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叫一聲媽你可聽見”-婆婆照顧癱兒媳20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婆婆,叫一聲媽你可聽見”   婆婆照顧癱兒媳二十餘載感動鹽城   本報記者 薑振軍 實習生 王紅豔 文/攝   鹽城市鹽都區龍岡鎮有這樣一個家庭,在家庭成員們還在為新生兒的降生欣喜不已時,一連串的不幸卻接踵而至:兒媳產後中風,孩子夭折,隨後兒媳又癱瘓在床不能動彈……麵對兒媳帶來的煩惱和負擔,婆婆一家人毫無怨言,對其不離不棄。 耳背的婆婆總是按時為兒媳翻身、擦洗身子;癱瘓的兒媳大小便失禁,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婆婆也二話不說地為她清洗被褥上的髒物…… 這樣一晃就是20多年。知道的人都說,要不是年過七旬的婆婆20多年來的悉心照料,這個癱瘓的媳婦肯定早就不在人世了。無私婆婆照顧癱兒媳的感人事跡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婆婆也被地方婦聯評為“感動鹽都十佳母親”。   A 不幸一次次降臨普通農家   “孩子,今天我從新河廟集市買了件你喜歡的白色襯衫,給你試一試。”老奶奶楊翠英微笑著對睡在竹椅上的兒媳顧為翠說。說完,楊翠英就忙著給兒媳翻身、試衣。看著在自己身邊忙碌著的老人,顧為翠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是一個發生在鹽城市鹽都區龍岡鎮徐莊村一組一個普通農家的感人場景。   睡在竹椅上,養得白白胖胖的顧為翠癱瘓在床已逾20年。知情的人都說,要不是婆婆一家人20年來的悉心照料,她肯定早就不在人世了。   1985年正月,23歲的顧為翠和比她大一歲的本鎮徐莊村一組農民彭金林喜結良緣。結婚後,小彭學了一手木工手藝,顧為翠在家耕種著2畝地,夫妻倆恩恩愛愛,日子過得十分甜蜜。同年10月,顧為翠到了臨產期,公公彭誌昌和婆婆楊翠英也高興得合不攏嘴,全家人沉浸在歡樂之中。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10月初9,顧為翠因產後中風,胎兒還沒能見到人間的第一縷陽光就夭折了。一家人心中希冀的幸福畫麵一下子便化為泡影,看著為孩子準備好的衣物、玩具,以及牆壁上張貼著的一張張笑吟吟的兒童圖片,一家人傷心欲絕。但日子還要過下去。一家人原以為經過時光的流逝,他們會將不幸漸漸淡忘,在下一個新生命到來時,他們一家能重獲幸福和快樂。正是這個信念,讓彭金林一家堅強地挺了過來,邁過了這個“坎”。   然而,命運並沒有因為他們的不幸和善良給予他們應有的眷顧。相反,更加殘酷的現實如同一桶涼水把一家人澆得透心涼。當年年底,顧為翠因中風又患上了類風濕關節炎,雙腿動彈不得,完全失去了知覺,從此便癱瘓在家。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顧為翠的兩隻手逐漸變形。從此,白天一張竹椅、晚上一張床便像粘在了病體上一樣,成了顧為翠的支撐物。   B 婆婆20年如一日照顧媳婦   看著原本亭亭玉立的妻子整天躺在竹椅上以淚洗麵,丈夫彭金林的心中充滿了憐惜,他恨不能將自己的身體換給妻子。左鄰右舍都為顧為翠深深惋惜,更為彭金林著急,好心人也私下勸彭金林:人生道路還很長,顧為翠病成了這樣,完全是一個累贅,不能因此而毀了你自己的終生幸福,幹脆離婚重新找一個。   麵對人們的勸說,全家人毅然作出決定:“為翠是我們彭家的人,我們一定得負起責任,不能不管。”為了讓顧為翠寬心,婆婆楊翠英語重心長地對兒媳說:“孩子,你不要有任何顧慮,有什麽困難,我們大家一起挺過去,這裏永遠是你的家,你永遠是我們最親的孩子!”   為了兌現諾言,治好顧為翠的病,一家人開始了漫長的求醫曆程,他們先後到上海、南京等一些大中城市求醫問藥。他們東湊西借,共花費了近10萬元治療費。至今,一家四口還擠在3間舊磚房裏。   1990年,經醫生診斷,顧為翠的病治愈可能性極小,隻能在輪椅上度過一輩子。得知自己今後再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後,顧為翠幾次想到了輕生,她不願拖累婆婆一家人。一次又一次輕生,一次又一次被家人用真情喚回……   為了讓顧為翠能過得舒服些,公公彭誌昌特地請人按照她的身體特征製作竹椅。如今,顧為翠所躺的竹椅已經更換了5張。冬天躺在竹椅上冷了,婆婆一針一線地縫製了一條柔軟暖和的棉絨墊子。為了給媳婦取暖,她將自己年輕時陪嫁的銅爐拿出來,裝些帶火星的木炭,放在媳婦竹椅旁;夏天天氣炎熱,婆婆就在竹椅的上方固定一根鋼繩,將一台微風扇懸在顧為翠的頭頂上方。   夏天幫助顧為翠洗澡是丈夫和婆婆必做的工作,有時彭金林外出做事不在家,婆婆就獨自一人幫顧為翠洗澡。