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勤勤成長歲月揭秘 簡曆注明京劇唱過刀馬旦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蔣勤勤

  隨著蔣勤勤(蔣勤勤新聞,蔣勤勤說吧)懷孕逐漸淡出娛樂圈,這個重慶妹子在觀眾的視野裏消失也有一段時間了。

  近日記者走訪了她曾經生活過的沙鐵村、學習過的藝校和工作過一段短暫時間的京劇團,從眾人口中得知,真實生活裏的蔣勤勤,是個懂事又不失倔強,還有點任性的女人。而她的老師和朋友也特別關心近期可能就要臨盆的蔣勤勤,紛紛為她獻上祝福,希望她的生活更加幸福。(由於被采訪者的要求,隱去部分姓名).


 幼年時代 老鄰居:她嘴巴很甜很懂事

  “勤勤是個很懂事的小孩,從小就有禮貌。”在沙坪壩沙鐵村的老房子附近,一個上了年紀的女性這樣說。

  在沙鐵村,蔣勤勤的大部分童年時光在這裏度過。這裏的房子和沙坪壩的高樓比起來,已經顯得比較陳舊,據說好多房子都換了主人,蔣勤勤家也在幾年前搬走了。但這裏並非蔣勤勤的出生地點,這個現在已經貴為明星的小女子,出生在南岸彈子石。
但因為近年來那裏搞開發,她的家早已被那些逐漸生長起來的高樓所代替。

  “你說蔣勤勤呀,就是那個演電視的女娃娃呀。”記者在沙鐵村的路邊向一個中年婦女打聽,她一聽說蔣勤勤的名字,臉上頓時放光。這位中年婦女對記者說:“就在這裏住,演了不少電視劇的。”

  附近的鄰居說,蔣勤勤嘴巴挺甜的,見到認識的人都要招呼叔叔阿姨。“和周圍的小孩子一起耍,捉迷藏,都很好,還挺合群的。”“她對父母也很有孝心的,很聽家長的話。我們也好像沒聽到她家長罵她。”在鄰居的口中,他們對這個鄰家女孩稱讚有加。不過說到如今蔣勤勤成為了大明星,這些樸實的鄰居說到這個事情的時候,臉上突然多了些吃驚的神色:“我們當時都沒想到呀。”

  沙坪壩沙鐵村,蔣勤勤在這裏度過了她的童年


初中時期 藝校老師:她成績普通但很勤奮

  和這些鄰居一樣,藝校的老師們對蔣勤勤的成名也有些出乎意料,但他們告訴記者,其實也在預料之中。

“單從外形條件上看,蔣勤勤的臉形就非常適合上鏡。

  十歲的時候,蔣勤勤從小學考入了藝校學京劇,據藝校的辦公室楊主任回憶,當時藝校的學生都是在全市的小學裏百裏挑一出來的,選的學生都是特別有靈氣的類型。蔣勤勤的錄取證書還是藝校的某位老師親自送去的。在這些老師回憶中,時間過去了很多年,許多記憶都有些模糊了,但蔣勤勤給他們都留下了相同的第一印象:這個小女孩不是很特別,但特別文靜,是個本分乖巧的姑娘。

  楊主任曾擔任蔣勤勤的英語老師,“當時他們這個班是和京劇團定向的,也就這麽一屆。”楊主任告訴記者,藝校的課程設置都是半天專業課半天文化課,晚上還有專業課晚自習。“學生們的學習也是挺辛苦的,蔣勤勤是個好學生,她學習很努力。在很多人印象中,學藝術的孩子可能不太受重視,但蔣勤勤那個時候的確非常認真,同學之間互相較勁,學習氛圍很好。”

  在楊主任談蔣勤勤的時候,她曾經的班主任徐老師也走了進來。兩位老師很客觀地分析:“在班上那麽多同學當中,蔣勤勤成績並不算好,但是她很努力,感覺就是要和自己爭一爭。”徐老師還告訴記者,就在蔣勤勤讀到快初三的時候,她就悄悄向徐老師借高中的語文書了,“那個時候她就決定要考北影那樣的高等學府,別的學生還在玩,她就提前做準備了。所以無論是她後來如願以償地考上了,或者是影視上取得這麽大的成績,我們都覺得是很自然的事情。”

