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椋鳥嘴上叼了數隻蝗蟲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8792/1879217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成群結隊的椋鳥飛入草原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8792/1879217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成群結隊的椋鳥飛入草原
由於受幹熱氣候和過度放牧等因素的影響,草原生物災害發生較為頻繁,蝗蟲、老鼠、地下蟲害等各種災害的發生,毒害草的泛濫,嚴重破壞了草原生態。而每年的蝗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化學防治,由於化學防治汙染大、殘留多、成本高,給防治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伊犁州治蝗辦主任李宏介紹,在伊利河穀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裏,州治蝗辦從2001年開始大量的建築人工鳥巢,招引椋鳥防治草原蝗災,堆建椋鳥巢堆石5萬立方,磚砌永久性磚混結構的招引巢1000多米。
棲息在歐洲東部及亞洲中西部的椋鳥以蝗蟲為主食,每天最多可以捕食180隻蝗蟲,一隻椋鳥可以控製2畝地的蝗災。椋鳥背部及腹部粉紅色、餘羽棕黑,因此又被叫做粉紅椋鳥,在遷徙時“先遣”鳥提前偵察遷徙目的地,其活動帶有一定的軍事性,所以草原上的治蝗人員給它們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鐵甲兵”。
如今,伊犁河穀每年招引來的粉紅椋鳥達150萬隻以上,控製蝗災麵積達200萬畝。椋鳥跟著蝗蟲走,蝗蟲走到哪裏它們就飛到哪裏,吃完蝗蟲就飛走了。
目前,伊犁河穀招引椋鳥進行的生物滅蝗工程走在了全疆的前列,在國家生物滅蝗中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