顧為翠不能翻身,婆婆就小心翼翼地用毛巾為她輕輕地擦拭身子。   “婆婆就是媽媽,要不是她,我的骨頭早就打鼓了。現在她的耳朵不好使了,我喊她一聲媽媽,也不知她能否聽見!”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婆婆楊翠英二十年如一日,毫無怨言地照顧著顧為翠,這份情甚至超出了母愛。看著婆婆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顧為翠不禁潸然淚下,向記者說出了心中無盡的感激。“和所有的癱瘓病人一樣,我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特別冬天,婆婆那雙布滿老繭的手總是不顧寒冷,洗淨被褥上的髒物。”   C “我就是婆婆的耳朵,婆婆就是我的手”   “為翠不喜歡吃肥肉,每次吃肉媽媽都將肥的挑給自己。”丈夫彭金林說,在生活上,全家人盡可能地關照著顧為翠。妻子喜歡吃魚,為了讓她經常吃到新鮮的魚,同時又能節省家庭開支,婆婆讓公公彭誌昌自製了一些漁具,外出捕魚。看到媳婦一個人躺在家裏無聊,2003年秋天,婆婆將平時種田攢下的2000多元錢取出來,特地托人從鹽城買回了一台25寸彩電、一台VCD機和一些媳婦愛看的淮劇、京劇碟片。顧為翠雙手變形,吃飯不方便,原先使用的羹匙長度不能將吃的東西送到嘴邊,公公就找來一根長竹條子和銅絲綁在柄端,並買了一套吃自助餐用的不鏽鋼餐具。   “別人家都是公公婆婆年紀大了,兒子兒媳來照顧的,可我們家不一樣,我年紀輕輕就癱在了床上,什麽事都做不了,連吃飯都要靠婆婆喂。我真是修了一個好婆婆,嫁了一個好婆家。” 顧為翠告訴記者。   顧為翠說得一點兒都沒錯,她除了嘴巴能說話,頭還能轉動外,根本做不了任何事情,就連接個電話都會遇到常人想不到的困難。早在采訪之前,彭金林就告訴記者,說家中每天都有人,但記者多次打電話卻沒有人接,後來才知道,顧為翠的公公婆婆年齡大了,耳朵都聽不見。每次電話響了,隻有顧為翠能聽得見聲音,但她身體不便動彈不得,隻能扯開嗓子喊婆婆,婆婆偶爾聽見了就會跑過來,將電話拿到顧為翠的耳邊,由顧為翠和記者說話。當然,如果婆婆聽不見,顧為翠就接不了電話。然而顧為翠卻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就是婆婆的耳朵,婆婆就是我的手。”   D 偉大母愛感動鹽都   如今,公公婆婆在家照料顧為翠,耕種著6畝地,彭金林則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做木工活。家庭經濟雖然拮據,但正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和愛,家中仍然充滿了歡樂和幸福。   72歲的婆婆楊翠英以一個母親博大的胸懷,20多年如一日照料癱瘓媳婦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她們一家也多次被當地鎮政府和徐莊村評為“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去年,楊翠英當之無愧地被鹽都區評為“感動鹽都十佳母親”。   鹽城市鹽都區婦聯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弘揚母親的愛心奉獻精神,在全區形成尊重婦女、尊重母親,努力建設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濃烈氛圍,鹽都區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婦聯聯合開展了以“熱愛母親、回報母親”為主題的 “感動鹽都十佳母親”評選活動。鹽城市鹽都區各級黨政、群團組織自下而上、層層推薦,一大批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動鹽都、感動鹽都大地八十萬兒女的母親進入人們的視野,經過慎重評選,最終決定授予楊翠英等10名同誌“感動鹽都十佳母親”稱號。   “楊翠英的感人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她是全區廣大母親的驕傲,是婦女學習的榜樣。”鹽城市鹽都區婦聯的這位負責人說,希望廣大婦女學習楊翠英勇於奉獻、潛心育子、愛心博大的高尚品德,崇尚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追求充實、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希望每個家庭都能真誠相待,和睦相處,讓真情溫暖家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