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央視花旦董卿傾城綻放:做主持人沒有捷徑(組圖)

央視花旦董卿傾城綻放:做主持人沒有捷徑

文章來源: 燕赤霞 於 2009-07-08 00:46:0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從2002年進入央視《魅力12》,到2004年占據央視核心頻道,主持2005年央視春晚,短短兩三年時間,董卿以一種超乎想象的速度成為目前央視地位最穩固,出鏡率最高,實力最難撼動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很多人因此不解甚至帶著某種偏見,在人才濟濟的央視美女主持人中,董卿何以如此神速地躍居為新一代央視當家花旦?事實上,在董卿看似兩三年的成功背後,是十年磨一劍的準備與積累。與她合作過的所有夥伴都表示,除了擁有端莊美麗的外表和隨機應變的主持能力外,董卿是目前主持人中工作特別努力、特別拚命的一個。   人的抉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隻知道失去了什麽,不知道會得到什麽。

  進入央視之前,董卿在上海已經是炙手可熱的美女主播,她主持的《相約星期六》因風格幽默而迅速席卷申城。2002年,董卿獲得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可以說,在上海的七年,董卿過著有名有閑的日子,工作強度剛剛好,休閑時間用來喝茶、逛街、會友、美容,一切都那麽順理成章,安逸而自由自在。

  2002年的一個電話,卻打亂了董卿平靜的生活。這一年,央視西部頻道成立,《魅力12》向董卿發出邀請。接到電話的董卿心情異常複雜:“央視主動向你拋出橄欖枝,很開心。但是要知道,他的一句話可能意味著你整個生活都會發生巨大改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m/2009-07-07/U1584P28T3D2600609F326DT200907072017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藍色單肩禮服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m/2009-07-07/U1584P28T3D2600609F329DT200907072017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銀紫漸變色抹胸長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m/2009-07-07/U1584P28T3D2600609F328DT200907072017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塗鴉印花連衣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m/2009-07-07/U1584P28T3D2600609F358DT200907072017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銀色釘珠小禮服裙

  像所有新人一樣,董卿經過了初試、複試等重重關口,直到頻道領導說:“你挺棒的,可以到我們團隊”時,董卿才真正意識到這並非一次簡單的應聘。“最初的興奮衝動過後,心裏變得很忐忑,那是對未來的一種不安全感。我已經不是大學剛畢業的新人了,按常理,一個女人到了二十八九歲,就應該成家立業了。我還要一個人去北京打拚。”那時,董卿幾乎見人就問:“這事靠譜嗎?我能不能去?去了怎麽辦?”與其說向別人征求意見,不如說是對自己內心的追問。在一遍遍的問和答中,董卿越來越堅定自己的想法,去,不管未來怎樣。“之所以下定決心,是因為我做了一個排除法,如果我不去會怎麽樣?我想有一天我一定會後悔。其實能夠做不同的嚐試,也是一種幸福。”

  最後一次錄完上海台的節目,已是深夜,董卿一個人開車回家,她搖下車窗,把音樂調至最大,風呼呼地吹進來,眼淚便情不自禁流下來。“馬上就要告別這座城市,很傷感。關鍵是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董卿,你在央視會做得很好。我就不會哭了,我會義無返顧。哈哈。人的抉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隻知道失去了什麽,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麽。”

  既然決定到北京發展,為什麽表現得那麽膽怯?

