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奇虎網李銳講過一段後來廣為民運和黨史著述引用的“故事”。“故事”的時間是1959年7月11日,廬山會議期間,李銳曾經向毛澤東發問:“主席您怎麽也相信了畝產萬斤呢?”主席回答說,一位科學家寫文章說太陽能利用得好就能辦到,所以就相信了這裏的科學家指錢學森先生。錢先生在1958年6月16日的《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一篇《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的短文,指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鋤禾»周日9月06,20098:48am文新疆問題的走勢讓我失望,網上主流論調的變遷也讓我失望,一直懶得寫大段的東西。這會看到事情成這樣,論壇的各位大蝦們也不出麵指點一二,形勢有變壞的趨勢,我也實在忍不住了準備說到說到,不足之處請多見諒,若是能對有心人有那麽丁點的幫助我也很開心咯。我在新疆生活了18年,現在很多親戚和一大堆的同學都還在新疆,自己時不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控製兩大軍事要地,印度永無出頭之日
博客:luobo198530-[查看博客原文]-時間:2009-08-1618:16
-
中國依然處於上個世紀中期杜魯門時期地緣政治包圍說的包圍圈裏,北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對中國比較和平,西部中亞是重要的政治戰略要點。東亞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支撐點,中國在東部防禦比較薄弱。南海危機是一個比較新的問題。 
現在中國和印度都是迅速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以下內容來自網絡:
1914年7月3日未經中國代表簽字的所謂西姆拉條約,其內容除個別地方有變動外,基本上與上述英國炮製的“條約草案”相同。從整個條約及其附件來看,英國企圖通過這個條約達到三個目的:一是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使之成為自己的附庸國;二是隻給中國中央政府留個“宗主權”的空名,以充當一名聽話的配角;三是想用訂立條約的方式,瞞天過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牧野洋洋,……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期清明”
  牧野之戰,就是商周之際周武王在呂望等人輔佐下,率軍直搗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在牧野(今淇縣以南衛河以北地區)大破商軍、滅亡商朝的一次戰略決戰。
  商湯所建立的商王朝,曆經初興、中衰、複振、全盛、寖弱諸階段後,到了商紂王(帝辛)即位時期,已步入了全麵危機的深淵。在封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七九年在中越邊境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戰鬥中,據戰後資料查明,越軍從1978年間就開始在中越邊境廣大地區有組織,有計劃地構築了大量既設野戰工事和土木建築工事,實行對內,對外正麵的防禦體係,越軍在對我軍進攻當麵的防禦中,除嚴格按照越南總參謀部的戰役總體思路,強調在中越邊境一線扼守要點利用既設工事,同我軍進行決戰和死打硬拚外,越軍步兵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公元前206年,盛極一時的秦帝國滅亡後,中國曆史進入了新的階段。當時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分別形成了兩個新的集團,雙方為爭奪天下,展開了曆史上有名的楚漢戰爭。在這場曆時近五年的戰爭中,漢大將韓信表現出了“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卓越智謀和用兵韜略,其戰績堪稱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則是他輝煌戰例中的精粹。
漢高祖三年(公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戰國中晚期,秦國任用商鞅實行變法,經過多代的努力,國勢日益強盛,它西並巴、蜀,東侵三晉,南攻荊楚,取得軍事、政治、外交各方麵的全麵勝利,至秦昭王時,秦國已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當時秦周邊的韓、魏、燕、趙四國,為了遏製秦的擴張,形成了鬆散的聯盟關係。四國之中,最強的是趙,最弱的是魏。秦采用“遠交近攻”的戰略,從公元前268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8-14 15:28:37)

--曹操大軍入城,安民已畢,隨喚眾謀士議取下邳。荀彧曰:“雲長保護玄德妻小,死守此城。若不速取。恐為袁紹所竊。”操曰:“吾素愛雲長武藝人材,欲得之以為己用,不若令人說之使降。”郭嘉曰:“雲長義氣深重,必不肯降。若使人說之,恐被其害。”帳下一人出曰:“某與關公有一麵之交,願往說之。”眾視之,乃張遼也。程昱曰:“文遠雖與雲長有舊,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8-14 15:28:32)
孫子兵法·始計第一
[提要]本篇為《孫子》首篇,綱領全文。其核心是兩點:一是“廟算”,軍事上的戰略運籌,對未來勝負條件的基本估計。一是“詭道十二法”,實際戰場態勢中的指揮原則。“詭道”十二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示形”以機詐取勝;一類是“權變”,各種情況下的不同作戰原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係到士兵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