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孩子在農家住宿七天 臨走前向農村親人下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富家子與窮孩子的七天互換   原生態真人秀節目《變形計》引發爭議:是殘忍?還是震撼?   魏程,城裏少年,不珍惜生活富足,現已輟學,晝伏夜出,在網吧發呆,“不在網吧,就在去網吧的路上,不在睡覺,就在打算睡覺的床上”。      高占喜,青海村娃,埋怨家境貧困,希望通過讀書征服城市,卻麵臨失學危機。   湖南衛視一檔生活互換類節目《變形計》,給了他們角色變換一周的機會。七天過後,他們重新回到了原本屬於自己的生活。   七天是短暫的,對於這兩個少年來說,卻又是漫長的,這是一段心靈煎熬的旅程。而《變形計》的這一模式,社會評價毀譽參半,殘忍?震撼?     放浪少年與窮孩子的互換   魏程,來自長沙,整日迷戀網絡遊戲,初一時已經輟學,現在已經專職打了兩年多的遊戲,他這樣說,“網絡就是我的全部生活,網吧就是我的家。學習,前途,期望……都太遙遠了。”在他的世界裏,能讓他有興趣的,隻有攻克一個個不同的遊戲,生活的挑戰就是將每一個新遊戲玩到最好,然後,再開始下一個新遊戲,繼續下一個新的挑戰。魏程與家人的關係淡漠,每一個人對他的勸解、開導,得到的都是他無理的無視。   青海的農村少年高占喜,瞎眼的父親,病弱的母親,貧瘠的土地,閉塞的交通……除了窮,還是窮,他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學習上,可是,他的父母根本沒有能力再供他升學。   互換前,兩人顧慮重重,魏程不願離開網吧半步,高占喜擔心被城市人拐賣。費盡周折後,兩人互換實現。     離別時驚人一跪,淚如雨下   魏程到了農村,在青海的新家裏,他受到了最誠摯的照顧。新父母借著錢給他辦吃的,可是,他還是將那粗劣的食物嘔了出來。他也睡不習慣北方的熱炕頭,一夜無眠。   交換後第一天,魏程走進學堂。他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在課堂上當起了電腦老師,在新同學麵前,他大談網絡遊戲的壞處,博得了同學無比的崇敬。但是,他在隨後的英語課上,睡著了。第二天,魏程在電腦課上,輔導同學用word,送給同學禮物。之後上課,他沒有睡覺。第三天,魏程上數學課得到老師的鼓勵。   青海農家進入農忙時節,魏程幫爸媽拔了一天的麥子。忽然,他想去黃河看看,對於這個在湖南水鄉生活的孩子,奔騰的黃河是他的夢想之地。   第五天中午,魏程出門挑水遭遇大雨,但是,他不會挑擔子,狼狽之中,他受不了這樣的苦,萌生退出互換之意。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他農村的父親拿出幾年積蓄,讓他去黃河玩。魏程眼角紅了,他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第六天,魏程到工地打工,筋疲力盡後領到20元工資。這個時候,他開始理解起自己的親生父母來,他說自己要悔過自新。   第七天,拿著農村父母塞給他的積蓄,魏程來到了黃河。他因想家而痛哭,說出輟學的緣由。   一周的時間即將結束,魏程的農村爸爸,為了讓他在回家前洗個澡,給他挑水。但是,在挑水回家的路上,這位失明的父親摔倒了。魏程心中愧疚不已,痛哭失聲。這個時候,他農村的媽媽和弟弟也在為魏程的一家準備禮物。   農村的爸爸堅持要送魏程下山,途中,他們碰上騎車往家趕的高占喜。離別時刻,魏程把用工錢買了一個水瓢送給媽媽,隻因為農村家中那個已經漏水。隨即,魏程突然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他跪在農村爸媽跟前,淚如雨下,久久不肯起來……     父親受傷,農村孩子決然回家   與魏程在農村生活的同時,鄉裏孩子高占喜走進了城市,角色變換後的第一夜,他大開眼界,平生第一次坐了飛機,看了高速路。奇怪的是,坐進城裏爸媽的寶馬車裏,他的幸福突然轉變成了偷偷地流淌的淚水。剪頭發、打手機,占喜接連落淚。麵對豐盛的晚餐,他緊張得五次掉筷子,回家後收下200元零花錢。第一天的城裏生活,占喜被電視劇所吸引,全然忘記了看書。第二天,他愛上了卡丁車遊戲。這時,他城裏的表弟、表妹特意趕來陪他。晚上,占喜很豪爽的請表弟表妹吃飯。第三天,占喜買了一大堆零食,他似乎開始學會花錢了。第四天,占喜逛公園和動物園,買了四本書。第五天,第五天占喜到媽媽的印刷廠幫忙,覺得很無趣。   又是一天過去了,占喜去賣報,他發現,城市裏並非都是繁華,也有人活得很辛苦。   臨走前的一天,占喜收到了城裏父母送給他的自行車,他興奮不已。晚上,他意外得知親生父親摔傷腳的消息,決然馬上打包,要求回到了那個貧瘠的農家院子。   第八天,占喜拿出自己全部的錢,清晨拉著城裏的爸爸媽媽,請他們吃麵,還花了很長的時間,畫了代表一家人的畫,送給城裏爸媽。   在機場,占喜拒絕了城裏媽媽的擁抱,揮淚離開。   