  2002年,董卿隻身前往北京,住酒店,租房,打車,生活無憂,卻很孤單。“在這座陌生的城市,沒有人會主動關懷你,所有事都得一個人扛。”

  那段日子,董卿錄完一星期的節目,便逃一樣飛回上海。人的心理就是這麽奇怪,當她回到上海,又無法原諒自己,既然決定去北京發展,為什麽表現得那麽膽怯?不敢出門,不結交新朋友,一切局麵都打不開。於是,她強迫自己,從一個星期回一趟上海,到一個月、兩個月、半年回去一次,漸漸地,她已能融入到新的人群,新的城市,新的生活。

  而真正讓她適應的是工作上的進展。“畢竟我從1994年入行到2002年,已經八九年的時間了,對導演意圖、電視流程上手很快,我還能給他們出很多點子,我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到了偏執的程度,就是希望把事情做到完美。”那段日子,董卿養成了熬夜的習慣,常常為解決一個小問題熬到淩晨三四點。這種努力首先得到了同事們的尊重。不久,在央視的一次例會上,台領導互相交換意見時提到,《魅力12》辦得不錯,那個主持人很好。會議結束後,《魅力12》導演像聽到一件特大喜迅一樣將此話轉告給了欄目組的每個人。畢竟,當時的西部頻道作為央視的邊緣頻道,是無法與一套、三套等主流頻道相提並論的。



  人的抉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隻知道失去了什麽,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麽。


  我就是憑借它在中央台的核心舞台有了立足之地。

  2004年倪萍退出央視,文藝中心急需培養新人,文藝中心主任朱彤找到董卿,希望她加盟。關於那一天的心情,董卿開玩笑形容“撥雲見日”。

  “當時我們在大興錄節目,根本不在中央台辦公,我到中央台工作整整兩年,幾乎沒進過中央台大門。要進這個門,是要有人簽條子的,而且出去就作廢了。當時進中央台大門是懷著朝聖的心理,真的,內心裏覺得它高不可攀。朱主任當時問我有沒有意向,我說,當然有了,這等於說從邊緣進入核心了。你不知道,從主任辦公室20層下來,我像鳥兒一樣飛出了大樓。”

  走出央視大門,董卿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人在上海的媽媽,告訴她,從今往後,女兒做的節目她能看見了。“西部頻道當時在上海沒有落地。我幹了兩年,不管支持或不支持我來北京的人,都不了解我在做什麽,隻知道我去了北京。”

  很快,文藝中心讓董卿與朱軍搭檔主持音樂頻道開播晚會。後來董卿才知道,他們是在試探她。“他們挺大膽的,因為直播節目用新人是要冒風險的。”4月,青歌賽開賽,文藝中心決定,由董卿擔當主持。“我都不敢相信,青歌賽,那是一個品牌啊,有20年的曆史了,又興奮,又有壓力。”

  2004年,董卿邁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她說:“為什麽我對青歌賽有很深厚的感情,因為我就是憑借它在中央台的核心舞台有了立足之地,通過它開始真正被更多觀眾所熟悉,也是因為這一年的青歌賽,他們決定讓我擔當2005年春晚的主持人工作。”

  我做主持人沒有捷徑,就是準備再準備,這是我的法寶。

  兩年時間,麻雀何以變鳳凰?董卿的回答是:“我從浙江電視台到上海東方電視台到中央電視台,經曆了近十年的積累。其實沒有一個人是天才,我更不覺得我是天才,我做主持人沒有捷徑,就是準備再準備,這是我的法寶,我把可以預料到的一切因素都考慮進去。”

  直到現在,擁有絕對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董卿,每次工作之前仍然事無巨細地做著各種準備工作。以青歌賽為例,40天的比賽,上百名選手,董卿每天下午都要花 3個小時與15個選手溝通。“每人差不多就十幾分鍾,在這十幾分鍾裏你要盡可能挖掘他們,很累。到後來,我都不知道該問些什麽。這些選手都很年輕,沒有什麽豐富的經曆,但是我希望每天能有一些亮點呈現給大家。我覺得我跟農民似的,播種,耕耘,希望有個好收成。如果15個選手采訪不理想,我是多麽沮喪啊,我跟自己說,站起來,重頭再問,即便筋疲力盡。你要不停地刨,才能刨出有價值的東西。我覺得這也是我對比賽做出的一點點努力,除了在台上報分、文化知識點評之外,我希望讓大家知道有那麽一些選手是有故事的。”

