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騙子導演9角色 狂騙26國家和美50州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弗蘭克如今金盤洗手,開設了一間“預防詐騙谘詢公司”
16歲的弗蘭克相貌堂堂,很討空姐喜歡
拉克(左一)和當年追捕他的FBI探員


弗蘭克·W·阿巴內爾堪稱美國有史以來最狡猾的大騙子之一,他招搖撞騙於法國、瑞士等26個國家和美國50個州,一會是飛行員,一會是醫生,一會又是大學教授,騙得金錢無數。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十幾歲出道,這大部分詐騙案都發生在他16歲~21歲的時候。


  今年初,好萊塢導演把弗蘭克的傳奇經曆搬上了銀幕,但誰也不能肯定,那就是這名超級巨騙的真實生活!


  角色1-- 逃犯


  比起在法國佩皮尼昂監獄的其他犯人而言,弗蘭克如今能夠活著出獄真是幸運得多。他最近剛剛在監獄裏熬過了半年,期間差點死於營養不良及肺炎並發症,這也難怪,監獄的居住條件十分惡劣,他每天的吃喝拉撒被迫局限於狹小的牢房內,以致牢房裏尿液橫流,臭氣熏天。


  弗蘭克被轉押到瑞典一所監獄,那裏的條件要好得多,他很快就服滿了半年刑期,等著被遣返美國。


  警方把弗蘭克押上一架飛往紐約的班機。在飛機著陸前10分鍾,他找了個借口溜到洗手間。弗蘭克熟悉飛機的內部結構,知道抽水馬桶下麵有一條管道。


  根據弗蘭克的自傳《隻要你能捉住我》的描述,當時他把自己反鎖在洗手間內,然後迅速擰開馬桶底座周圍的螺絲。盡管有點費勁,他還是順利地把整個馬桶掀了起來。他小心翼翼爬進管道,這時飛機正緩緩著陸,趁著夜色的掩護,他從管道口一躍而下,腳底抹了油似地飛快逃離跑道。


  倒黴的是,弗蘭克在加拿大候機時再次栽倒在警方手裏,他被押送到喬治亞州監獄等候審訊。這一回,弗蘭克決定找前女友幫他越獄。


  角色2 --FBI探員


  在那個年代,社會輿論普遍呼籲改善囚犯待遇,許多監獄因為涉嫌虐待犯人麵臨調查。在這種緊張氣氛下,不時會有一些秘密調查人員冒充犯人到監獄親身了解情況。


  弗蘭克坐牢期間,獄卒紛紛猜測他是一名聯邦秘密調查人員,因為他相貌堂堂,舉止也不像其他犯人那樣粗野。弗蘭克摸清獄卒的心思後,更加刻意地表現得與眾不同,以等待時機。


  在監獄外,弗蘭克的前女友也開始加緊活動,她冒充記者跑到華盛頓司法部聯邦監獄管理局,假意就囚犯的權利問題采訪了一名調查官,臨走還向他索要了一張名片。趁著探監的機會,她把名片偷偷遞給弗蘭克。


  弗蘭克故意在獄卒麵前泄露了這張名片,還裝出迫於無奈的樣子,表明了他的“調查官”身份。獄卒們聽完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說:“我們早就知道你的身份了。”獄卒對弗蘭克的鬼話深信不疑,最後竟把他給放了。


  弗蘭克在華盛頓一家旅館落了腳,開始籌劃下一步該到哪兒。一天下午,他出外辦事回來,突然發現FBI探員把他的房間團團包圍起來。想溜已經來不及呢,怎麽辦?弗蘭克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他裝作若無其事一般,徑直穿過探員的包圍圈。“站住!”有探員舉起槍命令他停下。


  弗蘭克聳聳肩,板起麵孔嚴厲告訴在場的探員,他也是FBI的秘密探員,正在等聯邦監獄管理局的某某調查官過來緝拿弗蘭克呢。弗蘭克不等探員們發問,隨即又以長官的身份命令道:“少磨蹭了,趕快行動吧!”


