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阿斯麥公司官網所說的那樣,“改變世界,從每一納米開始。阿斯麥為全球領先的芯片製造商提供大規模生產矽片圖案的能力。”
根據公司的介紹,1984年,荷蘭的電子巨頭飛利浦公司和芯片機械製造商先進半導體材料國際公司(ASMI)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為不斷增長的半導體市場開發光刻係統。這家名為ASM Lithography的公司在荷蘭埃因霍溫(Eindhoven)飛利浦公司辦公室旁邊一個漏雨的棚子裏,開始了其艱難的創業曆程。1985年,公司創辦人帶著100名員工遷入位於費爾德霍芬的新建辦公室和工廠,距離飛利浦研究實驗室僅幾公裏之遙。
實地探訪阿斯麥: 從小村發展出來的科技奇跡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最近實地探訪了阿斯麥總部所在地費爾德霍芬市。這個城市與埃因霍溫市隻隔一條街,彷佛兩個連體城市,也因此許多人誤以為阿斯麥在埃因霍溫。
在費爾德霍芬市,阿斯麥的建築和附屬機構幾乎遍及半個城市。廠區規模宏大,但可以看到,它依然在建設之中。廠區附近一個加油站商店的女員工告訴記者,還在發展建設中的阿斯麥對這座城市非常重要。
在費爾德霍芬和埃因霍溫兩市中間那條街的一個餐館裏,記者和一個叫保羅(Paul)人聊了起來。他是一位腦外科醫生,在埃因霍溫一家醫院工作,但他有一些朋友在阿斯麥工作。他告訴記者,阿斯麥派生於另一家荷蘭科技巨頭----皇家飛利浦。這家公司就是從埃因霍溫發展起來的,並帶動了這座城市的發展。
他說:“現在,阿斯麥成了菲爾德霍芬的最大企業,並且還超過了飛利浦。阿斯麥創建於1984年,那時的菲爾德霍芬還是一個小村子,現在已經是一個城市了。但是菲爾德霍芬的市民並不樂見這一切所謂的發展。”
在記者的追問下,他回答說:“阿斯麥的飛速發展給市民生活帶來了很多問題,如擁擠的交通,高價的房子和商品,糟糕的環境。阿斯麥的發展是給市民帶來了就業和收入,但是,當地人在阿斯麥之前的生活也不錯,也很愜意。所以,除了開店的,普通市民並不喜歡現在的發展。”
中國成阿斯麥最大客戶,是其光刻機的最大進口國
阿斯麥公司2024年年報顯示,其全年銷售收入達到創曆史的283億歐元,其中係統設備銷售達217.69億歐元,而中國的采購額占其係統設備銷售收入的41%,遠超韓國(21%)、美國(17%)和台灣地區(11%)。中國購買了超過四成的阿斯麥光刻機設備,超過了其光科技的第二和第三大客戶美國與韓國的總和。
其實在2023年中國就已成為阿斯麥的第二大客戶,采購額占其係統設備銷售的29%,距離排名第一的台灣隻差一個百分點。
2023年9月,在美國壓力之下,荷蘭政府擴大了光刻機的出口限製。依據該政策,從2024年1月1日後,阿斯麥高端的浸潤式光刻機中,僅NXT:1980Di以及之前更成熟的光刻機才能夠銷售,比NXT:1980Di更先進的就不能賣給中國。也就是說,從2024年後,中國不僅不能從阿斯麥采購最高端的極紫外EUV光刻機,而且連高端的DUV(Deep Ultraviolet)光刻機也不能購買了。
於是,中國在該限製政策實施前的幾個月裏瘋狂搶購DUV光刻機。而這些訂貨是在2024年以後交付的,這也是造成阿斯麥2024年對華銷售出現井噴式增長的主要原因。
中國能夠使用DUV製造高端芯片嗎?
深紫外光源光刻機DUV可使用等效波長134納米紫外光源,製造7-130納米製程的芯片。極紫外光源光刻機EUV光源波長為13.5nm,可用於製造5納米以下,最小達1.5納米製程芯片。
中國目前已擁有數以百計的次高端DUV光刻機,據報道,他們已經可以使用DUV光刻機生產7納米製程芯片。
不過,阿斯麥首席執行官克裏斯托夫·富凱(Christophe Fouquet)對媒體表示,中國芯片製造商或能夠使用DUV工具生產7納米、5納米和最終3納米技術水平的芯片,但這樣做,其產量將會很低,或許可以此體現其工業實力,但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他還說,由於EUV光刻機的限製,西方會在芯片製造技術上對中國保持10-15年的領先地位。
荷蘭政府改變政策,允許阿斯麥巨額出口生意?