  天道酬勤,董卿的努力換來收獲,在許多突發狀況下,董卿都能應對自如。如某日青歌賽,兩位羌族歌手歌唱得美,卻對常識性問題一無所知。觀眾席中開始有人竊笑。導播急得在耳機裏對董卿說:“你得說些什麽,扭轉一下局麵。”董卿反應非常敏捷,她指著羌族歌手胸前漂亮的銀飾問評委:“你們知道這個盒子是幹嘛用的?”評委們踴躍回答,有說定情物的,有說裝煙絲的,事實上這是一隻裝鹽巴用的小盒子。董卿向餘秋雨發難:“我們現場評委能得多少分啊?”餘秋雨笑答:“當然是零分了。”董卿接過話說:“就像他們答不出我們的題目一樣,在這兩位歌手來到中央台的舞台上之前,我也不知道羌族還有這麽優美的酒歌。其實不論他們來自哪裏,音樂是可以毫無障礙地抵達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這就是我們舉辦歌手大獎賽的目的。”說完,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畢竟我們的身份比較特殊,有很多東西說出來,我不知道會不會引起別人的誤會。

  進入文藝中心五年多,董卿是工作量最大的主持人之一,平均每年130台節目,每屆青歌賽都要連續三四十天,再加上小品大賽、舞蹈大賽的直播大多在一個星期以上。《歡樂中國行》每周飛一個地方,此外,還有各種晚會。從2007年開始董卿在上海戲劇學院讀MFA(藝術碩士),每個月還要飛回上海上課。董卿時常有很奔波的感覺。但同時,她也從工作中獲得滿足。

  五年來,董卿邁上了事業的巔峰,但她很早就意識到,沒有一個人可以永遠站在核心舞台上。她說:“用最大的努力把我該做的事做好就可以,其他不必想太多。現在對我來說,無論精力還是經驗,都是黃金時間。畢竟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畢竟還算年輕,應該還可以在這個舞台上為大家做一些好的節目。”

  把最燦爛笑容留在舞台上的董卿生活中卻不是一個愛笑之人,情緒糟糕時,也很少向人傾訴。她說:“畢竟我們的身份特殊,有很多東西說出來,我不知道會不會引起別人的誤會,因為人在傾訴時可能會口無遮攔。”

  而當遇到一些誤解和非議的時候,董卿也會覺得委屈,有口難辯。但就像白岩鬆說的那樣:你用嘴活,你也活在別人嘴裏。慢慢地,董卿想明白一件事,她問自己,是喜歡你支持你的人多還是無事生非的人多,毫無疑問,前者比後者多很多很多倍。“他們給了我力量。”

  今天的董卿依然單身,按現在流行的說法,董卿也是“剩女”一族,不過,她並不介意這種說法,因為“絕大多數剩女都很優秀”。但她也不排斥婚姻,她說:“ 我相信沒有人會拒絕一段真正的感情,沒有人會從心底裏排斥家庭生活。特別隨著心質越來越成熟,人們會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家庭,渴望擁有可愛的孩子,使自己成為更完整的人。我也一樣,我不是一個獨身主義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68頁PPT曝光在讀博士與人妻同居 華南理工大學回應
日本漂亮女市長與已婚男下屬開房10多次 被曝光後稱…
“巴菲特指標”預告美股將崩盤?這數字才更讓人害怕
印度擬購140架俄蘇-57隱身戰機 徹底升級作戰能力
馬斯克跨性別女兒紐約時裝周連走4場 一夜爆紅




