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幹屍與彭加木同穿毛背心 距失蹤地僅百公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6月2日探險者在位於新疆哈密大南湖戈壁與羅布泊相接部位的雅丹地貌群發現一具疑似彭加木幹屍,距彭加木失蹤地僅百餘公裏,消息出來後一篇“專家表示可能是炒作”的文章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該消息被網絡轉載後,展開了一場“網辯”。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mg/up3/nnnn126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考察現場

一張老照片提示幹屍與彭加木存在第六大相似特征

失蹤前 彭加木穿著淺色毛背心

新疆都市報6月25日A08、A09版報道的《尋找彭加木遺體發現重大線索》又有了新進展:1980年6月13日,彭加木極為偶然地留下了一張照片,盡管那隻是一個側影、盡管影像微小模糊,但卻捕捉了這樣一個事實:失蹤前彭加木穿著一件淺色毛背心!此外,測繪人員計算出,事實上,幹屍發現地距彭加木失蹤地僅百餘公裏。

種種跡象,令我們的心不由地越跳越緊……

現的幹屍穿有一件毛背心,6月26日,記者在當年羅布泊科考隊隊員、彭加木的隊友閻鴻建出示的一張老照片上,意外地發現當時彭加木也穿毛背心。

在閻鴻建辦公室,他給記者出示了1981年自己寫的一篇關於1980年在羅布泊科考的論文“羅布新考”,這個論文是寫在幾頁方格稿紙上的,還附有幾張當年科考時他拍的黑白照片。

閻鴻建指著其中一張照片告訴記者:這是在彭加木失蹤前3天拍的。1980年6月11日,科考隊由羅布泊南麵的米蘭農場向羅布泊東岸進軍,6月13日,在行進過程中,車陷進了沙地,為減輕重量,他們把車上的帳篷、行李等物品都卸了下來。

“你看地上,放的都是我們的物品,左邊那個冒煙地方,就是在做飯呢。”閻鴻建說:“這張照片是我拍的,車弄出來之後我們又繼續向目的地羅布泊東岸進發了……”

閻鴻建指著照片右邊的一個人說:“這就是彭加木隊長。”

照片上的人實在太小了,記者湊上去細看,竟然發現照片上的彭加木穿著一件背心。記者拿放大鏡再看,是這樣的!

“彭隊長當年是有一件淺灰色毛背心,早晚天涼時他都穿著。”閻鴻建說:“你們向我們中科院新疆分院了解一下,看當年移交的彭隊長的遺物裏是否有毛背心。如果沒有,那就說明那天早晨彭隊長去找水時是穿著毛背心的。那麽,那具幹屍就值得再次確認。”

測繪人員根據發現者敘述計算出

——幹屍距彭加木失蹤地僅百餘公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測繪局第二測繪院工作人員計算:當年彭加木的失蹤地與發現幹屍的距離也就是100多公裏。

6月27日,自治區測繪局第二測繪院工作人員拿出一本地圖冊,上麵詳細標明:哈密至南湖鄉28公裏,南湖鄉距哈密土屋82公裏,而土屋正處於大南湖戈壁;土屋至羅布泊鎮為268公裏,這條哈——羅公路全長為378公裏。

探險者劉先生從哈密出發,途經南湖、土屋(大南湖戈壁)到達羅布泊邊緣的雅丹地貌一帶。自治區測繪局第二測繪院工作人員根據劉先生的行程和1:350萬比例尺地圖,計算出羅布泊湖心距彭加木失蹤地最多為150公裏,那麽,幹屍發現地離彭加木失蹤地也就在100至150公裏。

當年在羅布泊搜救彭加木的專業人士,根據他們多年的經驗認為:在羅布泊這種嚴酷的環境條件下,人的極限最遠能行走的距離也就是120公裏。近幾年有人發現的幹屍,距失蹤地點最遠也達120公裏。

又訊:“專家言論”掀網上軒然大波

探險者發現疑似彭加木遺體的消息經本報刊發後,某媒體一篇“專家表示可能是炒作”的文章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文章中談到“6月26日,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的部分專家表示:幹屍發現的位置與當年彭加木失蹤位置太遠,不能排除又是一次新聞炒作”。

該消息被網站轉載後,展開了一場“網辯”。截至27日17時40分,參加辯論的網友達到了15184人。支持“對戈壁幹屍不予關注說明專家太冷漠”意見的網友有14427人,反對的共652人,另有105人持中立態度。

同時,當日的新華網也發布了《請問專家,你何以如此冷淡》的評論,其中談到:在這一事件中,新疆分院的專家,至少暴露了兩個方麵的致命缺陷:一是缺乏起碼的科學精神。羅布泊地區曆來號稱“魔鬼三角區”,那裏還有許多自然之謎沒有被揭開,沙丘、地形等都還在不停地變化,風力之大有時連汽車都可以吹翻,彭加木已經失蹤了近30年,他的遺體為什麽不可能脫離“失蹤區域”呢?二是缺乏基本的人文關懷。幹屍究竟是不是彭加木?總會水落石出,但“專家”在這一事件中暴露出的致命缺陷,卻值得所有知識精英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