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時代已經結束?請別再對劉翔一廂情願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能當政協委員是你的殊榮請珍惜!”“別硬撐了,讚成勸退。”

受傷不能參會,公眾不是不可以理解,但不是一直在養傷嗎?有的是思考的時間,有的是可以在網上調研的時間,足不出戶照樣可以知道天下大事,為什麽就不能起草自己的議案,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或委托他人轉交全國政協,履行自己的委員職責?劉翔“交白卷”,是導致輿論不滿的根源所在。而那些與會的明星委員,提不出有含金量的議案,更是劉翔境遇的大背景。


劉翔失寵? 昔日的輝煌和如今的“沒落”,是如此強烈的反差。

劉翔從美國回來了,可從他的身上已經找不到當年“飛人”的影子。日漸長胖的身材、不再自信的笑容、些許複雜的表情,折射出“失寵”的劉翔如今的處境。日前,一位業內人士敏銳地指出:“從2004年奧運會奪冠,到2006年勇破世界紀錄,再到 2007年在世錦賽上實現‘大滿貫’,翔飛人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可是這一切很難再來……”這是否意味著,劉翔時代已經結束?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6408/1640876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劉翔能否粉碎中國田徑最大魔咒


“委員風波”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閉幕前兩天,眾多記者突然興奮起來:劉翔要來參加政協會議了。盡管他出席這次大會一度被不少網友指責為“作秀”,可不管怎麽樣,劉翔的到來,使媒體多了一個采訪亮點。

客觀地講,劉翔每到一處引發的轟動效應,與以往相比並沒有減退多少,但與以往不同的是,記者的提問尖刻了很多,劉翔麵對鏡頭時的表情也局促了很多。

其實,早在劉翔沒有抵京前,因連續兩年缺席全國政協會議,劉翔已經引發了一係列爭議。全國政協委員劉詩昆的“我要是劉翔就主動辭職”的觀點甫一發表即形成網絡輿論一大焦點,在網上獲得八成的網友支持率!89.77%的網友認為劉翔兩年缺會是嚴重的不履職行為,80.36%的網友表示沒空開會不如辭職算了。

劉詩昆委員後來又出來打圓場說想不到他的話會引起如此大反響,卻把劉翔再次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恰逢劉翔歸國不回京,猶如火上澆油,愈發成為公眾指責的對象,境地尷尬。劉翔該不該急流勇退,一時難做評論,但此番的網絡輿論指向似乎已表明:劉翔“失寵”了。

曾幾何時,劉翔儼然是中國體壇的史無前例的“老大”和“偶像”——在賽場上風光無限,在生活中陽光健康,在廣告商界極受歡迎,尤其是在實現大滿貫後,他接拍廣告的起板價是千萬元。如今,自北京奧運會,劉翔以自由落體式的速度從雲端跌落到人間,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承認不承認,現在的劉翔確實不再是“驕子”了:自北京奧運後,劉翔沒有拿過任何大獎,在不少商家廣告中消失,更加讓翔迷們失望的是,奧運會上選擇“逃避”的劉翔拒絕媒體專訪、拒絕表達對退賽的解釋和歉意。遙想當年雅典奇跡般奪冠後的3年,劉翔獲得的國內外大獎不計其數:中國勞倫斯獎,他和師傅孫海平拿走3項大獎;五一勞動獎章;當選世界十佳;一腳“跨進”小學課本;榮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擔當第一棒北京2008年奧運火炬手;被評為中國80後十大傑出人物……

昔日的輝煌和如今的“沒落”,是如此強烈的反差。北京兩會期間,英國BBC電視台以《中國飛人光環褪去》為題如此報道劉翔:“2004年劉翔贏得了雅典奧運會男子110欄金牌,並被選為了全國政協委員,在這一段時間他似乎做什麽都是對的。但是在因傷退出北京奧運會後,劉翔的形象卻一落千丈,公眾人物中很少有像他一樣‘失寵’得這麽快……”

其實,劉翔在這屆政協會議上遭遇的尷尬,歸根結底反映出的是明星代表委員的參政能力問題。受傷不能參會,公眾不是不可以理解,但不是一直在養傷嗎?有的是思考的時間,有的是可以在網上調研的時間,足不出戶照樣可以知道天下大事,為什麽就不能起草自己的議案,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或委托他人轉交全國政協,履行自己的委員職責?劉翔“交白卷”,是導致輿論不滿的根源所在。而那些與會的明星委員,提不出有含金量的議案,更是劉翔境遇的大背景。

“能當政協委員是你的殊榮請珍惜!”“別硬撐了,讚成勸退。”這些話分明是衝著包括劉翔在內的一些“不作為”的明星委員群體聽的。

前兩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跳水冠軍孫淑偉、雅典奧運會跳水冠軍胡佳等因兩年未參加廣東省政協全體委員會議,被廣東省政協以“辭職”的方式撤銷了省政協委員職務。與其得到這樣的結局,其實還不如不讓運動員們擔這個虛名,受這個累。

不過,同為政協委員的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於再清卻認為,“如果劉翔表現出色,我們還會推薦他。”表現出色指的是哪個方麵?體育成績?還是參政議政的熱情?

應該說,劉翔當時在美國療傷沒有履職的時間,的確屬於“請假理由正當”。但國家體育總局明知很多運動員沒有擔任政協委員的時間和精力,卻隻是因為其名氣大而將政協委員作為一種榮譽授予,是不是也是一種失職?而且麵對公眾的質詢,體育總局如此理直氣壯,實在令人難以接受。難怪在政協會議結束後,百餘名記者將劉翔團團圍住,一些尖銳的問題劈頭蓋臉地拋給了劉翔:“劉委員,你的傷勢恢複得怎麽樣了?”“最後一天參加會議,你是不是被逼的啊?”“連個提案也沒有,這樣來參加會議累不累?”

