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舟靜泊聽濤聲

讓心之船隨思緒漂流,靜息聆聽歲月流淌的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長軌短憶

(2006-05-28 20:43:42) 下一個

原來許諾周末來戴維的火車線聊火車。恰好今天有些空閑興致回到這個話題上來, 拾起一些散落在鐵路線上的零星記憶。

京廣線
大陸鐵路網縱橫交錯,京廣鐵路無疑是最重要的南北幹線。我外祖父的滿弟是橋梁工程師,抗美援朝戰爭時曾隨誌願軍入朝,在北韓幫助修複被美軍空襲炸毀的鐵路橋梁,保障鋼鐵運輸線。韓戰結束後,滿外公回國投入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待我出生時,“一橋飛架南北”,京漢粵漢鐵路已銜接成京廣線。
七十年代初期,我和家人隨軍來到湘北長江洞庭湖交匯處的城陵磯鎮集結,準備向北方移防。京廣鐵路在這個港口重鎮通過,使得這裏交通樞紐的位置十分顯赫。此時部隊子弟學校已經解散,軍人的孩子們插班入城陵磯鐵小讀書。那年我剛升初中, 由於當地鐵小不設中學部, 我則隨鐵路子弟每天坐通勤小火車去嶽陽城上學。那時年少性野,跟著那幫鐵路少年練就了一身飛車的好本事, 喜歡在火車移動時飛身上下車,好像鐵道遊擊隊員一樣。

湘桂線
小時候,常在漢口,廣州,桂林三地間旅行。 記得六七年那年從廣州回桂林, 趕到紅衛兵大串聯高峰,鐵路交通在重荷之下壅塞不堪。我隨家人在京廣湘桂鐵路交匯點衡陽車站滯留了三天三夜。無可奈何中我們在附近的湘江大橋上徘徊,閑逛這座依水的城市。後來好不容易擠上了南行的火車。 車廂裏擁擠得水泄不通,情急之下,我爸爸把尚還瘦小的我塞到硬座椅下,躺在臭腳環立的空隙裏晃晃蕩蕩回到桂林。

隴海線

我當兵所在醫院座落在隴海鐵路邊上,緊挨著兵站。 五十年代初把醫院兵站設在這裏是為了收容從朝鮮前線下來的傷員。早先醫院正門麵對著隴海鐵路,後來前門調了個180度彎朝向馬路,醫院和鐵路間築起高牆。但每天醫院身後依然有無數列車呼嘯而過。剛當兵時很想家,夜深人靜的晚上,火車汽笛的鳴叫總是喚起思鄉的心情。參軍三年後,我第一次享有探親假期,坐上火車沿隴海線東行。那年頭沒有一班列車正點,就這樣也絲毫不減回家的興致。隨著服役年長有多次旅行,就這樣在返鄉途中遊覽了西安,洛陽等古城。

京山線

一九七六年夏天,我去北京度假,住在大舅舅家裏。不料抵達北京的當晚就遇到了唐山大地震。我隨著舅舅一家撤離樓房,暫時棲居在簡陋的防震棚裏。那些日子北京至山海關的交通已中斷,每天聽到從唐山天津傳來的駭人聽聞的惡訊。我小舅舅夫婦隨嶽丈一家住在天津老城和平路一帶,百年老屋地段的災情嚴重。地震以後小舅一家音信全無,外麵的親人十分關切他們的命運。大概震後一周京山線部分通車,恢複了北京和天津的交通。我和表姐奉長者交付的使命前往天津,尋找小舅一家的下落。那是一次難以忘卻的旅行,火車窗外處處可見滿目瘡痍的廢墟,火車廂內人們的話題不離今人發怵的經曆和道聽途說來的慘象。我在天津的親戚無恙,但那次唯一的京山線和天津之行, 留下了對這場災難的恐怖記憶。

京浦線

到南京讀書安家後,與京浦鐵路(其實應該稱京滬鐵路)的接觸開始密切起來。從長江南岸的南京站北上,必經南京長江大橋。作為在武漢南京兩城長期居住過的我, 喜歡比較兩座長江大橋。我不懂橋梁工程,就美感而言,武漢大橋更典雅,龜蛇兩山的地勢把大橋烘托得更壯美。京浦鐵路給我的特殊記憶不多,除了在泰安濟南停留遊覽泰山,孔廟,泉城外,剩下的回憶就是在火車上大塊朵頤符離集燒雞和德州扒雞了。