24小時討論排行

雞毛秀複播走紅 靠川普 播放量翻了數十倍
加州驚現“蒙麵搶掠團”25賊光天化日洗劫珠寶店
特斯拉又出事?華人連撞6車1死7傷 堅稱車輛自動加速
經濟學人“戰狼指數”:中國外交官為何減少咆哮?
FT:川普樂觀是假象 想將烏克蘭戰敗責任甩鍋歐洲
政府關門倒數7天 白宮警告或永久裁員 曆史罕見!
被丈夫推下懸崖6年後,她隻想離婚
川普:10.1起向進口廚櫃征關稅50% 軟墊30% 浴室櫃…
震驚視頻!車禍擔心賠不起 他竟從高架橋一躍而下
達拉斯槍案:槍手目標是ICE人員 稱他們領肮髒薪水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貝再一次上演史詩級災難公關
誘騙辦會員 亞馬遜認栽!25億天價和解 每用戶可賠…
北大教授俞孔堅空難調查:飛機違規夜飛,曾被吊銷許可證
預製菜?這裏的人吃了五十年
習公布中國減排目標:首次承諾未來十年減排7至10%
韓總理:簽證問題不解決 對美3500億投資懸而未決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央視花旦董卿傾城綻放:做主持人沒有捷徑

燕赤霞 2009-07-08 00:46:03

從2002年進入央視《魅力12》,到2004年占據央視核心頻道,主持2005年央視春晚,短短兩三年時間,董卿以一種超乎想象的速度成為目前央視地位最穩固,出鏡率最高,實力最難撼動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很多人因此不解甚至帶著某種偏見,在人才濟濟的央視美女主持人中,董卿何以如此神速地躍居為新一代央視當家花旦?事實上,在董卿看似兩三年的成功背後,是十年磨一劍的準備與積累。與她合作過的所有夥伴都表示,除了擁有端莊美麗的外表和隨機應變的主持能力外,董卿是目前主持人中工作特別努力、特別拚命的一個。   人的抉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隻知道失去了什麽,不知道會得到什麽。

  進入央視之前,董卿在上海已經是炙手可熱的美女主播,她主持的《相約星期六》因風格幽默而迅速席卷申城。2002年,董卿獲得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可以說,在上海的七年,董卿過著有名有閑的日子,工作強度剛剛好,休閑時間用來喝茶、逛街、會友、美容,一切都那麽順理成章,安逸而自由自在。

  2002年的一個電話,卻打亂了董卿平靜的生活。這一年,央視西部頻道成立,《魅力12》向董卿發出邀請。接到電話的董卿心情異常複雜:“央視主動向你拋出橄欖枝,很開心。但是要知道,他的一句話可能意味著你整個生活都會發生巨大改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m/2009-07-07/U1584P28T3D2600609F326DT200907072017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藍色單肩禮服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m/2009-07-07/U1584P28T3D2600609F329DT200907072017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銀紫漸變色抹胸長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m/2009-07-07/U1584P28T3D2600609F328DT200907072017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塗鴉印花連衣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s/m/2009-07-07/U1584P28T3D2600609F358DT2009070720174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銀色釘珠小禮服裙

  像所有新人一樣,董卿經過了初試、複試等重重關口,直到頻道領導說:“你挺棒的,可以到我們團隊”時,董卿才真正意識到這並非一次簡單的應聘。“最初的興奮衝動過後,心裏變得很忐忑,那是對未來的一種不安全感。我已經不是大學剛畢業的新人了,按常理,一個女人到了二十八九歲,就應該成家立業了。我還要一個人去北京打拚。”那時,董卿幾乎見人就問:“這事靠譜嗎?我能不能去?去了怎麽辦?”與其說向別人征求意見,不如說是對自己內心的追問。在一遍遍的問和答中,董卿越來越堅定自己的想法,去,不管未來怎樣。“之所以下定決心,是因為我做了一個排除法,如果我不去會怎麽樣?我想有一天我一定會後悔。其實能夠做不同的嚐試,也是一種幸福。”

  最後一次錄完上海台的節目,已是深夜,董卿一個人開車回家,她搖下車窗,把音樂調至最大,風呼呼地吹進來,眼淚便情不自禁流下來。“馬上就要告別這座城市,很傷感。關鍵是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董卿,你在央視會做得很好。我就不會哭了,我會義無返顧。哈哈。人的抉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隻知道失去了什麽,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麽。”

  既然決定到北京發展,為什麽表現得那麽膽怯?

