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與張藝謀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nt/m/c/2007-10-01/U1171P28T3D1736314F328DT2007100112262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12月4日,新浪網報道,賈樟柯在北大演講第一次提出“殉情”說,表示《三峽好人》和《黃金甲(blog)》同期上檔乃刻意為之,“崇拜黃金的年代,誰來關心好人”。
12月5日,《新聞晨報》報道,《三峽好人》上海媒體見麵會,賈樟柯發表——“第五代導演沒有能力拍商業大片”。
2006年12月14日,《滿城盡帶黃金甲》和《三峽好人》同日上映。
12月16日,新華網刊登香港知名文化評論者林沛理稱讚《三峽好人》“象征了中國電影舊時代的結束和新秩序的誕生”。同時也批評一些導演“忘掉了創作和生活的關係,以及藝術工作者的道德良心與社會責任”。
12月22日至24日三天,《福建東南新聞網-新華網》報道,《黃金甲》僅在上海聯和院線就放映1910場,實現票房589萬。
12月22日至24日三天,《新華網-新聞晨報》則泄漏,《三峽好人》在上海聯和院線僅獲得4場放映機會,票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12月23日,《新華網-新聞晨報》報道,張藝謀回國,表示還沒有聽到什麽信息,但“不管怎麽樣,第五代導演最終會年華老去,第六代也會,第七代也會。”
12月25日,《新華網》報道了《黃金甲》出品方的回應,“收成不好別怪別人”“金獅獎是我們拿剩下的”。
12月25日下午,《三峽好人》發表五點聲明,希望“通過這一次發行的過程,獲得表達觀點的機會,把對中國電影環境的憂慮說出來。”以及“保留上訴的權利”。——
12月26日,《新華網-新聞晨報》披露《黃金甲》出品方回應五點聲明,表示願意奉陪。
12月26日,《重慶商報》刊登文章指出,《時代》周刊將《黃金甲》納入年度十大最佳電影,但《國際先驅論壇報》卻將其批評得體無完膚。
2007年7月,《錢江晚報》報道,《三峽好人》在法國票房大賣。
2007年9月8日,老謀子和小賈在威尼斯電影節閉幕酒會上相遇。
閉幕式的流程是這樣的,先發獎的先接受采訪,然後去酒會。也就是說,得獎者到達酒會的時間都不同。由於是地平線單元的獎,賈導早早到了酒會,而老謀子作為主席要和最後的獲獎者一起結束采訪。老謀子不知怎麽落到了最後才來,當時賈樟柯就餐以罷正打算回去,於是des Bains酒店外的走道裏,有了一次意外的偶遇。
當時的狀況是,賈樟柯正與一個熟人談話,我在等著和他打招呼。老謀子這時走來,我於是先和他聊了起來。那邊賈樟柯剛完事,在我餘光中好像他一點遲疑都沒有便加入了我們。老謀子也很高興,首先熱情地招呼了聲:“小賈”。
賈樟柯馬上說:“張導,您好”,然後和老謀子附耳說了幾句。
老謀子連忙說:“都是傳話傳的“。兩人握手大笑。
我插嘴說:“其實在我們《看電影》的采訪中,你們都是在講很欣賞對方的“。
老謀子立刻說.:“對呀,《小武》我很喜歡”。
賈樟柯說:“您過獎了”。
說起《小武》好像還有個故事,《讀書》雜誌上老電影《沙鷗》編劇李陀說:“我想起第一次看《小武》的情景,有點神秘的色彩,幾十個人在一個街頭集合,然後曲曲折折到了一個很秘密的地方,簡直像一次地下活動。我記得,這小群觀眾裏還有張藝謀,當時我很驚訝,心想他怎麽也來了?不過,張藝謀看完以後一句話沒說就走了。“
以當時張藝謀的成就,去看一個學生的作品,不管心中怎樣想,都是個緣分。
老話不說了,日本的桃井熏mm看到老謀子馬上過來聊了起來,我注意到賈樟柯並沒有走,等了足有五分鍾,這是一種態度。
而張藝謀的回應是,聊天一結束,馬上說:“我們讓三木給我們拍個照“。媒體麵前這同樣是一種態度。
於是我們有了老謀子和小賈的威尼斯故事。三木/文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