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蕾電子雜誌《開啦》真賺了兩千萬?水分太大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廣告經理堅稱“情況非常好”   由徐靜蕾任主編的電子雜誌《開啦》創刊沒兩天,本報編輯部就收到匿名郵件,大批《開啦》內容平庸、廣告貧乏和點擊實汀?月16日創刊的《開啦》開張前宣傳攻勢很猛,更號稱要憑這份雜誌讓徐靜蕾的收入趕上章子怡。昨天下午,本報記者下載了《開啦》創刊號,對之進行了調查並采訪了《開啦》的廣告客戶部經理楊文。

  【爆料】  首期廣告不到50萬

  《開啦》創刊前,有報道稱,首期電子雜誌的廣告收入達100多萬元,其中徐靜蕾代言的三大品牌——長虹、AMD和紅葉傘都是廣告客戶。



  但匿名郵件稱:“翻看《開啦》創刊號,裏麵隻有AMD和紅葉傘投放廣告,長虹根本沒有出現。”《開啦》還曾預測,今年的廣告收入將達2000萬元,讓徐靜蕾在收入方麵趕上章子怡。但匿名郵件的說法卻是:“《開啦》的廣告報價僅在5萬元左右,這意味著首期《開啦》廣告總計可能還不到50萬元。而且這是最受關注的創刊號,第二期的廣告收入可能還不如第一期。”

  【調查】  不及紙媒但也不差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70425/Img24969412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楊文首先對匿名郵件中所說的“《開啦》的廣告報價僅在5萬元左右”進行了否認,她表示:“我很難告訴你我們的報價究竟是多少,但是匿名郵件所說的數字肯定是不對的。這個人怎麽可能知道我們的報價?數字我們一直是保密的。”至於《開啦》創刊號的廣告收入究竟是50萬還是100萬,楊文也不願明確回答,隻說:“我能告訴你的是,我們的廣告情況非常好。”她透露,《開啦》第二期將在5月初問世,“現在已經有不少客戶來聯係,因此所謂廣告一期不如一期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記者瀏覽了《開啦》後發現,創刊事情確實沒有長虹的廣告,但除了AMD和紅葉傘,其實還有別的企業打了廣告,其中包括一家大學生網絡社區、一家婚戀網站和一個國際著名服裝品牌。雖然比不上傳統紙媒的廣告量,但平心而論,作為一家新開的網絡雜誌,成績也算過得去了。

  【爆料】  內容好似“農民製造”


  匿名郵件透露,原定在4月1日推出的《開啦》,直到4月14日淩晨2:12才定稿,4月16日才正式創刊,反映出了“徐靜蕾方麵做這本雜誌的勉強和吃力”。郵件還稱:“雖然徐靜蕾投入大量精力製作這本雜誌,但製作的平庸無法掩蓋,甚至有網民將其與楊瀾的電子雜誌相比,並將《開啦》稱為‘農民製造’。”郵件認為,內容類似“大雜燴”的《開啦》很難吸引徐靜蕾博客讀者之外的固定人群。

  【調查】  “圈子”小內容不大眾

  打開《開啦》創刊號,便傳來一陣熟悉的歌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內文的伴奏音樂則是《讓我們蕩起雙槳》,立即明白了所謂“農民製造”的說法從何而來。封麵和照片都做了泛黃或泛青的處理,這是為了配合《開啦》此期的專題——《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徐靜蕾親自出馬,在《老徐會客廳》裏采訪了這部劇的主創。雜誌的寫手多為徐靜蕾圈子裏的“朋友”,像梁文道、顧小白等文化人的文章,還有王朔和韓寒的專欄。最後是星座、養生、時尚等信息。縱觀整本創刊號,懷舊有餘,新銳不足,“農民製造”的說法有點過,但“內容平庸”倒不算過激評價。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麵向上世紀70年代甚至60年代生人的雜誌,內容有可讀性,但卻不具備必讀性。

  此外,關於《開啦》為何延期創刊的問題,楊文解釋原因有二:“一是想做得完美一點再拿出來,二是想湊老徐的生日。”

  【爆料】  閱讀人群肯定不多


  《開啦》創刊號的下載量如今還沒有統計出來,但匿名郵件已經斷言,其閱讀人群的數量肯定不多。郵件分析,徐靜蕾如今的博客已陷入低潮,“在新浪博客的三篇最新文章,點擊均未超過1萬,這與此前其一篇博文一天點擊動輒上10萬已不可同日而語。這意味著徐靜蕾在網絡上的影響力,已開始出現萎縮”。此外,郵件還認為,《開啦》的文章很容易被轉載到網站上,因此雜誌存在本身將成為一個“空架子”。

  【調查】  反響一般轉載熱烈

  《開啦》的定位包括娛樂、時事、人文、經濟等眾多領域,但創刊號的深度和廣度都不足,顯然離老徐的雄心壯誌還有一定距離,而這確實導致了《開啦》反響的平淡。記者昨天試圖在網上搜集網民對《開啦》的反應,卻發現議論這本電子雜誌的人並沒有預想的多,關注者大多為老徐博客的忠實讀者。在網上,關於《開啦》的網頁大多集中在《開啦》創刊前後的媒體宣傳。此外,匿名郵件提到的一個問題——電子雜誌容易被轉載,也被證明了。創刊號中如今被轉載得最火爆的是韓寒的《說徐誌摩》。不過,任何電子雜誌都可能遇到被轉載的問題,以這預測《開啦》前程黯淡,未免對老徐有些太苛求了。

  誰跟老徐過不去?

