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上漲都是丈母娘惹的禍”引熱議關注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finance/pics/21031/2103159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已婚男人都有丈母娘,可最近丈母娘們卻成了中國房價飆漲的“罪人”,原因就是9月3日,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顧雲昌在成都參加“中國地產金融年會2009區域巡回峰會”時,剖析房價上漲原因是“丈母娘‘需求’”,意指適婚青年結婚時購置婚房是剛性需求中的特殊需求,簡稱“特鋼需求”。

  顧雲昌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稱,“特剛需求”也就是丈母娘的需求,小兩口快結婚了,卻一直不買房,於是丈母娘把女婿找來“探討”,這下小女婿坐不住了,隻好清倉、典當,籌錢買房,這就是“特剛需求”。

  顧雲昌向來以言論獨特受到關注,而其“房價上漲是因丈母娘‘需求’說”一經傳出,還是引起一片嘩然。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重點城市房屋成交量連續第二個月下跌,表明房價奇高仍是“難承受之重”。

  【本地調查】7成人結婚時購置了婚房

  就多少人是結婚時購買了婚房這個話題,記者昨日對16位已婚沈陽居民進行抽樣調查,其中11人結婚時購置了婚房,占被調查人數的7成,5人結婚時沒有購買獨住婚房。

  34歲的趙海洋說:“我的婚房是6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是父母2003年早早買下的,我自己工作隻攢下4萬多元,用於裝修和購置部分家電。有孩子後,我們才把房子換成了90多平的新房。 ”

  類似趙海洋這樣的不在少數,多數結婚時已購置婚房的市民表示,購買婚房的主要出資人是雙方父母。 29歲的楊宇(化名)說:“戀愛進入穩定期後,女方父母的確關心我有無能力買婚房,但說我們買婚房推高了房價,難以服人。 ”

  楊宇說,自己在沈陽經曆了2003年、2007年房價大漲,但這兩年沈陽結婚人口並沒有出現明顯增長。在他看來,房價大漲主要與土地成本、開發商利潤有關。

  在5人結婚時尚無婚房的被調查居民中,3人結婚時與父母同住,1人用單位公房結婚,隻有1人是租房結婚。

  【房市走勢】重點城市房屋交易走跌

  9月4日,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中心為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8月重點監測的全國30個城市中,住宅成交麵積環比下跌的城市占到2/3,總成交麵積較上月下降約11.11%,這已是今年年內全國30個重點城市的連續第二個月交易量下降。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中心分析人士說,導致8月份重點監測城市房屋成交量走跌,主要是受淡季和政策調整預期的影響。由於7月和8月信貸明顯放緩,在資本成本上升、房價業已新一輪高企下,市場形勢疑重現僵局。

  不過,沈陽不在此次30個重點監測城市之列。

  【專家評論】陳晟:詼諧說法並不科學

  針對顧雲昌的言論,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認為是“詼諧幽默的表述”,房價的組成因素很多,如地價、建材、稅賦等,婚房等剛性需求隻是一個因素,把房價上漲主因歸於婚房不盡全麵和科學。

  陳晟說,因為中國人“有房才安居”的傳統思維較重,城市適婚青年購房結婚在買房者中的確占一定比重。在剛性需求高的城市,供求關係導致房價上漲的幾率加大,而剛性需求並不高的城市出現房價大漲,就有投資性需求大等背景。“房價暴漲暴跌對社會經濟發展都是不利的,住房既有商品屬性,也有保障品屬性,因而房價並非完全受供求關係調控,政策、信貸等都會有明顯影響。 ”陳晟說。

  左大培:房價不能隻漲不跌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左大培認為,此輪房價大幅上漲,與此前超大規模的信貸有關,很多資金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而成為資產價格上漲的主推手,尤其是房市和股市。

  左大培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化時間短,放在房地產市場成熟的國家,房價也是起起落落,一些房地產商和專家鼓吹的“房價隻漲不跌”根本站不住腳。

  他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存在製度性的問題,比如土地出讓金一次收齊,地方政府熱衷賣地聚財,又如過去較長時間內對保障住房缺少規劃等。治理房價過快上漲問題,應該從製度等根源上尋找答案。 記者 胡海林

房價上漲 專家怎麽能怪“丈母娘”?

“房價上漲,是因為‘丈母娘需求’。”這是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顧雲昌9月3日在成都一次會議上,對房價上漲原因的獨到“剖析”。(9月7日《重慶晨報》)

  表麵看來,顧雲昌的這個說法確實足夠新穎,邏輯也夠“順溜”:小兩口快結婚了,卻一直不買房,於是丈母娘把女婿找來“探討”,這下小女婿坐不住了,隻好清倉、典當,籌錢買房,這就是“特剛需求”。但從各方麵的情況來看,這個說法不僅有借鑒與剽竊萬通集團主席馮侖此前那個“未婚女青年推動房價上漲”的著名論斷的嫌疑,同樣沒有找準我國各地房價持續上漲的真實症結。

  當初馮侖的論斷經媒體曝光後,遭到了廣泛質疑,原以為類似論調不會再出現。誰料,卻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比如有政協委員公然認為,是“釘子戶推動了房價上漲”;比如,曾有官員公然認為,是“獨生子女推動了房價上漲”。此外,更是有一些經濟學家,頻頻拋出 “經濟適用房讓房價瘋漲”的觀點。雖然各自的用詞、表達形式各有不同,但這種觀點與論斷,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那就是都在把一些社會群體的剛性需求,當成如今各地房價持續上漲的根本原因。

