候的救護車立即把他送到醫院也返魂無術。

  檢討不準使用電擊槍規例

  分局局長拉沙解釋完畢後,在場市民均舉手詢問有關其它不會致命的製止方法,例如電擊槍、麻醉槍、催淚彈,甚至用警棍打暈李希裕,分局局長拉沙一一解答,催淚彈必需要在穩定的情況才可用等等,而警員離手持菜刀的凶徒範圍內21呎也有遭襲擊的可能性,局長蓋斯康則表示,會重新探討舊金山警察現時不準使用電擊槍的問題。

  分局局長拉沙說,警員當時已向李希裕開了9槍豆袋子彈,每槍的感覺會像被人用棒球棍擊中,但李希裕卻仍然沒有停下來的表示。會議上有部分市民鼓噪,其中一個小聲說:“傻的,這樣豈不是更刺激(李希裕)。”拉沙強調,每位警員也必須接受40小時處理與精神有問題人士有關案件的訓練。

  華語談判專家當時沒當值

  在訪穀區圖書館工作的陳文靜在發問時段則表示,警員持槍可能令李希裕更害怕,陳質問,40分鍾開起來是非常短的談判過程,為什麽警方沒有招來李的家人或是朋友勸服他?拉沙回答稱,連李希裕的妹妹也要求報警,事件已超出她所能控製的範圍,而警方發言人湯媚卡(Lyn Tomioka)表示,雖然當局有24小時當值的英語談判專家,不過當時並沒有操華語的專家當值。

  陳文靜在會議後表示,警方隻是解釋他們所看到的,卻沒有從有精神病史的死者中出發,警方的說法並未有說服她,不過她說,是次會議看出警方重視事件,希望警方可以細想如何做更好。訪穀區亞裔聯盟(VVAA)發言人陳美玲(Marlene Tran)亦指出,會議大家提出的建議,雙方可以研究一下,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舊金山警察委員潘偉旋則表示,現時仍在等候調查結果,據警方向他所講,警方行動時這位聲稱沒有警員說過廣東話的居民並不在現場。由於事件剛發生不久,他暫時未看到有關的問話記錄。潘偉旋繼續指出,這次事件無疑是一個悲劇,他會密切關注這次事件當中警方行為是否恰當,如果不恰當的話,需要看從中應吸取什麽教訓,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例如精神健康服務、警察局與小區雙方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