  2002年,董卿隻身前往北京,住酒店,租房,打車,生活無憂,卻很孤單。“在這座陌生的城市,沒有人會主動關懷你,所有事都得一個人扛。”

  那段日子,董卿錄完一星期的節目,便逃一樣飛回上海。人的心理就是這麽奇怪,當她回到上海,又無法原諒自己,既然決定去北京發展,為什麽表現得那麽膽怯?不敢出門,不結交新朋友,一切局麵都打不開。於是,她強迫自己,從一個星期回一趟上海,到一個月、兩個月、半年回去一次,漸漸地,她已能融入到新的人群,新的城市,新的生活。

  而真正讓她適應的是工作上的進展。“畢竟我從1994年入行到2002年,已經八九年的時間了,對導演意圖、電視流程上手很快,我還能給他們出很多點子,我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到了偏執的程度,就是希望把事情做到完美。”那段日子,董卿養成了熬夜的習慣,常常為解決一個小問題熬到淩晨三四點。這種努力首先得到了同事們的尊重。不久,在央視的一次例會上,台領導互相交換意見時提到,《魅力12》辦得不錯,那個主持人很好。會議結束後,《魅力12》導演像聽到一件特大喜迅一樣將此話轉告給了欄目組的每個人。畢竟,當時的西部頻道作為央視的邊緣頻道,是無法與一套、三套等主流頻道相提並論的。



  人的抉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隻知道失去了什麽,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麽。


  我就是憑借它在中央台的核心舞台有了立足之地。

  2004年倪萍退出央視,文藝中心急需培養新人,文藝中心主任朱彤找到董卿,希望她加盟。關於那一天的心情,董卿開玩笑形容“撥雲見日”。

  “當時我們在大興錄節目,根本不在中央台辦公,我到中央台工作整整兩年,幾乎沒進過中央台大門。要進這個門,是要有人簽條子的,而且出去就作廢了。當時進中央台大門是懷著朝聖的心理,真的,內心裏覺得它高不可攀。朱主任當時問我有沒有意向,我說,當然有了,這等於說從邊緣進入核心了。你不知道,從主任辦公室20層下來,我像鳥兒一樣飛出了大樓。”

  走出央視大門,董卿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人在上海的媽媽,告訴她,從今往後,女兒做的節目她能看見了。“西部頻道當時在上海沒有落地。我幹了兩年,不管支持或不支持我來北京的人,都不了解我在做什麽,隻知道我去了北京。”

  很快,文藝中心讓董卿與朱軍搭檔主持音樂頻道開播晚會。後來董卿才知道,他們是在試探她。“他們挺大膽的,因為直播節目用新人是要冒風險的。”4月,青歌賽開賽,文藝中心決定,由董卿擔當主持。“我都不敢相信,青歌賽,那是一個品牌啊,有20年的曆史了,又興奮,又有壓力。”

  2004年,董卿邁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她說:“為什麽我對青歌賽有很深厚的感情,因為我就是憑借它在中央台的核心舞台有了立足之地,通過它開始真正被更多觀眾所熟悉,也是因為這一年的青歌賽,他們決定讓我擔當2005年春晚的主持人工作。”

  我做主持人沒有捷徑,就是準備再準備,這是我的法寶。

  兩年時間,麻雀何以變鳳凰?董卿的回答是:“我從浙江電視台到上海東方電視台到中央電視台,經曆了近十年的積累。其實沒有一個人是天才,我更不覺得我是天才,我做主持人沒有捷徑,就是準備再準備,這是我的法寶,我把可以預料到的一切因素都考慮進去。”