再看劉翔,沒了往日的自信,回答得局促又含糊:“很好很好。”“不累不累。”“沒有沒有沒有。我自願的自願的。”當時,劉翔與百名記者的對話僅進行了一分半鍾,劉翔說話則一個詞頻頻重複。或許,現在的劉翔已經完全感覺不到媒體對他的關心和支持了。


退賽餘震

明眼人都知道,劉翔如今的尷尬說到底還是與去年退賽有著直接的關係。對於很多中國體育迷來說,“退賽事件”一直讓他們耿耿於懷,先不說數千元人民幣的門票變成一張廢紙,最重要的那一刻國人有一種“受到傷害”的感覺:舉國上下無比期待,可直到他退賽時,人們才明白,原來長期以來(3個多月),劉翔一直有傷在身,早已不具備參加奧運會的能力,那麽為什麽直到退賽時才公開真相?被愚弄的感覺,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十分氣憤的。直到現在,打開關於劉翔的網上論壇,依然是指責聲一片:有人把“劉翔”稱為“劉降”,有人戲稱“劉翔”應該改成“劉不跑”,甚至連“範跑跑”跑的勇氣都沒有……

當然,現在再去討論劉翔退賽事件,再去翻“陳年舊賬”已沒有太多的意義,可事實上“退賽事件 ”直到現在依然影響著劉翔,可以肯定地說這件事對他打擊太大了,甚至直到今天他也未能走出這一事件的陰影。實際上,退賽事件已成為了劉翔走下“神壇”的轉折點,從那一刻起,劉翔不再陽光,也不再是奇跡和神話的化身。

記者發現,北京奧運後的劉翔似乎刻意在躲避媒體,直到現在他也在想盡一切辦法,繞開媒體記者的追蹤。

這次北京兩會期間,記者切身感受到了劉翔內心深處強烈的“逃避心理”。為了能采訪到劉翔,在政協會議的最後一天,記者與很多同行早早地來到大會堂東門口守候,當時從代表團下車的地方到東門的台階,密密麻麻布滿了記者,可劉翔的身影一直沒有出現。記者問旁邊的同行:劉翔會不會早就從東門口進去了,同行馬上以予以否定:“不可能,門還沒開我們就已經在這裏等候了。”原來還有更早的。大家正奇怪劉翔怎麽就不見了時,另一同行這才透露說,有台灣記者一早到了劉翔所在界別的駐地,準備拍他坐上委員專用大巴士,結果沒有看到他。一打聽,原來劉翔坐著一輛麵包車先走了。一個資深的同行根據自己采訪兩會十多年的經驗判斷:劉翔走的是西門。

不會吧?很多記者都有點不相信,因為西門是坐主席台的政協常委進出的地方,劉翔一個普通委員憑什麽走那裏?彭麗媛身為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家屬,不管是去年還是今年,記者們都看到她參加大會都是坐著大巴士和其他委員一起走的東門,並沒有任何特殊。

眼見為實。記者和幾個同行繞到西門,因為不允許在門口附近地方停留,於是在門口前麵的路上來回走動。安保人員看到記者“行跡可疑”,便把記者趕到了馬路對麵。結果還真的拍到了劉翔從西門走出來上了政協常委專車的鏡頭。

當時就有人說:“劉翔這樣的躲避有什麽意義啊?到最後,隻會有更多的媒體質疑和批評針對劉翔!”麵對媒體,他的這種躲避的方式實在顯得很不大方。

也有人為劉翔開脫,有關方麵之所以這麽做,隻要是出於保護劉翔的考慮,擔心眾記者的圍堵可能會對劉翔在心理和生理上產生傷害。可是,多年的事實證明,每年開會被圍堵的委員代表部長從沒有發生過被記者弄傷的事件,倒是記者因為敬業工作被絆倒的事件常有發生。至於心理上,如果連麵對媒體圍攻的心理承受力都沒有,如何做一個參政議政的公眾人物?如何還談東山再起?

無獨有偶,政協會議結束後,3月13日劉翔便悄悄地出現了上海莘莊基地。據前去采訪的同行透露,這一次劉翔還是選擇“躲避”:當時一些媒體同行,一大早就來到基地大門口等候,劉翔在訓練場簡單地活動一下後,在上午10:30分便離開場館準備回宿舍。有些滑稽的是,當時外麵下著大雨,劉翔沒有坐車,而是騎著自行車飛一般地衝進莘莊基地的院裏,快速回到基地內的田徑宿舍。顯然,劉翔對記者的圍堵是早有準備的,之所以不坐車是因為他的座駕已有記者守候在那裏,選擇騎自行車為了是更快脫身,剛從場館出來時,劉翔一眼就發現了記者,馬上就加快蹬車的頻率,當攝影記者舉起相機準備拍照時,劉翔馬上把頭扭到一邊,頭不抬眼不睜地飛速離去……

劉翔到底是怎麽了?現在的飛人給人們的印象似乎隻剩下煩躁與焦慮,逃避與恐懼。真實情況究竟如何?

