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對上海的印象與解讀,但大抵都脫不了璀璨明麗,亦或風流宛轉。我這初體驗的匆匆兩日走下來,在轉了幾個場子,看了幾個展覽之後,卻踟躕地不知該怎樣概之了。
(一)上海博物館
久 仰上博的大名,倒不是它一樓的青銅器館,而是頂樓的王世襄明清家具館。進去後才發現,原來不隻是王世襄的收藏,還有陳夢家夫婦的收藏。今年因為紀念老舍, 傅雷等離世50周年,陸續看了些相關文章,其中提到陳夢家幾乎是和老舍前後腳在北京自殺的。這位聞一多的學生,王世襄的鄰居兼摯友,從新月派詩人轉型為古 文字研究大家的學者,英俊瀟灑風度翩翩,與校花的太太一直被人豔羨,卻在1966年的夏天懷著悲愴與恐懼告別了人世。這次能在上博看見他那些曾讓王世襄都 羨慕不已的收藏,實在是大出意外的收獲。
上博的玉器收藏也讓人驚豔,雖然沒有台北翡翠白菜那樣的重器,但各個曆史時段的收藏均衡,介紹也很是中規中矩,讓我居然在裏麵居然磨磨蹭蹭地看了一個多小時才意猶未盡地被閉館的鈴聲趕了出來,
與之相較,青銅器與瓷器館就略顯一般。青銅器的收藏多是酒器等小物件,刻有銘文的大物件很少。和幾年前在台北中研院史語所展覽館所見的收藏距離不少。瓷器館也類似,收藏均衡全麵,但也僅此而已。感覺大概連大英博物館都不如。
印章館倒是出乎意料的好看,大概是我以前沒有看過類似的,收藏涵蓋各種材質,字體,跨越曆朝。最喜歡的是一枚“不負案頭書”的閑章,當時就想著什麽時候自己也刻枚玩玩。嗯,等我掙錢覓方田黃先。
書畫館則以明清江浙文人作品為主,揚州八怪,八大山人等俱有收藏,近代的如康有為等的大尺幅也有幾件。想想明清兩代長江三角洲出了全國最多的狀元,加之晚明那些不肯出仕的風流才子並皇親遺老如朱耷等,或許上海館的收藏有資格代表彼時的最高水平了吧?
(二)上海圖書館
上 圖的展覽完全是偶遇。經過它的門口,發現在展出翁同龢家族的藏書,就溜進去轉了一圈。翁同龢是鹹豐六年的狀元,後來又做了同治光緒兩朝帝師,官至戶部尚 書,晚年因支持戊戌變法而被罷官。我幼年時讀高陽的小說《玉座珠簾》就對他印象頗深。這次展覽居然還看到些翁家所藏的宋版書,並且書況很好,可見家裏供出 個狀元沒有些財力是萬萬不行的,想想光曬書就得耗多少人力,怪不得這批書終於在十幾年前被翁家轉讓給了上圖,估計也是供養不起了。舊墨古籍加名人手劄,這 意外之展倒看的頗圓滿。
(三)龍美術館
龍美術館非常像北京的798,由舊時工廠的廠房改建,殘存的當年的龍門吊與鐵軌成了黃浦江邊往日風流火熱的最後注解。去那裏是因為“敏行與迪哲- 宋元書畫私藏特展”,裏麵同時還有些現代裝置藝術展覽,有幾件展品頗有巧思,讓我們叮叮當當地玩了半天。
看 了書畫展的前言才弄清楚原來這座美術館是買了雞缸杯的劉益謙所建,這展也是他的收藏加上其他私人藏品的集合。裏麵六七十件展品包括宋徽宗的花鳥,蘇軾的功 甫帖,趙孟頫的字,司馬光與曆代宋朝皇帝的手書等,質量之高出乎意料,有些展品還有乾隆的禦筆或朱印。常常是書畫本身不大,但後世的跋加題記卻洋洋灑灑的 綿延數米,字裏行間透著得見珍品的喜悅與讚歎,於我心有戚戚焉!上次沒有在台北看見蘇軾的寒食帖,這次得仰功甫帖也算是有幸。隻是好奇蘇軾曾說他自己的字 如石壓蛤蟆,我仔細端詳了挺久卻還是看不出哪裏像扁扁的蛤蟆了。
我一直覺得西方的畫要去美術館麵對麵地看,因為油彩的層次與堆砌在印刷品 中是完全表現不出來的。而中國畫,尤其是文人畫,隔了幾百年後大多是紙張昏黃,墨跡黯淡,反而是印出來後放大了看才有些意思。這次看展完後,依然感覺如 此,略有所憾。但宋朝是中國繪畫向寫意的文人畫轉變的開始,看著這些畫,對比著想想西方17世紀繪畫的洶湧轉折,方能體會在沒有全球化的時代,曆史岔路口 的多樣性曾是如此的美麗與妖嬈。
(四)季風書店
本來想去張愛玲舊居常德公寓旁的書店,鬼使神差卻拐進了一個地鐵裏的季風書店。據 說它和誠品與先鋒書店類似,略略看過,書店的範圍倒也挺廣。挑了本胡蘭成70年代寫的中國文學史,網上評價說要和木心寫的結合對比著看最好,頗期待。還收 了本《霧外的遠音-英國作家與中國文化》,號稱是比較文學名家書庫之一,隻是這400頁的書就要了72圓大洋,也是讓人挑眉一秒鍾。
(後記)
在 上海的兩日正值冬至,透過或濃或淡的雲層的陽光卻依然溫暖。這座城市亦如街頭的江南女子精致娟秀,全無北方市井的濃鬱粗放。外灘的夜晚如期望般的璀璨迷人 並光怪陸離,冥冥中指向未來世界大同之所趨。但於我,似乎更欣喜於與舊友踏著隻呀作響的樓梯訪尋曆史,走過衡山路綠蔭如蓋的窄巷舊閣,探幽思古,於這一座 有沉澱與故事的城市裏,任思緒飄忽,尋章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