據路透社1月17日報道說,荷蘭政府在做出了一項此前未曾報道的政策決定後,把阿斯麥數十億歐元的對華銷售排除在敏感商品出口披露之外。報道說,此舉值得關注是因為披露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軍民兩用”產品的出口在荷蘭此前一直是例行公事,而現在,那些依靠公開數據來了解一個國家軍事能力的專家和機構可能再也無法全麵了解有關情況了。
荷蘭人阿諾尼梅·比德拉根(Anonieme Bijdragen)是一位YouTuber。他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談到了他對路透社披露的荷蘭政府以商業敏感的業務數據為由不再要求阿斯麥報告對華出口的軍民兩用DUV的事情發表了看法。
“那些用於軍事目的的技術,或被與荷蘭和整個西方敵對的集權勢力掌控,現在卻不再報告!最重要的是,這項技術將幫助中國縮小技術進步的差距。直到最近,中國一直落後西方 10 年!我預計美國現在會更加懷疑歐盟。鑒於特朗普對歐盟成員國在北約方麵的要求,我預計歐盟的討價還價地位將更加糟糕。然而,我更擔心的是,中國軍方和集權主義控製網絡的獲益。阿斯麥和荷蘭完全不負責任。人們應該考慮中國那些受壓迫的群體的命運,例如藏人、維吾爾人、香港人,也不要忘記台灣的命運。我對此感到憤怒。”
荷蘭外交部和阿斯麥做出回應
針對荷蘭政府的這一政策改變,荷蘭外交部發言人羅莎琳·蘭廷克(Rosaline Lantink)回複美國之音特約記者的問詢時解釋說,歐盟關於兩用產品的法規中包含一項條款(第26條),該條款規定了成員國在歐盟層麵進行年度報告時必須提供的已頒發許可證的相關信息。荷蘭外交部每月會在荷蘭政府網站上發布已頒發的兩用產品出口許可證的報告。該報告涵蓋了根據歐盟兩用法規頒發的出口產品或技術的許可證。未納入歐盟兩用法規但仍需獲得許可的產品或技術,不包含在月度報告中。這也適用於荷蘭國內關於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的法規。
她說:“目前,荷蘭外交部避免報告根據國家出口管製措施頒發的許可,因為這些信息很容易追溯到特定公司,進而可以洞察對競爭敏感的商業數據。此類披露報告的出發點是政府遵守有關商業敏感信息的法律法規等。”
阿斯麥公司的媒體關係經理馬克·阿辛克(Marc Assinck)在與美國之音的電話采訪中否認媒體有關阿斯麥出口的機器設備不再是出口限製的一部分的報道。
“兩周前,媒體報道中的一個錯誤是,看起來,他們說這些機器不再屬於出口限製的範圍,這是不正確的,”他說。
阿辛克說,阿斯麥有許多類型的機器,其中一些他們不能出口,因為這些設備被列入軍民兩用產品。
“荷蘭政府在其年度出口匯總中決定不將這些數字納入其中。這是荷蘭政府的決定,我們無法對此發表評論,”他補充說。
中國是荷蘭和阿斯麥難以割舍的大市場
中國目前是荷蘭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也是荷蘭在亞洲最大進口來源國,而荷蘭則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根據中國外交部公布的中荷雙邊貿易數字,2023年雙邊貿易額為1170.9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額1001.9億美元,同比下降14.6%;進口額169億美元,同比增長35.1%。2024年前9個月,中荷雙邊貿易額820億美元,同比下降7.2%。其中,中方出口額681億美元,同比下降10.9%,進口額139億美元,同比增長16.0%。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阿斯麥光刻機設備約72.5億美元,占該年荷蘭對華出口約43%。2024年前九個月,中國采購的光刻機設備約70億歐元,超過同期荷蘭對華出口份額的50%。
阿斯麥公司的媒體關係經理阿辛克在采訪中談到了中國市場對公司的重要性。
“我們有很多中國員工,有很多中國客戶,在中國也有辦事處,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我們希望能為這個市場提供服務,”他說。
不過,他認為,由於其他客戶沒有或是推遲接收他們的產品,使得中國在阿斯麥2024年的銷售中占據40%的份額,但這隻是一種暫時的現象。他說,2025年後阿斯麥會將中國市場份額維持在其總銷售額的20%以下,但公司的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銷售收入440至600億歐元。但他沒有提及在對華銷售不出現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其銷售額翻番的目標。
荷蘭期望自己主導出口,特朗普政府將作何反應?
荷蘭首相迪克·肖夫(Dick Schoof)在1月底會見了中國副總理丁薛祥後告訴媒體, “中國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尤其對荷蘭而言。這意味著你必須在所有會麵中考慮到這一點。”
肖夫說,他已接受對方的邀請,將於今年晚些時候訪問中國。他表示,荷蘭政府不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改變半導體設備出口政策——荷蘭決定自己的出口政策——但兩國仍然是親密盟友。
來自東京的長尾賢(Satoru Nagao)博士,是金達爾印度研究所顧問及美國哈德遜研究所客座研究員。他對美國之音說,未來的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將會很嚴厲,特朗普政府將要求荷蘭限製對華出口,尤其是芯片製造設備。但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是“美國優先”,並試圖在美國製造芯片。
他認為,特朗普政府將有可能通過關稅尋求與荷蘭政府達成協議,在這樣的談判下,荷蘭政府需要一張牌來與特朗普政府打交道,而這張牌就是阿斯麥。
“我認為,在特朗普政府的領導下,阿斯麥限製對華出口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特朗普要求阿斯麥和荷蘭政府之前,他們應該增加對華出口。當特朗普要求荷蘭政府停止出口時,他們就停止出口,並表示他們忠於特朗普政府,隻不過是從中國賺了些錢,”長尾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