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洋主播駁西方叛徒說 自比裝中國酒的外國瓶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中央電視台英文頻道外籍主播埃德溫•馬爾是中國國家級電視台的第一位“洋主播”,他曾被部分西方媒體稱為“新聞叛徒”。不過,在埃德溫看來,自己就是“用外國瓶裝中國酒”,他驚訝中國30年來的發展,他說,“我很驕傲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別人看法可能和我不同,但我不在乎。”

新西蘭人埃德溫•馬爾4年來一直擔任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CCTV9)的新聞主播,這令他受到某些所謂的西方新聞專家的非議。他們把“新聞叛徒”、“喉舌”等髒帽子一頂接一頂地扣在了他頭上。

  《洛杉磯時報》本月4日發表了有關埃德溫的長篇報道,該報道稱,埃德溫每天向全世界萬千觀眾播報四次新聞,美國的批評者說,“埃德溫根本不算記者,他給所有西方記者丟了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聞學教授尼爾•亨利批評埃德溫是一個“宣傳份子”,而該校新聞學高級講師比德甚至說,“大多數美國人都會認為他是個叛徒”。而《今日美國》報也以《這個中國喉舌竟有新西蘭口音》為題,表達了該媒體對埃德溫的諷刺。

  對於西方某些人士的無理攻擊,埃德溫坦然應對,他對《洛杉磯時報》記者說:“我根本不在乎”。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7/12-24/U48P4T8D1112898F107DT200712241143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中央電視台英文頻道外籍主播埃德溫馬爾

  而熟悉埃德溫的中國媒體人士對西方某些人士偏執無理的指責,更是感到十分憤怒。

  “埃德溫絕對不是他們所說的那種人”,熟悉埃德溫的一位央視資深媒體人說,埃德溫在人品以及業務能力上都是應該値得尊敬的媒體人。對於這些西方媒體專家的批評,這位媒體人嗤之以鼻,“他們了解埃德溫嗎?他們知道事實嗎?”

  新聞名人因緣入華

  在到中國當主播之前,埃德溫甚至都沒想過要到這個國家,他在澳大利亞忙於做記者和播音員的工作。

  埃德溫•馬爾的新聞生涯開始於1965年的新西蘭廣播行業,他轉行電視圈時,屏幕還是黑白的。他在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工作了20年,曾是墨爾本眾所周知的電視主持人。正當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結婚33年的妻子在1999年被確診為腦癌。埃德溫悄然淡出屏幕,專心陪妻子度過了生命的最後兩年。妻子去世後,埃德溫創辦了埃德溫媒體服務公司,從事播音培訓。

  2003年春天,公司還處在蹣跚起步階段。一個雨天,埃德溫在家裏百無聊賴地打開了老式短波收音機,無意中搜索到了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招聘外國專家的廣吿。他發出電子郵件,不久來到北京加入中國政府50萬之眾的境外專家隊伍,擔任CRI英語播音指導。

 CCTV9的一位澳大利亞專家無意間碰到了埃德溫,他對頻道負責人說,“我是看著他的新聞長大的!”於是,埃德溫收到CCTV9的工作邀請,2004年成為央視英語頻道的新聞播音員。

  裝中國酒的外國瓶

 CCTV9於2000年9月25日正式開播,節目以新聞為主,口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因此,設計英文頻道時央視就考慮逐漸引進英語國家的人做主持人,但最初這一計劃未得到上級認可。

  首先,CCTV9代表中國形象,外國人有資格嗎?其次,中國和西方國家差異迥然,西方播音員在政治上是否安全?但很快,這些疑慮被打消了。2004年,CCTV9將自己的口號由“中國的窗口”改為“中國和世界的窗口”,即在報道中國同時用中國視角報道世界。

  長期主管CCTV9的中央電視台海外節目中心主任盛亦來說:“我們的目的是讓外界更多了解中國。在這個過程中請一些外國人參加我們的工作,也是一種渠道、平台,他們可以通過工作、生活和體驗,增強對中國的了解。”

  這次改版的一大亮點就是“用外國瓶裝中國酒”,埃德溫就是在這一年的3月開始擔任CCTV9的新聞播音員。起初,埃德溫感到壓力巨大,明白數百萬雙眼睛都在盯著電視。但不久他就找到了感覺。除了擔任新聞主播之外,他還是電視台的播音指導。

  很快,埃德溫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洛杉磯時報》的報道稱,觀眾們把埃德溫的播音當作英語學習材料。許多人注意他所戴的領帶,甚至他所使用的鋼筆。有的觀眾甚至從美國洛杉磯給他發郵件,向他索要親筆簽名。

  跟中國人接觸多了,埃德溫也漸漸融入了他們:“盡管語言、傳統、文化、音樂不同,但是你對中國人了解越多,他們和你的相同點就越多。他們和你想要的東西是一樣的——學習和工作上的成功、房子、汽車、成家。我們都是人,我們都向往舒適的生活和幸福。”

  深入了解身邊人,是埃德溫最大的興趣。街上問路讓他認識了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後來他應邀前往這個學生家作客並成了這個家庭的朋友。“實際上,他們領養了我。”埃德溫說。

  四季溫和的大洋州讓埃德溫對北京的冬天毫無準備,北京的新家剛好給他準備了冬衣。這份樸素的溫暖讓一個異鄉人倍感親切。

我不是來改變製度的

  作為中國國家級電視台的第一位洋麵孔播音員,埃德溫也在英語世界引起廣泛關注,各種境外采訪紛至遝來。共同的疑問是:一個具有如此豐富新聞經驗、在西方主流電視台功成名就的主持人怎麽跑到中共的宣傳機構去了?

較早報道此事的是香港銷量最高的英語報紙《南華早報》。2004年4月6日,該報用半個版的篇幅報道了埃德溫,題目是《CCTV力求擺脫喉舌形象——雇傭澳大利亞播音員是國家電視台國際頻道吸引西方觀眾的第一步》。報道中引用了對埃德溫的采訪:“有些新聞可能被認為政治上敏感,但這並不影響我幫助觀眾理解新聞。這些新聞和其它新聞一樣,都要清晰地讀出來。”

  他在之後接受大陸媒體的采訪時也表示:“對CCTV新聞報道方式的批評的確存在,但是每個國家電視台都要麵對批評。……我不是來中國改變製度的。在一個機構工作意味著選擇了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有隊長,也有規矩,因此要守規矩,不想遵守規矩就退出。從我這個外國人的角度看,在現有體製和環境的界限內仍可盡最大努力提高節目水平。外國專家的任務正是如此——傳授我們的技術和經驗。”

  我驕傲成為中國一部分

  這些年來,埃德溫的中國印象是在一張沒有成見的白紙上勾畫的,這正是他和許多西方人的不同之處。

  接受《洛杉磯時報》采訪時,埃德溫指出,中國的新聞報道“正在變好,門開得比以前大了”。

  比如時政訪談節目開始直播,這有利於不同觀點的表達;敏感事件的報道更加平衡,去年國民黨罷免陳水扁的努力失敗後,CCTV9同樣報道了結果;再有,聽眾通過電話越來越頻繁地參與直播的廣播節目。埃德溫認為這些變化是“顯著的”。

  同時,他驚訝於中國30年的發展,“我很驕傲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別人看法可能和我不同,但我不在乎。”

  工作之餘,他在英文《中國日報》上撰寫了一係列文章,介紹他在中國的這些經曆和感受。最近,這些文章結集出版,名曰《找不著北——CCTV洋主播的中國故事》。

  最近,他又多了一份意外的收獲——榮膺中國友誼獎,受到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接見。友誼獎是中國官方授予在華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