記得兩年前,劉翔在接受采訪時,曾直言不諱地說:“你覺得你被別人拍,被別人照,你會爽嗎?那當然不會爽。你普通人需要一個自由,大家現在好像都不把我當普通人一樣,都對著我照,對著我拍,肯定不爽。”現在,如果麵向公眾進行一項調查:劉翔現在最渴望的是什麽?答案可能會是:最渴望是再奪奧運會冠軍等等,而劉翔自己給出的答案有點令人意外:“最希望可以變回以前,變回到2004年以前。雅典奧運會那段時間很快樂,之後就是煩惱很多。”

劉翔的煩惱從哪裏來?是因為被過度關注,是因為壓力巨大,還是因為傷病影響,抑或退賽留下的毀滅性打擊?或許皆而有之。但不管怎樣,既然成了公眾人物,就必須坦然麵對一切。如果說,雅典奧運會後火箭式的躥升讓他有些不適應的話,那麽現在的劉翔應該灑脫一些,畢竟他經曆了更多,畢竟在鳥巢麵對舉國上下億萬人給他的壓力,他已經用“退賽”的極端方式予以化解,現在的他還有什麽放不下的呢?現在的他為何就不能心平氣和?

路在何方?

其實,對於劉翔現在的煩惱,可以更多地理解為他對未來的迷茫。

北京奧運會後,劉翔選擇去美國療傷,一方麵可以躲避國內媒體的狂轟濫炸,另一方麵也可以好好調整心情,釋放壓力,好好養傷,等待東山再起。然而,整整7個月過去了,劉翔依然沒有出現在賽場上。

劉翔還能再現輝煌嗎?到目前為止,任何人,包括劉翔和孫海平在內也無法給出答案。對於劉翔,我們當然會有最美好的期待,但也必須麵對極其嚴酷的現實。如今的羅伯斯正是如日中天,杜庫雷強勢複出,奧利弗當仁不讓,已過巔峰期的劉翔要從後向前超趕,談何容易。

今年春節期間,記者發現一條消息:中國農曆牛年的這個春節,遠在美國休斯敦養傷的劉翔,頭一次在沒有鞭炮、沒有親朋好友相互拜年的“年味兒”下,在NBA火箭隊康複師的“監視”下,用一天兩練的方式度過春節。因為訓練量的減小,劉翔的體重從巔峰期的74公斤漲到88公斤。不過,田管中心副主任馮樹勇當時表示,劉翔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不是減肥,而是安心度過手術後最關鍵的3個月康複期。

劉翔體重瘋長近30斤!當時,劉翔還能否跑下去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後來,劉翔的爸爸劉學根出麵辟謠:“劉翔體重僅僅增長了2.5斤!”兩會期間的公開露麵,劉翔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胖了。如果僅僅是增加兩斤半體重的話,人們的眼睛是絕對發現不了的。劉翔在美國療傷期間,孫海平曾表示,沒有係統訓練的劉翔,體重不能超過85公斤。“劉翔現在的體重比他在比賽期間確實增加了,”近四年來一直陪伴劉翔左右的田管中心副主任馮樹勇也這樣表示,“但這要看劉翔處在什麽階段中,他現在的任務不是去跨欄,而是要把手術後的跟腱養好。對運動員來說,該減體重時自然會減的,這太正常了。”

劉翔在美期間,飲食都由媽媽照顧。馮樹勇介紹說,劉翔的飲食嚴格來說確實不符合運動員的營養標準,但養傷期間還是要合口味。“一方麵劉翔現在訓練量小多了,另一方麵他媽媽做的飯菜可口,所以體重會增加。但現在還不到專業訓練的時候,所以不必強調飲食的科學,反而是營養跟得上會有利於他的跟腱恢複。”同時,馮樹勇也表示,像蛋白質的攝入、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問題,田協也會給劉媽媽一些基本的建議。

劉翔胖了,其實也不是什麽驚天大事兒,正如馮樹勇所言,胖了還可以減下去嘛!問題的關鍵時,劉翔能否重回巔峰。上月底,在美療傷期間,劉翔談起傷病曾說了一句喪氣的話:“如果再受傷,我就不跑了!”就劉翔再傷將選擇退役的看法,教練孫海平表示了理解,“一切都很難估計,我可以堅信,他的腳如果確實能恢複到100%的情況下,我還能把他水平恢複到過去的程度。唯一的前提必須是腳毫無問題,那樣成績也還能回來”,但孫海平同時認為,“反過來講,如果腳傷確實造成劉翔一種心病的話,他不能像過去正常訓練,這就很難講了。以前他是高水平運動員,如今腳有了問題,他的正常訓練受到影響,運動成績上大打折扣,如果再傷,還繼續練下去我感覺就沒什麽意思了。”

乍看上去,劉翔的傷病能否100%恢複將成為了他能否東山再起的決定因素,可是在經曆了退賽事件,經曆了大起大落,又因傷病留下心理陰影,且已過巔峰期的情況下,劉翔即使全部恢複,他還能在世界田壇笑傲群雄嗎?退一步講,就算劉翔重回13秒的成績,他就一定能戰勝以羅伯斯為首的一批新秀嗎?

國內的一位田壇老帥對記者說:“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田徑明星輝煌周期從來沒有超過4年的!無論是當年的‘跳高王’朱建華,還是後來的‘東方神鹿’王軍霞、孫英傑、邢慧娜,任何一位田徑選手的輝煌時代都在4年之內。”那麽,劉翔會否陷入這一魔咒呢?

從中國田徑現狀分析,劉翔似乎有可能步前輩之後塵,拋開劉翔本身實力不談,最重要原因是中國田徑體製的弊病。

119工程搞了多年,終於在北京奧運會上遊泳、賽艇、皮劃艇和帆板全麵取得了突破,可唯有運動之王田徑顆粒無收。就像中國足協為豪賭國家隊而犧牲聯賽、犧牲青少年梯隊建設一樣,田管中心似乎在劉翔身上傾注了過多的心血,結果劉翔之後百花凋零。這當然不是劉翔和孫海平的錯,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決策者怎會坐視這個場麵的出現。劉翔退賽當然是很大的遺憾,但就算劉翔奧運奪冠,就能一俊遮百醜?

