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看天天天藍,雲卷雲舒。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它山之玉】讓我們再讀一遍'鄉愁' (ZT)

(2006-10-02 19:13:48) 下一個

此文轉自華碩生活網,作者不詳。

天書:偶然在網上翻到的一篇影評。一部我沒有看過的電影. 再一遍回憶故鄉,異鄉滄浪。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被譽為"自愛森斯坦後最重要的蘇聯導演",他自稱拍電影就是在"雕刻時光",在這一部影片中詩人導演寄托了自己寄居他鄉的愁緒甚至憂慮……

  在那本<雕刻時光>中,塔爾可夫斯基說他想拍一部電影,關於鄉愁,關於俄國.於是他在蘇聯境外,把經受著的流放的煎熬與歸家的思緒變成了電影的第一手資料.他化為片中的作家Gorchakov,一顆流離失所的靈魂,遠離他所親密和深愛的世界,作著憂傷而深邃的追索.----但這不僅僅是一次個人的體驗, 塔爾可夫斯基超越了那些瑣碎的情緒,關懷著更普遍和基本的命題.比如,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麽,以及,我們為什麽這樣活著.畢竟,這是一部塔氏電影,那裏麵的攝影機永遠是真理的探尋者,從未淪落成娛樂的供應商.所以,它的節奏是緩慢的,劇情是淡化的,敘事是極簡的.但畫麵是詩意的,夢幻的,這造就了全片的結構和主題.   

從影片一開始,"鄉愁"的氣息便撲麵而來.我聽到有孤獨遼遠的哼唱在畫麵和腦海中纏繞,我看到黑與白的田園,還有家裏的女人,和忠實的狗,靜靜的,眷戀在迷霧中.後來,這俄羅斯的民歌被漸漸掩埋,消失,在一段意大利作曲家威爾地的音樂裏.這也許暗示了兩種文化的衝突,也許還預示了主人公不自禁的迷失於嶄新的旅程和過去的記憶.畫麵在明確的區分兩個狀態,黑白的幻夢,冷色的現實;並借助主客觀視角的切換.比如主人公向Eugenia望去,看到的卻是家鄉的妻子.他不斷的回望懷想故鄉的愛人和那片土地,就像此行尋訪的Sosnovsky----一個18世紀晚期的俄國詩人,意大利的名流,本國的農奴.甘願回國作了奴隸,後來自殺身亡.----關山萬裏,腳下的土地和眼前的人,卻永遠是故鄉的樣子.   

在旅館裏,Andrei遠遠的躲著,他的憂鬱不是愛情而是思索.雖然被Eugenia吸引(她在他夢中出現),他卻無法或無意與她溝通.唯一令Andrei感興趣的是怪人Domenico,他認為他的精神錯亂是有信仰的表現.當Andrei去Domenico的房子裏談話的時候,Andrei發現屋子的一處竟是他夢中故鄉的"微縮".終於,在一塊陌生的土地,從一個陌生人身上, Andrei找到了一點他所熟悉的共同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可以理解Domenico.   

異鄉人的疏離可以理解,那為什麽Domenico也與周圍格格不入?固執的信念?古怪的行為? Domenico的第一次出場,就伴隨著眾人對他心智和信仰的質疑(反過來也是作者對社會評判個體權利的質疑). 當Domenico在溫泉周圍散步,對他的愛犬(與Andrei夢中所見相似)喃喃低語"與眾不同"的重要,溫泉中的各色人等便開始了對他的種種評價:或瘋狂,或害怕一切,或信仰堅定.也許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都是對的,但Domenico的真實性格要複雜許多.促使他在廣場上激情演講的動機與把妻兒鎖在家裏七年的動機也許是完全不同的.    

