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男歡女愛 花招百出,色焉?亂世佳人空遺恨 冷血男兒千夫指,戒焉?-----《色,戒》觀後感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原以為《色,戒》是九月二十八日在全美上映的,但等到那天卻隻在紐約的一家小劇院上映了,今天,十月五日終於在這邊上映,迫不急待在網上訂了票,看完之後諸多感既,隨便寫寫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些場景。 <�色,戒>(LUST,CAUTION)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短篇小說,講述女學生王佳芝(湯唯飾)本要刺殺易先生(梁朝偉飾),卻因瞬間動搖而放了他。易先生對她並不手軟,殺無赦。2000字的小說被改為156分鍾的電影。 電影開始與小說一樣,在荷槍實彈的易公館裏,王佳芝以麥太太的身份與易太太一幫太太們打麻將,裏麵夾雜了上海話,四川話,每個角色都有戲,中間易先生回來了,向王使了個眼色,王借故下午有事告辭, 然後王去咖啡館裏等易先生,中間給鄺裕民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們準備在珠寶店下手,然後鏡頭轉換王佳芝回想四年以前。 四年前,王佳芝他們一夥學生因上海戰亂逃往香港,在香港上大學,其間認識了鄺裕民等人,鄺的哥哥在戰爭中被殺害,家人不讓他上戰場,他滿腔抱負無處施展,在大學裏組織了一個話劇團找一些愛國的學生演話劇,期望能號召大家的愛國熱情,其間有一場他們在台上表演愛國話劇,演到最後男女主角(鄺裕民和王佳芝)高呼“中國不能亡”,台下人群激怒,跟著高呼“中國不能亡”很感人!有一場戲講王佳芝他們演完話劇後去慶祝,王佳芝他們在公車上,下著小雨,王頭微微伸出窗外,很快樂很滿足,演得不錯。 後來鄺認識了同鄉曹在易先生手下做事,鄺想要殺幾個特務,比演話劇來得強得多,於是想要刺殺特務易,把這幫學生組織到一起,決定讓王佳芝扮演麥太太,其中一個同學扮演麥先生,他們租了一間房子,同學們住在一起,首先通過曹讓王佳芝接近易太太,王佳芝千方百計接近易太太,有一次在打麻將的時候聽說易先生要做西服,特地推薦一家相熟的店,並故意留下電話號碼,接下來有一場戲易先生約了王佳芝,有一場他們單獨相處一起吃飯的戲,易問王平常有什麽愛好,王說喜歡看電影,就是沒有人陪著看,因為麥先生又去了新加坡,易說他不喜歡黑的地方等等,兩人之間戲分很足,互相試探互相挑逗,到了晚上易送王回家,鄺等一幫人等在屋裏準備刺殺易,但是易小心提防沒有進屋,並說會再給王打電話,王覺得易再給她打電話的話,她就必須要當他的情婦了,可是王沒有上床的經驗,為此她不得不破處練習性技巧,一幫同學們都商量好了給她選擇了“嫖過,有過性經驗”的同學梁閏生初試雲雨,電影中,那個晚上,王無助地躺在床上,梁拿了酒杯和酒瓶進來,問她:你要不要喝點酒。佳芝搖頭,反倒是梁喝了白酒壯膽。之後的幾天,他們不停的練習隻是為了讓王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技巧,有一個鏡頭,王佳芝站在窗邊,背影全裸,無盡惆悵與失落。 就在王佳芝準備好了等易先生給他打電話的時候,接到了易太太的電話,告訴她他們要回上海了,有一場王接電話的一幕,湯唯演得很好,抓著話筒手有些輕微的顫抖,麵部那種驚慌失措,百般無奈,一切練習(包括犧牲了自己的清白)都白費了的複雜心情表現的很真實。 