膠濟線
在大學念書時我已是年輕的軍官,五十三元人民幣的月薪使我在普遍清貧的學生中有點“貴族”。大學暑假間我會約上朋友去訪名山大川。有年夏天我前往避暑勝地青島度假。先是從上海乘海輪去膠州灣,在青島海濱小住三周後,乘火車橫越膠東半島去濟南。當時同班有位喜歡寫詩的男生,由於愛好文學與我走得較近。他借故去煙台老家探親,渴望與我在膠東旅行。我隱約感到我們之間有一種朦朧的吸引,便欣然應允。我們結伴登嶗山泰山,觀趵突泉漱玉泉,訪孔府孔廟,彼此多了一些相知。後來回到南京,他把這次旅行寫進他的小說登在校報上,清晰地表達了他的暗戀心結, 弄得我十分尷尬,自此之後,我有意識的回避他的情感, 因為我的理智讓我不想把文學青年間的好感發展成戀情。

寶成線
大學畢業那年我徑直考上研究生院。正當同學們為畢業分配焦灼不寧時,我則從容地登上西去的列車回部隊辦理轉業手續。駐地城市是著名電氣化寶成鐵路的起始點, 隨著火車翻越秦嶺山脈,就到了神往已久的四川盆地。轉業手續辦妥後,我打算取道成都重慶,然後乘船經三峽回漢。 那個夏季長江上遊地區暴雨頻仍,寶成線屢被洪水衝斷。即便天不作美,路況糟糕,我還是鋌而走險踏上艱難的蜀道。 那次旅行確實險象環生。許多路段的路基被洪水破壞,火車小心翼翼地在斷斷續續懸空的鐵軌上且走且停,常常是築路工人修好一段,火車徐行一段。整個車廂的乘客都把心懸在喉嚨裏耐性地隨火車南移。當列車最終翻山越嶺,穿洞過橋,衝下蔥綠平坦的川西壩子時,車廂內人們合手相慶,謝天謝地平安走過寶成線。

滬寧線
滬寧鐵路穿越富庶的錦繡江南,是我旅行最多的火車線路之一。據說滬寧線是目前世界上火車通行最密集的鐵路。 不過近年回國,皆取道上海南京間的高速公路,無緣領略滬寧雙層特快,有關滬寧鐵路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八年前。以前南京直發上海的列車多始發下關車站,沿途經過一座座江南名城。我在寧滬之間旅行的目的地多為上海,旅行的目的多為購物,尤其是為婚嫁出國置裝采購。那時候在上海真有“血拚”的瘋狂幹勁,可以徒步從南京路經西藏中路走到淮海路,視線掃過一家家店鋪。然後疲憊地拖著大包小包戰利品乘火車返回南京。如果在夏季途徑蘇州無錫,水鄉的村姑們在車站月台上叫賣水蜜桃,我會順路買一籃鮮美的水蜜桃帶回南京的家。

浙贛線
借黃金水道長江,乘船從南京回武漢探親,曾經是最方便不過的回家之路。大學期間,為了探望南昌的叔叔和長沙的外公,曾有兩次放棄水路,繞道漫長的浙贛京廣鐵路回漢。去年回國,驚訝地發現,由於高速公路的異軍突起,長江客運是徹底衰落了, 寧漢寧滬之間的客運航線已經關閉,榮景不再。不過現在的鐵路公路航空交通確是今非昔比。從武漢去杭州,可以拋開湖南,借京九鐵路從江西腹地直插浙江。晚間在武昌上車,在特快火車上睡一夜覺, 醒來便是杭州。舒適便捷極了。

京九線
香港回歸不久,我取道香港九龍回國探親。由於有長輩親戚退休後在東莞惠州發揮餘熱,我就通過剛剛啟用不久的京九鐵路,從深圳出發去拜望親戚, 順路看看聞名遐邇的珠江三角洲。從九龍過羅湖橋時,我並未感到異樣的激動,倒是內地化的深圳火車站使我對特區印象打折扣不少。由於坐的是短途慢車,車廂的款式十分老舊,火車的乘客稀稀落落地坐在空蕩蕩的車廂裏。我一向喜歡在火車上與陌生人攀談,天南地北神聊幾乎不設防線。座位對麵兩位乘客就很有趣。有一位年輕美貌的少婦,家住梅州,丈夫是個小工廠主。這個女人全職在家相夫教子,看得出女人很得丈夫寵愛,幸福寫在臉上。還有一位從東北來東莞謀生的打工妹,熱情爽朗,青春洋溢。他們的生活對我是那麽新奇有趣,印象至今難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