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位常年看無聊穿越小說的有誌青年,偶一直知道有責任心的寫手都是要寫番外滴。所以在這集台灣係列收尾時決定也要見賢思齊,寫點遊覽傳統景點的觀後感作為番外。故宮,當然是人人要去的,三座廟呢,則是孔廟,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
(故宮)
故宮建議一早就去,我早上十點去的,故宮三寶(翠玉白菜,肉型石與毛公鼎)基本沒有排隊就看了。等下午時再路過時,估計要至少排半個小時了。我覺得故宮以瓷器最好,然後是玉器,接下來是青銅器。不知道是不是書畫作品在外展的緣故,我在館內看到的書畫基本沒有重量級的,很有些遺憾。居然秦淮八豔之一的馬湘蘭的畫都有展,雖然偶不是歧視女性,不過好像這格調低了點吧?
目前為止偶看到的最震撼的畫作是幾年前回國時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鄧拓早年捐贈的蘇東坡畫卷“瀟湘竹石圖”,長卷的一半是曆代名人的題字印章,一點點看過來甚是讓人目眩。據說那是它最後一次對外展出了,展館裏當時一片相機的卡嗒聲,聽得我都心疼 - 為什麽博物館不阻止人拍照呢?跑題了,回來說台北故宮。瓷器館我從頭到尾又從尾到頭看了兩遍。覺得太過癮了,柴汝官哥定窯,雨過天青,鬥彩雞缸杯,那些在書本裏看了無數遍腦海裏想了無數遍的中華珍寶終於就這麽隔著玻璃展現在我的眼前!話說我在雞缸杯前站了五分鍾,大概過去五撥導遊,每個人的介紹都不太一樣,尤其對當時成化時期的曆史背景介紹,太多無厘頭的八卦了!另外讓我興奮的是看見了帶有“體和殿”,“天地一家春”款的晚清瓷器,也算是彌補了以未見過的空缺。聽說上海博物館瓷器收藏豐富,不知是否確實?
玉器數量種類也都不錯,但可惜沒有看到玉璽類的,略遺憾。不過頗有幾個陸子岡款的玉牌,也算是難得。青銅類,竊以為沒有史語所的精美,毛公鼎雖然字數多,但有點粗糙,不如史語所的牛方鼎鹿方鼎精美,編鍾也隻展了一枚而史語所是一套。有些展品的稱呼實在是古意難懂,倒是就著英文解釋可以多增加一些理解。
這次是我第一次看到個頭一致又大又圓的東珠,如果它們不是躺在故宮裏我一定覺得它是仿的,因為品相太好了,曆經百年依然潔白圓潤晶瑩。我一直以為珍珠久了就失去光澤發黃了,所謂寶玉說的從珍珠到魚眼珠子。這次的展覽完全推翻了我的理解,很是驚豔了下。
故宮附近是張大千紀念館,可惜又是要提前預約。我這次沒能走運,試圖現場報名未果,隻能悻悻而去了。
在故宮裏不吃不喝地轉了六個小時才算把它的三層大致轉完。四樓上的餐廳叫“三希堂”,當我在窗邊坐定喝下一壺穿心蓮後才覺得魂魄又回到了肚子裏。一時感謝思緒撲麵而來,不知怎樣表達,隻能輕聲對自己說“What a day!”
(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比國父紀念館更像中山陵,青瓦白底,築於高台之上。它的前麵是個廣場,廣場正門有個牌坊寫著“自由廣場”。本來這四個字是“大中至正”的,但陳水扁執政後期為了選舉加分裂族群,硬是改為“自由廣場”。可是又沒膽請個台獨人士來題字,就從王羲之的字帖裏扣出了這四個字。由於它不是一氣嗬成寫的,我老覺得看著怪怪的,完全沒有王羲之書法的飄逸之感。這其實一直是灣灣的矛盾所在,又想在政治上和中國切割,文化上的臍帶卻怎麽也斷不了!
網上找的‘自由廣場’四個字
我這次來這兒就是抱著略邪惡的小心思想親眼看看。可惜,人家-在-維-修,統統包了起來!到達時正值黃昏,廣場上一群國中學生在彩排軍樂隊似的陣型,各色旗子上下翻飛。不遠處永遠的輪子功也擺著陣型比劃著。一片祥和。沒有惱人的安檢,沒有散落在各個角落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撲上來的便衣。這也許就是自由的真諦吧!
建築周邊的白色欄杆原以為是漢白玉之類,仔細看才發覺是水泥加白色塗料,久了後都已經剝落。不由想到南宋渡江後,由於沒有青銅禮器祭祀,不得不燒製瓷器的四方尊以代替。雖然間接地催生了官窯的發展,但到底聽起來讓人心酸。
在中正紀念堂,我似乎看到相同故事的影子。
(孔廟)
到達孔廟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供奉聖人牌坊的正殿裏隻有一家人在那裏合十禱告,或許祈求考試過關?我在網上看到一張長曝光的台北孔廟照片,寂靜的夜色下大殿昏黃的燈光透過窗欞宣泄而出,如果沒有解釋,它就像中國無數個普普通通的廟宇。而它又是不同的,它是千百年來中國學子的心靈歸宿,即便它翻山越海來到台灣。沒有去過山東的孔廟,我想那一定是不同的,在台北,它沒有傳統的巍峨,隻有淡淡的人間溫暖。
(國父紀念館)
看完後就覺得沒啥看頭,連三民主義的匾額都遍尋不見。國父是兩岸共遵的精神icon,所以台灣才不想下一代真正了解?
從國父紀念堂遠眺101
尾語
此時的我坐在香港機場等回英的飛機,寫到這裏真覺得筋疲力盡。謝謝你們的溫暖留言與陪伴。希望我這幾篇給你們帶來了一個不一樣視角的台灣!
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