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獨大 夏雨爆:TVB選帝選後有自己的潛規則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夏雨見證了香港娛樂圈尤其是TVB和亞視兩大電視台共生鬥爭的發展史。他幾十年如一日努力拍戲,潦倒過,發達過,難得的是能一直保持清醒。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159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夏雨(資料圖片)

為慶祝TVB40周年台慶,網易娛樂遍訪與TVB有過合作的香港藝人。如果你有稍稍留意TVB的電視劇,就不會忽略他的存在並由衷的喜歡他——夏雨。作為香港最早一批電視演員,夏雨見證了香港娛樂圈尤其是TVB和亞視兩大電視台共生鬥爭的發展史。他幾十年如一日努力拍戲,潦倒過,發達過,難得的是能一直保持清醒。

小小的香港,盛產明星藝人。這都是托TVB的福。但是熱鬧繁華的台慶節目,掩飾不了TVB影響力疲弱的現實。夏雨說,亞視陋習重重積重難返,TVB一家獨大,流水線生產電視劇,鮮見精品。在大陸、台灣和東南亞地區電視劇製作水平上升的背景下,TVB逆水行舟,要前進,很難。他和劉鬆仁都是今年拿“視帝”的大熱人選,卻認為拚不過後生仔陳豪,“因為TVB有自己的遊戲規則。”

亞視積貧積弱

從麗的、亞視、到TVB,夏雨目睹了香港電視業格局的變化,體會深刻。

“香港電視業就是因為這麽多年來競爭太少,亞視不成氣候,才導致TVB一家獨大。”在夏雨看來,TVB表麵上的有聲有色並不值得香港電視人慶幸。亞視不成氣候的原因在於,多年積累的陋習沒有人有意識去清理,即使換了好幾任老板,也不見起色。

在香港,100個看電視的人裏麵,隻有20多個人會首選亞視,剩下的都是TVB的擁躉。為了與TVB爭奪民心,亞視最常用的一招就是高薪挖角。但是,大部分被高薪引誘至亞視的藝人,都選擇回流TVB。

說到個中原由,夏雨有些哀其不爭。

“亞視一直都是這樣,請兩個演員回去做主角,其他的角色都用亞視自己的人。這樣一部戲的成敗得失都靠那兩個演員,製作、創意、推廣都跟不上。第一部收視率高上去了,觀眾期待你第二部,但是出來的又很爛,很快收視率又回到TVB了。演員跳槽到亞視,意味著看他的人少了,不紅了,這樣他當然想回老東家啦!”

TVB一家獨大

兩台對壘中TVB處絕對上風,為此沾沾自喜者多,清醒者少,而夏雨,還看到了TVB“高處不勝寒”的危機。

他說,無線是一個上市公司,一切都上了軌道,製作電視劇經驗豐富,資源上也是要什麽有什麽,但就是因為一家獨大,滋生了很多問題,最終導致TVB成為一個流水線生產電視劇的大工廠,電視人創作空間日見狹小。

“我在TVB做了這麽多年,它算是我的衣食父母,按理我不應該說它的不是。但是我還是要說,一家獨大的第一個後果就是不合理的製度在TVB內部通行無阻,無人站出來大聲抗議。”夏雨說,TVB經常對員工和藝人單方麵定下不公平不合理的條款,並且沒有商量的餘地。“你隻能選擇做還是不做。你有意見是嗎?OK,後麵還有大把人等著呢。”

TVB的運作“太”上軌道了,夏雨說。

“一開始就把資源分配好了,TVB拍戲,給你這麽多天的時間,一天就這麽多錢,製作人拿著這筆錢,負責在定好的日子交出功課,給你發揮創意的空間實在有限。電視劇是要講究藝術的,卻成了流水線產品。說實話,一年到頭拍了那麽多套戲,要在裏麵挑出精品很難。”

夏雨見證了TVB最輝煌的時期,所以對其現狀和成因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以前TVB在整個東南亞地區是首屈一指的,影響力巨大。但是近幾年它的優勢就不那麽明顯了。除了TVB內部的原因,大陸、台灣、東南亞地區電視劇製作水平大幅提升,拉近和TVB的距離。再過幾年,TVB的影響力還將進一步萎縮。現在內地的古裝片製作水平已經在TVB之上了。時裝片還是TVB的強項,因為它吸收外來時尚元素的速度快,也不受意識形態的桎梏。”

“規則”

從90年開始,TVB台慶的例牌節目是選“視帝”、“視後”。

今年,收視率高企的《溏心風暴》讓夏雨成為“視帝”的大熱門。他對自己飾演劇中“大鮑”的功力很自信,卻不看好自己能拿下這個獎,反而覺得“細鮑”陳豪勝算最大。他嗬嗬笑說,劉鬆仁在《歲月風雲》中表現不錯,但是和自己一樣沒機會。

“演得好不好是很個人的評價,演技在評獎中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原因在於,這個遊戲是TVB自己設立的,他們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不會輕易把獎送給我們這些沒有跟它簽全約的糟老頭。”

對於自己“恨獎”的心情,夏雨很坦然:“說心裏話我還是想拿。並不是說拿了這個獎就不一樣,而是我一直這麽努力工作,希望能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合得到肯定。”但是他心裏很清楚,TVB是後生仔後生妹的天下。

香港娛樂業青黃不接的狀況,夏雨感同身受,時時有緊迫感。他說,與TVB簽了全約的小生花旦,公司會安排很多工作給他們,得到的鍛煉也不小。但是,要他們從小生順利過渡到中年,繼續留在娛樂圈發展,困難很大,因為做電視這一行收入並不高。

為此夏雨憂心忡忡:“說實話,現在香港會演戲、有份量的中年演員就那麽幾個,斷層已經出現了。要改善,就要改變年輕人挑大梁,老人靠邊站的做法,多重視資深演員。”

令夏雨倍感欣慰的是,《溏心風暴》中他和關菊英、李思琪三位老牌藝人風頭勝過劇中一眾俊男美女,並勾起了許多香港人對港劇黃金時期的懷念。

不被淘汰不言退休

1962年,18歲的夏雨隻身由內地到香港討生活,一開始住茅屋做地盤工人。過了兩年,他考入邵氏藝員訓練班,即當年的南國實驗劇團。畢業後,他做三四流的演員,做場記,做副導演,幕前幕後都做了個遍。夏雨60年代出道,走紅卻是70年代的事。“我是香港最早一批電視演員,香港剛有有線電視時我就在演戲了”。

隔了這麽多年時光回望,他總是很感慨,“象石修、鄭少秋、黃允財、汪明荃、趙雅芝,都和我一個時代的,當時拍電視的人不少,但剩下來如今還在這個圈子裏的人卻不多。能留下來的,發展的還不錯。”

隨著年紀漸長,夏雨由當年的一線當紅小生,變成了大綠葉,為年輕演員帶戲。對自己的事業發展,他不敢妄自評價,“我隻能說,到今天我還有戲演,並且戲份不算少,我很滿足。”

已經年過6旬的他,幾十年在片場是吃盒飯,卻沒有想過有朝一日退休歎世界。“我很喜歡演戲,而且幾十年來已經適應了這種很緊張很忙碌的生活,要我停下來,我周身不舒服。我曾經在加拿大與家人過了一個月,無所事事,覺得自己被這個圈淘汰了,在等死。我現在身體吃得消,為什麽要停下來呢?哪天再沒有人找我拍戲了。”

夏雨說:“這個圈把我淘汰了,我再退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