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車展展出50年後的智能車設計 令人憧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68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奧迪概念車為單槍匹馬型,全智能操控,車裏數據庫可讓虛幻式外表隨時改變外形,圖右小車的造型就是模仿左邊二戰期間的老款奧迪。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68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大眾SlipStream靠兩個保持平衡,它在城鎮中呈垂直角度,而在高速行駛時,可變外形將會貼近地麵,同時尾部伸展出一對翅膀,使時速高達250公裏/小時以上,動力為高效太陽能電池。

洛杉磯二00七北美國際車展融入現代理念和時尚元素,預計50年後機器人已經全麵進入家庭日常生活,汽車業引入人造智能前景如何?此次車展舉辦2057年智能車設計挑戰賽,各大廠商的設計師們多以前衛的變形金剛為理念,設計意識流汽車機器人,時尚而怪異,環保而經濟,令人充滿憧憬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67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通用OnStar ANT單人小車適宜未來趨向。設計師根據芸芸眾生如螻蟻這個理念,來表現這款號稱“螞蟻”的單人移動車。它將來為車對車優化運輸流量和避免交通事故而獨立操作,與相距不遠的車輛之保持持續的交流。車的不同部分——甚至連控製麵板和車輪既可獨立操作,它們之間又保持聯係,以此根據需要而改變外形,甚至可以搖身一變為辦公室裏移動的沙發。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68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本田14基於未來人口將轉移到郊區的假設,這款“四合一”的“高占有率車”,將車輛的四個部分,設計成分別是一個混合動力的智能車輛,每個部分又可組合形成一整輛車。它既能四個部分一起操控,也能分離成四輛小車進行操控,可更高效利用道路。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68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日產OneOne這款可愛的寵物小車,以日語狗吠的象聲詞取名。它是家庭的好助手,通過智能係統,可以讓它去超市采購,也可派它接孩子放學。通過後輪像人走路的樣子交替運作,可以如溜冰一樣滑行,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它高速運行時的重心向後傾斜,而低速行走時又將“站”起來,以便視野廣闊。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68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馬自達這款怪異車MotoNari RX名字,取自一位傳奇的日本武士,它鎏金般的質感能夠在不同狀態下變形,加速和靜止都是不同的意識流狀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67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梅塞德斯-奔馳銀箭,個性化再現二戰前奔馳公司設計的賽車形態,它將使用的微型金屬粒子材料,能夠讓外觀根據電腦預設模型而進行隨時變形。為了便於存放,整輛車可以溶成一個金屬漿,在你想駕駛它時重新依靠磁力來形成車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68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豐田Biomobile Mecha 混合動力的“環保”概念具有劃時代意義,此車不對空氣中排放廢氣,反而將汙染物作為燃料,以“重建大氣的平衡”。根據未來資源短缺的專門設計,預想未來連建房的土地以及停車的位置都會變得異常稀少,所以它既可以縮短尺寸以適應狹小的空間,也可以伸展開來成為一個臨時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