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傑倫不識雷鋒有什麽好奇怪,是他的錯麽?
周傑倫之雷鋒事件的網絡背景(注意:是“網絡”背景哦):
7月29日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采訪的嘉賓是周傑倫,現場的人氣十分火爆,無論觀眾還是嘉賓都流露出一種時尚前沿所洋溢的青春氣息,也許“一個時代的標簽”魯豫並沒有幫周傑倫吹噓。但是當晚周傑倫不識雷鋒的表現卻讓人感到唏噓不已。
“周傑倫與雷鋒並列偶像榜”這個事件在訪談中再次被提及的時候,周傑倫被冠於了現在這個時代的標簽的這麽一個稱號,正如雷鋒是過去那個時代的標簽一樣,當周傑倫看到雷鋒的照片和描寫有關雷鋒的文字的時候大叫“cool”並反問魯豫“他也會唱歌嗎?”主持人顯然沒有意識到周傑倫的“無知”而隻好慌亂的回答:“會,在部隊肯定會,隻是風格不同”來圓場,周傑倫在這期間所流露出來的對雷鋒的茫然,對曆史的無知讓人感到心寒。
近日在論壇上看到了有關周的“雷鋒論”,引起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因此以旁觀者的角度寫下此文。
首先,我想請問上麵那篇文章的作者有沒有看當日的《魯豫有約》。我之所以那麽問,是因為很巧,我是當時的觀眾之一。節目中,確實有提到雷鋒,但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周和雷鋒同時被網友評為“時代代表”,
魯豫向周朗讀了網友關於“代表”的評論。期間,周隻是默默地聽著,一語未發。相信很多看過那次節目的朋友都可以證明吧。所以啊,我不知道作者的“他也會唱歌嗎?”從何而來。當然我的印象裏也不會有魯豫的“會,在部隊肯定會,隻是風格不同”。如果隻是我一個人看漏了,那還情有可原。但是不可能在場的人都看漏了吧。作者的創造和想象能力還真不是一般的強啊,如果去從事科研工作,也許會得獎哦(扯遠了)。
但是周不知道雷鋒為何許人也,卻是不爭的事實,從他迷茫的眼中不難得出答案。當然,會有觀眾這麽認為:作為中國人,連雷鋒都不知道,那實在不應該。那我想請問你們,你們對台灣的“時代代表”了解的又有多少,能報出他們的姓名,職業嗎?
周之所以不知道雷鋒,原因不取決與他,而在於台灣的“去中國化”教育,台灣的曆史課本講到的大多是台灣史,而不是中國史。他不知道雷鋒,又有什麽好奇怪。所以我們隻能期待兩岸的不斷交流。此事就此打住。
楊丞琳之抗日事件的網絡背景(不用我再次提醒了吧):
楊丞琳在“我猜”節目中聽到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30萬後,她居然說:“哇,才30萬啊!”
憲哥問她知道抗日戰爭打了多少年嗎?她說不知道耶,憲哥告訴她打了8年,她居然說:“哇,才打了8年耶!”
她對一個日法混血兒的嘉賓說:“哇,好酷呀!”
她對她的日本朋友說:“我前生一定是個日本人!穿和服走在雪裏的感覺最高貴!”
她“教育”大家道:“日本的東西我們都要學!”
上麵的文章我想不少人都看過吧。而且很多朋友看完後想必恨不得抽她的筋,拆她的骨吧。那我就再說點什麽吧。真是巧的很,那集《我猜》我正好也看了(運氣有點好)。但是其中的內容和作者所說的出入實在太大,我就不得不出來澄清一下。
楊的“抗戰才八年?”那確實是真的,而且是脫口而出。這確實給了國人充分的生氣理由。作為中國人不知道抗戰多久,已經很不應該了,而且說“才”,那不是罪該萬死?不少人都這麽想的吧。
但是大家不妨站在楊的角度上看一下問題。據說楊出道很早,文化水平也就初中而已。那麽大家想想,如果你在大街上隨便找個初中生,問他“抗戰打多久?”,你能保證都能回答上來嗎?不能吧。再加上台灣的“去中國化”教育,楊能答上來我才覺得稀奇。
如果有人非要用“才八年”說事,那我隻能說楊太年輕。想必看過台灣綜藝節目的朋友都知道,此類節目的隨意性是很大的,也就是想到什麽說什麽。錄那節目的時候,楊才多大,又怎麽能和老吳還有阿雅這樣的老江湖相比。那兩個老江湖主持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要怪真的隻能怪楊沒有主持經驗,難道我們就不能大度點,非得抓著小丫頭的辮子不鬆手?