奧運會後,劉翔赴美國手術時,他的主治醫生克蘭頓在動完手術後表示,這真是一個十分容易的小手術。早知道如此,又何必在國內折騰3個月以至於小腿肌肉都已萎縮了呢?可見劉翔的手術與否不完全是技術問題,而是因為沒有人敢負責。在這樣的體製之下,劉翔就算再也潛力、再也有實力,也很難繼續輝煌。

除了劉翔,中國田徑已沒有能夠等量齊觀的明星,甚至沒有一個稱得上一流的運動員,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田徑的悲哀。意識到這樣的生存環境,劉翔陷入迷茫是不是奇怪呢……

劉翔愛情,遙不可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6408/1640881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2008年8月18日 最黯然的一天

如今,黃金時代已過,“黃昏”將至,劉翔應當勇敢地毫無愧色地揮起手,向人們、向田徑場,坦然地說一聲:“別了,12秒88!”

世界上沒有人在2004年8月28日那一天比他更幸運,也沒有人在2008年8月18日這一天比他更黯然。整整4年,他從神壇走回人間。北京奧運會似乎是他的人生轉折點,中國數十年不遇的一代跨欄天驕,如今是否遇到了一個難以逾越的“欄”,一個關於劉翔的神話真的就此結束了?

堅持,身不由己

今年《新民周刊》第1期把“劉翔退賽”列為1998至2008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瞬間,因為那個瞬間的直播收視率直逼CCTV曆史最高點,至今仍是一點就燃的人氣話題。如今,盡管劉翔已遠離賽場200多天,可是當他從美國療傷歸來甫抵北京的那一刻,劉翔再次成為媒體追蹤的目標,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可是,此劉翔已非彼劉翔了,現在隨便打開一個網站,隻要是關於劉翔的新聞,網友的評論幾乎是一邊倒的批評聲。

一個田徑巨星難道就這樣在空中黯淡了嗎?平心而論,劉翔沒做錯什麽,而且依然偉大,過去幾年中跑出過一次12秒91和一次12秒88,實現了大滿貫,成為中國田徑史上60年來最偉大的世界級運動員。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從“痛苦出現”到“悲情退賽 ”,數億電視觀眾都已經看到,《新民周刊》也在第一時間就這一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退賽事件做了封麵報道,然而很多人堅信這一切絕非是劉翔一個人所為,說得直白點,他僅僅是“導演”手中的一個棋子,是聽從有關方麵的安排,當了一回“演員”。可是,劉翔萬萬沒有想到,他的這次“退賽”會讓他如此長久地背上罵名,“劉翔退賽”無異於一次波及全國人民心中的“強震”,直至今天餘震未了。

真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退賽的那一刻,劉翔的眼神是迷離的,內心是極度痛苦的。記者相信,以劉翔高傲的性格,他寧願被擊倒,也不願被嚇倒,可是他卻偏偏要當一回臨陣“敗將”。因此,無論之前他曾創造過多少個驚心動魄的奇跡,無論之前曾經多麽光芒四射,從2008年8月18日這一天起,他的身份似乎不得不消褪光環。

其實,在許多不為人知的時候,劉翔的意誌力一直在和他右腳裏的鈣化點痛苦地較量著。

8月18日,孫海平用“劉翔早已有傷”解釋發生的一切。但無數民眾還是反應不過來。巨大的傷痛,和如此單薄的原委,很難讓人們心中那個一邊是巨大期待的天平兩頭平衡。人們本能覺得,如此超戲劇化的結局,理應配上一連串匪夷所思的鋪陳。

於是,一場民眾大猜想就此啟動,種種有頭有尾的“秘聞”到處流傳。教練聲聲俱淚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媒體煽風點火但爆不出驚人內幕,於是,人們更願意尊重自己的想象力和獵奇心:“劉翔退賽”成了命題作文,人人都在講故事。

然而,田管中心的官方態度始終如一:如果你信,那麽事實就這麽簡單;如果你不信,那麽多說無益。

讓我們回到腳傷初顯威力的那個十字路口,試想另一種可能。如果及早通報,也許就不會出現如今的“餘震”。無法想象當姚明在美國出現運動傷害,火箭隊會三緘其口,瞞住天下球迷和讚助商。可以肯定的是,在最開始,劉翔的腳傷不是什麽大不了的問題,也沒有那麽不可告人,但卻偏偏剛好趕上羅伯斯刷新劉翔世界紀錄的當口。孫海平說,如果這個時候公布傷情,怕外界說我們心虛,找托詞。

往往是最簡單的事,讓人患得患失。

北京奧運會後,CCTV未來廣告公司一位負責人在某體育商業雜誌撰文,以中國在本屆奧運會上湧現出的冠軍和明星為分析樣本,評估其商業價值。在“個人成績與運動前景”一項中,劉翔隻被打了17分,為全部運動員中最低。這位負責人分析認為,北京奧運會讓劉翔的個人商業價值損失了近1個億,而他的讚助商估計損失了近30個億。在這項評估中,羽毛球男單冠軍林丹和乒乓球女單冠軍張怡寧獲得是滿分。而劉翔91分的總分也讓他落後眾多明星,包括98分的姚明、97分的郭晶晶、96分的林丹,以及即將退役但在最近兩屆奧運會中呈上升曲線的楊威和李小鵬。

對於身價數億元的劉翔來說,他可能不會太在乎金牌所帶來的商業利益。那麽,劉翔在乎什麽?在乎奧運會金牌?可是奧運會金牌早在4年前已經奪得過了。因此,有人分析,劉翔太在意全國13億人民對他的期待了,他太想在家門口再創輝煌了。難怪在他自己的自傳上,他會寫上自己在奧運年裏的意願:“請大家相信:2008年的北京,我會再次飛翔!”不過這樣的意願畢竟太沉重了。