接下來鄺的同鄉曹找上門來對他們進行敲榨要到易先生那裏告發他們,鄺等人反抗,滿腔怒火發在曹的身上,幾個學生親手殺人,幾張恐懼而帶有抗爭的麵孔,很出彩,王力宏(飾演鄺裕民)最精彩的就是這場殺人戲。 接下來,鏡頭轉到三年前,王佳芝漸漸和同學們淡了,回到上海,鄺裕民又找到了她,告訴她其實他們在香港的行動一直是被人注意的,重慶方麵的特工又找到了他,希望她能加入他們,再次接近易,實施刺殺計劃,王佳芝又一次接近易太太,並住在了易家。 大膽變態的床戲一直是李安拍《色,戒》備受爭議的地方,小說中對易先生與王佳芝的性關係停留在暗示上,張愛玲的文字中隻有「事實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個熱水澡,把積鬱都衝掉了,因為一切都有了個目的」和「到女人的心裏去的路通過陰道」等點到為止甚是隱諱,王佳芝對易先生的“情”生於“色”,亦即是性愛,因為畢竟從刺殺到不忍心刺殺讓他快走之間有太大的轉變,而跨越這一切到電影裏怎樣才能表現出由色生情的過程呢?李安從幾場王與易的激情床戲來表達這一過程。 第一場激情戲,梁朝偉飾演的易和湯唯飾演的王在公寓相見,本來是王將易輕輕按在椅子裏,打算演一出色誘戲,結果易先生一個箭步,扳倒王偽裝的麥太太,撕破了她的旗袍和絲襪,並抽出皮帶,用皮帶鞭笞她,再用皮帶捆其雙手,以接近強暴的方式從後麵長驅直入,當時覺得很令人震憾,但回來想想,這場床戲中王是打算出賣肉體接近當特工的易,但由於易的特工身份,長期要對人嚴刑逼供,情緒壓抑太久,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是否活著,也不知道暗殺自己的人是否就在身邊,加上易對王仍處於懷疑狀態,因為反客為主對王進行施虐釋放壓力,發泄獸欲也是講得通的。用他自己的來說,“我從來不相信任何人說的話,別人也不要去相信我說的任何一句話。”完事後,有一個王佳芝躺在床上的特寫,她嘴角露出一笑,不知道這是肉體上的滿足呢,還是因為終於成功色誘了易先生而笑? 第二場激情戲,湯唯和梁朝偉全裸上陣,男方仍處於主動,二人分試多個做愛姿勢,迷醉的眼神,皮膚的摩擦,不同性愛體位的變換,兩人在一次次的性交流中開始轉變,變成一種相互之間的需要,一步步淪陷下去。 第三場激情戲,梁朝偉和湯唯全裸相擁,雙方均有采取主動,其間湯唯偷望梁朝偉的槍袋,而梁也意識到湯唯的眼神,湯唯隨即將枕頭壓向梁,雙方繼續激烈做愛。這場床戲中,易肯讓王采取主動,反映其對王已經開始慢慢信任,至於王亦開始對易慢慢投入真感情。 這幾場性愛戲中將處在亂世裏的那處壓抑的人性通過肢體語言表現出來,之後有一場戲,王佳芝向同學鄺裕民與重慶方麵的老吳匯報情況時坦承自己無法把持,說易越往她身體裏頭鑽,也越象一條蛇往她心裏頭鑽,她說也許在黑暗中,他才能感到自己還活著,湯唯的無奈與深陷演得很精彩。 還有一場戲,易先生約了王佳芝在日本小酒館裏,他聽著日本人唱的歌,說雖然是唱聽著像哭,易先生說,日本人看似風光,不過心裏對打這場仗心裏沒底。王佳芝說我給你唱首歌吧,就給易先生唱起了天涯歌女,這段戲很傳神,「天涯海角覓知音…咱們倆是一條心…患難之交恩愛深」,「人生呀誰不惜青春,小妹妹似線郎似針,穿在一起不離分」,唱到梁朝偉的眼裏出現了情感,他伸手抹了一把淚,將手覆在她的手上,那一刻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有了第一次心靈的交融,很悲愴! 湯唯和梁朝偉的演技在此戲中都值得稱許,湯唯把一個承受著巨大心理和生理壓力的女人演活了,從學生的清純,到成為誘敵情婦後的風情妖饒,內心的欲愛交織,一層一層剖解開來,呈現在我們麵前;梁朝偉用他憂鬱銷魂的眼神和已顯年邁的身體成功刻劃了高深叵測,陰險狡詐的特務頭子。 