  應該說,如今各地房價之所以持續上漲,其中相對更為關鍵與主要的因素,顯然在於一些地方政府不斷抬高包括土地出讓金在內的各種稅費,在於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不斷捂房惜售、翻炒房價。隻是,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房地產開發商,儼然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盡管這種將房價上漲的原因歸結為社會剛性需求的論點,確實有著一些現實的無奈,也有著一些專家、學者的圓滑。卻不僅會從整體上損傷專家、學者整體的社會公信力,而且也充分折射出如今一些專家與學者整體社會責任的缺失與學術理性的迷失。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全然沒有看到專家、學者履行應有的社會責任,沒有看到其最大限度地追求與還原客觀真實觀點的道德操守。這,不能不說是如今一些專家、學者的悲哀。

網友熱議房價被“丈母娘”推高:打個比方而已

 新聞事件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顧雲昌9月3日對房價上漲原因進行剖析,稱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丈母娘的需求。在年輕人要結婚的時候,來自丈母娘的壓力,導致男方籌錢買房。這是“特剛需求”,這一現象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稱,國內樓市至少還要紅火20年。

  理解 打個比方而已

  神韻在線網友 這確實是中國的現實,專家說到點子上。用這人打個比方說明剛性需求,生動形象,聽得懂。

  “閑情逸致”博客從社會學看,這位顧專家說的“丈母娘需求”拉動房價就太對了,大家隻要看看身邊的朋友就知道,現在還有哪個丈母娘可以容忍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無房戶”,哪怕經濟適用房也可以“將就“,總得有自己的“居身之所”啊。現在有統計,男人比女人多,找一個女朋友不容易,有房的男人都害怕找不到好女人,何況還沒有房子住的男人,為自己的幸福,丈母娘的“期盼”,就是砸鍋賣鐵,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也要弄一套房子來結婚,這是一個大現實,也不是這位顧專家嘴巴吹的。

  金羊網“竹影吹煙” 沒房子,別想結婚,這的確是殘酷的現實。這位專家的說法,雖然有些另類,有轉移視線之嫌,但細想之下,也是一個堅硬的事實。大概算得上是生活中的經濟學吧。

  焦點房產網友 可憐天下的丈母娘,是該繼續讓女兒沒房住、租房住,還是以“棒打鴛鴦”要挾,逼女婿女兒割肉喂虎狼呀?

  討厭 專家又在找罵了

  網易網友“局長” 專家發言經過一下大腦會死啊?

  新浪網友“正義力量” 改善性需求?投資性需求?剛性需求?丈母娘需求?特別需求?我暈,哪來這麽個瘋子呢?

  搜狐網友“gzx777_NEW” 為“吸眼球”“風灌耳”,磚家們不弄出點響聲來就要餓飯!他們的這些謬論都是根據什麽來的?有詳盡的數據作為證據嗎?用什麽方法進行的統計計算?他們敢對他們自己說出來的話負責任嗎?

  西部網王隨學 專家是在說,房產地產界穿一條連襠褲的哥們兒爺們兒,千萬別鬆勁兒別撒手,更不要咬牙割肉,降價賣房,有咱們煽惑起的比“剛性”更為凶猛的“特剛需求”,咧大嘴等著白花花的銀子,往兜裏淌吧!

  千龍網郭文婧 專家們、官員們“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發言,原因無外乎兩個方麵,一是“拿人的手軟,吃人的嘴軟”,作為利益同謀者,為維持高房價而鼓舌呐喊,二是轉移群眾視線,推卸房價調控不力的責任。

  歎息 房價啊你慢些漲

  國際在線池墨房價上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房地產市場的暴利、開發商捂房惜售、炒房客的炒房行為、土地、建築材料的價格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等,總之,房價一個勁地躥升,絕非中國的丈母娘所能掌控的。作為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的顧雲昌說出這番話,不但缺少“知識和技術含量”,而且,也落入了窠臼,顯得老套。

  浙江在線羅瑞明房價真正推高的因素並不在於丈母娘,而在對房地產業的發展監控,如果對房地產業的成本進行公開,嚴格控製暴利行為;如果政府在地價、建房手續費用等方麵進行減免;如果有充足的土地供應;還愁房價降不下來。把房價上漲的板子打在丈母娘身上,顯然是打錯了地方。

  金羊網友 從現在的房價,映射出了一個拜金主義社會的影子,為了娶老婆,隻好做一輩子的房奴,讓那些房地產商榨幹我們的血!

  鳳凰網友“林晚秋” 一套房吸幹兩代人的儲蓄,這種不正常的房價硬是找這麽多理由,暴利者嘲笑監管部門,內需靠這種邪門維持,眾多房奴換不起債的時候,就是壓垮金融的時候。

  廣州日報 從近期房市看來,“60後”、“70後”確有剛性需求,也終於出手,但身處兩端的“80後”和“50後”卻在悵然若失中觀望著。在有效的剛性需求消耗殆盡後,不知道現時的高價究竟還能支撐多久?

  人民網賀先生 房價太離譜了,以這些錢來買房,我租一輩子房子都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