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妻子重病如植物人 退休將軍貼身照顧其6年(圖)

妻子重病如植物人 退休將軍貼身照顧其6年

文章來源: 長沙晚報 於 2006-04-30 10:56: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張炳生將軍已在妻子的病房度過了六個春秋。
沒有語言的交流,隻有兩雙眼睛深情凝望,兩顆心默默相守。為貼身照顧全身癱瘓、氣管切開,隻有眼睛能夠眨動的妻子,武警廣東總隊原總隊長張炳生少將將“家”搬進病房,至今已整整6個春秋。

日前,筆者在武警廣東總醫院住院部,見到了張炳生少將和他的妻子。

軍功章裏有妻子一半

這個“家”很簡陋,三張病床、一張睡椅、一張小書桌和一台彩電。中間那張寬大的病床,躺著將軍的妻子伍孝順。病床旁,呼吸機咚咚地響,心電監護儀不斷閃爍……

已是上午八九時了,伍孝順仍在酣睡中。將軍小聲地拉開話匣。

將軍說:“我一直不願意接受采訪,包括家鄉媒體的采訪,是因為我覺得照顧妻子,十分正常。我欠她太多,軍人的妻子是很苦的。”

張炳生出生於寧鄉縣喻家坳鄉一個貧窮農家,他是共和國第一批義務兵,後來成為一名將軍,40年戎馬生涯,他一心撲在國防事業上,多次立功受獎,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63年,他與出生於常德武陵區的伍孝順(曾是一位女軍人,1959年參軍,在湖南省軍區後勤部機關當打字員,1963年轉業)結婚。婚後第三天,張炳生就告別妻子到農村去訓練民兵。

“我覺得這輩子欠妻子太多,軍功章裏有妻子的一半。我長期在部隊基層工作,走上領導崗位後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對家很少照顧。對這些,妻子一直沒有怨言,默默地將孩子拉扯大,孩子上學、看病、工作、結婚,我都沒操過心。” 張炳生動情地說。

將軍將家搬至病房中

1995年春節,在廣東大瑤山隧道,是將軍與戰士們一起度過的第33個春節。在這之前,他與妻子一起度過的春節屈指可數。那幾天,兩個兒子都因事外出,家裏隻留下伍孝順一人。正月初四,告別守備隧道的連隊戰士,將軍回到廣州,妻子等到他時哭了。將軍對委屈的妻子說:“我就要退休了,一定好好陪你,走遍全國。”他一邊替妻子擦眼淚,一邊鄭重承諾。但沒想到,不久之後,他們的確攙扶著走遍了全國,但走的卻是一條艱辛尋醫路。

伍孝順從1994年起就感到雙腿無力,後來病情不斷加重,左手肌肉開始萎縮,1995年6月底在廣州南方醫院被確診患上肌肉萎縮側索硬化,隨著運動神經元損傷,她的頭開始耷拉,抬不起來。病魔將她全身的運動神經細胞一點點吞噬。將軍焦灼不已,1996年4月,他在退休後的第二天,便帶著妻子到佛山看病,接著又到肇慶、茂名等地就診。

到了6月,妻子的病情進一步惡化,講話不清,吞咽困難。將軍帶著妻子來到石家莊的肌肉萎縮治療中心,一住就是三個多月。接著,他們又到了北京,接受針灸、按摩甚至“氣功”等治療。然後,到太原、長沙、上海、深圳……

將軍讓記者翻閱了他妻子的病情記錄本。這個筆記本已經翻得有些爛了,密密麻麻地記載了各種內容:某一天病情有什麽變化,某一天到哪一家醫院找了哪一位醫生,哪一種藥如何吃……

病室裏兩個袋子,一個裝藥品、補品和護理品,另一個就是藥單等病曆資料。幾年時間裏,將軍廣泛搜集各種醫療信息,抱著妻子,遍尋名醫,隻要有一點點希望,都不放棄。然而,盡管各種辦法都想了,各種藥都吃了,各種治療都試了,妻子的病情還是不斷惡化。

2000年1月27日淩晨,被肌肉萎縮折磨了近5年的伍孝順終於頂不住了,陷入深度昏迷,病魔已侵蝕到肺部肌肉,呼吸十分困難。“要救命,惟一的辦法是把氣管切開。但病人以後不能說話,隻能像植物人一樣躺在床上。”武警醫院專家征求將軍的意見。將軍毫不猶豫地說:“切開!”

