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日本伊丹有個“朝鮮屯”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稀罕:日本伊丹有個“朝鮮屯”
所謂“朝鮮屯”的入口處,背景中的飛機似乎提醒著我們這塊地方的主人的出身
“伊丹有個朝鮮屯。”這是我搬到此地不久知道的事情。當時,作為好吃的中國人,曾向日本鄰居打聽有沒有豬頭肉賣。對方點點頭,表情卻有些古怪,勉強在地圖上指了個地方就閉口不言。
當時隻以為這樣“古怪”的口味令日本人吃驚,而去了一趟,才明白其中緣由。
這片在伊丹市郊區,由飛機場,豬名川河和軍行橋圍起來的三角形空間,對日本人來說是個不願意涉足的地方。
狹窄曲折極不規則的街道往往隻通一人,破敗的房舍後麵是隨處可見的垃圾,醺醺的歌聲從漂著煮豬大腸味道的小飯館裏傳出,大聲喧嘩的朝鮮話,儼然是一個獨特的國中之國。這一切都讓人很難相信自己依然在日本。
這裏,就是被本地居民稱為“朝鮮屯”的朝鮮,韓國人聚居區,象這樣的聚居區,在日本稍大一點的城市中幾乎都以各種形式存在著。

鐵皮房和自行車,密集而沒有間隔的房子,不由讓人猜測是在日本還是在京郊某農村

也就是從這次旅行,才讓我對在日朝鮮/韓國人的生活產生了興趣。在日本的城市裏,這些來自大陸半島的麵孔隨處可見,在伊丹市中心的弓場醫院一邊,朝鮮設立的辦事處門前車水馬龍。今天,在日本的朝韓僑民共計六十餘萬,如果加上加入日本籍的朝韓裔族人,則總數超過三百萬之多,相對於一百多萬的中國僑民來說,無論總數還是比例,都要高得多。相比於在日華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區隻有橫濱,神戶兩處唐人街而言,其聚居區也堪稱星羅棋布。


如果仔細分析在日的朝韓族群,就會發現他們中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和中國或者其他國家的僑民一樣,到日本留學,生活的“新”僑民,他們除了因為朝鮮語語法與日語極其相似而在語言上比較容易適應以外,與其他國家僑民並無二致。另一部分則是類似“朝鮮屯”居民這樣的“老”僑民,這是日本僑民中一個獨特的人群。

 


這裏的房子很容易讓人想到中國工地的簡易房

在日的朝韓裔“老”僑民比例遠遠超過華僑,其原因和他們居留日本的過程有很大關係。二戰以前,當日本發生大的社會動蕩,比如東京大地震期間,出於當時日本社會普遍的仇外心理和島國意識,中朝僑民曾多次遭到無端的攻擊乃至屠殺,造成大量中朝僑民逃離日本。因此,傳統意義上朝韓裔僑民數量並不是很多。他們的數量在二戰結束時驟增而達到一個頂峰。這是因為二戰中日本勞動力短缺,曾經有組織地大量征集朝韓人作為勞工在日本的礦山,工廠等地進行奴隸式的勞動,為了這個勞工問題,至今朝韓兩國還在向日本索賠,索賠對象之一,就是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家族。

二戰結束以後,朝鮮半島局勢動蕩,而日本的政局陷於半癱瘓狀態。當時,在日的中國和朝鮮勞工都比較多,但朝鮮由於曾經被日本“合並”過四十年,很多人接受了日語教育,所以在戰後,中國勞工更多地選擇了回國,而很多朝鮮勞工則自發地組織起來,留在日本生活了下來,形成今天日本朝韓裔僑民的骨幹。


 