當自己的願望被無情摧毀,當觀眾的期待換來偶像的“欺騙”,劉翔還能說什麽?從個人意願上講,劉翔可能想放棄,他可能想永遠地遠離媒體視線,可是在相關方麵看來,劉翔早已不是一個人,他是全國億萬人民的希望,他是中國田徑的全部,跑還是不跑,退役還是堅持,劉翔個人是做不了主的。

一個月前,劉翔賭氣般地說:“如果再受傷,我就退役!”可是,第二天田管中心就出來辟謠,說那是媒體不負責的報道。如果說是假新聞,這也許有可能,然而,讓人不解的是,自“退役門事件”發生後,田管中心突然下達了“封口令”——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封殺所有媒體的采訪。此時,記者突然想起一位同行因劉翔發出的感慨:在中國當體育巨星真累,哪裏還有自由?


愛情,遙不可及

前不久,有媒體發表了一篇關於劉翔母親的報道,文章寫得很感人也很有說服力。文中這樣寫道:“北京奧運的倒計時,不斷加碼著劉翔的壓力,卻也同時給他的母親吉粉花提供著一個僥幸。吉粉花多少是帶著自己的小算盤,在去年夏天來到首都的。她還沒有在北京看過兒子比賽。結果,吉粉花‘親臨現場’聽到的第一槍卻讓所有中國人目瞪口呆,也讓這個善良的母親瀕臨崩潰。這位巨星的母親內心創傷不僅在於兒子丟掉了金鑲玉,更在於她又一次丟掉了兒子,至少4年。”

對於一位母親來說,對兒子的愛是至高無尚的;對一位兒子來說,對父母的愛同樣是用金錢買不到的。可是,為了跨越跑道上的那十個欄杆,劉翔卻無法像普通的兒子那樣體味家的溫馨,盡一份兒子的責任;而劉翔的父母也無法像普通的父母那樣感受每逢佳節合家歡樂的幸福。

今年春節,劉翔好不容易和媽媽在一起過,可卻是在美國,而父親劉學根則一個人在上海。據說,除夕之夜,劉翔撥通爸爸的電話送上祝福,最後說道:“老爸,讓你一個人在家過年,真過意不去。”為此,劉學根感慨良久,“自然不是因為要一個人在家過年,隻要他好,不要說是孤單點了,我怎麽樣都好,”他說,“隻是這小子,總是突然來這麽一句,讓你又是開心又是欣慰又是難過,兒子大了啊!”做父母的是多麽渴望孩子能時常陪伴他們左右啊。也許很多觀眾在電視裏看到過那個深情的廣告:劉學根抱著劉翔的肩,問道:“孩子,你知道你跨了多少個欄嗎?” “是10006個!”值得注意的是,劉翔的父母從來沒有在公眾場合表達過他們對兒子奪金的期待,由此也可以猜想:劉翔已經拿了大大小小這麽多金牌回家,與其說父母最期待劉翔再拿塊金牌回家,還不如說渴望劉翔早日找到一個相愛的人回家,給劉家添個孫子。

可是,對於劉翔來說,為了國家,為了集體,當然也為了個人,他已經無路可退,從劉翔退賽的第二天開始,他就一瘸一拐地跨進了下一個奧運備戰期。劉翔還能堅持多久呢?他的堅持是否意味著他還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做出更多的犧牲?

有資深體育記者以敏銳的眼光,細膩的筆觸這樣寫道:“東山再起當然是適合勵誌的好故事,何況發生在超級明星身上,但是假如‘東山再起’依舊是要承載可怕的責任、使命與期冀,那還是算了吧。”更何況“東山再起”如今已變得非常渺茫,“一個無法讓母親體會到自己是母親的故事,無論被描繪得多麽壯麗,都會讓人傷感,容易幻滅。”

當然,對於劉翔來說,他犧牲的不僅僅是親情,而且直到今天還享受不到愛情。對於一位26歲的青年來說,在這個開放的年代竟然還沒有交過女朋友,這是不可想象的。奧運會前,21歲的古巴小子羅伯斯在得知劉翔沒有女友的消息時,驚訝不已:“在古巴像我這個年齡都有好幾個女朋友了,而且我也有過好幾任女友了……”可是,劉翔為了心中的更遠大的夢,為了億萬人的期待直到現在還沒有談戀愛。

英雄悲劇似乎早已注定,記得3年前去上海莘莊基地觀看劉翔訓練時,一位教練騎著小摩托車拿著厚厚一摞來信,來到劉翔和孫海平身旁:“孫導,這是您和劉翔的信,都放在一塊了。”

劉翔連忙接過所有的信:“師傅,信我先拿去,整理出來你的給你拿來。”“行,先把特快專遞給我,沒準是急事呢!”孫海平一邊走,一邊對記者說:“因為我們一直很忙,所以隻有閑下來的時候,才能看兩封信。可你別小看了這些信,很多人說得都很有道理的。”隨後的話題自然落到了最敏感的問題上——劉翔的愛情問題。“你不信吧,就有很多人給我寫信,讓劉翔暫時先不要談戀愛和找女朋友。”孫海平這樣說,“ 他們說得都很對,談戀愛肯定會分心的。你說,用100%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會做得好呢,還是各花50%的精力去同時完成兩件事的效果好呢?如果劉翔現在要談戀愛,我是反對的,這是心裏話。”

聽到這話,一旁的劉翔連忙說:“師傅,放心好了,我現在不會去談什麽女朋友的。我會一心訓練,肯定把事業放在第一位。”孫海平於是給劉翔下了“命令”:“我希望你2008年以後再找女朋友,那時找對你來說比較好。”

其實,孫海平不止一次“幹涉”劉翔的個人問題,十運會前的一次新聞通氣會上,記者就親耳聽到孫海平高調表示:“等2008年奧運會後,我會幫劉翔找女朋友,當然,前提是他願意。”

如今,北京奧運會已經過去半年有餘,孫海平可能已經把他當年的承諾忘了。現在田管中心和孫海平又把目光瞄向了倫敦奧運會,為了那塊沒有著落也沒有把握的金牌,難道劉翔還要繼續再等4年?

