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碑歌》將播出 張鐵林斯琴高娃攜手出演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從潘迎紫版的《一代女皇》到劉曉慶版的《武則天》,再到賈靜雯版的《至尊紅顏》,反映武則天的影視作品可謂多如牛毛。成都傳媒集團電視節目中心不惜巨資,購買了另一部反映武則天的電視劇《無字碑歌》成都地區獨家播映權,將於本月10日晚在CDTV-4黃金檔播出。該劇由曾執導《人蟲》《人生幾度秋涼》等京味兒電視劇的導演陳燕民自編自導。在劇中,


張鐵林的“愛妃”武則天由斯琴高娃扮演。陳燕民告訴記者,該劇圍繞“治國人才,有容人之量、識人之智、懂用人之術”四個關鍵詞詮釋武則天,以前作品中從未涉及的泰山封禪等情節,也在劇中有所表現。

“唐高宗”張鐵林

正好有機會鑽研唐史

陳燕民稱《無字碑歌》為曆史正劇,他告訴記者,以前很多講述武則天故事的電視劇要麽是戲說,要麽側重某個方麵,但《無字碑歌》將對武則天的所有榮辱功過進行盡量真實客觀的展示。“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過武則天:是治國人才,有容人之量、識人之智,懂用人之術,我們就是根據這幾個關鍵詞來展開全劇。”為打造這部“曆史正劇”,陳燕民導演在劇本、服裝上都下足了功夫,他透露,《無》劇劇本是他和編劇參考了幾十部史料創作完成的,裏麵台詞大多比較文言化,力求能讓觀眾真切感受當時的人物和環境。“服裝設計也是參考唐代壁畫完成,強調質感。”

對於斯琴高娃和張鐵林這兩位主要演員,陳燕民讚不絕口:“高娃她一直想演武則天,我倆談合作已經談了很長時間。這部劇裏武則天的年齡跨度是68年,她堅決拒絕‘扮小’,隻肯演30歲以後的,之前的則讓給年輕演員溫崢嶸扮演。雖然張鐵林以前演的皇帝都很卡通,但其實他是個很有激情和塑造能力的演員。”對於這部劇,張鐵林掩飾不住濃厚的興趣,據他介紹,陳燕民導演推薦給他的參考資料堆起來簡直像座小山,不過他本來就對曆史題材情有獨鍾,這回正好有機會鑽研唐史,他覺得說起高宗李治過去總說他迷戀武後美色,或晚年懦弱無用,其實正是他創造了空前繁榮的“永徽之治”,他肯聽取並采納一個女人的政見很了不起,可以說沒有高宗就沒有武則天,他的觀念轉變,他對武則天的愛戀、欣賞和依賴都值得深挖,而以前的作品忽略了這些。

“武則天”斯琴高娃

導演深刻劇才好看

斯琴高娃給陳燕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敬業精神。他說,劇組拍攝一場老年武則天前往唐高宗的乾陵述聖碑拜祭的重頭戲,斯琴高娃緩緩走向述聖碑,在碑前坐下後憂傷而深情地說:“天皇大帝陛下,臣妾……來看你了!”由於該劇同期錄音,這樣一個不到一分鍾的鏡頭,卻因為現場各類雜音幹擾,反複拍了4次,斯琴高娃也拖著沉重的鳳冠霞帔來回走了4遍。等到導演一喊“卡”,斯琴高娃在述聖碑前已站不起來了。

回憶拍攝過程,斯琴高娃說:“這部戲是我拍過的最累的一部,心力、體力、腦力都幾乎耗盡。”談到接演這部戲的初衷,斯琴高娃坦言,是導演陳燕民吸引了她:“他是個文學修養很深的導演,我們演員都很膚淺,隻有導演深刻,一部劇才會好看。為讓我演好這個角色,他推薦給我成堆的參考資料,還安排專家給我們上課,非常用心。”對於自己扮演的武則天,斯琴高娃坦誠地說:“我自認內心很像唐朝人,非常傳統的那種,隻要在外形上做些努力,相信沒問題。”對於在劇中對手戲最多的張鐵林,斯琴高娃婉拒了對他演技的評價,“我隻能說他是個很善良也很有學問的人,我們在劇組就像朋友一樣相處。”

“唐太宗”劉威

抱著字典看“天書”劇本

在劇中扮演“唐太宗”的劉威對張鐵林的演技誇個不停:“他以前演的皇帝幾乎都是戲說路線。這部戲裏他演的李治就嚴肅多了,不過他是科班出身,難不倒他,以前演的卡通皇帝也是為了配合劇情需要。”雖是扮演唐太宗,但劉威和斯琴高娃並沒有對手戲,說起這事他還有些遺憾:“我和斯琴的私交很好,之前就商量好要合作,沒想到這次雖是在同一個劇組,但一點對手戲都沒有。她的戲份太多,而我就完完全全算是友情出演。”

在《無字碑歌》中,劉威雖然戲份不多,但在台詞、史實方麵的要求也同樣嚴謹。劉威透露,整部劇最讓他頭疼的就是台詞,文學性太強,甚至都可以作教材,“台詞寫得就像天書,一手抱著劇本,一手還要翻字典。往往頭一天就要背好詞,否則第二天碰到不認識的字就難看了。雖然我的台詞不多,但也快要了我的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