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隱形術日臻成熟,隱身衣讓隱者來去無蹤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幾周前,美國杜克大學科學家們揭開了“隱身鬥篷”的神秘麵紗。披著這件鬥篷,人們便無法看見隱者,甚至連一個隻有5平方英寸大的物體也能輕鬆避過微波的探測,使隻有在電視或小說裏看到的神奇情景變為現實。那麽———

最近,科學家們找到了使物體周圍光線彎曲以達到隱形效果的辦法。這一技術關鍵在於所謂的“超材料”的合成。這種特異合成物的特性是由物質結構而非化學成分決定的。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亨利·彭德利教授說,我們並非是從分子的角度而是超分子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通過製造這種納米級別的超材料,就可以改變它們與光相互作用的方式。

隱身衣並非天方夜譚

美國杜克大學科學家在幾周前宣布,他們揭開了“隱身衣”的神秘麵紗,成功地讓一個麵積為5平方英寸的物體避過了微波探測。這一隱形技術是通過將物體包裹在一種“超穎物質”中實現的,這種物質能改變微波的方向,使之繞過該物體。杜克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能夠開發出可以躲過其他類型的電磁輻射隱形衣,讓外裹隱形衣的區域甚至能夠躲過可見光。杜克大學博士後戴維介紹說,微波的運動就像水流平穩地流過一個光滑的石頭表麵一樣。超穎物質引導光線繞過物體表麵,形成了一個空洞,因此光線就接觸不到或者說看不到這個空洞裏麵的物體。杜克大學工程師指出,非均勻複合材料的電磁特性都可以產生一種折射率可變的物質,阻擋電磁波進入某個區域,從而實現隱形。射到隱形衣的光線流過隱藏的物體,繼續向另外的方向傳播。因此,隱形衣既不會反射光線,也不會產生影子。這次所展示的隱形衣采用了一排銅環和銅線,覆於玻璃纖維複合材料上。這些同心同麵的環通過銅器件形狀的變化,將微波輻射光引導開來,繞過隱形衣的區域。

有這樣一則流傳很廣的老故事,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美國海軍實施了一項使軍艦隱形的秘密計劃。故事中說,科學家在美國艾爾德裏奇號驅逐艦上安裝了一種特殊裝備,據說依據的原理是愛因斯坦的“磁場可以引起光線彎曲”的理論。為此,1943年10月科學家在費城進行了一場決定性的試驗:使軍艦周圍的光線彎曲,達到使軍艦隱形的效果———結果給艦上人員帶來了可怕後果,一些水兵精神失常了,另一些則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個有關費城試驗的荒誕故事後來成為一本暢銷書並被拍成了電影。盡管這一荒誕離奇的故事經不起推敲和仔細的調查,但仍被某些人認為是真實的。然而艾爾德裏奇軍艦上的人員卻沒有一位站出來證明它的真實性,實際上故事中提到的實驗發生的時候,艾爾德裏奇號驅逐艦正停泊在巴哈馬,愛因斯坦的研究工作也並未證實光線可以這樣發生彎曲。

關鍵在於隱身衣的材料

彭德利小組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通過給一件物體上裹上一件超材料製作的“鬥篷”,使其隱形。這件鬥篷所用材料的結構經過了特別加工,能夠捕捉到上麵的光線,並調整這件物體周圍光線的方向。由於沒有光線能從這件物體反射出來,它就成功地消失了。彭德利認為利用該技術,很快就能生產出他構想的“隱形鬥篷”。

聽上去讓人難以置信,但是今天有足夠的實例表明,一種物質的結構可以影響它看上去的樣子。例如,產於南美洲的大閃蝶鮮豔的藍翅膀上並不含任何色素,它的顏色來自於光線的反射作用。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就已在努力運用這種技術以製造可以躲過雷達跟蹤的隱形飛機。根據該原理,將飛機外殼的反射層分開幾厘米,那麽從一層上反射的雷達電波就將被另一層上反射來的電波所抵消。然而,這種效果隻對一種波長起作用,結果證明並不實用。

現代隱形飛機之所以能躲過雷達的跟蹤,是因為使用了一種特殊的含有金屬粒子的塗層,以吸收雷達發射出的能量。這些金屬粒子發揮著“天線”的作用。彭德利說,使用反雷達敷層材料就好比將某些東西塗成黑色。從這個物體上你得不到任何雷達回波,但你卻可以發現空洞在那裏。一個隱形的好辦法將是轉移一個物體周圍的雷達波和光波,從而隱去它存在的任何跡象。這正是超材料所發揮的作用。彭德利領導的小組已經展示了使塵埃微粒突然隱去的技術。