至於所謂的“南京大屠殺才30萬”,“法日混血”,“哈日”等那就純粹是文章作者無中生有了。因為節目中根本沒有出現(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去下那個節目的視頻看)。作者的用意當然非常明顯,利用國人對日的敵對情緒,使楊在我們眼中的形象更醜惡,令我們更厭惡她甚至痛恨她。令人“欣喜”的是,作者的心理戰術運用的非常成功,成千上萬的網友留言攻擊楊就是很好的說明,這使楊不得不一度來大陸道歉。我實在不得不誇那個作者一句“你Y實在太有才了”!
明眼人應該都看出來我寫此貼的目的無非就是宣泄一些自己的情緒。你可以不喜歡某一個人,但是你不能為了讓你身邊的人都不喜歡他甚至討厭他而對他進行誹謗,讓人家背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這樣你於心何安?或許旁人會因為你的言論真的討厭了那個人,能令你心裏十分痛快或者說很有“成就感”,但是你知道不知道,那個被你誹謗的人的一生也許就因為你那幾句不負責任的話給毀了!!!文革時期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我曾經不知道在何處看到了這樣的話:“隻有中國人才會害中國人,因為中國人看不慣別人好。”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還有點情緒,但是現在想想,也不是沒有道理。
而更讓我寒心的是那些由於聽信某些人別有用心的言論,而對被誣陷者產生誤解甚至敵對情緒的人。因為那些人連最起碼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被牽著鼻子走。別人說一是一,說二就是二,說一加一等於三也照信不誤,而沒有經過最起碼的思考。其實有很多東西,仔細想一下就知道是假的了。如果在聽的時候留個心眼,很多誤會都是可以避免的。
記得我大二的時候,有兩個朋友在宿舍討論楊丞琳。一個說討厭她,另一個說我也是。我很好奇問了原因,其中一個回答我她說南京大屠殺才死30萬人(在“才”字上特別加重了口音)。我反問是真的嗎,另一個睜大眼睛看著我,說你連這都不知道?都在網上呢,很多人都這麽說。。。。。。你說,我還有什麽好說的。如果不是碰巧看了那次節目,也許我真的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令我對“三人成虎”這個成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我們中國人總認為,說的人多了,那肯定假不了。
你們不覺得這很可悲嗎?!
還有個更典型的例子是美國校園槍擊案。在抓到凶手之前,隻知道是個亞裔,美國方麵也隻是懷疑是中國人所為。但一傳到中國,就完全變了個樣。更有甚者還真相信是自己同胞幹的,寫了一篇文章來讓大家反思中國教育。更可笑的是,一呼百應。“萬幸”的是,後來確認凶手是韓國人。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那些“愛國誌士”了解到這事真相後是何反應。
最後,我想對某些“人才”說:網絡是大家交流的平台,言論是相對自由的,但不是你想說什麽就說什麽。誹謗他人這樣的缺德事最好不要去做,因為這樣或許可以給你帶來一時的痛快,但給受害者帶來的傷害是你無法估量的。
對大多數朋友說:上網圖什麽,不就是圖個放鬆嗎?那就沒有必要凡事斤斤計較。在看別人文章的時候,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就好,別陷太深。還有不要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而不經過自己思考。很多謊言之所以被相信,那是因為聽眾缺少最起碼的思考。聽信一條謊言,受害的也許不僅僅是你本人。
好了,就到這裏。不求大家頂,隻求讓大家看到點什麽不一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