最後,在珠寶店裏的時候,王佳芝和易到珠寶店裏取那顆六克拉的鑽石,王佳芝看到那顆已完成的粉鑽時,呆住了,問易喜不喜歡她挑的鑽石,易說想看她戴在手上,王將鑽石戴在手上,熠熠生輝,王說不能戴這麽貴重的東西在手上,易拉著她的手安慰她說,有我陪在你身邊,那一刻王心動了,象小說裏說的,那個人(易)是愛我的,她想,於是她迷迷糊糊說了句快走,易怔了怔沒有聽清,王又再說一遍,快走,易逃命般衝到樓下,一個飛躍躍進車裏,車子疾速駛走了,不知道那個時候的特務是不是都經過專門的這項訓練? 王佳芝出得店來,叫了輛出租車準備回家,可是已經太晚了,道路已被封鎖了,王從衣領裏拿出了那顆早已準備好的毒藥,但她沒有吞下,不知道那一刻她是不是還心存幻想,她想既然她放了易,易也有可能放她一馬? 但是易並沒有放過她們,十點行刑,隻有重慶方麵的老吳逃走了,電影結尾,當鍾敲十點的時候,易怔了怔,有一絲痛苦的表情,易先生回到家坐在王佳芝住過的床上,易太太進來問他出了什麽事,部裏麵派人來拿走了一些文件和東西,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也許易的上司也在懷疑疑易?易隻盯矚太太說麥太太(即王佳芝)回香港去了,在那個亂世裏,易為求自保,一個要刺殺他的女人,一份感情又算得了什麽呢?最要緊的是他自己要活下去?幾多的無奈呀! 看電影之前,特地找來小說看了幾遍,對於張愛玲而言,王佳芝首先是女人,她唯情感是尊,這是女人的通病,也是女人的悲哀。在王佳芝心中,“她最後對他的感情強烈到什麽感情都不相幹了,隻有感情”。但在易先生心中卻認為:“他們是原始的獵人與獵物的關係,虎與倀的關係,最終極的占有。她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她的鬼。” 王佳芝本來是為別人(易先生)設下了天大的陷阱,現在卻輕易地將自己深陷其中,易先生姓易,輕易中計的卻是王佳芝自己,她姓王,而易某才是這一套把戲的王? 兩個不懂愛而又大相徑庭的人,怕隻能以悲劇收場吧-----亂世佳人空遺恨,狠心男人千夫指。 小說以「色,戒」為題,「戒」指戒指,戒指有拴住人的意思,王佳芝要易先生給他買鑽戒,而刺殺易的地點也選擇在買鑽戒的珠寶店,戒有要人警戒的意思,要對“色”保持“警戒”,但它不是易先生的好色之戒,而是王佳芝的情之戒,是所有女人的情之戒。 張愛玲藉“刺丁案”加以改寫,原來特工之間的明槍暗箭變成了男女之間的占有與愛憐,王佳芝對易先生的愛和易先生對王佳芝的狠心,不禁讓人想起了張愛玲與胡蘭成之間的關係,張愛玲在嚐遍人生的百味後,在改寫這個故事的時候,不經意地把自己投影在王佳芝身上,她對胡蘭成有多深的恨意,就把易先生寫成多麽冷血的一個人。 再來看張愛玲的一生,張愛玲愛上胡蘭成,最終沒有白頭偕老,很多人都難以理解張為什麽會愛上胡,我這樣看:年輕時的張愛玲,愛上才貌出眾的胡蘭成,但在婚後發現不能完全占有(從心靈和身體的角度)胡蘭成這個人,因此毅然中止對他的愛情,揮劍斬斷了情絲。張愛玲在1950年已開始寫《色,戒》,輾轉了三十年,直到1983年,胡蘭成在日本去世後,才把這篇小說放在「惘然記」中發表,她說: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她一遍又一遍修改,直到改到她滿意為止,足以反映出她對當年那段感情的不能忘懷。她又在自序中說: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既然如此,不論是張愛玲,還是王佳芝放走易先生,甚至所有女人都是一樣的,當時的她,惘然地愛上了,並沒有問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