  直到現在,擁有絕對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董卿,每次工作之前仍然事無巨細地做著各種準備工作。以青歌賽為例,40天的比賽,上百名選手,董卿每天下午都要花 3個小時與15個選手溝通。“每人差不多就十幾分鍾,在這十幾分鍾裏你要盡可能挖掘他們,很累。到後來,我都不知道該問些什麽。這些選手都很年輕,沒有什麽豐富的經曆,但是我希望每天能有一些亮點呈現給大家。我覺得我跟農民似的,播種,耕耘,希望有個好收成。如果15個選手采訪不理想,我是多麽沮喪啊,我跟自己說,站起來,重頭再問,即便筋疲力盡。你要不停地刨,才能刨出有價值的東西。我覺得這也是我對比賽做出的一點點努力,除了在台上報分、文化知識點評之外,我希望讓大家知道有那麽一些選手是有故事的。”

  天道酬勤,董卿的努力換來收獲,在許多突發狀況下,董卿都能應對自如。如某日青歌賽,兩位羌族歌手歌唱得美,卻對常識性問題一無所知。觀眾席中開始有人竊笑。導播急得在耳機裏對董卿說:“你得說些什麽,扭轉一下局麵。”董卿反應非常敏捷,她指著羌族歌手胸前漂亮的銀飾問評委:“你們知道這個盒子是幹嘛用的?”評委們踴躍回答,有說定情物的,有說裝煙絲的,事實上這是一隻裝鹽巴用的小盒子。董卿向餘秋雨發難:“我們現場評委能得多少分啊?”餘秋雨笑答:“當然是零分了。”董卿接過話說:“就像他們答不出我們的題目一樣,在這兩位歌手來到中央台的舞台上之前,我也不知道羌族還有這麽優美的酒歌。其實不論他們來自哪裏,音樂是可以毫無障礙地抵達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這就是我們舉辦歌手大獎賽的目的。”說完,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畢竟我們的身份比較特殊,有很多東西說出來,我不知道會不會引起別人的誤會。

  進入文藝中心五年多,董卿是工作量最大的主持人之一,平均每年130台節目,每屆青歌賽都要連續三四十天,再加上小品大賽、舞蹈大賽的直播大多在一個星期以上。《歡樂中國行》每周飛一個地方,此外,還有各種晚會。從2007年開始董卿在上海戲劇學院讀MFA(藝術碩士),每個月還要飛回上海上課。董卿時常有很奔波的感覺。但同時,她也從工作中獲得滿足。

  五年來,董卿邁上了事業的巔峰,但她很早就意識到,沒有一個人可以永遠站在核心舞台上。她說:“用最大的努力把我該做的事做好就可以,其他不必想太多。現在對我來說,無論精力還是經驗,都是黃金時間。畢竟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畢竟還算年輕,應該還可以在這個舞台上為大家做一些好的節目。”

  把最燦爛笑容留在舞台上的董卿生活中卻不是一個愛笑之人,情緒糟糕時,也很少向人傾訴。她說:“畢竟我們的身份特殊,有很多東西說出來,我不知道會不會引起別人的誤會,因為人在傾訴時可能會口無遮攔。”

  而當遇到一些誤解和非議的時候,董卿也會覺得委屈,有口難辯。但就像白岩鬆說的那樣:你用嘴活,你也活在別人嘴裏。慢慢地,董卿想明白一件事,她問自己,是喜歡你支持你的人多還是無事生非的人多,毫無疑問,前者比後者多很多很多倍。“他們給了我力量。”

  今天的董卿依然單身,按現在流行的說法,董卿也是“剩女”一族,不過,她並不介意這種說法,因為“絕大多數剩女都很優秀”。但她也不排斥婚姻,她說:“ 我相信沒有人會拒絕一段真正的感情,沒有人會從心底裏排斥家庭生活。特別隨著心質越來越成熟,人們會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家庭,渴望擁有可愛的孩子,使自己成為更完整的人。我也一樣,我不是一個獨身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