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星星捧紅小星星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電影《長江七號》的上映,使得童星徐嬌人氣迅速飆升。不僅陸續接拍廣告,更在媒體上被受封“風頭蓋過‘星女郎’”。在大小場合的宣傳,被周星馳夾在臂懷,眾人羨慕著的徐嬌享受著這份殊榮。如果不是被周星馳從數千小朋友中挑中,並被認作“幹女兒”,徐嬌也許隻是在寧波一所小學裏一個普通的三年級小學生。不過,如果看過了《長江七號》,徐嬌在其中充滿靈氣、鬼頭鬼腦的表演,或許能夠理解星爺對這個小女孩喜愛有加的原因。

  周星馳早就說過,找不到小演員,《長江七號》就沒法拍。徐嬌在其中戲份占90%以上,因為她的對手戲演員是一隻外星狗,需要在後期特技製作,大部分時候,徐嬌隻能對著空氣演戲,這在大人做起來都困難的事,徐嬌表演得卻活靈活現。她說,這是因為自己在七色花藝術團時學過無實物表演。

  對於徐嬌,媒體最深刻的印象是她言談中超越年齡的成熟,當同齡小孩子還躲在家長身後時,徐嬌已能獨當一麵,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常給人意外。難怪周星馳稱讚她是“天才兒童”。回答問題時,徐嬌都會停頓一下,想想再說。通常,早熟的孩子都會給人距離感和孤僻感,不過徐嬌卻不失可愛,偶爾也流露出她的得意和驕傲。有時候,自己拿不準的問題她經常會看看媽媽。

  與周星馳一起接受訪問,常被星爺喚作“嬌嬌”,徐嬌的幸福和優越掛在臉上。北京首映式上,有記者在後台問她,聽說你的片酬已經6位數了是嗎,她馬上蹦出“是的”,繼而意識到什麽,吐了一下舌頭,趕緊向媽媽望去。記者接著問,幾十萬在你心中有概念嗎?徐嬌答“能買個我們家那樣的車吧”,在場人立刻笑了起來。這份可愛更動人,一個10歲的孩子,本來就該是天真爛漫。

  對話

  記者:你經常喊周星馳老爸,他是怎麽認了你這個幹女兒呢?

  徐嬌:因為在戲裏是演父子,感情很深。後來就習慣了,演完也一直這樣叫。

  記:你老爸在香港給你買衣服,你同學知道嗎,他們有沒有很羨慕你。

  徐:可能不知道吧。我知道的同學裏有兩個喜歡周星馳的。他們都把我當普通同學,坐在我後麵的男生還經常打我。

  記:還想得起來第一次見周星馳是什麽情景嗎?

  徐:嗯,第一次見他是在很晚的時候,有很多小演員在酒店裏等他,大家一批一批進去,我排在後麵,到我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進去以後他讓我們表演節目,我想了想,就說起了報菜名,報了一半卡殼了,他就笑了。後來他讓我假裝是大人,演炒股票,後來又讓我演了一段哭戲。

  記:為什麽讓你演炒股票呢。

  徐:他就讓我假裝是老板,教員工怎麽炒股票,自己想象一下。他就是想看看如果讓你演一個你完全不懂的東西會是什麽樣子。

  記:你表演得他滿意嗎?

  徐:應該是吧。

  記:哭戲他讓你演了什麽呢。

  徐:就是假如我是一個非常窮的小孩兒,我的爸爸去世了,然後我的反應。

  記:後來你才知道這是劇情裏的內容吧。當時哭出來了嗎?

  徐:嗯,哭了。

  記:麵試完有把握嗎,後來又麵了幾次?

  徐:當時想那麽多人,我肯定選不上。也沒抱什麽希望。後來,藝術團又通知我去另一個酒店。周導演和我說角色還沒定,不過快開拍了,讓我把頭發先去剪了,我不願意,後來還哭了。

  記:為什麽呢?

  徐:我一直是長頭發,到腰,剪了特別心疼。我媽媽就和我說,你的頭發你一年就可以再長到腰,但是機會等上一天就沒有了。

  記:剪完再見周星馳他滿意嗎?

  徐:他當時和我說了三個字“帥哥啊”。嗬嗬。當時隻剩下我和另一個演員PK,她也是女孩兒,我覺得她表演的比我好很多,所以特沒自信。她也已經把頭發剪了。

  記:第二次見麵就定下你了嗎?

  徐:沒有,直到開拍之前,副導演找到我說你來演,然後第二天就開拍了。

  記:當時聽到什麽心情呢?

