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鈞錄音不求精益求精 不刻意標榜憤怒和傷感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img/2007/11/5/caiyingzhe/1194225358058_4068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www..com'>

眼前的鄭鈞,剪短了頭發,也剪去了幾許“憤青”味道。不過當他開口聊音樂、侃生活,會發現,他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洞察社會的敏感與敏銳。正如他剛剛推出的新專輯《長安長安》——每首歌都有明確的方向,表達最真實的情感。“保持真誠的態度,我決不刻意去標榜憤怒和傷感。”鄭鈞堅定地擺了擺手臂。

“耗費了七年光陰,就當是為理想個性和自由付出的代價吧。”鄭鈞在專輯扉頁中寫道。“其實我這些年寫了很多歌,最少五六十首。寫完之後推翻了,然後又寫,又推翻。”他語速很快,“我最後給自己定的一個標準就是,每一首歌都有一個明確目標——想表達什麽,比如《奴隸努力》表達我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帶給我的感觸;《長安長安》是寫我對我故鄉西安的心理感受。”

人家錄專輯,十遍八遍地精益求精,而鄭鈞絕對是“大老粗”。“專輯裏所有的歌,錄的其實都是小樣。人聲不準什麽的,都沒修,我表達的情緒是最真實的。”他自豪於能將音樂的“減法”做好。“加的越來越繁雜,是因為沒本事,必須靠輔助手段來幫助。電影拍得越來越華麗,沒用,說到底還是要看故事、看表演;音樂是要聽詞曲,旋律好不好聽,詞打不打動你。至於製作有多精良,用多少軌錄的,用什麽樣的音色,都不重要。”

鄭鈞的連珠炮,聽起來有那麽一點偏激,而更多則是暴露了他骨子裏的狂傲。他看不上現在的很多音樂,僅僅停留在感官享受、愉悅上,很難深入人心。鄭鈞自認為“會思考”,因而他需要的是有品質的音樂,“觸摸我的心情,而不是肉體。”專輯中一首《果》,鄭鈞暢快淋漓地揶揄“選秀”這種大眾娛樂方式,極度“同情”那些以音樂為名,想借此渠道成名的人。“取悅大眾容易取得成功,但和藝術沒關係。當你在台上唱歌,大家聽得熱淚盈眶或為之瘋狂,那才是更牛的一種交流手段。”

臨走時,鄭鈞一再說,希望大家認真聽聽這張《長安長安》。“褒獎也好,貶損也好,一定要公正客觀的評價。”真實的音樂,真實的聆聽,鄭鈞遵循的就是這樣一條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