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之王》雙J周:李連傑和成龍的“西遊記”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pic./img/up/nnnnnn.JPG" border= 0 >

  2000年的《上海正午》開辟了成龍好萊塢作品的另一個係列,故事以禦林軍戰士王衝在北美的冒險經曆展開。與《尖峰時刻》相比,這一係列更多了一份傳統的浪漫色彩。成龍的銀幕搭檔威爾遜是美國著名笑星,他在片中傻傻的角色襯托出了王衝的果敢和智慧。兩部影片雖然不如《尖峰時刻》賣座,但是也取得了可觀的票房成績。

  成龍與李連傑不同,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他更明白公眾形象的重要性,他在媒體麵前的形象永遠是開朗、健康、積極向上的鄰家好男兒形象。在美國,成龍也積極地經營自己的媒體形象,不但反麵角色不接、激情戲不接,連過分血腥的戲也在拒絕之列。因此很快贏得了美國大眾的接受。美國還專門為他度身定做了卡通人物電視劇集播放,在兒童心目中樹立起了勇敢正義的英雄形象。

  當然,與所有“過江龍”一樣,水土不服症候依然時有爆發。矛盾之一是他的諧星形象。中國觀眾都知道,成龍打天下從來都是靠兩樣法寶,一是搞笑功夫,一是玩命特技。好萊塢觀眾很不幸地隻看到了成龍的笑星形象,這本來是美國觀眾的損失,可惜成龍的銀幕硬漢形象被遺忘中國的後果是,他在美國的上竄下跳很容易被認為是小醜行徑。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主辦方故意安排他與身形高大的黑人影星登場,就一度被抨擊為辱華行為。矛盾之二是男性氣質的缺失。在中國,成龍不近女色的銀幕傳統被認為是健康向上,而在崇尚兩性關係的美國,這種作風被認為是同性戀傾向。加上成龍喜歡在電影裏放一些被剝光衣服之類的笑料,更助長了這種猜疑。所以才有華語媒體慨歎,李小龍以來能為華人男性在美國爭得尊嚴者,唯李連傑一人而已。

  中國人類學家童恩正在80年代訪美歸國之後,曾撰有奇幻文學《西遊新記》,假托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了今日的美國,大顯神通之餘,也深受文化隔閡之苦,在眾多新式科技和西式習俗麵前叫苦不迭。同在80年代,旅美博士梁挺也曾繪有漫畫《超時空猴王》,請來孫行者施展神通,解決美國社會問題。

  李連傑和成龍在西方社會的奮鬥經曆,其非正是一版現實中的“西遊記”?兩位英雄一身武藝,在銀幕上懲惡揚善,扶危濟困,可謂一身浩然正氣,可是在銀幕外卻也不免受製於文化的巴別塔中,難抒胸臆。也正巧,即將上映的《功夫之王》,正是借助了《西遊記》的框架,講述一個美國少年幫助美猴王尋找金箍棒的傳說。但願二位大俠此次能如願以償,代表所有中國影迷在銀幕上尋回“金箍棒”(與弗洛伊德無關),早日在西天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