重慶京劇團,蔣勤勤曾經在這裏做刀馬旦

  

初次試鏡 京劇團老師:她嗓子不好唱不了青衣

  老師們客觀地分析,在蔣勤勤學京劇的道路上,最大的製約因素就是她的嗓音條件。“京劇對唱腔的要求比較高,蔣勤勤的嗓音條件並不是十分出眾的,她原本學的是青衣,也正因為這個緣故後來改為刀馬旦。”如今,在蔣勤勤的簡曆上,都填著“刀馬旦”。

  這時候,京劇團的某位老師給了蔣勤勤一次重新發現自己的機會。1989年,這位老師在藝校給學生們排京劇《武家坡》,十三歲左右的蔣勤勤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這個小孩子的身形很好,特別認真。”

  1992年,這位老師手頭有一個單本電視劇《媚態觀音》。“當時這部劇我在負責,劇本中與觀音有關的人物是兩姐妹,姐姐後來成了觀音。我們四處尋找女演員,看了差不多50多號人,都沒發現合適的。”老師向記者回憶起當時蔣勤勤第一次“觸電”的經曆。

  “我們京劇團因為經常和他們藝校這幫學京劇的孩子打交道,自然也有些了解。我那時候就想到了蔣勤勤,不過最初的打算是讓她演劇中的妹妹。”

  這位老師向劇組推薦了她,“去的時候是中午,巧得很,全班同學都午休了,就蔣勤勤在值日打掃衛生。”老師於是就讓蔣勤勤站起來做了幾個簡單的動作,然後回答了幾個問題,“他們當場就拍板,就是她了。”

  然而藝校對學生出去拍戲管理得還是比較嚴格,尤其是對像蔣勤勤這樣還沒到畢業時候的學生,限製更多。為了能讓蔣勤勤出演這個角色,這位老師親自跑到藝校給校長、教務主任和蔣勤勤的任課老師做工作,費了不少口舌才得到學校的同意。

  蔣勤勤自己也沒想到,出演這部戲隻不過是邁出幸運的第一步。在劇組裏,由於老師的極力推薦和她自身的靈性,大家都非常喜歡她。“她是學京劇出身的,古裝扮相很漂亮,就有觀音的那種氣質,為此我們特地把劇本都做了修改,將觀音這個角色改成妹妹,讓蔣勤勤來演。”

  重慶京劇團,蔣勤勤曾經在這裏做刀馬旦

正式拍戲 京劇團老師:她倔得要命哭不出來

  然而第一次演戲,盡管幸運地當上了女一號,但蔣勤勤走得並不順暢。
京劇和表演雖有許多相通的地方,但畢竟沒接受過專業影視表演訓練,剛開始演戲的時候,對蔣勤勤來說不免有些困難。那時蔣勤勤還不到16歲,演出的角色卻有豐富的情感經曆,隻要一休息,她就捧著劇本研究,揣摩人物心態。

  老師回憶到,有一場戲需要蔣勤勤哭,可她就是找不到感覺。這可讓現場的工作人員著急得不得了。他們甚至嚇唬蔣勤勤,“你要是不哭,這戲就不給你演了”。

  有的小孩可能一聽就被嚇哭了,但沒想到蔣勤勤的倔勁卻給嚇了上來,不但沒見眼淚掉下來,反而還站著一動不動,直直地把工作人員盯著,似乎在說:“別以為嚇嚇我就怕了,我就是不哭。”足足僵持了20分鍾,戲沒法拍下去。

