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介入華南虎事件 一華南虎目擊者已承認做假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提要] 今年7月6日,陝西林業廳作出了一份“鎮坪有華南虎”的學術結論。其中《華南虎調查報告》得出華南虎存在的主要證據有:腳印、目擊記錄、虎嘯。但三者卻一一被證實不足為憑,所謂目擊者甚至坦言“沒有親眼見過老虎”。沒有直接證據等六大疑點直指假學術。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78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周正龍麵向路的牆壁上,貼著縣政府封山禁獵的公告。旁邊一名老人在仔細閱讀,周正龍從旁走過。時記特派記者陸明傑 攝

  19日,隨著越來越多的老虎年畫現身,以學術名義登場36天的華南虎事件,卻因鬧劇般的高潮一再迭起,至今難以謝幕。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6日,陝西林業廳作出了“鎮坪有華南虎”的學術結論。隨著周正龍照片的出籠,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隨著照片真假風波迅速成了娛樂醜聞。誰給華南虎披上了權威的學術外衣?為此,記者在西安和鎮坪進行了全麵的調查。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華南虎調查報告》得出華南虎存在的主要證據有:腳印、目擊記錄、虎嘯。但三者卻一一被證實不足為憑,所謂目擊者甚至坦言“沒有親眼見過老虎”。

  報告證據都不能確定

  11月12日,記者輾轉趕往漁坪村2組,在報告裏被指“目擊老虎約為1分鍾的”王根華非常肯定地告訴記者,他們其實根本沒有看見老虎,隻是看見過大型動物的足跡。當時他曾在山上看見過碗口大小的動物足跡,腳印直徑17厘米左右。“為什麽在公開報道中你們成了目擊者?”麵對提問,王根華稱他自己也不知道。

  同一天,《報告》中的另一名目擊者,62歲的朱秀芬告訴記者,今年5月18日早晨,她從山溝裏挑水回來,在距離家門口20多米的小橋處,她看見一頭“半條牛”大小的動物蹦跳著往山下跑。“它身有黑的和白的橫杠杠,我也不知道是什麽動物。”朱秀鳳說。大概在第二天,鎮坪縣及曾家鎮林業部門的官員以及當地電視台記者找到朱秀鳳詢問,有人在動物出現的地方找到了大型腳印,有分叉,像牛腳印。根據時間推算,專家組當時已經撤離鎮坪,但朱秀鳳的“目擊”被認為是鎮坪有虎的佐證。

  專家組撤離後,有人稱在縣政府廣場聽見了虎嘯,鎮坪縣林業局領導安排動管站站長李平及工作人員李騫去調查。李平在詳細詢問後,認為“根本不是虎嘯”,因此拒絕寫“有人聽見虎嘯”的報告。但工作人員李騫則很快寫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最先提交到李平手裏時,李平發了火,而且當場批評李騫要“實事求是”。然而,這份有關“虎嘯”的報告據稱隨後被提交到了省林業廳。

  10月5日,在縣林業局局長覃大鵬辦公室,記者見到了當地林業部門推薦的“聽見華南虎叫聲”的羅學平。羅學平是鎮坪縣發展計劃局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9月份前後,他在家門口聽見奇怪的動物吼叫。第二次是10月22日晚上,他在縣政府廣場上聽見了類似的動物吼叫,“感覺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的,當時廣場上有人就說是華南虎”。但羅學平承認,他從來沒有見過華南虎,也沒有聽見過華南虎吼叫,因此很難確定叫聲是華南虎嘯。

  三次野考質疑多於發現

  在陝西省林業廳製定的“華南虎專項調查計劃”文件中,調查經費是22萬元,參與調查的成員主要來自陝西省動管站、陝西省動物研究所、陝西林業勘察設計院、陝西師大,安康市及鎮坪縣動管站則負責協助。調查隊隊長由陝西動管站副站長盧西榮擔任,成員有於曉平(陝西師大教授)、張廣平(陝西動物研究所)、劉文化、鍾淩等人。

  2006年6月,盧西榮帶領的調查隊抵達鎮坪,並正式展開調查。調查隊這次來了20多人,他們被分成3個野外調查組及1個監督組,並分片區展開工作。調查隊的主要工作是走訪詢問,上山的次數並不多。李平事後估計,調查組受訪群眾應超過100人。

