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劍指西南:中巴友好關係無法替代

(2009-08-16 13:13:29) 下一個
中國控製兩大軍事要地,印度永無出頭之日
博客:luobo198530 - [查看博客原文] - 時間:2009-08-16 18:16

-

中國依然處於上個世紀中期杜魯門時期地緣政治包圍說的包圍圈裏,北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對中國比較和平,西部中亞是重要的政治戰略要點。東亞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支撐點,中國在東部防禦比較薄弱。南海危機是一個比較新的問題。 

現在中國和印度都是迅速發展的大國,經濟建設的問題和經濟結構的特點有很多相似之處,那麽兩國之間的利益關係很大程度上是對等的。在這個前提下,中印都不會輕易付諸武力。而從政治軍事角度,西南地區與印度的政治博弈對中國有非常遠大的意義。首先,說到印度,我們必須要提及印巴衝突以及克什米爾地區。 

所以說所謂克什米爾問題,不僅是印巴衝突,而是中巴印3個國家。大約1/5的所謂克什米爾地區也是中國領土。中巴早先在1963年談判中已經解決了中巴領土問題,巴基斯坦比實際控製線多占2千餘平方公裏。 

而按照印度的說法,從吉爾吉特到克什米爾都是印度領土,那麽中國與巴基斯坦不接壤。按照目前的實際控製線,中巴關係可以說非常好,也必須好。這個地區的3邊政治關係,可以很形象的用三國鼎立來形容,而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同盟,也就是因為中巴在這一地區都處於弱勢。因為中國邊境是無法大規模駐軍的,所以我們必須要以最小的代價節製印度在該地區的擴張。 

從這個層麵上說,巴基斯坦就是最好最重要的盟友。因為中巴如果接壤,就能無代價的通過公路鐵路來進行大規模的商業貿易。如果中巴願意合作在印度洋上建設一個新的港口,那麽中國與非洲,西亞的往來,加上在印度洋上的戰略影響,都使得中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來修建中巴鐵路,團結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在過了幾十年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日子之後,終於選擇了一個相對可靠的盟友。而在現在中巴關係和睦,克什米爾局勢相對緩和的時期,是中國實現這一偉大的國際戰略的曆史機遇。 

中國可以利用經濟危機的機會讓美國俄羅斯等周邊勢力作出讓步,而此時,印度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我沒有輕視巴基斯坦的意思,但是不得不說相對於印度,巴基斯坦是一個小國。他與印度爭端唯一的優勢就是地利,一方巴基斯坦處於高地,印度屬於平原。典型的隘地,巴基斯坦在軍事上處於有利地形。但是人口經濟科技等綜合實力要遠遠落後於印度。要想和印度這個全麵超越自己國家對抗,巴基斯坦必然要依附一個大國。中國在這個層麵上確實是第一選擇。 

在1963年邊境問題的重大讓步之後(很多人認為中國當時劃地吃了大虧,我也這樣認為,但是有時候,確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且當時中國從實際控製線退後20公裏,也沒有完全說割讓這個詞匯。有著一條在先,巴基斯坦得到了實惠,也看到中國還是比較講信譽的。美國可以說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美國一直偏向印度,因為美國的印度後裔特別多,而且從武器出口的角度,印度也更有購買力。俄羅斯除了空頭支票貪得無厭之外沒有什麽好處。伊朗自顧不暇。中國是近鄰,而且有1963年的先例證明中國相對厚道。 

於是,中國成了首選。當時中國還不具備梟龍這種可以武裝盟友的東西。現在有了,第一個就裝備巴基斯坦,說通俗一些,就是我們中國出武器(當然是賣,但是中國在售賣武器上尤其是戰鬥機上可以說是模範商人,不僅提供武器,而且聯合開發,聯合建廠,技術共享,這樣相當於一段時間以後巴基斯坦有了能夠自己量產三代半戰鬥機的能力,這對於印度是一個重大打擊),巴基斯坦就好好保衛克什米爾,這樣對中國對巴基斯坦都有好處。 

中國可以從西部通過巴基斯坦銜接印度洋和伊朗,打開美國的地緣包圍。巴基斯坦至少可以穩固自己的邊境。因為印度可以去招惹巴基斯坦,但是中國從來不會看著兩邊在中國邊上打槍放炮。中國近代的曆史讓不少中國人對這個情況有,習慣性的仇恨心理。印度自比美國+聯合國軍明顯不如,自然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小心翼翼。 

所以說,中國在維護巴基斯坦的利益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間接作用。如果印度鐵了心跟巴基斯坦打,巴基斯坦抗不住多久,而美國兩邊都不想得罪。因為美國需要印度來繼續維持對中國的包圍態勢,而巴基斯坦是到中國西部的第一大跳板。如果巴基斯坦對美國徹底絕望,而印度把巴基斯坦逼上絕路,不排除巴基斯坦會徹底對中國開放邊境。 

如果這樣,我馬上就去那裏衝過去挨老印一槍,事情就麻煩了。這樣隻需要10年,中國就有了一個重要的印度洋出海口,中國將會利用技術勞動力輸出和曆史傳統從非洲分走太多的利益,這是任何一個敵視中國的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我可以說,如果巴基斯坦同意中國在巴基斯坦海岸上畫出一片作港口,中國會高興的付出巴基斯坦要求的任何代價,甚至免費送他10年20年的軍事裝備,讓克什米爾變成水都潑不進的鐵板。 

而中國吞吐量最大的貨運港口很快就會變成巴基斯坦的港口。從而自然而然的會有相當數量的中國海軍駐劄在印度洋,重現鄭和時代的輝煌。當然,這樣的合作將會使中巴關係麵臨巨大的考驗,目前時機還不成熟。印度對巴基斯坦的壓力導致巴基斯坦不得不倒向中國。因而中國在藏南增兵30個師的戰略意義還不如在巴基斯坦建立一個空軍基地或者海軍基地。 

我們可以看到,在未來不久,巴基斯坦會從一個無關緊要而天天被印度頂著的受氣包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樞紐。同時,也會是連接中國和西亞的另外一個重要渠道,對中亞各國也會造成一定政治影響。如果這種局麵能夠成為現實,中亞5國+伊朗+巴基斯坦會在中國的聯絡下成為一個有實力的團體,會有眾多的政治會議在巴基斯坦舉行,而印度將會為此坐立不安。所以印度必須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影響壓製中國,使中國的信譽和聲譽發生動搖。 

中印領土爭端,是建立在中國的西邊得益,東邊和諧,以及印度的西進無望隻好東望的基礎上的。中國和印度的爭端從戰爭角度說,中國明顯占優,因為印度全境都在中國空軍的打擊範圍。為什麽印度一直想西藏分離出去,因為中國空軍和遠程炮兵一旦進駐西藏,印度就從軍事上就徹底處在一個不平等的劣勢。 

首先,如果展開空中或者遠程火力交戰,印度的反應時間明顯不如北京。試想中國一個155炮兵班在阿克塞欽山上架門炮印度在藏南中國境內所有戰術目標一目了然。中國軍隊雖然近年來沒有經曆說實戰的考驗,但是相對印度,在軍工實力,軍人素質,可持續作戰能力,國民經濟,科技儲備等方麵占優勢。加上1962年前車之鑒,印度輕易不敢先對中國開槍。而中國在控製了兩大戰略要地,與斯裏蘭卡,巴基斯坦等國成為盟友,將會對印度實現包圍。這種局勢一旦出現,印度幾乎永無出頭之日。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