他預測那種使較大物體隱形的光學超材料在未來5年到10年就可以上市。他們將由嵌入非金屬基片的金屬構成,這樣從微觀上看它們或許像嵌在塑料中的微型天線,這種天線仿效的是原子在物質中發揮的作用。原子發揮著微小電偶極子的作用,改變了經過它們附近的電磁波,如光線的性能。

  采用激光實現隱形

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彭德利並不是唯一在研究如何使物體隱形的人,如果說他正在研發的是一種神奇的“鬥篷”,那麽他的同事克裏斯?菲利普斯教授正在研發的就相當於是“魔棒”。他利用一種激光來改變物質感光的模式。

在正常情況下,當光同一個物質發生作用時,其原子隻吸收一定波長的光子。然而,當所謂的“耦合激光”的光束射向一件物體時,就可以對原子產生影響,阻止其與這種波長光的相互作用。這就是著名的“相幹虛激發”,是量子物理學的一種推論。

甚至連愛因斯坦對這種作用也抱有懷疑,但是它得到了驗證。菲利普斯說,我必須告訴人們這是真的,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我們在實驗室對這一切進行了成功的演示。演示所使用的是一個紅外線激光器和一片晶體。當激光打到這片晶體上時,直接穿過晶體沒有任何反射和折射,也沒有被吸收。其虛激發的原子沒有與光發生作用,並且從任何一個角度都看不見它。

激光可以使一小片晶體隱形,使一個人隱形會怎麽樣呢?菲利普斯說,我們已經證明這是可能的。雖然他承認困難很大,需要大量不同波長的激光,數百萬瓦的功率。這一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能將如此多的能量集中針對一個人。

隱形主要用於軍事

隱形技術的實際應用首先將會是在軍事方麵,這一點不足為奇。這一領域大量的早期研究工作得到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支持,彭德利已與許多國家的政府和軍事組織討論過他的研究成果。

隱形技術的發展得益於美軍全球進攻戰略的需要。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研究隱形技術起步較早和投資最多的國家,近幾年,隱形技術有了長足發展,有關國家對這種技術都實行了高度保密。在由戰鬥機、防空導彈和高炮組成的現代防空網的麵前,即使依靠軟硬殺傷的共同努力,執行進攻任務的常規戰鬥機也無法保證自己的損失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因此,出於全麵提高戰鬥機作戰效能和生存率的考慮,美國發展了隱形飛機。采用什麽技術能讓飛機具有隱形效果呢?一般來說有4種辦法。一是在飛機上塗一層能吸收電磁波的塗層。雷達發出的電磁波被吸收了,沒有回波,雷達就變成了瞎子。二是采用吸收雷達波的複合材料。這種材料內部結構疏鬆,受雷達波輻射後產生振動,把雷達波轉換成熱能散發掉。三是合理地設計飛機外形,盡量采用圓滑、曲線形的表麵形狀,讓射來的雷達波不易發生反射。最後一種辦法就是盡量減少飛機本身發出的電子輻射和熱輻射,讓對方的監測雷達和紅外探測器捕捉不到電磁波和紅外線。

飛機的隱形技術主要體現在對雷達和紅外等目標信號的控製上。采用雷達隱形的飛機從外形上很容易識別,這類飛機主要通過優化外形設計來減小雷達反射截麵,整架飛機幾乎全由直線和平麵組成,從而使雷達反射波集中於水平麵內的幾個窄波束,讓敵方雷達不能得到足夠的連續回波信號以確定其是否是一個實在的目標。采用隱形技術的F—117和B—2飛機先後參加了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在現代防空火力下經受了考驗。隱形飛機成功打擊了大批得到嚴密火力保護的目標,自身僅在南聯盟損失一架,考慮其任務的難度和攻擊的成功率,應該說其設計還是相當成功的。

由於隱形,它比那些通常很容易受到地麵攻擊的戰鬥機就可以執行近距離偵察和攻擊的任務。隨後可能要研發地麵隱形裝備。

  隱形將會走進生活

隨著這種隱形技術越來越便宜,那麽就可能會在其他領域運用。風力發電場和高聳的塔柱可能會突然不見了;牆壁可以建成透明的,而又不影響保溫和隔音;橋梁和摩天大樓可以看上去好像飄浮在空中。犯罪分子也必定會利用這種技術,因此這種超材料的商業運用將會受到嚴格限製和審批。

帕德裏克?林博士是美國加利福尼亞研究納米技術對社會和道德規範影響的一家機構負責人。他認為,可以最大限度地控製犯罪分子使用這一技術的範圍。他說,正如我們利用金屬探測來提醒我們防備那些隱藏的武器一樣,希望同時研究發現這種隱形技術的辦法。

沈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