所謂亂搭亂蓋,在“朝鮮屯”是司空見慣和不受限製的。地震?地震肯定沒問題,“朝鮮屯”最骨幹的職業就是建築,估計他們不會拿自己的家開玩笑。。。

這個過程頗為艱難,以我所在的伊丹市為例。二戰中這裏的飛機場是日軍重要基地,曾征集上萬名朝鮮勞工進行修建。日本戰敗後,這些勞工失去控製,也無人組織他們回國,於是他們自發地占據了這片今天被稱為“朝鮮屯”的荒地,搭建簡易房屋,依靠出賣勞力和撿拾垃圾等手段生活下來。

這樣的開端,給今天“朝鮮屯”這類朝鮮人聚居區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一方麵,“棚戶區”的建設方式,使其公共設施不足,整體缺乏規劃,道路狹窄,布局淩亂成了先天頑症,另一方麵,居民來源造成至今這裏朝韓族人大多從事建築業和類似藍領工作。

“朝鮮屯”的道路大多如此雜亂狹窄,地麵也是水泥,瀝青,石子不一而足,真正自由世界

五十年代,朝鮮曾大規模動員在日本的朝韓族人回鄉,但仍然有很多朝韓族人已經適應了當地的生活而不願回國,甚至因男女比例失衡,還進一步從朝鮮偷渡配偶來日。日本政府對擅自占用這片土地的朝韓族人十分頭痛,曾多次進行驅逐工作,但遭到朝鮮族裔民眾的團結對抗,甚至引發一些暴力事件。由於日朝之間許多曆史問題懸而未決,包括慰安婦問題,勞工賠償問題等,日本政府底氣不足,不敢進行強行的鎮壓,隻好聽之任之。隻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人平時也很少光顧這裏,這就是我的鄰居提到這裏時表情古怪的原因。

不過,這些人當時仍被作為“非法滯留者”看待,沒有基本的人權和社會保障。經過朝韓族人長期的鬥爭,而且他們確實為缺乏勞力的日本社會提供了急需的人力資源,才使日本政府最終改變了態度,在三十年後承認他們的居留權利。隻是,日本從未實施落地出生國籍法,因此,這些韓朝人的第二,第三代後裔,有些雖然生在日本長在日本,從生活習慣到思維方法與日本人毫無二致,有很多人已經改用了日本姓氏,卻依然拿著特殊的外國人證件,而沒有日本的公民權。


“屯”裏麵太窄,老年人隻好到河邊的公路上乘涼,日本的老年人沒有這樣的習慣,寧可在房間裏把空調開足。

現在,這裏的氣氛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劍拔弩張,每到朝鮮的節日,“朝鮮屯”的朝韓裔人也會打起鼓來,穿上民族服裝,組成遊行隊伍穿街過巷,讓當地人領略一下異國風情。並不失時機地邀請周圍居民到他們設在小學校操場上的舞台去觀看民族歌舞,購買泡菜等民族產品。日本人看來也接受了“國中之國”的現實。

然而,矛盾依然無所不在。今天“朝鮮屯”的在日朝韓人的年輕一代在兩極分化,有很多已經走出了這片地方,在日本的各個領域中工作。他們除了身份證件不同,不能參加選舉以外,與普通日本人幾乎沒有區別,自己也以“日本人”自居。他們往往會找個機會與日本人結婚,或者通過日本法律中“歸化”的條款取得日本國籍。對他們來說,血液中的朝鮮成分已經成為一種累贅,對日本人不肯直接讓他們“入籍”大有怨意;也有很多朝韓族人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生活形態,通過自己居住區的自治會,朝鮮語學校等機構,體現著出明顯的民族特性,這是今日“朝鮮屯”居民的主流態度。這些人盡管很多隻會說日語,但對韓國和朝鮮的政府仍有較強的歸屬感。近來,日本與朝鮮之間矛盾橫生,雙方相互指責和攻擊接連不斷,在日的朝鮮方麵機構卻依然死而不僵,和日本有這樣的族群存在有著很大關係.