  這“命令”一下,探員們也不敢多心,齊刷刷放下對準弗蘭克的手槍,朝他住的那個房間門衝過去。他們滿以為目標就呆在房間內,絲毫沒有想到弗蘭克這會兒已經大搖大擺地溜走了,隻留下匆匆的背影消失在落日的餘輝裏。


  角色3-- 街頭流氓


  弗蘭克·W·阿巴內爾堪稱美國有史以來最狡猾的大騙子之一,他招搖撞騙於法國、瑞士等26個國家和美國50個州,一會是飛行員,一會是醫生,一會又是大學教授,騙得金錢無數。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十幾歲出道,這大部分詐騙案都發生在他16歲到21歲的時候。


  1948年4月27日,弗蘭克出生在紐約市郊。在他14—15歲的時候,母親突然提出跟丈夫離婚。父母婚姻的破裂給小弗蘭克帶來的隻有難以彌補的傷害,他毅然決定搬出家和父親同住。老弗蘭克經常帶兒子參加商務旅行,這使得他不僅有機會認識春風得意的鄉紳富賈、能言善辯的政客,也結識了不少藍領工人。小弗蘭克在跟他們的交談中,學會了如何察言觀色。


  這期間,小弗蘭克還搭上了一幫年齡相仿的街頭流氓,整天無所事事,不時幹些偷雞摸狗的小勾當。心高氣傲的弗蘭克很快就厭倦了這種小打小鬧,認為那樣縮手縮腳根本幹不了“大事”。當這幫人相繼落網被送到少管所後,他也就跟他們斷絕了來往。


  當然,如果你以為同黨被捕把小弗蘭克給唬住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弗拉克有著和他年齡不相稱的狡猾和野心,在街頭胡混的日子裏,他耳聞目睹,對於怎樣才能最有效地撈到錢,早已經琢磨出一肚子的歪主意。


  和其他年輕男孩一樣,這時候弗拉克滿腦子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追女朋友。他是個長相迷人的小夥子,本來就討女孩喜歡。唯一令他發愁的是,靠兼職賺來的那一丁點薪水根本不夠開銷。怎麽辦呢?弗拉克苦思冥想,猛然抬頭看到了父親給他買汽油的信用卡,不禁動起了歪念。


  隨後幾個月,弗蘭克用刷卡的方式到加油站附屬商店購買了大量輪胎、蓄電池和其他汽車零件,他買通加油站的服務生,以半價把貨品倒賣給他們,從中套換現金。這可真是一筆雙贏的交易,不僅弗蘭克隨時能拿到錢花,加油站的服務生也狠賺了一筆。唯一倒大黴的是老弗蘭克,當他一下子收到數千美元的賬單時,頓時傻眼了。


  事情敗露後,弗蘭克十分後悔自己欺騙了父親。他還隻是個正在發育的年輕人,渴望冒險和吸引女孩的目光,在青春的騷動中難免會犯錯。然而不幸的是,錢在他追逐興趣的過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這便注定他將走上一條不歸路。


  1964年,年僅16歲的弗蘭克帶著對父親的內疚,獨自離家出外謀生。他暗自決定,在這個新的陌生世界裏求生存,最好的辦法就是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

角色4-- 店員


  懷揣200美元存款,弗蘭克來到紐約市區,夢想過一種體麵的生活,可他連中學畢業文憑都沒有,要找一份好工作談何容易。為此,他設法把駕照上的出生年份由1948年改成1938年,也沒忘記誇大自己的學曆。但即便這樣,他在文具店工作的薪水也僅能勉強維持生計。


  弗蘭克剛來紐約時,在銀行開了個戶頭,還收到一本支票簿。他決定好好利用這本支票簿去搞點錢花。他把工辭了,躲在家精心研究了幾天,偽造出幾百張空白支票。第一次下手運氣還不錯,他順利從銀行賬戶裏透支了數千美元。


  一天,弗蘭克碰巧看到一群飛行員說說笑笑地從在航空旅館走出來,他突然靈感一現——如果能搞到一套航空製服冒充飛行員,我不就可以更方便地到銀行兌現支票了?這樣也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呀!


