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導演揭秘春晚流程:觀眾反響不影響節目去留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politics/2009-01/10/xin_152010610153048422223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春晚前總導演袁德旺

盡管春晚近年來質疑和爭議愈來愈多,但它還是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著、延續著。記者日前采訪了曾擔任多屆春晚總導演的袁德旺,首次全麵、詳細、深入地揭秘央視春晚誕生的全過程。

【總導演的誕生】

“三進宮”選出總導演

央視春晚的招標總在每一年的六七月份便悄悄啟動。袁德旺告訴記者,春晚總導演的誕生,首先是由央視總編室,在每年比較適合的時候發通知,要求所有願意投標的導演,在六七月份報名參加該年年底的春晚投標。接下去,央視導演們便開始了競標春晚總導演的“三進宮”過程。

“導演們首先開始籌備標書,然後在編委會上抽簽排序,逐個闡述自己的投標方案。”袁德旺透露,一個導演在闡述時,其他導演是不允許旁聽的。第三步也是最後一步,編委會針對每個導演的投標書,報送國家廣電總局,最後總局下達文件,公布“花落誰家”。“總導演人選決定後,便由此人自己提名選擇合作夥伴,包括燈、音、美、服裝、化妝、照相。”當然,這張名單表也要上報,由總局確認後,便可正式展開工作了。

袁德旺說,春晚分幾個組,語言類節目組、歌舞類節目組、戲曲魔術類節目組,以及製片組,各個組的導演都歸總導演負責。當然,導演也需要自己去網羅一些演員大腕來。

【審查流程】

觀眾反響不影響結果

外界對於春晚節目所謂的一審、二審的印象,幾乎可以用混亂兩個字來概括:見到馮鞏、沒見郭冬臨,上了一審、又不參加二審,看起來毫無秩序可言。對此,袁德旺回答兩個字——正常。“參加春晚的演員不是屬於中央電視台單位編製的,他們各自有各自效力的單位,有很多其他的演出要參加,無法完全跟著春晚的節奏走。”作為多屆春晚的導演,袁德旺對此也是有無奈的,他之前就對記者說過,自己多年來“掌勺”春晚最大的困難,就是時間,“每個演員的檔期都不一樣,又都很緊張,有時甚至兩個搭檔之間都很難對上麵,這樣一來,時間就緊張了。”他告訴記者,基本上春晚的審查還是根據節目組安排來進行的,但如果正巧一審這段時間,某個藝術家不能來參加,那自然隻能趕二審,或者二審來不了,就參加三審,當然,形式上的寬鬆也不是無止境的,袁導透露,終審是最後的期限,“你如果終審都不參加,那怎麽可能讓你參加最後的直播。”

至於審查的嚴格程度,袁德旺早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說過,每次負責審查節目的名單中,總導演都要排在十幾名,前麵全是各方麵的領導,審查節目時毫不留情。袁德旺還透露,雖然每次審查都會帶觀眾,“但節目的去留並不是以他們的滿意度和笑聲來決定,觀眾的反應在審查時絲毫不影響結果。”這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演員為自己找“托”的情況。

【彩排過程】

先分段後串聯

央視春晚每年要經曆的幾乎都是“六審六彩”,六次審查和六次彩排,當然,這也並非絕對的,比如今年因為過年早,時間緊張,語言類節目就隻經過四次審查便終審了,袁德旺也表示,“審查也未必有確定的次數,可能是六次,也可能五次、七次。”審查是嚴苛而無情的,那麽順利過五關斬六將的節目便會迎來稍顯輕鬆的彩排過程,至少不必每次膽戰心驚地擔心自己的節目會被“砍掉”。袁德旺向記者解釋,所謂的節目彩排和聯排,其實就是一個“大珠小珠串成線”的過程,把節目按照一小時為段落來劃分,並且排序,然後串聯。“先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排,然後再總體加在一起排,其實彩排就是和各個技術部門的磨合。”他舉例說,每個演員使用的話筒都不同,有耳麥、胸麥、手麥,因為話筒不同,音響放置的位置也都不同,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調節過程,燈、音、美、化妝、服裝等各個技術部門與台上演員之間的配合,都是在彩排和聯排過程中必須解決掉的問題。

至於外界傳說,不少演員抱怨稱,參加春晚就是一場心理戰,在上台的前一秒,任何人都無法確定自己的命運。而著名笑星潘長江還曾稱,自己有一年春晚臨最後錄備播帶時,被“槍斃”掉了,令其痛苦得差點自殺。袁德旺對此予以否認,“雖然彩排過程中除了有和技術部門的磨合,也有時間上的把握,但基本上不會進行大的節目調整。”袁導稱,春晚審查和彩排從最初開始就是嚴謹的,所以並不存在隨便砍節目一說,“至少在我手上沒有出過類似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