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自由論”中,原來有“燒”到新加坡,他指新加坡人不自愛,吃了口香糖就會黏在桌子上。
成龍近來因發表“自由亂台灣”、“中國需要管”的言論,而惹了一身蟻,被多方怒斥,卻堅持不道歉。
本報記者追蹤發現,原來他的“自由論”也批評到了新加坡,並以口香糖為例,指本地人不夠自愛。
據報道,他回答媒體的內容中說:“我到新加坡去,為什麽不能吃口香糖?原來不吃口香糖是對的。我給你吃口香糖,那些人會把口香糖放在台子上,擺在椅子上麵,根本不自愛。”
他也指出,很多人不像美國、日本一些地方,會自動地自愛。當人們不自愛的時候,政府就會管著你。
如果敏感一些,成龍的這翻言論,即可解讀為批評新加坡人不像美國人和日本人那樣自律自愛,所以政府才不準本地人吃口香糖。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9.tinypic.com/i3xovk.jpg" border=0> |
成龍以口香糖為例,指本地人不夠自愛。 |
本地公眾:不了解我國 不應亂評論
本地公眾多對成龍的“新加坡口香糖”言論感到不平,並希望他能尊重我國的法製。公眾認為成龍對我國的文化和法治,沒有深入的了解,不應該“越界”胡亂評論。
●王荻絲(25歲,保險推銷員)
“他不是政治人物,無需涉入政治。將口香糖黏在桌子的問題,不隻發生在新加坡,這樣針對新加坡是不公平的。”
●林先生(30歲,生產業者)
“他在訪問中這麽說新加坡,就是告訴世界我們是個不自愛的國家,有點過分。”
●黃小姐(27歲,研究員)
“他隻是個藝人,並不了解新加坡,應該尊重我們的法律。”
蔡誌禮博士:成龍無意冒犯
華文學習研究院院長蔡誌禮博士說,他不覺得成龍的言論有冒犯新加坡人。
蔡博士說,成龍隻是以新加坡作為例證,說明華人應該被管得嚴一點,並沒有批評新加坡的意思。
“成龍其實是要說明華人社會的公民意識發展不夠成熟,而新加坡在華人社會當中,給人的印象是維持嚴刑峻法、井然有序,管製比較嚴,因此他才會以新加坡作為例子,突顯新加坡的法製精神。”蔡博士也澄清說,在新加坡吃口香糖並不犯法,隻是不能售賣。
成龍本地好友:隻是舉例 他愛新加坡
成龍本地代言人管偉強受訪時表示,成龍說,新加坡政府禁止口香糖是因為新加坡人不自愛,他說,成龍的言論中其實是環繞人需要管教的課題,其餘的隻是舉例。成龍真正要表達的是人們需要“教育”和“管教”,而不是報章中所說的“管製”。他也強調,成龍一向來都以新加坡為榮。“每次到新加坡來,他(成龍)就會不停讚歎新加坡的美。”此外,他也說成龍非常忙,說話也急,因此容易被人誤解。他補充說,成龍是因為關心和愛中國才會說出這些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