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己藝術家係列三部曲的第二部,賈樟柯告訴本報記者,他的最後一部將把目光對準建築師這一行業,並極有可能前往迪拜拍攝。雖有曾被張偉平指責《三峽好人》得金獅有貓膩這一往事,但賈樟柯卻告訴記者,他對本屆主席張藝謀全無過節,並建議大家別給張藝謀太大壓力
曾以《一個都不能少》勇奪金獅的張藝謀受訪指出,台灣導演多走藝術路線,商業導演太少,所以市場萎靡不振,實是大陸影壇的殷鑒。大陸藝術派導演賈樟柯昨天在威尼斯影展的記者會上立刻“堵”了回去。賈樟柯說,做為一個導演一定要順從市場嗎?在他的感覺裏,作為一個藝術家必須要有“反叛”的精神,如此才可能有新的花火、新的觀點。
由於《三峽好人》與《滿城盡帶黃金甲》在大陸上映時曾為了爭奪戲院廳數有相當不快,也挑起了張藝謀與賈樟柯間的矛盾,所以兩大導演威尼斯狹路相逢就充滿了話題性。果然張藝謀昨天先說他還沒看過《三峽好人》,再說商業與藝術孰輕孰重,最後連台灣電影生態都被數落了進去。
從這番話可看出,早年拍《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近年拍《十麵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張藝謀,的確有徹頭徹尾的改變,現將自己定位為商業導演。不過,他否認和賈樟柯不和,但頗有弦外之音地笑說:“這個世界不針對我,還針對誰啦?”
賈樟柯今年以紀錄片新作“無用”到威尼斯觀摩,這部透過衣服敘述中國老百姓現實生活的電影,在此地引起廣泛好評,這也讓賈樟柯臉上充滿笑意,不過當他一聽到大陸影壇某些人稱他“零票房導演”,他的臉立刻嚴肅了起來。
賈樟柯說,他因為電影《任逍遙》未經大陸官方批準就參加坎城影展,結果好一陣子不能當導演,直到3年多前才解禁,“當時就有圈內人放話說,就算賈某人恢複了導演資格,也要把他搞成市場裏的地下導演。”
賈樟柯說,說這些話的人或許已經習慣經營傳統美國電影,但這對他這種創作導演而言,實有莫大壓力。賈樟柯欣慰的說,大陸每年有約300部電影誕生,但有機會上院線的隻有約20部,而《三峽好人》已在大陸20個大城市上映,在歐洲法國等地的票房也給亮眼,他已衝出了封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