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不死的“偷油婆”--罕見德國蟑螂入侵成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罕見!德國“偷油婆”來蓉揩油
(點擊欣賞更多精彩圖片)

四川新聞網消息 一個月前,廖先生在自己的麵包房裏發現了一隻怪蟲,後來這種怪蟲越來越多,成群結隊又殺之不盡。昨日下午,記者幾經奔波,終於弄清了這種怪蟲的真麵目:原來這是一種名叫“德國小蠊”的新型蟑螂,來自德國!據專家說,最近這種罕見的蟑螂已逐漸開始侵入蓉城。


  手機充電器都鑽滿怪蟲


  昨日上午,記者趕到華陽找到了廖先生的麵包作坊。廖先生每掀開一處桶蓋、木板等物,便會湧出幾十上百隻成人指甲蓋大小的小蟲,受驚時四散爬開,看了後令人作嘔。它們狀似蟑螂,但個頭卻比蟑螂小得多,形態、色澤也與蟑螂微有差別。


  廖先生說,“前天我打開密封的手機充電器,發現充電器內部都爬滿了小蟲,太恐怖了!”說話間,記者又在一掛鏡背後發現一隻“新品種”:全身透明,體形有些像蟋蟀和蟑螂的合體。


  廖先生稱,他曾請朋友來看過,大家都不認識。


  什麽殺蟲劑都殺不死它


  “這些小蟲什麽藥都殺不死!”據廖先生講,自從發現這種蟲後,他試著用雷達、彩虹、滅害靈等殺蟲劑殺過,也用過所謂最先進的超聲波殺蟲儀,但都無功而返。“我用藥一噴,它們最多隻有幾隻翻肚皮,而且很長時間都死不了,其他的還是耀武揚威地繼續到處爬!”


  為保護麵包,廖先生每隔兩日就要大掃除一次,用膠水倒在地上,以防止其亂跑,接著再用殺蟲劑惡噴,手打腳踩,竭盡所能,“但怎麽也滅不盡啊。”


  怪蟲原是德國“偷油婆”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這種小蟲應該屬於蟑螂的一種,具體鑒定需請四川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專家出馬。記者隨即來到省疾控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製所谘詢。該所媒介生物科陳東平科長看了一眼記者帶來的小蟲樣品後,轉身拿來一個試管,試管裏所裝的昆蟲正與記者帶來的小蟲一模一樣!


  “這叫德國小蠊,屬蟑螂的一種分支,有翅膀但不能飛,四川很少見。”據陳科長介紹,德國小蠊在我國北方地區有,主要吃食物殘渣,如麵包渣及甜品,喜潮濕暖和的地方,有極強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陳科長表示,近年來德國小蠊開始入侵蓉城,多在旅館和餐館裏出現。市民在消滅德國小蠊時,不能用速效殺蟲藥物,而需用蟑螂毒餌或滯留性噴灑藥物。


  它是濫用藥物催生的優勢品種


  記者隨後在網上查到,由於近年人類大量使用化學藥劑,濫用藥物,德國小蠊已逐步成長為優勢品種,產生了抗藥性,市麵上大部分殺蟲劑對它都無效,甚至將其浸在藥水內也殺不死。目前德國小蠊已成為世界上抗藥性最大的三大害蟲之一。??


  (記者薛韜攝影譚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