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建館百年展出鎮館之寶 件件價值不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圖為圖書館內觀眾走過蘇軾所作《雪浪石盆銘》的清拓本。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09/2080947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觀眾在清拓本《雪浪石盆銘》前流連觀賞。晨報記者 李木易/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3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圖為圖書館工作人員認真清點展覽藏品。中新社發 廖攀 攝

甲骨文、《四庫全書》等鎮館之寶,馬克思給女兒的親筆信,首次亮相的宋皇室宗譜,迎慈禧回鑾的老照片……昨天,國家圖書館精心挑選出320餘件館藏珍寶對外展出,以此來慶祝建館100周年。據悉,9月9日國圖將迎來建館百年慶典,“百年守望——國家圖書館特藏精品展”將持續到10月7日,每天9時至 16時免費對公眾開放。

本次展覽分中國文獻、外國文獻、電子文獻三大板塊,展出甲骨、敦煌遺書、宋元明清善本、輿圖、老照片等十多個類別。記者在展廳看到,這次集中展出的9件甲骨珍品(其中兩片綴合成一片,實際為10片)是近十年來甲骨集中展出最多的一次。展覽上,人們可以看到殷商武乙、文丁時期(前1147—前1102)卜辭,它是甲骨中字數最多、尺寸最大、最完整的一塊肩胛骨;可以看到記載四方風、四方神的殷商武丁時期(前1250—前1192)刻辭,它反映了古人的時空觀念。

據國圖工作人員介紹,不少展品是首次與公眾見麵,如現存最早的家譜《仙源類譜》是宋皇室宗譜,記錄了宋太祖、太宗和魏王之下六世以後的世係,清拓本《雪浪石盆銘》為蘇軾撰書等。

此次還展出了國圖努力購求的特藏,如馬克思於1870年寫給女兒燕妮的德文鋼筆手書原信、恩格斯於1889年寫給女婿拉法格的法文鋼筆手書原信。這批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以及部分馬恩著作是上世紀50年代由李一氓在英國發現,並建議國圖以1850英鎊購進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3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圖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內觀眾走過外文文獻展板,該館是中國典藏外文文獻最多的圖書館。中新社發 廖攀 攝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0821/2082143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圖為中國國家圖書館中的讀者閱讀微縮影像書籍。中新社發 廖攀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