  徐:我就特別激動,因為這是非常好的機會,我從小就想當演員,所以這個機會千萬不能失去。

  記:你覺得演戲的過程中從周星馳身上都學到了什麽呢?

  徐:很多,他是一個對工作很認真的人,特別敬業。還有我最不擅長的哭戲。因為這個電影裏有很多要哭的場麵,有時候哭不出來。

  記:如果哭不出來會怎麽辦呢。

  徐:就幻想媽媽不要我了,或者其他傷心的事。有一次一直哭不出來,我媽媽在旁邊看著很著急,就捏了我大腿一下,結果很痛我就哭出來了。

  記:很多人都說你回答問題滴水不露,特別成熟,是媽媽和公司教你的嗎?

  徐:不是。

  記:你老爸在片場和你發過脾氣嗎?對別人呢。

  徐:沒有,對別人也沒有。他本人非常溫柔,雖然在電影裏他風格搞笑,但是生活裏對別人很好的。

  記:什麽時候再把你的頭發留長呢?

  徐:我希望能夠很快,但是老爸不讓,因為要宣傳吧。

  記:宣傳結束可以留嗎?

  徐:我想是的,但也許不行,看情況吧。本報記者王雯淼J208

  觀影

  星爺這次不止搞笑那麽簡單

  昨天晚上,我花70塊錢去看了《長江七號》。回家後我看了一些媒體的報道,基本上大家都在肯定周星馳的“笑果”、肯定“外星狗”的可愛。我也感受到了這些: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哈哈大笑來著,也因為煽情而嘩嘩流淚來著。但在走出電影院後,直到此後的兩三個小時甚至現在,我一直在想,難道隻有“搞笑”和“可愛”這麽簡單嗎?

  我覺得周星馳和他的《長江七號》簡直要比現在媒體所給予的評論要高不止一兩個層次。我不知道周星馳為什麽會選定“民工”這個題材,不管他是刻意還是隨意,我認為他給人們提供了高於“搞笑”和“可愛”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周星馳扮演的“周鐵”是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他在劇中多次說“我沒有讀過書,沒有文化”。他也因此對自己的兒子“周小狄”寄予厚望,甚至讓他上貴族學校。不敢說全部,但這應該也是不少農民工兄弟對子女的想法。而周星馳同樣說過多次的台詞“我們是窮,但是我們不撒謊、不打架,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不要,隻要好好學習,到哪兒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人”也代表了那些農民工的純樸想法。

  但是呢?小狄在學校因為窮,被同學欺負,被老師歧視。雖然小狄一再以爸爸教給的道理以愛心去待人,但受欺負、挨冷眼的情況並未因此改變。這在現實中,每個生活還算體麵的城市人都是應該明了甚至是有過親身感受的。

  在《長江七號》裏小狄的夢中,當他從“外星狗”獲得了足夠的能量後,他作出的是一係列孩童式的、引觀眾發笑的小報複。他夢中的最後一個行動是用如來神掌打倒了同學、老師和保安。我現在手邊有一本2004年11月中旬舉辦的“北京市農民工子女教育巡展”的宣傳冊。策展人在後記中有這樣一段話:“他們刻骨銘心地從這個城市的一個輕蔑的眼神、一句羞辱的玩笑中體會到了城市的拒絕與冷酷。這種落差注定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埋下隱患。真的難以想象,這個全國數千萬的群體,生活在城市而又得不到城市的認同甚至受到排斥,麵對長期的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挫折,將會最終長成一顆什麽樣的大樹。”周星馳的《長江七號》至少對這個問題提供了影像化、輕鬆式的解讀。

  所以不管周星馳是隨意還是刻意選擇了“民工”題材,這種視角讓我堅持認為《長江七號》是他脫離“搞笑巨星”、“娛樂導演”而進入“關注社會的藝術家”的一步。其實民謠歌手蘇陽早先在《勞動與愛情》中唱過“卷起鋪蓋我蓋起這樓呀,樓高十層我住在地上。”民謠歌手洪啟在《阿裏木江你在哪裏》中也講述了一些孩子被拐賣到盜竊集團的故事,他希望人們在下次抓住那些“孩子小偷”時“不要動手打他們”……但可惜的是,這些聲音無情淹沒在一堆流行情歌中。相比而言,完全可以“故技重施”的電影皇帝周星馳在《長江七號》中卻不再重用搞笑的伎倆,一部分觀眾因此表示不滿意,但同時,這也讓更多人主動或被動接觸了“農民工”群體。希望更多觀眾在享受了爆笑和感動之後,能給《長江7號》主人公的原型們以更多現實和有效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