  2000年3月,在接受諾曼·斯旺的采訪過程中,弗蘭克向他描繪了自己當初是怎樣搞到泛美航空公司的飛行員製服的。他直接打電話到該公司采購部,聲稱自己是公司的一名飛行員,住在紐約航空旅館,但服務員不小心把他的製服弄丟了,他不曉得該怎麽辦。


  采購部相信了他的鬼話,介紹他到一家指定的服裝公司去補做製服。弗蘭克自然毫不客氣地到那家公司量身裁衣去了。他在登記表上胡謅了一個工作號碼,分毫不花就把一套標準的飛行員製服搞到手。


  弗蘭克接著又冒充一名采購員,致電3M公司表示有意定做一批新的工作證。


  當與該公司銷售代表麵談時,他在其中一頁目錄上找到了泛美航空所用的通行證樣本。弗蘭克裝模做樣地表示,如果能用他的照片和姓名也製作一張通行證樣本的話,他的同事就可以大概知道最終的成品是啥樣了。


  3M公司的銷售員哪裏想到此中有詐,非常爽快地就給他做了這麽一張通行證。弗蘭克又偽造了一張聯邦航空局頒發的飛行員駕駛執照,通常飛行員在登機前都必須出示這張執照。


  隨後幾星期,弗蘭克並沒有閑著。他冒充一名學生,直接約見泛美航空的行政職員,向他們“求教”第一手的航空知識。


  這可真是個天才的想法,通過跟他們交談,弗蘭克不僅掌握了大量飛行知識,甚至連泛美航空的公司政策、飛行員準則、飛機類型以及國際航空線路都摸了個透。最重要的是,弗蘭克還了解到如何才能獲得免費乘搭飛機的資格。這是航空公司內部的一種特權,它允許機組人員根據工作需要免費乘坐別的航班飛赴目的地。這一規定正中弗蘭克的下懷——因為隻要假冒飛行員成功,他就可以免費飛到各地去作案了。


  角色5-- 飛行員


  現在,弗蘭克有了一張聯邦航空局的駕照、一張泛美航空的通行證、掌握了相應的航空知識,穿的是標準的飛行員製服,萬事俱備,他開始大膽實施醞釀已久的詐騙計劃了。


  弗蘭克化名為弗蘭克·威廉斯,先到紐約各間銀行開戶頭,一身飛行員裝扮的他每到一處,總能感受到銀行職員對他投以尊敬的目光。這也難怪,在上個世紀60年代,航空業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航空雇員特別是飛行員,普遍享有尊敬的社會地位。


  最令弗蘭克驚喜的是,除了騙錢,他還有了意外的收獲——吸引漂亮姑娘的注意。弗蘭克經常到機場去收集信息,他長相迷人,風度翩翩,身穿一身製服尤顯幹練,不少空姐都爭著向他暗送秋波。有這樣的豔福弗蘭克自然樂得照單全收,他頻頻跟空姐約會,從她們口中套到不少信息。


  終於有一天,弗蘭克覺得有足夠的把握可以嚐試一下究竟能否冒充飛行員免費搭乘飛機了。他身穿製服準備登上一架飛往邁阿密的波音727飛機,還好,登機過程一切順利。


  一上飛機,他徑直走進駕駛艙坐下,小心翼翼隨時準備著飛行員問他問題。他心裏很清楚,哪怕答錯一點點,自己都有可能被揭穿身份投進監獄。


  出乎弗蘭克意料的是,這一路上飛行員幾乎沒怎麽留意他?弗蘭克順利飛抵邁阿密。這次冒險飛行之後,弗蘭克在隨後幾年裏,幾乎是隨心所欲地穿梭於世界各地,到處透支空白支票,騙取巨額錢財。