Domenico要Andrei試著關注更宏大的東西----隻有無話可說的人才開口要煙,我們應該學會"不抽煙,做重要的事".他心中有種"使命"的東西在.認為人與人之間彼此聯係和影響,家庭/世界都需要拯救.就好像一滴水加一滴水不是兩滴水,而是更大的一滴水(劇本協力Tonino Guerra在<紅色沙漠>中也借用了這一理念). Andrei答應他點燃蠟燭穿過水池.隨著影片的進展,兩個人的精神聯係愈發緊密,以致Andrei夢見他就是Domenico(打開鑲鏡子的櫃門).在羅馬廣場巨大的英雄石像上, Domenico喊出了最後的箴言: "看看大自然就知道生命很簡單,我們應回到我們的來處,回到我們走錯方向的那一點,我們要回到生命的基點."然後是全片最讓人心碎的一句話:"如要一個瘋子告訴你,你們一定會為自己羞愧."   

當然,與宏大主題發生聯係的不隻是Domenico.在第一場彩色場景中, Andrei說"我已別無他求",不願進教堂向聖母瑪麗亞祁福,因為那隻會引起他的審美反應."夠了",他低語.這個詞也先後從其他主要人物口中說出,表達了普遍的精神疲倦.影片暗示造成這種處境的原因是溝通的困難和理解的障礙. Domenico因為"反常"而被社會隔絕,孤獨恐懼; Andrei告訴 Eugenia詩歌像其他藝術一樣無法翻譯,人與人無法真正了解彼此除非打破疆界……男女主人公的破裂尤其代表了這種"溝通的不可能". Eugenia歇斯底裏般的叫嚷使她在Andrei眼中就像Domenico一樣古怪,反之亦然.爭吵在大廳結束,背景中傳來中國民樂.這種極不協調的對比進一步放大了溝通失效的問題.---- Andrei隨時發作的心髒病可視為敏感天性的象征.   

為了履行對Domenico的諾言,Andrei沒有按計劃返抵俄國.在等司機的工夫,他思索,抽煙.又似乎想起Domenico的訓誡,他丟掉了煙頭.幹涸的水池裏,工人在清理雜物.有一輛沒了前輪的自行車,有各式各樣的酒瓶. 也許是Domenico去羅馬之前扔下的遺物吧,這些似曾相識的東西奏響了一聲跨越時空的共鳴. 在維諾尼,Andrei用打火機點燃了蠟燭;在羅馬, Domenico用打火機點燃了自己澆遍汽油的身體.希望,新生,毀滅和宿命. Andrei的心髒病隱隱發作,捧著燃燒的蠟燭,走過幹涸的水池,成了他一生最艱難和最重要的使命.這儀式成了生命之旅,他要保護信仰和靈魂的火焰不被吹熄.第三次,當他成功的把火燭護送到了對麵, Andrei終於平靜的閉上了雙眼,攤在一級級上升的石階上.最後一個鏡頭:一座巨大的意大利露天教堂圍擁著Andrei朝思暮想的鄉間----之前把他撕裂的兩種意象終於安詳的融合在一起.   

通過對現代社會精神不振的望聞問切,影片還含蓄的呈現了對西方國家生活方式的批判視角,反射出對整個世界的悲觀主義態度.當Eugenia和Andrei停下來看弗朗西斯卡的畫作聖母瑪麗亞,她提起初次看到它時的哭泣.然而在教堂內,女翻譯卻無動於衷,甚至在司事要她"起碼要跪下"的時候感到尷尬.毫無疑問,過去的純真和好奇已經過去.   

酒醉的Andrei在廢墟的獨白提供了對意大利社會更直接的注解,隱約的暗示了它的過度暴力和商業化:"意大利人人都用槍","意大利鞋出太多了,簡直可怕.人們為什麽要買鞋呢?"他繼續對那個不知所雲的小女孩說:"你知道,偉大的浪漫是不需要親吻的.什麽也不用,非常純潔,所以才是偉大的……不需言辭的情感才是偉大的."也許這是對Eugenia的離開有感而發,但同時也呼應著影片的主題----內心的情感勝於外在的言行. 然後Andrei講了個故事,"說的是一個人從水池裏救起另一個快要淹死的人,為此差點送命.現在他們一起躺在池邊,氣喘籲籲,筋疲力盡.那個被救的人說"傻瓜",你為什麽這樣做?我住在池裏!"這個故事隱喻了Andrei渴望回國的鄉愁----盡管那裏被西方人看不起,盡管這裏有更多的自由.   