從此,妻子躺在床上,隻能靠眨眼睛與將軍交流。將軍也從家裏搬出,住進了病房。

創造奇跡再盼奇跡

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本來非常健康的張將軍也疾病纏身了。

將軍畢竟是60多歲的老人了,自妻子切開氣管以後,他搬進病房,由於常年累月躬著腰幫妻子翻身、按摩,導致了腰椎間盤突出,有時痛得直不起身。後來胃病、心髒病、神經衰弱症也有了,體質明顯變弱。

聽著無時無刻不在響起的呼吸機聲,記者問:“您晚上能睡得著嗎?”將軍說:“最麻煩的就是睡不好。其實,呼吸機不停地響倒可以適應,關鍵是各種監測儀都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出警報,讓人總不敢睡,就算睡也睡不著。不過,我現在已練就一樣特殊本領,就是隻要想睡,隨時隨地都能打個盹。”

醫院在病房隔壁另外安排一間將軍房,但將軍堅持與妻子一起住病房。“她離不開我,我也不放心離她一步!”將軍說。每兩小時,他給妻子翻一次身,每天,他都用酒精和食醋兌水給妻子擦身。他的辛苦沒有白白付出,多年來,妻子身上一個褥瘡都沒有長過。

將軍床頭的牆上貼著一張專為妻子安排的食譜,這是他廣泛谘詢營養師後親自製作的。妻子每頓飯,都靠他將食物打成糊狀,從胃管一點點喂進,每天要喂十幾次。由於營養跟得上,妻子的臉至今仍白白胖胖,略帶紅潤,不像病人。

妻子愛美,病後,盡管隻能平躺,將軍仍把她收拾得整整潔潔,有時還拿鏡子讓她照:“看,你還像以前一樣漂亮!”每逢這時,妻子就會眨眨眼。

將軍多麽希望妻子說說話,可妻子隻能用眼睛看著他。每次離開病房出去,他都要征求妻子的意見。妻子眨一下眼,就表示同意了,如果眼睛老睜著,就是不同意,將軍也就不出去了。幾年來,將軍難得出次遠門,有次好不容易回趟湖南,妻子就出現持續發燒,將軍趕回來後,她的病情很快就好轉。醫務人員笑稱張將軍真是“靈丹妙藥”。張將軍心裏最清楚,妻子身體特別脆弱,陪伴在床前,對妻子就是最大安慰,也是最好的“治療”。從那以後,他決不輕易出門。

將軍對自己很“刻薄”,一日三餐都在醫院食堂吃。兒子兒媳心疼他,不止一次說:“爸,您就回家吃餐晚飯吧,最多隻花一個小時,不會耽誤您陪媽媽。”但將軍就是不同意。妻子原來所在的單位在機構改革中撤了,醫療費用幾乎全部自費,全家共同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盡管是自己部隊的醫院,將軍從不拖欠醫療費,每月都要按時結清,很講原則。

主治醫師陸秀雲感歎:“一個氣管切開的癱瘓病人,居然活了6年,真是奇跡。我查過,以前國內氣管切開病人最長存活了兩年,國外最長存活了4年。將軍的功勞太大了,創造了醫學界的奇跡!”

將軍流著淚說:“我最害怕的是她‘走’的那一天到來。我生怕失去她!我真希望有一天能出現奇跡,將她的病治好,讓她過上好日子……”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空戰捷報與假新聞,印巴停火背後的較量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經回來上班了
戰爭或者和平,與習近平有關的兩個畫麵或載入史冊?
為什麽選出美國籍教皇:他幾乎反對特朗普代表的一切?
寵物店跑路,越來越多

