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我們單位的不少高官很打了些交道,其中有做技術的,也有采編方麵的,職務都很高。隻在有限的幾個director之下,也就是說基本上是六人之下萬人之上。
發現一個很奇怪的規律,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很年輕,至少是在我這個接近中年的熟女眼中。不由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說其實一個人在職場真正蓬勃發展期隻有十年,即35-45歲。35歲以前做中層幹部,人家覺得你嘴上沒毛,沒有曆練。45歲後人家又覺得你太老了,沒有衝勁和熱情。所以如果在45歲的時候你還沒有在單位達到一定的層次,那基本上退休的職位也就可以預見了。從我們單位的這批高管來看,這條定論似乎是對的。
想想挺悲哀的,我們從六歲開始就被人趕著讀書,一直讀到二十多才跑到社會上找飯吃。那麽長的準備,壓抑的童年,考試與苦讀隻是給那黃金十年用的,好像投入和產出很不成比例。而這十年中的升遷之路中有多少是運氣成份,又有多少才是和你少年讀書時打下的基礎有關呢?可能很小。不要忘記,每當我們在背後議論某個高層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酸溜溜地說‘他/她隻不過是 right person at right time!'不服氣之情溢於言表,就是例證。
前一段時間,一個朋友的朋友來英國讀MBA,因此和我有了一點聯係。此人是國內的名校畢業,研究生畢業後去美國的又一名校讀博士,七年,然後是三年的博士後。他涉獵群書,有自己的想法也肯定非常聰明。可是,35歲的他還沒有一點真正的社會工作經驗,即便是MBA讀完了又能怎樣?我因為和他不熟,電話中實在不好意問他讀完書的打算。心裏卻有很多悲哀 -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書中自有黃金屋,可是我們沒有被告知並不是在書中待得越久,我們將來的黃金屋就越大!可是等我們可以自己做出正確判斷的時候,也許已經錯過了進那扇門的時機了。
我並不認為可以用一個人的職場成就來判斷其人生的幸福感。上天給了我們一個或長或短的人生,很多的我們用了這人生多於50%的時間在工作和學習上。想想因此失去了多少看花聽鳥,晨睡夜奔的快樂,回首滄桑的時候,我們是否會覺得很冤枉?
所以,出名要趁早,讀書隻要不太少!
ps,一直很喜歡陳弈迅的那首歌‘十年’。淡淡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