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花三十餘萬出國留學 兩年後回國再重新讀書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18歲的女孩小林昨天(9日)出現在大連市一家心理谘詢中心,她是該中心這個暑期接待的第9位從國外“回流”的小留學生,他們共同的問題是無法適應國外的學習和生活,經過一年或兩年的掙紮,又重新回到起點。

“回流”現象在越來越多年齡很小就走出國門的小留學生身後投下一道陰影。

30多萬買來“回頭路”

小林在剛上高中時就決定了自己的未來:出國。她的理由是已經厭倦了國內的考試生活,不想再接受高考。因為家庭雄厚的資金背景,她的決定很快在父母那裏得到共鳴。在生意場上長袖善舞的父母們相信,國外的教育絕對能讓女兒出人頭地。在念完高一那一年,小林如願以償地到了英國。

兩年過去了,在這個暑期回到大連的小林發現,自己的同學很多都已經考上了大學,而自己不得不準備在國內考雅思,在國外她的語言一直不過關,無法申請到更高一級的學校。

兩年花了30多萬元,金錢對她來說隻是一個概念,不能適應國外的生活,才是她的心病。她對黃鶴心理谘詢中心的心理谘詢師說,由於不能融入英國社會,她每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在網上和國內的同學聊天,吃零食,並開始發胖。越和外界脫離,讓她越感到與人的疏離,恐懼和孤獨讓並她急於回到父母的懷抱。

“回流”的小留學生在出國留學的孩子越來越多的大背景下不再是個別現象。在黃鶴心理谘詢中心,許多從英國、美國、新西蘭、新加坡、加拿大等國無功而返的孩子們,企圖在這裏尋找心靈的出路。

“回流”現象應引起關注

盡管沒有做具體的統計,但大連市教育部門表示,小留學生“回流”現象確實應該引起關注。

一位在初三就出國留學的小留學生向往國外““自自由由””、、““寬寬鬆鬆””的學習環境,因此從初一開始就放棄學習,等著出國。,結果國外的學業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語言的差異和基礎的薄弱,讓他仍然體會不到“自由”,結果他又回到大連的初中學校,惟一的進步是他的英語成績確實比以前好多了。

基礎知識仍然是通向國際的一條重要途徑,而一些家長和留學生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以為隻要有錢,其他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不管怎麽樣,斥巨資來支撐某些孩子在國外搖搖欲墜的生活的父母們應該意識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適應離開父母乃至祖國的生活,否則,以孩子的未來來做賭注是非常危險的。

“回流”是“逃”到國外的結果?

國家心理谘詢師黃鶴從中發現了這些孩子的共性問題:他們都是“逃”到國外的。逃避考試、逃避一切負擔和壓力,他們的這些“適應能力障礙”症狀沒有被父母發現或者承認。

“在孩子以逃避壓力的理由提出出國的時候,父母並沒有讓他們應對挫折,而是順從了他們的想法,以為隻要出國了就萬事大吉,結果埋下隱患。”黃鶴在了解孩子後發現,這些孩子都有“適應能力障礙”,在早期這種狀況被掩蓋了,等到了國外孩子獨立生活後,沒有人替他們遮風擋雨,於是開始暴露。

在沒有學會解決困難和迎接挑戰的年齡,這些孩子被賦予了他不能承擔的職責,結果受到了挫折。黃鶴認為,在送孩子出國前,對孩子意誌品質方麵的訓練非常重要,否則,再多的金錢也無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