  2007年1月9日,調查組再次來到鎮坪,這次來了10多個人,隻分了3個小組。陝西動物研究所的張廣平所在的野外調查組在神州灣一處雪地裏發現了一串腳印,而且拍了照片。因為是雪地裏拍攝的圖片,拍照時又沒有用濾光片,照片被拷貝到筆記本電腦上時特別的亮,很難判斷雪的厚度及腳印的深度。

  在看照片時,張廣平和於曉平發生了分歧。因為於曉平發現其中一個後足腳印竟然有5個爪子痕跡,因此認定這串腳印不是華南虎的腳印;張廣平堅持認為這就是華南虎的腳印,兩名專家辯駁中吵紅了臉。

  經過協調,於曉平決定第二天再次前往現場確認腳印。在雪地裏,於曉平等人發現其中一個後足腳印內有一點泥巴,因此在照片中反映出來是5個爪子痕跡。這一串引發爭吵的雪地腳印,最後成為《陝西華南虎調查報告》中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2007年2月初,調查組成員劉文華、鍾淩再次來到鎮坪,他們隻去了神州灣,花了1天時間。收集到了虎爪、虎齒等實物。但這些實物被證實是當地村民40年前收集到的。

  7月6日,《陝西鎮坪華南虎調查報告》通過7名專家的論證。第二天,“專家認定鎮坪仍有野生華南虎生存”橫幅就出現在鎮坪街頭。

論證專家感歎:“論證會”有著諸多無奈

  根據陝西省林業廳發布的信息,記者在陝西師範大學老校區家屬院16棟一間普通的宿舍裏,找到了77歲的王廷正教授。

  王廷正教授:調查報告有“瑕疵”

  他承認,作出“鎮坪有華南虎”是7個專家的一致意見。王教授講了幾大理由:鎮坪曆史上曾經是華南虎的棲息地;考察隊還帶回了當年的虎爪;民間有虎的反饋,一直沒有斷過;華南虎調查隊帶回了大量的目擊材料,有足印的照片和模型。

  王教授承認,在對足印的拍攝時,調查隊沒有使用濾光鏡,是因為調查隊把這套裝備忘帶了。對毛發沒有做DNA鑒定的情況屬實,但他沒有詳細解釋原因。

  在沒有任何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專家組就對華南虎調查隊的報告作出學術論證,是否違背基本的科學常識?

  王教授說:“華南虎調查報告有"瑕疵"”。

  劉詩峰教授:“虎毛”不是華南虎的

  華南虎調查報告的論證專家之一,西北大學教授劉詩峰教授在和記者討論時,首先從做學問的嚴謹性的角度解剖了自己的“過失”。

  他介紹,今年7月4日左右,他收到了陝西省林業廳送來的《華南虎調查報告》,才知道自己成了華南虎調查隊專家組的專家。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這個項目的專家組成員。當時,他看了這份20多頁的《華南虎調查報告》,還對其中的一些表述方式進行了修改。至於每人500元錢,那是林業廳按照學術論證的慣例,支付給專家們的辛苦費。並沒有特別的意思。

  劉教授承認,從學術報告上來說,華南虎調查隊的報告,是不嚴謹的,因為調查組沒有找到任何直接的證據。唯一可能作為直接證據的毛發沒有做DNA鑒定,原因是分析人員發現毛發上沒有毛囊,找不到完整的細胞,就放棄了。

  劉教授說,當風波出現後,陝西林業廳華南虎調查隊把收集到的“華南虎”毛發和糞便送到北京鑒定,直接被北京的專家給否了——那不是華南虎的。

  劉教授坦誠地說:“我個人一直相信有華南虎存在,因此有了先入為主的思想。”

  如此學術論證是否失去了本身的嚴肅性?劉教授一聲歎息。他說,一些所謂的學術論證失去了價值,有著複雜的社會原因。人家要請,他們也不好不去。他笑稱,有一天他參加了6個學術論證,收獲是800元的辛苦費。