痛苦,埋在心底

從最近北京政協的“開會遲到”、“不提議案”、“逃避記者”等一係列“表現”看,劉翔的內心肯定有難言的苦痛,隻是無法宣泄,而且現實也不允許他有過激的表現,可是內心越矛盾,就活得越不自在。

閑暇之餘,劉翔會否捫心自問:這樣痛苦的前行,能換來什麽?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翔最受關注的時代已經過了,4年後的倫敦是無法與雅典和北京相提並論的。2012年,將近而立之年的劉翔,勝也不比2004驚天地,敗也不如2008泣鬼神。就算他能在倫敦找回一枚金牌,就真能找得回一切?而且現實地分析,要想在倫敦奪奧運金牌,簡直難比登天。

今年年初,在廈門國際馬拉鬆賽上,國家體育總局時任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羅超毅接受采訪時竟然也暗示:劉翔要想重返巔峰狀態幾無可能……當時,羅超毅這樣說道:“劉翔這一個奧運周期的難度(指倫敦奧運會周期)要比上一個周期大多了,即便傷愈後開始正式係統的訓練,複出後在沒有傷病的情況下,比賽有可能進前三,但像以前那樣頻頻奪冠已經非常難了。”這也是記者第一次聽到田管中心領導如此客觀、現實而坦率地點評劉翔。

或許,12秒91是劉翔的黃金時代。

或許,12秒88是劉翔的運動頂峰。

後來記者才知道,原來當時正是羅超毅即將被調離之時,因為中國田徑未能在北京奧運會上完成奪金大任,人之將離,其言也“真”,難怪他對記者們說出這番話。

羅超毅不管田徑了,可劉翔還必須繼續戰鬥,因為中心副主任馮樹勇還在,因為中心又來了新主任杜兆才,畢竟現在的劉翔依然抵得上整個中國田徑隊。

曾有人建議,劉翔應該坦然麵對成功與失敗,完全不必這麽累:奧運會金牌也拿了,世界紀錄也破過,世錦賽金牌也拿過,劉翔還有什麽可牽掛的呢?然而,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劉翔是無法灑脫的,他承載的東西太多了,他受到的限製也太多了。

就在兩天前,劉翔參加完兩會後,很快回到上海開始封閉訓練,並打算放緩複出時間。對於劉翔接下來的康複和訓練安排,孫海平透露,康複計劃其實是在回國前就和以克萊頓醫生為首的美國專家組一起製訂的。“我們會按照計劃一步一步來,還是以康複為主,不會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我們會隨時和美國方麵保持溝通,根據實際情況修正方案。”孫海平說。此前孫海平給出的劉翔穿釘鞋時間是5月,但這兩天根據上海華山醫院給出的檢查報告,為了穩妥起見,劉翔穿釘鞋的時間將延遲到6月。田徑中心新主任杜兆才也表示說:“劉翔的訓練要順其自然,劉翔能不能在8月的柏林世錦賽上複出,不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要看他的傷病恢複情況。”

為了劉翔的健康,推遲正常訓練本無可厚非,可是不知為什麽,田管中心的曖昧態度,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當年排管中心對趙蕊蕊的做法——讓她無限期養傷,可是事實證明,傷愈複出的趙蕊蕊因長時間遠離賽場,結果在北京奧運會上表現平平……我們希望劉翔千萬別重演趙蕊蕊的“悲劇”,一個趙蕊蕊挽救不了整個中國女排,一個劉翔也挽救不了整個中國田徑。

不管你願不願意,競技體育就是如此嚴酷無情。如今,黃金時代已過,“黃昏”將至,劉翔是不是可以勇敢地毫無愧色地揮起手,向人們、向田徑場,坦然地說一聲:“別了,12秒88!”如果這樣,我們應當報以寬容的掌聲,讓他安安靜靜、毫無牽掛。

但願劉翔運動生涯的“黃昏”燦爛依舊。

中國田徑輸得更慘

自劉翔之後,中國田徑難尋接班人。

“唯金牌論”,令中國田徑走上了一個畸形的發展軌道。與中國足球一樣,因為豪賭而忽視項目本身的發展規律,結果中國田徑輸得很慘。自劉翔之後,中國田徑難尋接班人。  

豪賭劉翔,教訓深刻

劉翔經常抱怨:媒體嚴重幹涉了他的正常訓練和生活。說實話,這真不能怪媒體,要怪隻能怪中國田徑的體製和決策——無視各項目均衡發展,這些年田管中心把絕大多數的資金都用在劉翔身上,把所有的寶都孤注一擲地押在劉翔身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不關注劉翔,還能關注誰,其他項目沒有第二個“劉翔”。

有專家指出:中國田徑的“唯金牌論”害了劉翔,也害了中國田徑。其實,中國田徑的衰敗從最近兩屆世錦賽就可以看出,尤其是在兩年前的大阪世錦賽上,中國田徑過分依賴劉翔的弊病已經顯現,在那屆大賽上,中國軍團派出了共60名選手出戰,規模創曆史之最。在這樣一種大規模下,人們似乎看到了中國田徑揚眉吐氣的希望。事實上也是如此,賽前中國軍團在衝擊獎牌的版圖上圈出了多個奪金點:男子110米欄、男女競走、女子馬拉鬆等,可是最終中國隊僅以一金一銀一銅結束東瀛之旅,事實上也證明,當時劉翔已經成了中國田徑的代名詞,中國田徑隊和觀眾一樣,都隻是在欣賞和關注劉翔一個人獨舞。

