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開口曝光家庭故事:不知自己是哪兒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張國立終於開口說話了,前些天,關於兒子,他說了許多;關於他與鄧婕的故事,在《藝術人生》裏,鄧婕也說了許多。這一次,在接受上海媒體采訪時,自稱“最怕媒體”的張國立將他及家人的故事,首次來了個大曝光———      不知自己是哪兒人   問:你在《手機》中扮演費墨這個角色,一口四川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本身的生活經曆也跟四川密不可分吧?   答: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我自己是屬於哪地方的人。我生在天津,在陝西長大,參加工作到了貴州,後來又到四川,現在我在北京。有一段時間我不知道怎麽才能融到這個城市裏頭,內心有一種漂泊感。雖然生在天津,但我後來一直把四川當成我的一個故鄉,因為我17歲就進四川成都的一個文工團,我是從那兒一點一點起步的。我的基礎是在鐵路二局文工團,我的飛躍是在四川人藝,都是在成都。但我的成熟和我的事業的迸發是在北京。   如何維持夫妻感情?   問:跟鄧婕的認識和相愛也是在四川吧?   答:是。上世紀80年代初在拍一個行業片的時候,我們相識了。後來拍電視劇《死水微瀾》,那時鄧婕還在演《紅樓夢》,休假期來串這個戲,兩人才開始在一起了。   問:這些年你拍戲、導戲,跟鄧婕聚少離多,作為夫妻,你們如何來維持感情?   答:我想這在於她對我的了解。這種分離好像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我不會去刻意說些甜言蜜語,我這方麵好像比較弱。   如何化解夫妻爭吵?   問:你們平時會爭吵嗎?   答:我們倆在生活中所謂的矛盾,就是我希望她在工作中不幹涉我的任何想法,家裏的事都歸她管,工作中的事情都歸我。可是鄧婕覺得家裏的事本來就應該歸她,但工作上的事有時候我會有失誤,她覺得她是一個旁觀者,看得比較清楚。不過有一點,在發生爭執的時候,鄧婕不會堅持到最後。我們的矛盾好像從來過不了夜,她有時比我還大度,分寸把握得非常好。   生活中絕對不浪漫   問:你們平時會製造一些小的浪漫,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嗎?   答:絕對沒有。記得《藝術人生》在采訪鄧婕的時候,我正在拍戲,他們編導組的人給我打電話,說“張老師,我們現在代表你給鄧老師送束花,好嗎?”我說你千萬別送,因為她不相信那是我幹的。所以最後那個送花的情節就沒有了。   “黃金鐵三角”   問:現在大家都稱你和張鐵林、王剛是“黃金鐵三角”,到底是什麽把你們3個連在一起的?   答:一是我們3人個性上的差異和互補,二是我們有合作上的默契,還有一個就是沒有那種利益關係。我們這3個人,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毛病。有的時候我跟張鐵林會攻擊王剛,有的時候他們倆就會攻擊我,比較起來我和王剛一起攻擊張鐵林的時候多,張鐵林就是特別大度的那種,嘻嘻哈哈就過去了。所以我們3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覺得非常愉快。   時常突生孤獨感   問:入道這麽多年,你覺得在這個圈子裏得到最多的是什麽?   答:我覺得這個行當可能是我生下來就應該做的,因為它給了我一切,比如說那種執著的精神,還有我現在得到的榮譽和我的自信,甚至還有我的那種孤獨感。原來我的個性挺好張羅事,喜歡和大家一起聊聊天,後來慢慢就沒有時間了,現在是酒也不喝,天也不聊,朋友們也不聚會。大家都忙,所以有的時候突然會產生一種孤獨感。   擔心兒子麵對媒體   問:你跟張默是一種什麽樣的父子關係?朋友那樣的,還是傳統的?   答:傳統的。現在張默21歲了,又經曆了很多的事情,我覺得他成熟了許多。   問:張默最近經曆了一些波折之後,你最大的希望是什麽?   答:我現在最怕的還是他怎麽去麵對媒體,畢竟他才21歲。我想經曆這樣一個波折本身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心靈上的創傷是無法抹殺的,但對於生活上的這種經曆,我覺得他還是應該感恩的。(來源: 華西都市報 錢亦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