但種種優越並不意味著人性的覺醒.羅馬的兩個場景尤其傳達了這一理念. Eugenia的男友Vittorio出鏡不多,給觀者的印象卻是冷漠和自私.他完全忽視著身邊似乎有事相求的兩個人,對美麗的Eugenia也同樣視而不見.隻有當Eugenia出去買煙(如前述,一個向無聊和空虛屈服的象征)的時候,他才瞟了幾眼她的背影.而對人性冷漠最極端的展示出現在Domenico自焚的廣場.一個個圍觀者像雕像一般佇立不動,如同Sosnovsky在信中形容的自由窒息的俄國,一個女人甚至在事件進行中塗唇膏----Domenico的愛犬成了幾乎唯一一個關心他的生靈.   

影片對Eugenia的描寫有些含混不清,由於塔爾可夫斯基處理人物的一貫作風,女性角色往往更加複雜困惑,動機不明(比如在旅館走廊裏的摔倒/大笑). Eugenia部分的代表了當今文化中的自我中心主義和信仰缺乏症.教堂裏虔誠的女人被導演給予了莊嚴而神聖的敬意, Eugenia卻對她們的執著無法理解並向司事問詢答案.這個自稱"簡單的人"告訴她女人應當以極大的忍耐和自我犧牲精神生養子嗣.如果這暗示了"回到生命基點"的請求,那麽從女性角度講這未免有些過頭----社會的前進並不全是有害無益的.   

在Andrei看來, Eugenia是煩惱的,困惑的.他夢見自己的妻子在撫慰淚流滿麵的Eugenia.當她大罵Andrei"根本就不自由"的時候,她望著鏡子中的映像,暗示自己的不幸." 而Domenico近乎強迫性的理想主義又對她實用的自我本位構成了侵犯(Andrei隻關注前者),所以Eugenia去找"她的男人" Vittorio.諷刺的是,本以為會得到快樂的Eugenia仍然麵臨被忽略的窘境,事實上,她和Vittorio甚至從未在一個鏡頭中共同出現.自欺欺人的Eugenia最終來到Domenico自焚的廣場,一個短促的鏡頭捕捉到她驚懼的表情,她成了圍觀者中唯一被慘劇觸痛的人.   

必須提及的是影片特有的繪畫搬的影像和詩歌風格.全片第一個鏡頭便奠定了俄羅斯鄉間田園的視覺基調:狗,水,樹.緊接著出現了迷霧中青蔥的意大利風景,一輛大眾汽車從畫麵後右側橫穿至左,短暫的消失之後又從畫麵前左側駛出,鏡頭從容的等待著物體進入視野,偷偷完成了運動路線的轉換.再比如Andrei和Eugenia在旅館走廊中的談話,我們首先聽到聲音,然後分別看到兩位主人公,此時觀者並不清楚他們的空間位置關係,直到一個牽狗的女人從畫麵縱深延中垂線穿過,我們才看清原來他們分坐在走廊的兩邊斜側著身子.另外,影片中充斥著大量的人物在畫麵正中側頭回望攝像機(也就是觀者)的近景鏡頭,以及兩個人物在不同的水平軸線之間的穿插變線. 還有Domenico水淹的房間,半透明的綠色和棕色酒瓶,淅瀝的雨滴,廢墟裏水晶般的積雨,跳躍的光影,潮濕的綠色植被……當然,最經典的要屬Andrei夢到懷孕的妻子躺在床上,隨著光線的逐漸加強漸漸隱沒的超現實主義場景.   

遊曆塔氏的作品,我們會經常與前後呼應的意象重逢.其細節的反複出現就如同宏大主題的始終如一.本片開始的彩色場景中那棵孤零零的樹,在中是開首束尾的重要象征;鏡頭在教堂圓柱周圍的緩慢移動與結尾的穿越樹叢異曲同工;旅館房間裏圓形的鏡子形似中太空站的舷窗;和中的主人公都像Andrei一樣有一撮脫色的頭發……   

反思和深省,是塔爾可夫斯基一生的主題.   

而鄉愁---讓我們再讀一遍這個詞----是人類的夢,是人類的詩,是人類的平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