曾有競走隊員向記者訴苦:“劉翔一個人一年的訓練經費,夠我們全隊用好幾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這樣的冷門還怎麽發展。”

據了解,劉翔在國家田徑隊訓練了幾年時間,國家為他的投入十分驚人。比如,為了備戰奧運會,訓練館的工作人員提前更換了一種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才會使用的環保型塑膠跑道。這一項的花費就超過百萬元,另一項超過百萬元的投入是新增加的運動員力量訓練器械。為了降低劉翔在訓練過程中受傷的幾率,他們還重新購置了新式跨欄,一套跨欄就要花幾十萬元。為了更科學地對劉翔進行訓練,國家田徑隊還引進了高科技手段。早在兩年前,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就專門成立了針對劉翔的科研小組,開始了對劉翔的跟蹤研究。

科研小組全程為劉翔服務,購買一套圖像分析軟件都要花3萬元的價格,專門從國外進口。據說,通過這些對劉翔的數據分析,可以分析出劉翔強在哪,不足在哪,通過這個比較就可以把這個數據反饋給教練員。除了這些軟件之外,國家體育總局還定期為科研小組撥發10萬元的專項經費,就是為了給劉翔提供更多的科學訓練的依據。不過這10萬元的科研經費在整個針對劉翔訓練投入的資金當中,隻占很小的一部分。為了提高劉翔的成績,他們製訂了“以賽帶練”的訓練方針。每年劉翔參加了國內外多次田徑大獎賽,每次比賽僅機票的費用就需要上萬元。國家在劉翔身上投入的費用每年高達四五百萬元,據保守計算從雅典到北京這一奧運會周期,國家為劉翔一個人的投入就超過了3000萬元。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北京奧運會上劉翔連一個衝向終點的畫麵都沒有給觀眾留下……而且更為致命的是,賭輸了劉翔就等於賭輸了整個田徑,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田徑的悲哀。

劉翔之後,誰能接班

劉翔傷退奧運會後,很多人都在尋找劉翔的接班人,找來找去把這個目標鎖定在一位18歲少年的身上,這個小夥子正是劉翔的師弟謝文俊。在去年5月的“好運北京”中國田徑公開賽上,當時還未滿18歲的謝文駿以13秒51的個人最好成績成為全球最年輕的男子110米欄奧運A標達標選手。9月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賽中,小將謝文駿以13秒47獲得亞軍。在取得一係列好成績後,人們將他喻為劉翔的接班人,對其寄予厚望。然而,目前的謝文俊顯然是很難挑起大梁,甚至連國家田管中心副主任馮樹勇都表示,在他看來媒體所熱捧的“劉翔接班人”謝文駿並不是目前國內最有潛力的跨欄選手,他表示謝文駿“劉翔接班人”的稱號完全是媒體的炒作,“他想要超過劉翔,得先超過另外一位隊友紀偉,所以他還需要成長的時間,目前他和劉翔之間還差得很遠。”紀偉是一位年輕且有潛力的跨欄選手,並且他的成績要好於謝文駿,在2007年的全國田徑冠軍賽中,紀偉就曾經以13秒40的成績力壓史冬鵬奪得110米欄冠軍,而謝文駿110米欄目前的最好成績為13秒47。

其實,不論是謝也好,還是紀也好,他們都很難接過劉翔手中的槍,原因很簡單:像劉翔這樣的田徑巨星,中國建國60年才出這麽一個。而且從中國田徑的體製、運動員身體特點分析,“劉翔第二”何時能誕生沒人會知道。

曾幾何時,中國女子競走還是中國田徑的一支奇葩:1992年陳躍玲笑傲巴塞羅那,2000年王麗萍奪冠悉尼,結果現在呢中國競走隊的表現隻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為何慘敗,原因很簡單,我們的隊員在國內比賽時,裁判對運動員“模糊”的競走技術不能、也不會作出判罰,中國競走教練又對無法跟上世界競走運動員的發展潮流,因此中國競走從盛至衰。

曾幾何時,中國女子中國長跑震驚世界,“馬家軍”、“王家軍”都曾在奧運會上勇摘金牌,可是現在呢竟然拿塊獎牌都成為奢求。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麵,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田管中心過分依靠劉翔的結果。從商業價值看,劉翔為田管中心創造的利潤的確抵得上整個中國田徑隊,可是從中國田徑的長遠發看,中國田管中心押寶劉翔的做法,是不是太功利,太愚蠢?當劉翔成為中國田徑的“唯一”時,中國田徑實際上已經倒退了。

就競技項目來說,田徑本來是一項寂寞的運動,它沒有平實的群眾基礎,市場開發也不到位,運動員選拔過程非常艱苦和蒼白,能夠從上千名優秀尖子中出頭的也不到十名,的確非常不容易,但人們往往隻注意到那些僥幸的成功者,卻忽視了支撐起田徑運動金字塔底部沉默的基石。有媒體報道稱,劉翔在雅典奪冠後,中國田徑隊對於110米欄的投入從縱向時間看比以往增多了,從橫向項目比較看,也第一次超過了舉國體製更濃厚的中長跑項目,這是個良好的信號,但對於田徑整體項目發展是否有利卻值得商榷。按道理說,中長跑運動項目才是田徑運動的重點項目,但現在所有人力物力都給了原本的小項110米欄。