  華南虎調查組:證據不足不影響結果

  11月15日早晨8時30分,記者在多次提出采訪請求後,陝西師大教授於曉平終於答應接受記者采訪。

  於曉平告訴記者,報告中證明華南虎的主要證據是足跡鏈、曆史上鎮坪有虎,其中雪地裏的一串足跡最有說服力。至於覃大鵬說調查組找到了野生華南虎的糞便、毛發等,根本不是華南虎的,因此也沒有進行DNA鑒定。

  而在拍攝雪地裏的足跡照片時,調查組也沒有用濾光鏡,於曉平解釋說是“沒有帶”。於曉平自己也認為,報告中確實存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但這不會影響結果。

  11月15日早晨,在某賓館103號房間,記者采訪了陝西華南虎調查隊隊長盧西榮。他表示,現在的調查才剛剛開始,可能還需要2年才能完成。

  “學界認為您牽頭負責調查完成的《陝西華南虎調查報告》不嚴謹?”麵對提問,盧西榮顯得非常不高興。“你說不嚴謹就不嚴謹吧,如果上次的工作什麽都完成了,國家林業局也不會再次來做調查了。我們隻是初步找到了華南虎的痕跡,後麵還有2年的時間呢。”

  對於學界對《報告》的評論,盧西榮表示:報告隻是一個文字的東西,每個人寫出來可能都不一樣,關鍵是要看事實到底是什麽樣子。而這個事實就是“鎮坪有野生華南虎”。而在今年7月6日的鑒定會上,陝西林業廳請的專家都是國家認可的,並不是隨便從街上拉一個人就可以來參與鑒定了的。“如果誰都可以說是假的,那你說陝西的7名專家都是幹什麽吃的?”他說。

  周正龍再被林業局叫去談話

  時報陝西鎮坪電 (特派記者 幸琦昕) 昨日早上,周正龍被鎮坪縣林業局叫去說事,但具體談話內容周正龍始終不肯向記者透露。

  周正龍沒打算近日進山

  之前一天,華商網報道周正龍打算從昨天開始上山三天尋虎,記者到周正龍家中求證此事,發現並非華商網所報道的那樣,周正龍最近幾天並沒有上山的打算。

  記者來到周正龍家中,發現大門反鎖,敲門好一陣子也沒人答應,原以為一定是周正龍要躲記者,所以才大門緊閉。正當記者打算離開時,門一下打開了。開門的不是周正龍本人,而是他的妻子。看是記者來了,她對記者一笑,並指了指屋子後門,原來周正龍正在屋子後麵幹活。記者看到,周正龍剛從地裏回來,正在把從地裏挖回來的白蘿卜放在豬圈外麵的水池。他一邊用水衝洗蘿卜,一邊用水衝洗豬圈。洗完後,他還邀請記者進屋坐著聊聊家常。

  記者向周正龍求證,是否有再次進山的打算,他馬上回答,這一陣子應該不會去,他也不會再去理會其他人怎麽說他,他隻知道自己沒有造假,他的照片,還有山上有老虎這些都是真的,而且國家林業局也應該很快會有結果證明他的清白。

  昨日下午,記者還從周正龍口中證實,昨天早晨他被縣林業局叫去說事,但對於具體談話內容周正龍隻字不提。

  長時間停電 記者無奈撤退

  從全國各地蜂擁到鎮坪的記者軍團人數最近幾天也在不斷萎縮。記者從鎮坪縣上幾家主要的賓館酒店了解到,自從上周鎮坪出現了長時間停電後,不少記者就整理行裝退房了。有的媒體來了兩三個人的,可能就剩下一個人在鎮坪住,其他人先撤退了。

  留守在鎮坪的國家林業局專家以及陝西省林業廳的工作人員,最近幾天早出晚歸,但專家們每天的具體行蹤無法從任何人口中得知。據知情者透露,專家們在安裝好所有的照相機後,就會定期上山去更新照相機裏的膠卷,並把膠卷送回西安或者北京去衝印。
  論證會皆大歡喜

  時間:今年7月6日上午

  地點:西安蘭空賓館會議室

  成員:陝西師範大學退休教授王廷正,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退休教授劉詩峰、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副院長李保國、陝西省動物研究所退休教授許濤清、研究員吳曉明、陝西省林業廳林業勘察設計院院長黨景中、動管站高級工程師曹永漢