占喜平靜地回到了原來的生活當中,他說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隻有考上大學才能走出大山。據湖南衛視     觀眾評說   讓我們不得不感動   我不知道,他們的心裏有什麽想法,但我想,他們將來的人生,都將會因為這一次互換而改變。 我不知道,別人看了會有什麽想法,可是,我,隻覺得感動,原來,在城市人眼中那麽壞,那麽沒有出息,沒有希望的一個孩子,他也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感動流淚;也會因為學校老師、同學對他尊重的目光而對得開朗、好學,喜歡與同學打交道;原來一個天天玩都沒有笑容的孩子,竟然會在與同學毫無意義的追跑打鬧時,笑得那麽開心。原來,並不是他不好,而是我們沒有發現他的好,沒有讓他表現出他的好。   原來,在大家都擔心農村孩子會留戀城市繁華而不肯再回到原來生活的時候,那個小小的孩子,已經能夠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路在哪裏,主動提出回到農村,繼續做他的農活,吃他的黑饃饃,他甚至已經下定決心,要努力讀書,真正地過上那種日子。這樣的境遇,讓我們不得不感動。   原來,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在人們的關注中,不知不覺的改變了,不知不覺地感動著我,也感動著所有的人!   網友非花非霧   創意不錯,但太殘忍   這個節目的出發點也許不錯,但對於窮孩子高占喜而言,是不折不扣的南柯一夢,當7天的夢一般生活的結束,我很懷疑他能否再重新適應過去的窮日子。接下來,他那幼小的心靈將承受怎樣的落差和不平,我們不得而知;但角色互換的第一天,他坐在舒適的汽車裏望著窗外的繁華而突如其來的淚水,已經說明這個小男孩很清楚自己將麵對的宿命。換作是我,換作任何一個人,去設身處地的想,這都是極其殘忍的。   殘忍在於:想象城裏人不穿有補丁的衣服,想象城裏有很多高樓,這是希望;而明知隻有7天可以不穿補丁的衣服,隻有7天可以看到高樓,這就是絕望。   在魏程這邊,城裏孩子到了鄉下,再苦再累,也不過隻是玩玩“憶苦思甜”的流行遊戲,就象小崔最近搞的長征故地遊一樣。別看最後魏程又是哭又是跪的,我感保證他回去後不幾天就會一切恢複原樣。這本來就是一場演出,演出完了,該幹嘛還幹嘛去。   我不懷疑這個創意有可取之處,它至少有它的現實意義,可以促使更多人來關注城鄉的差別——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差別,是幾個時代的差別。但是在思考如何改變這種社會現實的時候,這種殘忍的做法是否可取,我認為是值得商榷的。   網友夢園老人   誰是下一個犧牲品?   短短的七天,魏程會不會真正戒掉網癮很難馬上下定論,更讓人擔心的是,高占喜將會重新回到貧困的小山村繼續自己貧困的生活,巨大的落差可能會令他奮發讀書,也可能讓他無法釋懷。一個短短的節目,改變不了什麽,但它足可以改變一個小孩的命運。   說白一點,高占喜也就是《變形計》的一個試驗品,一個犧牲品,包括我包括所有的觀眾不經意間成了這出慘劇的幫凶,而且還大聲叫好。麵對貧困的人們,我們可以做的很多,但貧困的人們不需要《變形計》,湖南衛視的急功近利和娛樂性,讓《變形計》注定隻能站在城裏人的視角考慮問題。網友聖誕玫瑰     新聞背景   《變形計》:原生態真人秀   自9月4日起黃金時段,湖南衛視開播一檔大型原生態真人秀欄目《變形計》,該欄目除了保持日播欄目一周四期的播出量外,還加大了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力度。   據悉,《變形計》是湖南衛視繼《超級女聲》後重點研發的一檔大型生活角色互換節目,以紀錄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號稱“新生態紀錄片”。結合當下社會熱點,尋找熱點中人物,安排他們進行互換人生體驗,參與節目的雙方在七天之中互換角色,體驗對方的生活。節目全程每天24小時跟拍,粗加剪輯後即以原生態形式播出。   據了解,首期《變形計》的主角是長沙網癮少年魏程和青海山區少年高占喜。在短短的7天裏,魏程去青海省民和縣的朵卜村給一個盲人爸爸當兒子,吃粗麵饃饃,下地幹農活;而盲人爸爸的真正兒子高占喜到長沙,在魏程家體驗魏程久已厭倦的富足生活。通過這種互換身份,交換生活,該節目希望讓富家子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目標,讓貧困少年從外麵的世界找到實現夢想的更多動力。   據了解,《變形計》的出發點———交換人生,在國內同業中尚屬首次。其前身是今年6月份湖南衛視午間資訊欄目《播報多看點》播出的《我是兒子的“兒子”》,該片全程記錄了一個家庭裏的父親與兒子,通過一周的角色互換,相互體驗對方生活,最終達到相互理解的故事。據說,該節目播出創造了極高的收視率,全體主創人員也因此曾受到湖南廣電集團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