人們常說足球是體育之父,而田徑則是體育之母。在中國,原本奪金大戶的田徑除了110米欄項目卻都不被關注,而一些原本有奪金實力的選手為了照顧那些重點選手,也受到了忽視,比如劉翔身後的史冬鵬。從某種程度上看,劉翔的成功從另一層麵反而折射出中國田徑的尷尬,史冬鵬等年輕隊員如果在劉翔缺陣的情況下,他們是否能幫助中國田徑挽回顏麵,也讓人感到懷疑。中國田徑豪賭劉翔,使得曾經風光無比的 110米欄項目,現在已有重蹈中長跑的覆轍的跡象。

急功近利的中國田徑應該清醒了。


請別再對劉翔一廂情願 專家:他奪金堪比奧巴馬當選

請別再對劉翔一廂情願

請放過劉翔吧——允許他選擇退役,允許他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

自劉翔從北京奧運110米欄跑道上跛行退場的那一刻起(本將與已打破其紀錄的羅伯斯一決高下,卻最終帶著痛苦黯然離開),我就很懷疑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29歲的他是否還會再去爭奪奧運的桂冠。但是,劉翔承諾將會再次回到賽場,且比以往更有信心。幾乎2008年的整個秋冬,他都待在休斯頓接受手術治療和術後療養。

隨著劉翔的逐漸康複,可口可樂公司一係列的廣告也使中國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劉翔與姚明在休斯頓合拍廣告,還與父親劉學根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樂”並保證今後會更加刻苦地努力訓練。

而之後,有消息傳來說他並不打算參加今年8月在柏林舉行的國際錦標賽,而是將目標設在9月在家門口舉辦的上海黃金大獎賽——競爭相對不那麽激烈。而最近,劉翔卻吐露心聲說:“如果腳傷再複發,那我就退役吧。”

現在離上海黃金大獎賽還有半年多的時間,為什麽在這麽早的時候他就坦言有退役的可能?因為他知道自己再也無法重回巔峰時的狀態,他打算今年就退役並且試圖盡量安撫對其懷有過高期待的13億同胞。這些人好像就是劉翔的“女朋友”,幾個月前他本就打算提出分手了,但是知道自己不能這麽做——因為“女朋友”一定會大哭大鬧的。劉翔就是人太好了啊。哦,對了,還有這位“女朋友的大叔”——可口可樂,劉翔還沒打算放棄這份利潤豐厚的工作。

劉翔對世界體育事業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他打破了人們對亞洲運動員的偏見以及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為了讓我的美國朋友們明白劉翔的重要意義,我總是請一位中國人來闡釋。我向朋友們轉述了《中國日報》專欄作家雷蒙德·周(Raymond Zhou)在參加ESPN奧運會前圓桌會議(當時我也在場)時所說過的話:“我覺得劉翔奪金的意義與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相當,因為這遠不僅關乎到體育。劉翔的突破意味著從此打破了所謂‘亞洲人在田徑項目上天生就弱’的陳舊觀念。”

沒錯,劉翔過去確實表現非凡,但是現在,(我認為)他的田徑生涯已經結束了。有時,我真的很懷疑中國的公眾是否真正理解真實的體育運動:意外或打擊總是不停地向運動員襲來,但運動本身是不會理睬觀眾、讚助商或者運動員自己的美好祈禱與期待,而隻會迎來新的冠軍。現在,人們已經開始討論誰將是中國110米欄的下一位領軍人物了。盡管我認為謝文駿、尹靖和史冬鵬有望角逐這個頭銜,但永遠也不會再出現 “第二個劉翔”了。而對劉翔的繼續關注則意味著對全局的忽視。

偏執地認為劉翔是中國體育運動的希望,其實正磨滅了他曾經的輝煌成績給中國年輕運動員所創造的大好機會。如今,國際田聯正在給予中國越來越多的重視。在未來幾年裏,一些頂級的國際賽事將在中國舉辦,而且那些優秀的年輕運動員們將會有更多的機會接受到高水平的訓練和國際大賽的體驗。另外,也會對其他領域的年輕運動員提供更多支持——並不是要打造第二個“劉翔”,而是讓他們以自己方式在各自的項目上出類拔萃。

劉翔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回到世界之巔?不妨先看看另一個被傷勢困擾的頂尖好手法國人杜庫雷。雅典奧運會之前,杜庫雷何等風光;隨後的2005年赫爾辛基世錦賽上,更是力壓劉翔和約翰遜奪得冠軍。但是受製於傷勢,杜庫雷已經從頂尖選手行列中悄然退出,2008年最佳成績13秒22甚至連年度前40名都排不進去。可見,單純的傷勢恢複並不算難,但是恢複原先的競技水準並沒有那麽容易。對於劉翔,我們當然有理由抱最美好的期待,但也必須麵對現實。劉翔在洛桑打破世界紀錄之前也曾經因為受傷而靜養多時,最終在洛桑爆發,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當時的110米欄隻有阿蘭·約翰遜這樣一個真正的頂尖高手,而且年事已高的他也隻是處於維持狀態,根本無力向新的高度衝擊。而如今的羅伯斯正是如日中天,從後向前趕談何容易。

請放過劉翔吧——允許他選擇退役,允許他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做運動服裝的生意、開辦一個青少年的培訓班或在上海時尚的夜總會裏與朋友相聚。現在就給他這樣的自由吧,而不要再迫使他做出一定要完全治愈傷病以再奪桂冠的承諾與表現。作為一名運動員,劉翔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現在就請允許他塵封這段曆史,同時也能給未來的冠軍們多一些成長的空間。(玉珍本名MaggieRauch,供職於全球唯一專門報道中國體育的英文網站ChinaSports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