  在自傳中,弗蘭克把自己屢屢得手的原因歸結為三點:個性大膽、觀察敏銳、還有就是在行動前不厭其煩進行實地調查。


  弗蘭克坦言,他在行動前會仔細考慮到每一個細節,確保每張假支票的號碼絕不相連,這樣,有時他甚至可以在同一家銀行的不同窗口兌換多張假支票。他坦言:“我知道支票的號碼就如同郵政編碼,隻要你能不露痕跡地改掉這一號碼,它就可以在別的地方兌現現金,而且那個地方越遠就越不容易被追查到。”


  弗蘭克通常會用假名先開一個賬戶。他不時往賬戶裏存取錢,並向銀行提供有效的郵箱地址,以便製造一種假象。然後,他就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用假支票透支巨額現金,由於作案範圍極廣,當銀行發現支票有假時,他早已飛往另一個目的地籌劃下一次行動了,警方根本連他的蹤影都找不到。


  弗蘭克把騙來的錢分開存在各地的秘密保險箱裏,為了逃避警方追捕,他不斷穿梭於世界各地,和警方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


  俗話說得好,上得山多必遇虎。弗蘭克第一次險些被警方識破身份是在飛往邁阿密的航班上。當飛機著陸時,三名警察攔住他的去路,把他“請”進警察局。


  弗蘭克故作鎮定地告訴調查人員,自己名叫弗蘭克·威廉斯,是一名飛行員。他出示了那張假通行證,並把幾個機組人員的電話號碼告訴警方以便核實。弗蘭克在多次飛行中早已跟這些人混熟了,他們都作證說弗蘭克是泛美航空的飛行員。最後警方反而不好意思起來,向弗蘭克賠禮道歉把他放了。


  角色6-- 兒科醫生


  這次意外之後,弗蘭克決定暫時收手,跑到亞特蘭大避風頭去了。在那裏,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


  弗蘭克冒充一名兒科醫生,在亞特蘭大一幢住宅租下一個單元,打算好好過一年平靜生活。


  剛開始一切順利。一天,一名新搬來的醫生鄰居敲開了他的家門。弗蘭克非常緊張,但兩人客客氣氣地聊了半天家常後,弗蘭克發現他並不怎麽談自己的本行。一來二往,兩人還成為了朋友。


  不久,醫生邀請弗蘭克到他的醫院去看看,弗蘭克不僅欣然前往,到後來跑醫院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和其他醫生都混得很熟,還被準許到醫院的圖書館看書。對弗蘭克而言,這真是求之不得的好機會,他正好可以趁機“惡補”兒科學知識。


  弗蘭克的“勤奮好學”引起了醫院領導的注意。這名領導有一次竟然提議,讓弗蘭克頂替一名突然離職的醫生的職位,暫時負責管理夜班的實習醫師。弗蘭克雖說“閱曆豐富”,可咋聽到這一提議,也忍不住瞠目結舌。他還真沒有膽量去接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有意思的是,醫院領導似乎認定了弗蘭克,堅持遊說,弗蘭克最終接下了這份工作。盡管對兒科學一竅不通,但弗蘭克為人幽默,這替他解了不少圍。每當被問到專業問題時,他總是巧妙地開個玩笑轉移話題,把問題拋給別的醫生。這種機智和幽默很好地掩飾了他的無知,同時也幫他贏得了病人的好感。


  當然,弗蘭克能應付自如主要還是因為他隻負責管理醫師,不需要真正替病人看病。一天,一名小孩因為腿部受傷被送進急診室。護士打電話向弗蘭克求助,可他哪裏會治病,隻好把工作推給了實習醫師。這件事使弗蘭克意識到既然居其位,就得對病人的生命負責,人命關天,可不是鬧著玩的。


  就這樣在醫院混了將近一年後,弗蘭克辭職了,他的下一站目的地是路易斯安那。

角色7-- 律師


  在路易斯安那,弗蘭克交了一名空姐女朋友。在一次舞會上,這名空姐把弗蘭克介紹給一名在州檢控官辦公室任職的律師。弗蘭克大言不慚吹噓說自己在哈佛念過法律,律師聽完似乎很感興趣,他建議弗蘭克申請首席檢察官辦公室的一個職位,並說隻要通過了司法考試,憑他的學曆一定沒有問題。


  弗蘭克覺得這提議蠻不錯,有心挑戰自己的騙術。他偽造了一張哈佛法學院的文憑,又花幾星期專心致誌地看了些法律書籍。當他自感有把握後,就報名參加了律師資格考試。結果可想而知,弗蘭克並沒有及格。


  但你不得不佩服的是,弗蘭克身上有一股奇特的韌勁,他後來又連續考了2次,竟然還真的拿到了律師牌照,受聘為首席檢察官辦公室法律處一名法律助理,月薪為13000美元。?