  會議由林業廳野保處長王萬雲召集,陝西省林業廳副廳長孫承騫、調查隊成員盧西榮、於曉平(陝西師大教授)等,也參加了會議,並向與會專家匯報調查過程和結論。

  陝西華南虎調查隊的調查報告,得到了專家的一致肯定,2小時後,盡管該報告沒有任何實證,7名與會專家作出一致結論:陝西鎮坪有一個小的野生華南虎種群的存在。專家們還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調查隊徹底搞清楚這個種群的基本情況。

  會議現場皆大歡喜。會議結束後,7名應邀專家收到了陝西省林業廳的500元辛苦費,一項即將轟動全世界的學術成果就此通過了“權威”論證。

  會議之後,該學術成果隻在當地學術界小範圍傳播,陝西省林業廳將此報告送往國家林業局。

 6大疑點直指假學術

  據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教授陳洪介紹,當周的“老虎”照片被質疑時,陝西省林業廳的《華南虎調查報告》就引起了他的警惕。

  疑點1 三次野考時間不足28天

  他介紹,在這份長達20餘頁的《華南虎調查報告》裏,調查隊成員一共隻進行了三次野考,時間不足28天。其中,許多調查組成員近一半的時間是呆在鎮坪縣林業局查看資料,整理當地收集的華南虎目擊材料。

  疑點2 目擊訪談不是直接證據

  有著10多年野考經驗的陳教授說,我當時就感覺到,這個學術成果問題嚴重。他還注意到華南虎調查隊在報告裏,列舉了19條當地華南虎目擊者訪談記錄,以及對華南虎糞便、毛發的收集情況。而陳教授介紹,根據類似的科考常識,目擊訪談不能作為直接證據。

  疑點3 沒有毛發糞便DNA鑒定

  陳教授介紹,在不可能得到實體樣本和真實的影像資料時,對被考察對象的毛發,糞便的DNA鑒定可以作為直接的證據。但在這份陝西林業廳的通過學術論證的報告裏,根本沒有對收集的毛發和糞便進行DNA鑒定和分析。

  疑點4 足印記錄不可信

  考察隊提供的唯一證據是拍攝的雪地上華南虎足跡鏈的照片,石膏模型,以及現場測量的足印記錄。但他沒有看到任何關於足跡測量時,對雪厚度,坡度的測量數據。按野考的硬性規定,這樣的證據根本不能作為任何依據。另一個漏洞是,調查隊在進行雪地拍攝足印時,沒有使用濾光片來確保痕跡的準確和清晰。

  疑點5 專家組沒有虎專家

  13日,當陳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每每有人走過,他都異常緊張。最後,他幹脆悄悄把記者帶進一個小辦公室,仔細地關上門……

  他說,因為參加學術論證的專家中,劉詩峰和李保國都是本校的博導,多年從事金絲猴研究,從來沒有研究過華南虎。全陝西都沒有一個研究華南虎的專家。王廷正是研究鼠類的,許濤清是研究魚類的,吳曉明是做藏羚羊的,黨景中和曹永漢也不用說了。這7個專家中,幾乎一生都沒有見過野生華南虎,更不用說研究。

  陳教授告訴記者,圈內大家都知道這個報告出問題了,但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誰都不敢說什麽。要知道是我說了,我就別在這裏混了。

  疑點6 老虎姿態不合常理

  他告訴記者,周正龍的照片拍攝25分鍾,老虎的姿態一樣,這是嚴重不合常理的。野生動物感覺到人的存在,跑得比什麽都快。(來源:信息時報)

  陝西省林業廳:建保護區是虧本買賣

  陝西華南虎調查的直接指揮官、陝西省林業廳陝西林業廳野生動物保護處處長王萬雲說,我們不是造假騙錢。他反複強調,我現在不想談華南虎,隻談生態保護。因為陝西有華南虎!

  當問及陝西有虎的證據時,王處長稱,林業廳不談老虎的事,一切等國家林業局的最後結論。陝西林業廳首先不想靠成立保護區騙國家的錢,因為成

  立保護區,前期的基本投入也就1000萬,後期投入靠地方政府。對地方政府來說,一旦成立了保護區,開發利用都要受到製約,這是一個虧本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