24小時討論排行

薄瓜瓜母親節為母喊冤 稱穀開來是“當代竇娥”
經貿會談結束 何立峰:雙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機製
美中貿易談判重大進展 美官員:中國急於重啟貿易
星二代稱"中國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國飯砸中國鍋
中國“真空磁浮列車”:北京上海僅需90分鍾
川普誇中美談判“取得了巨大進展” 中方不評價
反製中國極音速飛彈!日本研發新武器"電磁炮"將試射
特朗普聲稱中美談判取得 “重大進展”
紐約時報:這是習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貿易戰
日本首相表示不會接受英美關稅協議中的10%汽車關稅
“門鈴惡作劇”釀悲劇 高中生畢業前夕遭槍擊身亡
美國收到"令人震驚情報",範斯致電印度總理促停火
都結束了!美大使稱:川普“第51州”言論已過去
美公民入境中國遭強製“侵入性檢測” 美政府將調查
3歲女童突嚴重脫發 被確診鉈中毒 警調查:人為投毒
來自美國的新教皇在大選中投給了特朗普嗎?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妻子重病如植物人 退休將軍貼身照顧其6年

長沙晚報 2006-04-30 10:56:06
張炳生將軍已在妻子的病房度過了六個春秋。
沒有語言的交流,隻有兩雙眼睛深情凝望,兩顆心默默相守。為貼身照顧全身癱瘓、氣管切開,隻有眼睛能夠眨動的妻子,武警廣東總隊原總隊長張炳生少將將“家”搬進病房,至今已整整6個春秋。

日前,筆者在武警廣東總醫院住院部,見到了張炳生少將和他的妻子。

軍功章裏有妻子一半

這個“家”很簡陋,三張病床、一張睡椅、一張小書桌和一台彩電。中間那張寬大的病床,躺著將軍的妻子伍孝順。病床旁,呼吸機咚咚地響,心電監護儀不斷閃爍……

已是上午八九時了,伍孝順仍在酣睡中。將軍小聲地拉開話匣。

將軍說:“我一直不願意接受采訪,包括家鄉媒體的采訪,是因為我覺得照顧妻子,十分正常。我欠她太多,軍人的妻子是很苦的。”

張炳生出生於寧鄉縣喻家坳鄉一個貧窮農家,他是共和國第一批義務兵,後來成為一名將軍,40年戎馬生涯,他一心撲在國防事業上,多次立功受獎,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63年,他與出生於常德武陵區的伍孝順(曾是一位女軍人,1959年參軍,在湖南省軍區後勤部機關當打字員,1963年轉業)結婚。婚後第三天,張炳生就告別妻子到農村去訓練民兵。

“我覺得這輩子欠妻子太多,軍功章裏有妻子的一半。我長期在部隊基層工作,走上領導崗位後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對家很少照顧。對這些,妻子一直沒有怨言,默默地將孩子拉扯大,孩子上學、看病、工作、結婚,我都沒操過心。” 張炳生動情地說。

將軍將家搬至病房中

1995年春節,在廣東大瑤山隧道,是將軍與戰士們一起度過的第33個春節。在這之前,他與妻子一起度過的春節屈指可數。那幾天,兩個兒子都因事外出,家裏隻留下伍孝順一人。正月初四,告別守備隧道的連隊戰士,將軍回到廣州,妻子等到他時哭了。將軍對委屈的妻子說:“我就要退休了,一定好好陪你,走遍全國。”他一邊替妻子擦眼淚,一邊鄭重承諾。但沒想到,不久之後,他們的確攙扶著走遍了全國,但走的卻是一條艱辛尋醫路。

伍孝順從1994年起就感到雙腿無力,後來病情不斷加重,左手肌肉開始萎縮,1995年6月底在廣州南方醫院被確診患上肌肉萎縮側索硬化,隨著運動神經元損傷,她的頭開始耷拉,抬不起來。病魔將她全身的運動神經細胞一點點吞噬。將軍焦灼不已,1996年4月,他在退休後的第二天,便帶著妻子到佛山看病,接著又到肇慶、茂名等地就診。

到了6月,妻子的病情進一步惡化,講話不清,吞咽困難。將軍帶著妻子來到石家莊的肌肉萎縮治療中心,一住就是三個多月。接著,他們又到了北京,接受針灸、按摩甚至“氣功”等治療。然後,到太原、長沙、上海、深圳……

將軍讓記者翻閱了他妻子的病情記錄本。這個筆記本已經翻得有些爛了,密密麻麻地記載了各種內容:某一天病情有什麽變化,某一天到哪一家醫院找了哪一位醫生,哪一種藥如何吃……