  角色8 --大學教授


  弗蘭克再次完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他的騙術之高,相信已經沒幾個人能出其右。弗蘭克似乎也很享受他的“律師”身份,每天忙忙碌碌地幹些整理文件、為領導跑腿的工作。可好景不長,辦公室裏碰巧來了一名真正的哈佛畢業生,心有鬼的弗蘭克隻好再次辭掉工作。


  辭職後,弗蘭克仍舊當回飛行員,不過這一次變成了環球航空公司的職員,他重操舊業,靠騙錢過日子。


  不久,弗蘭克迷上了在猶他州讀書的漂亮女大學生。為了接近那些女生,他打算申請一個教學職位。


  他先冒充社會學教授致電伯利漢姆大學校長,胡謅說自己當飛行員前曾做過大學講師,如今有意重執教鞭。


  按照弗蘭克的自傳所述,校長與他麵試之後,“當場就拍板錄用,讓他教兩門課程,薪水是一學期1600美元。”


  弗蘭克戲劇性地當上了“教授”。雖然肚子裏墨水空空,可他見多識廣,能侃侃而談,還經常逗得學生滿堂大笑,一學期下來,他儼然成了學校的名人。如果不是嫌工資少,弗蘭克很可能還會繼續當他的“教授”。


  結束了在猶他州的校園生活後,弗蘭克去了加州。這時他偽造支票的“本領”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騙的錢也越來越多,將近有10萬美元。


  雖然家財萬貫,但終日漂泊的生活和逢場作戲讓弗蘭克備感內心的孤獨,他渴望真正的戀愛,一名年輕的空姐走進了他的生活。弗蘭克對女孩動了真情,兩人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婚前的一天,弗蘭克向她和盤托出以往的行騙經曆,他原本希望女孩原諒自己,卻沒有料到她向警方報了案,弗蘭克隻得倉皇出逃。


  角色9-- 谘詢顧問


  從這時候開始,警方加速了對弗蘭克的追捕。由約瑟夫·沙領導的FBI調查小組已經盯上弗蘭克很久了。他們最終在法國蒙比利埃市逮捕了他,截至此時,弗蘭克以偽造支票的方式前後共騙得贓款高達2500萬美元!


  弗蘭克起初對所有指控一概否認,法國一家法院以欺騙罪名判處他入獄一年,將他關押在佩皮尼昂監獄,不過弗蘭克隻坐了半年牢,就被轉移到瑞典監獄。然後才有了文中開頭逃跑的那一幕。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弗蘭克最終還是被繩之以法,被判處12年監禁。由於表現良好,他在監獄裏隻呆了5年就獲準保釋出獄,這時,他才26歲。


  出獄後,弗蘭克將自己21歲前的行騙生涯寫成小說《隻要你能抓住我》,結果一炮走紅,連續幾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其騙術還觸動了好萊塢名導斯皮爾博格,於今年初將這一傳奇故事搬上了銀幕。弗蘭克寫書嚐到甜頭後,最近又推出《偷的藝術》,更是引人注目。


  這位自稱美國頭號詐騙犯的前騙子,在書中以自己的親身經曆,教導人們如何防止上當受騙。這一方麵是對自己以前惡行的贖罪,另一方麵也是他後來開設的“預防詐騙谘詢公司”的研究成果。有意思的是,弗蘭克發現開“預防詐騙谘詢公司”遠比自己被捕前行騙四方更賺錢,且舒適體麵。今年55歲的他,如今和妻兒生活在美國的中西部安享晚年,再也不用過那種飛來飛去的逃亡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