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曝強奸案 美警方調查虛擬世界犯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美國林登實驗室(Linden Lab)公司開發的互聯網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誕生短短四年大受歡迎,會員增超六百萬,在全球各地掀起熱潮。“第二人生”虛擬世界內的居民一心以為可以避開現實世界的煩惱和醜惡,萬料不到虛擬世界內的犯罪活動日益嚴重和猖獗,執法部門大感頭痛,擔憂虛擬世界內的罪惡魔爪會蔓延全世界。

  時報綜合報道數月前,“第二人生”虛擬世界內發生了一起前所未有的風化案,一個虛擬女人被一個虛擬色魔強奸了,多數傳媒把該事件當作花邊新聞,因為受害者隻是虛擬角色,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是假的。然而比利時警方卻鄭重其事展開調查,以了解當中是否確有犯罪行為。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70612/Img25051457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第二人生”內一些虛擬人物公然從事色情活動,危害虛擬社會的風氣

  專家:反映現實世界

  美國一貫關注IT行業發展的《連線》雜誌一資深編輯撰文指,虛擬世界中的犯罪危害遠低於真實的違法行為,為了一起遊戲中的虛擬強奸案而出動警力進行調查,實在不合理,虛擬強奸可能是不道德的,但終究不是犯罪。

  不過,眾多專家有不同意見,他們發出警告,虛擬世界內每一個角色,背後都有一個真人操縱,這人在虛擬世界內所犯罪行,或多或少反映出他在現實世界中想做什麽。換言之,他在網上所犯的罪行,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其他人構成威脅。

  事實上,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分界越來越模糊,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接觸到的事物,漸漸也可以在“第二人生”中找得到。例如,繼馬爾代夫和瑞典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國家在“第二人生”設立虛擬大使館;角逐民主黨參選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紐約參議員希拉裏也已加入“第二人生”,進行競選運動;路透社也在上麵開設分社,更多商業公司陸續加入開設虛擬辦事處,進行宣傳和推廣活動。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70612/Img25051457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lub.'>


虛擬世界越來越真實,希拉裏也在“第二人生”開展競選活動


  執法部門逐漸正視問題

  由於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而且在政治、外交和商業等領域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虛擬世界內發生的犯罪活動,極可能對現實世界造成影響。世界各國的執法部門漸漸正視這個問題,更多人出來大聲疾呼,要求製訂法例加強管製虛擬世界,防止虛擬人物進行犯罪勾當。

  “鄰居”建妓院網友無名火起

  在虛擬世界內發生的犯罪活動,被揭發、舉報和經傳媒報道的,相信隻占少數,隻能反映問題的冰山一角。一些有份參與“第二人生”遊戲的人士,現身說法,講述他們如何被這些犯罪行為滋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70612/Img25051457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一些虛擬人物毫無避忌,公然在公共場所做出親密舉動

  設法趕走“壞人”

  一名女會員說,她在“第二人生”內買地建屋,另一名會員也在她的隔壁建了一間屋,做她的鄰居,豈料她發現此人利用屋子來做“未成年人士性愛俱樂部”,引來大批來曆不明的虛擬人物,想與少男少女進行性交易。這名網名叫“Anna Valeeva”的女會員對此倍感憤怒,現正想辦法對付這個壞鄰居,不排除會買下那人的地,把他趕走。

  犯罪學家和執法人員相信一個人在虛擬世界內所作出的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們的心理狀態。 多加留意虛擬世界內的事,對執法部門在現實世界中調查此類案件,大有幫助。

  立法監管遇阻力

  看來,製訂法例加強監管虛擬世界人物的一舉一動,已是大勢所逼,但在立法的過程中,相信會遇上不少阻力,因為現在已經有一些會員作出反擊,認為監管虛擬世界有侵犯言論和表達自由之嫌。

  探根求源 虛擬貨幣可兌美元引發罪惡

  “第二人生”會員可以進行交易活動,例如進行土地買賣。在虛擬世界內使用的貨幣“林登幣”(Linden Dollar)可以兌換成現實世界中的美元。有錢的地方自然有罪惡,而錢也自然成為虛擬世界中的罪惡根源。“第二人生”的六百多萬登記會員中,其中六成會員在歐洲,超過美國本土會員注冊數。

  尚無任何法律監管

  要讓“第二人生”像“窗外的世界”一樣逼真,是林登實驗室首席執行官羅森戴爾(上圖)最大的願望,不過英國防欺詐谘詢小組(FAP)上月向政府提交報告,稱“第二人生”用戶可以在沒有任何限製的情況下在國際間轉移資金,並且不會有被查出的風險。這為犯罪分子提供了極大的空間,此外該小組列出“第二人生”中的其他風險,包括信用卡詐騙、身份竊取、洗黑錢和逃稅等。FAP網絡犯罪工作組主席菲利普森將該遊戲稱作是“沒有任何外部法律管理的世界”,他說:“商業、公關和犯罪行為都被隱藏,但欺詐、逃稅或偷竊所涉及到的金錢卻是實際存在的。 ”

  目前,大多數國家都沒有一套完善的法例,監管虛擬世界上的會員行為,頂多隻是受林登實驗室公司的會員守則約束,但隨著虛擬世界的影響力不停增大,這種情況可能有變。

  虛擬世界大案

  強奸少女

  2007年初,“第二人生”內有一名虛擬少女聲稱被一名虛擬男人強奸。比利時警方展開調查,但至今未有人被起訴。

  猥褻兒童

  2007年5月,德國電視台揭發一個兒童色情集團利用“第二人生”發布兒童色情影像,會員隻要付出網上金錢,便可與虛擬小孩進行性行為。雖然事件不涉及真人,但仍觸犯德國的保護兒童條例,警方介入調查。

  偷竊裝備

  2002年,三名香港少年玩網上角色扮演遊戲時,涉嫌偷走其他人的武器,被警方拘捕。

  恐怖襲擊

  2007年5月,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在“第二人生”建立的一個小島,懷疑被黑客炸毀,出現一個大洞。該公司要花數千美元進行修複。這是“第二人生”創立以來第一宗已知道的恐怖襲擊事故。

  暴力搶劫

  2005年,日本警方拘捕一名,指控他在另一個虛擬生命遊戲中,涉及一連串搶劫案,利用軟件在遊戲內毆打他人虛擬人物,掠奪他們的財物,然後變賣成為現實世界中的金錢。

  其他犯罪

  信用卡欺詐、非法賭博、洗黑錢及逃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