  匿名郵件是誰寫的?因為郵件中專門提到《開啦》不及楊瀾的電子雜誌,而且還附了一段議論:“此前由於徐靜蕾“密友”王朔對楊瀾和吳征的貶損,為此,雖然徐靜蕾的電子雜誌創意來自楊瀾的老公吳征,但徐靜蕾早已過河拆橋,在《開啦》發布會上閉口不提楊瀾夫婦。”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此事跟楊瀾有關。


  記者昨日下午致電《楊瀾訪談錄》的工作室相關人員,而對方的回應是:“楊瀾一向不喜歡攻擊他人,這件事絕對與我們無關。”不管寫匿名郵件的人目的為何,但此舉已經攪起了幾個由明星主打的網絡電子雜誌之間名氣與利益的“戰爭”。因為中國的網絡電子雜誌絕大部分都是擴本精英,而徐靜蕾的《開啦》則是頭一個公開扛起“賺錢”大旗的明星雜誌。(李麗)

  網絡雜誌將被監管

  據北京多家媒體報道,新聞出版總署擬起草《互聯網出版管理條例》。根據這個條例,將來網絡雜誌開辦前都必須經過新聞出版總署的審核同意,取得互聯網出版許可證,而已經上線的網絡雜誌也將被納入監管範圍。監管重點主要集中在網絡雜誌服務的內容和活動。專家認為,該條例一旦實施,許多網絡雜誌都必須經過“淨化”。

  對這個消息,徐靜蕾和楊瀾方麵都表示已都通過媒體看到了這個消息,但因沒有看到新聞出版總署的條例,所以不作任何回應。(李麗)

  【專家說法】  明星辦電子雜誌優勢不明顯


  許暉(電子雜誌《愛刊網》負責人,有多年的操作電子雜誌的經驗):中國的電子雜誌在3年前起步,幾乎與國際同步。但是,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國外的電子雜誌操作者大多因興趣而做,但國內的電子雜誌操作者們卻從一開始就抱著產業化的目標。可是,從當年的免費電子郵箱開始,中國的網民已經吃慣了“免費午餐”,他們並不願意為電子雜誌付錢,這與那些操作者們的初衷是相違背的。此外,中國的電子雜誌沒有刊號,不受新聞出版部門的監控,說白了隻要擁有一定技術誰都可以做,所以整個行業魚龍混雜。還有,電子雜誌的受眾群也不及傳統媒體清晰。這些都決定了如今的電子雜誌的尷尬現狀。從收入來說,90%的電子雜誌都拉不到廣告,剩餘的10%就算能拉到一定廣告,基本上也隻能抵了製作費,談不上盈利。事實上,現在很多電子雜誌都是靠其他“副業”來養活的,自己並沒有生存能力。因此,電子雜誌雖然名為“雜誌”,但實際上距離真正的“獨立媒體”還很遠。

  明星辦電子雜誌是從去年開始的新潮流,但是除了能更多地吸引眼球,大部分明星電子雜誌的內容優勢並不明顯,它們的作用基本還是為明星作宣傳。徐靜蕾倒是一個例外,因為她能利用自己的朋友圈,組織一些“第一手資料”。因為內容具有獨特性,或許能因此吸引一些廣告。不過,一切還得觀望。(李麗)

  [徐靜蕾回應] 發匿名郵件者是個笨蛋

  昨晚,本報記者就電子雜誌《開啦》被炮轟一事采訪了徐靜蕾的經紀人劉旋。在聽到記者描述完這封匿名郵件之後,劉旋毫不驚訝:“以前也曾經遇到過這種無聊的人。”她對匿名郵件裏的批駁一一回應。

  劉旋首先否認了《開啦》的廣告收益不好,“即使首期隻有50萬元,我們一年有24期,也有1200萬了,他會不會算數的?”說到徐靜蕾博客新文章點擊率下降的問題,劉旋平心靜氣地解釋:“那是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所以老徐的博客現在已經全部變成展開式,一點開就可以看到所有文章了。所以點擊率肯定會降低,這並不代表閱讀率就會降低。說實在話,我們現在沒有必要再追求點擊率了。”


  對於《開啦》“製作平庸”的指責,劉旋聽了有點氣憤了:“是300多頁的周刊,而且大部分都是文字,目前沒有哪個周刊有那麽多頁,我們甚至敢跟傳統媒體一較高低。”她承認《開啦》第一期出來以後,也暴露了一些欄目設置和編輯的問題,因為徐靜蕾“畢竟是第一次做”。劉旋表示,接下來《開啦》還會延續目前的欄目設置,每期都以一個影視作品為由頭,通過采訪和特約記者來探討社會、時尚、人文、養生之類的泛文化話題。

  劉旋表示,《開啦》創刊之後,徐靜蕾看到了存在的問題,但熱情依然高漲,“我們也擔心雜誌內容被轉載,但轉載是把雙刃劍,對於創辦初期來說,它是有積極意義的,轉載率高表明了我們的《開啦》好看,就會吸引更多的廣告客戶。”說到這裏,劉旋嘲笑起匿名郵件的作者:“這個笨蛋,他說我們的作品被轉載多,又說我們的製作平庸,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