病室裏兩個袋子,一個裝藥品、補品和護理品,另一個就是藥單等病曆資料。幾年時間裏,將軍廣泛搜集各種醫療信息,抱著妻子,遍尋名醫,隻要有一點點希望,都不放棄。然而,盡管各種辦法都想了,各種藥都吃了,各種治療都試了,妻子的病情還是不斷惡化。

2000年1月27日淩晨,被肌肉萎縮折磨了近5年的伍孝順終於頂不住了,陷入深度昏迷,病魔已侵蝕到肺部肌肉,呼吸十分困難。“要救命,惟一的辦法是把氣管切開。但病人以後不能說話,隻能像植物人一樣躺在床上。”武警醫院專家征求將軍的意見。將軍毫不猶豫地說:“切開!”

從此,妻子躺在床上,隻能靠眨眼睛與將軍交流。將軍也從家裏搬出,住進了病房。

創造奇跡再盼奇跡

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本來非常健康的張將軍也疾病纏身了。

將軍畢竟是60多歲的老人了,自妻子切開氣管以後,他搬進病房,由於常年累月躬著腰幫妻子翻身、按摩,導致了腰椎間盤突出,有時痛得直不起身。後來胃病、心髒病、神經衰弱症也有了,體質明顯變弱。

聽著無時無刻不在響起的呼吸機聲,記者問:“您晚上能睡得著嗎?”將軍說:“最麻煩的就是睡不好。其實,呼吸機不停地響倒可以適應,關鍵是各種監測儀都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出警報,讓人總不敢睡,就算睡也睡不著。不過,我現在已練就一樣特殊本領,就是隻要想睡,隨時隨地都能打個盹。”

醫院在病房隔壁另外安排一間將軍房,但將軍堅持與妻子一起住病房。“她離不開我,我也不放心離她一步!”將軍說。每兩小時,他給妻子翻一次身,每天,他都用酒精和食醋兌水給妻子擦身。他的辛苦沒有白白付出,多年來,妻子身上一個褥瘡都沒有長過。

將軍床頭的牆上貼著一張專為妻子安排的食譜,這是他廣泛谘詢營養師後親自製作的。妻子每頓飯,都靠他將食物打成糊狀,從胃管一點點喂進,每天要喂十幾次。由於營養跟得上,妻子的臉至今仍白白胖胖,略帶紅潤,不像病人。

妻子愛美,病後,盡管隻能平躺,將軍仍把她收拾得整整潔潔,有時還拿鏡子讓她照:“看,你還像以前一樣漂亮!”每逢這時,妻子就會眨眨眼。

將軍多麽希望妻子說說話,可妻子隻能用眼睛看著他。每次離開病房出去,他都要征求妻子的意見。妻子眨一下眼,就表示同意了,如果眼睛老睜著,就是不同意,將軍也就不出去了。幾年來,將軍難得出次遠門,有次好不容易回趟湖南,妻子就出現持續發燒,將軍趕回來後,她的病情很快就好轉。醫務人員笑稱張將軍真是“靈丹妙藥”。張將軍心裏最清楚,妻子身體特別脆弱,陪伴在床前,對妻子就是最大安慰,也是最好的“治療”。從那以後,他決不輕易出門。

將軍對自己很“刻薄”,一日三餐都在醫院食堂吃。兒子兒媳心疼他,不止一次說:“爸,您就回家吃餐晚飯吧,最多隻花一個小時,不會耽誤您陪媽媽。”但將軍就是不同意。妻子原來所在的單位在機構改革中撤了,醫療費用幾乎全部自費,全家共同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盡管是自己部隊的醫院,將軍從不拖欠醫療費,每月都要按時結清,很講原則。

主治醫師陸秀雲感歎:“一個氣管切開的癱瘓病人,居然活了6年,真是奇跡。我查過,以前國內氣管切開病人最長存活了兩年,國外最長存活了4年。將軍的功勞太大了,創造了醫學界的奇跡!”

將軍流著淚說:“我最害怕的是她‘走’的那一天到來。我生怕失去她!我真希望有一天能出現奇跡,將她的病治好,讓她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