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鐵姐們(1) -- 理科妹哈文

(2006-01-22 18:40:43) 下一個


跟讀 “忽悠”看到了一大堆同類, 所以就把自己一直感興趣的話題拿出來跟眾位忽友說說---搞文學或搞理工對個人性格的影響.

先自報家門----徹頭徹尾一個搞理工的, 無文才,有文情,這個 “文情” 有點像艾米的 “哈”字情節, 對搞文學的JJMM另眼看待, 對搞文學的GGDD 心存仰慕, 對一大類文學專業的可望而不可及. 艾米的 “哈” 字情節根源於 “哈佛”, (“哈薩克”?) (套用現在流行的 “哈韓” 的意義, 說艾米 “哈字”,也不無道理.) 而我的 “文情” 就根源於一直以來未圓的 “文學夢”, 確切地說, 是 “學文夢”.

借用艾米的園子,就姑且稱自己為艾(愛)文吧,從溫柔到平凡到忽悠,早已習慣了那種講故事的方式,好像不起個名字就不會說事似的.
 
艾文起先對文學的喜愛, 模模糊糊地受了老爸的影響. 這 “模模糊糊”是因為想來很令人費解-----艾文一家子都是搞理工的,而且都是出自同一理工大學,大學必修的精工實習下的車間都是同一個---鐵榔頭就做了五把,可以一字排開當鎮紙用.老爸老媽都是那個大學的老師,所以艾文從幼兒園開始就在這個大學作 “土著”, 一直上到碩士, 也就是說很沒出息地在家門口一直賴到出國前.
 
老爸老媽年輕時都是大學文藝團體的骨幹,他們就是在搞文藝活動時相識的. 老媽的文藝才能很讓艾文置疑,但老爸年輕時英俊瀟灑,天生唱民歌的嗓子,<花兒為什麽這樣紅>是保留節目. 他在廣播台播音,主持節目,還演過話劇. 留校當老師後轉了係去搞電化教育,就是拍科教片,攝影,解說,導演都幹過.雖然仍是拍理工科的科教片,但這也算理工大學裏沾點 “文” 的行業了. 在少時的艾文看來,老爸是真的有 “文情”的人,就是性格有些文人氣.
 
那時艾文對 “文人氣” 的定義,遠遠達不到什麽 “人文主義” 的高度, 就是單純地認為“善感”就是文人氣.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和老爸一起看電視劇版的<茶花女>, 看到阿芒初次見到茶花女痛苦的咳嗽就心疼的落淚,一回頭看到老爸眼裏居然依稀也有了淚光.男人總是習慣於掩飾感情的,而且老爸的“理科性格”總不肯和 “文科性格”妥協.這下被女兒 “逮個正著”,老爸一臉尷尬地問艾文: “挺感人的,是不是?”艾文是有 “戀父情節”的人,所以小時候一舉一動總在模仿老爸.說不清是模仿的太成功,還是性格寫在基因裏從老爸那裏傳到了艾文身上,那時候艾文的性格簡直就是老爸的翻版.
 
這點 “文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艾文從小就愛胡寫八寫,文采有沒有不知道,反正就是 “過了一把又一把幹癮”.曾於老爸過生日時寫過一篇煽情作文在飯桌上成功將老頭當場煽哭,這基本是艾文煽情史上第一篇也是最戰果輝煌的一篇,後來煽老公的十來頁長信也未必煽出老公的一滴眼淚.足見煽情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煽情者的水平,也與被煽者的心理素質有很大關係.

艾文對 “文情” 的這一點憐惜,其實是成長在一個惡劣環境下的.艾文和艾米雖年紀相仿,家裏也都是教書匠,但和從小要寫 “革命日記” 的艾米大大相反的是,生長在這樣一個理工土著家庭,是並不鼓勵任何 “文情”細胞的.
 
首先,艾米小時候能看到的那些書,艾文家裏多半是沒有的,有的大多是理工專業書或數學手冊之類的工具書.雖然出於老爸的喜愛加裝點門麵,書架上也會有套<魯迅全集>什麽的,但是那套survive了文化大革命抄家的<紅樓夢>是不建議艾文看的,覺得有些情節少兒不宜; 張愛玲是不讓看的,說太灰,怕把孩子看變了.至於什麽<金瓶梅>,天啊! 連紅樓夢都禁了,<金瓶梅>恐怕是RRRR了.再說這些書家裏也沒有.就連艾文想要一個人找塊清靜地 “胡想如井噴”地過把癮,老媽也會很刹風景地一會兒工夫探頭探腦地冒出來好幾次,用一種很amusing 的語氣問: “你一個人窩這兒幹什麽呢? 小孩子家還搞得神神秘秘的!”

艾文的這點 “文情” 就在壓抑中 “潛滋暗長起來,猶如一條大毒蛇,纏住了靈魂.” 說它是大毒蛇,是因為艾文像中了毒,對那些有 “文情” 的 “同情兄” 或 “同情妹” 都不可救藥的有好感. 如果他/她再是有文采,語言能力強的有 “才情”的人,艾文簡直就是敬仰不已了. 無奈在理工大學的附屬中學裏,周圍全都是像艾文一樣的理工土著,別說有“才情”, 就連有 “文情” 的人都很少見. 所幸艾文還是找到了一個同類,就是艾文的 “閨密”.
 
艾文和閨密的性格很相似,但艾文是 “文情”有餘, “文采”不足; 而閨密則是理智沉靜型, “文采”有餘,而 “文情”不足. 閨密喜好唐詩宋詞,這對她後來在網上俘虜帥哥老公大有貢獻----據說該帥哥(也是一搞理工的)在網上的ID叫 “曲水流觴”,號稱打遍天下無人能對上切口, 結果閨密第一回合即道出這ID出自王羲之的<蘭亭序>, 乃飲酒會友之意,二人對上了切口,這才開始一段佳話.這是我知道的 “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最好例證. 顯然比在美國辛苦讀到博士,拿著能遮麵的文憑回國去泡一漂亮小妞F2帶過來要高效的多.由此可見文學的重要性,足以左右終身大事. BTW, 這位閨密其實後來也學了理工, 和艾文一樣迫於家庭壓力就近進了該理工大學繼續做土著,從 “同情妹” 變成了 “同難妹”.

艾文在那個扼殺 “文情”細胞的環境裏碰到的另一個幸存的異類,可以說就是一個“才情兼備”的小文人了. 該君幽默風趣,引經據典,吟詩作對的,頗招女孩子喜歡.
 
那時分文理班,可想而知,理工大學的附屬中學文科師資力量極為有限,學校花錢請老師辦奧物,奧數補習班,就是不會加強文科師資. 說不清是文科師資弱的關係導致文科班弱,還是文科班弱反倒讓學校覺得沒必要把重點放在文科班.總之那時全年紀好幾個理科班,卻隻有一個文科班,而且人數少的可憐.當時選擇去了文科班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理科學不動了,並不是真的有文科 “才情”的文人.(隻是單純陳述一個FACT,諸位學文的忽友不要砸我.)
 
此君就成了文科班碩果僅存的一個才子了. 這位才子曾追過閨密, 寫了篇情書通篇都是托物言誌,寫花,寫草,寫鳥,把她比月亮,就是一點也沒寫人,卻把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當時看來浪漫的一塌糊塗,讓艾文羨慕不已,覺得戀愛就得這樣談才夠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