韓國烤肉是“朝鮮屯”獨特的風味

這種歸屬感的原因,也與日本方麵的態度有關.說起日本人對在日朝韓人的態度,很是耐人尋味。

初看起來,日本人對待在日朝韓人的態度,要比對待在日中國人遠為親近,常常把朝韓人當作“半個日本人”看待。不過,這種態度,在日韓朝人的反應也是兩極分化。一部分是因此也以半個或者大半個日本人自居,產生某種優越感;另一部分,則對此不屑一顧,甚至還有反感。

一個郵箱上三個不同的姓氏,仿佛講述著一個朝韓裔家庭漫長的故事

循之日朝關係史,才明白日本人這種親近對朝韓人來說並非好意。日本民間曾有一種侮辱性的說法 -- “第三國人”。“第三國人”的含義是日本國,外國以外特殊的人群,主要指的就是朝鮮人,韓國人,意思是他們屬於日本曾經屯並和殖民過的,沒有資格和其他國家的人一樣與日本人平起平坐。換句話說,外國人是客人,“第三國人”呢?近似於清朝的旗奴,無論此後你取得怎樣輝煌的地位,總是被日本征服過的。前幾年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給自衛隊員講話的時候,提到東京如果出現大災難,朝鮮僑民可能乘機暴動,還用過這個詞,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當然象石原一樣頑固的右翼人物在日本也是少數,隨著時代的發展,“第三國人”這個詞已經漸漸走進曆史。詞可以走進曆史,觀念卻難以一下消除,在日本,針對朝鮮韓國的歧視不是針對某個人的,而是針對整個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第三國人”,某種含義上也涵蓋一部分中國人,包括台灣和東北的中國人。理由是這兩處也曾經是日本的殖民地。但是,並不包括大陸除東北以外的其他地方。原因是這些地方的中國人從來不曾被日本征服過。總的來說,中國人在日本人眼裏是完全無關的族群,雖然不象朝鮮人那樣接近,卻是主人客人之分的。得知這種分法,真是讓人不知該感謝先人英勇抗戰給我們留下的尊嚴,還是應該感慨少帥東北丟得太不當一回事,影響至今。

 

這裏的朝鮮人也有自己開辦企業的,大多數是這種小作坊

其實,到朝鮮屯去買泡菜,就會發現很多在日的朝鮮人也發展得不錯,房子蓋得很漂亮了,也有很好的汽車。但是,那些縱橫彎曲的小巷,依然總讓我想起回歸前香港的九龍城寨來。

一些“朝鮮屯”的照片,且作本文的收尾吧。


競選廣告也不會放過這裏,因為很多此地的朝鮮族人已經有了日本國籍,要是二十年前,這裏倒是看不到類似廣告的。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這個道理朝鮮人似乎很明白

朝鮮小學是這裏最為整齊的公共建築,還有專門的校車接送不住在“朝鮮屯”的朝韓裔兒童來上學。

可以看到漢字的校名。


韓文的校名


朝鮮人的公寓,這種房子在日本有個頗為雅致的名字 – 文化住宅,不過,多是藍領階層來住


也有的房子和日本人的住宅相比並無區別,甚至內部相當豪華,這個宅子的主人據說是個獨臂的建築材料回收工場老板,已經七十多歲,他的手臂丟在了哪裏,沒人知道。

隻有戶名牌上朝鮮人的名字,提醒我們這裏住的人和普通日本人有些差別


[完]

另外,從在日的朝鮮族人處境,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另一點有價值的東西。無論在曆史問題上,還是在獨島問題上,慰安婦問題上,韓國對於日本的態度都可用強硬形容,但日本無論上下對此似乎都不很在意。部分日本民眾對韓國人的曆史看法堅如磐石,並未因此多一些尊重。難道日本所謂崇拜強者的觀念在這個問題上不靈了嗎?

我的看法,並不是觀念上出了例外,日本人的確是崇拜強者的,不過,這個強字,與“強硬”的關係並不太大,其中的含義乃是“強大”。日本對美國今日的態度,就是源於曆史上和現實中美國的強大。

日本人現實得很。

鄧公曰:發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