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央視曆屆春晚曾經捧紅過的明星(圖組)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又是一年春晚來臨,又是一輪關於誰會上春晚的猜測。在春晚上表演節目,已經成為對演員名氣和演技的莫大肯定,也有人抱著這樣的想法,意圖憑借在春晚上高歌一曲,挽回日漸低沉的人氣。但對於大多數演員來說,春晚並不是成名的捷徑。它更多的意義在於,給觀眾一個熱鬧的大年夜。現在,讓我們做以盤點,十四年春晚,究竟紅了幾人?

  1983年 李穀一憑《鄉戀》走紅

  



  1983年,央視第一屆春節晚會亮相。當時的春晚沒有專門的主持人,馬季、薑昆、王景愚、劉曉慶成了首屆春晚的當家。而李穀一則成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鄉戀》讓無數人留下深刻印象。

  1984年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紅遍全國

  


  作為被春晚首次邀請的香港歌手,張明敏在1984年春晚上本身就成為了一個全國關注的焦點。“河山隻在我夢裏,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唱到了全國觀眾的心坎裏,張明敏自己也從此被刻上了中國人的烙印,從一個業餘歌手成為了全國觀眾心目中的巨星。

  1984年 陳佩斯《吃麵條》

  


  第一次參加春節聯歡晚會的陳佩斯、朱時茂在1984年春晚上表演的《吃麵條》開創了小品演員這一工種,而他倆合作演出的《吃麵條》的成功,使小品逐步在中國成了氣候。陳佩斯在《吃麵條》中盡心盡力,淋漓盡致的表演使他成了中國頭號炙手可熱的喜劇明星。

  1985年 董文華憑《十五的月亮》一枝獨秀

  


  盡管85年春晚因其節目水平質量的不佳受到媒體的批評,還是有一個人和一首歌紅遍全國,那就是《十五的月亮》和主唱董文華。

  1987年 費翔點燃《冬天裏的一把火》

  


  費翔的《冬天裏的一把火》迅速引燃,給對當時“青春偶像”概念模糊的內地觀眾好好集體地上了一課。從1986年錄製的專輯無人問津到春晚後他的盒帶狂銷160萬盤,這把“火”可真把他燒衝天了。

  1988年 毛阿敏因《思念》被認可

  


  1988年毛阿敏的《思念》登陸春晚,一曲《思念》似一隻輕柔的蝴蝶仙子,飛越大江南北,向人們捎去溫馨的節日問候。也正是這首《思念》使毛阿敏一舉成名。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記。

  1989年 韋唯演唱《愛的奉獻》

  


  1989年,韋唯演唱《愛的奉獻》打出感情牌,晚會給了各方麵的包裝與支持,在感人的場麵裏韋唯深情地唱了這首歌,取得很好的現場效果與社會反響。

  1993年 毛寧因《濤聲依舊》成為“金童”

  


  1993年廣州歌手毛寧用一首《濤聲依舊》從中央台走向全國,紅遍大江南北。這條出名之路後來被廣東歌手們學會。他們發現隻有在北京唱紅了、上了春節晚會才算真紅,於是引發了廣東歌手北上的潮流。

  1996年 《山路十八彎》紅了李瓊

  


  自毛寧後春晚多采用歌曲聯唱的形式,因此李瓊算得上是幸運兒,獲得在春晚獨唱的資格。一曲民歌使她走紅,這首歌曲也成為選秀時代的常備曲目。

  1999年 陳紅高唱《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由陳紅等四人合唱,歌曲夠直白、夠通俗,借著春節聯歡晚會的東風,一瞬間傳變大江南北,上至古稀的老嫗,下至始齔的幼童,領悟歌中含義不費吹灰之力。而陳紅的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

  2005年 最感人《千手觀音》邰麗華

  


  2005年在春晚節目評選中獲得一等獎的《千手觀音》,給全國觀眾演示了什麽叫做“莊嚴 華美,祥和不屈”,它照亮了春晚,也照亮了中國,很多人稱它為春晚史上最經典的舞蹈。以邰麗華為代表的21位殘疾人也在歲末年初“感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