  拍戲時的僵持讓京劇團的這位老師知道了,他趕緊走進屋裏把蔣勤勤拉到一邊,耐心地開導:“能演到這戲不容易的,還有好多人在外麵等著呢。要是你不好好表現珍惜這個機會,可能就再也沒有了。”看似簡單的幾句話觸動了蔣勤勤的內心,把剛才還倔得不得了的她打動了,淚水說來就來。從此哭戲對她來說輕而易舉。

  初出茅廬就演主角,蔣勤勤憑《媚態觀音》一炮而紅,此後還是學生的她片約不斷,峨影、川台等都找她演戲。這位老師把蔣勤勤帶上了影視表演的道路,蔣勤勤心中也是滿懷感激,有時候她也會和老師打打電話。“那時候她還是有點怕我的,畢竟我在她麵前是老師,怎麽也得嚴肅點。”老師回憶起當時自己批評蔣勤勤的樣子:“我告訴她這裏沒演好,她就一句話也不說,隻是把頭低著,臉漲得紅紅的,等我說完了,她還是不抬頭,隻是‘恩,恩’地答應我。”老師說到這裏臉上還一直保持著笑容,“她當時不吭聲,回頭自己就會下功夫改進,是個挺有主見的學生。”

成名之後 同學董柯:她參加聚會不願AA製

  最近這兩年蔣勤勤沒回重慶,以前回重慶的時候,同學會是免不了的。

“我們開同學會的時候,大家還不是聚在一起鬧啊、瘋的,誰和誰都沒有距離感覺。她從來不會擺出自己是明星的架子,大家都是同學,是朋友。”蔣勤勤的同班同學董柯這麽說,“吃飯之後,蔣勤勤總會搶著買單,不過我們都不肯,大家都是同學嘛,哪有誰讓誰買單的說法,結果大家就決定AA製。”這位同學說,一開始蔣勤勤還覺得不樂意,畢竟她各方麵的條件要比其他同學好,所以她覺得應該買單。

  和蔣勤勤的許多同班同學一樣,董柯也在京劇團工作。他一點也不介意在文中透露自己的名字:“我是勤勤的一個粉絲,也是她最好的朋友。她的每一部戲我都要看,還會發短信和她探討,從朋友的角度給一些建議。”

  和其他人直接稱呼蔣勤勤的名字不同,董柯親切地稱呼她為“勤勤”。就從這一點,都能感覺到情感上的親近。“藝校讀書的時候,我和勤勤是同桌。周末放學回家,由於我們都住在沙坪壩也一起走,一起坐車。大家邊走邊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董柯說,和蔣勤勤一起讀書的那些年月,大家共同經曆了從少年到青年的轉變,大家的相處都比較真實和隨意。友誼已經沉澱了下來,而且隨著年月的積累會越來越深。在董柯的眼裏,蔣勤勤既有東方女性的高貴氣質,又有普通女孩的可愛和淘氣。

  在所有同學的婚禮中,唯有董柯的婚禮蔣勤勤參加了。“可以說,所有同學的婚禮她都希望參加,但可能檔期安排不過來。我結婚是2004年,正巧她有空,就回重慶了。”

  為了防止記者或者粉絲太多,董柯特意安排了一個“秘密”包房,就連董柯的父母都不知道蔣勤勤會來參加。等蔣勤勤來後。董柯直接安排她進了包房裏,隨後才讓同學跟著進去。“當時就成了一個同學會。”董柯回憶起來,臉上還閃著光,“後來有人認出了她,她也一一滿足了別人合影、簽名的要求。”

  隻是最近董柯表示自己沒怎麽“騷擾”她,因為蔣勤勤懷孕的消息已經在京劇團裏傳開了。“我相信她能照顧好自己,不需要太多的關注和打擾。”董柯說,勤勤一直是個有些大大咧咧的人,平時穿著也很隨意,生活上可能考慮得不是很多,現在有父母照顧懷孕的她,大家都挺放心的。“有父母在身邊,對她來說更好。”12月份董柯要去北京出差,“我到時候會去看看勤勤。”“那時她應該要生了吧?”董柯偏著頭想了想,笑著說:“應該生了,那我得給小孩帶點禮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