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舟靜泊聽濤聲

讓心之船隨思緒漂流,靜息聆聽歲月流淌的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湘音和湘情

(2006-01-21 14:30:30) 下一個

在網上敘談鄉情,可免去不會方言的尷尬。華府有個非常活躍的湖南同鄉會,辦有刊物稱 “湘音湘情”。我雖祖籍湖南,卻從來不敢冒昧參加湘藉同鄉聚會,因為缺乏語言認同符號:湖南方言。

記得外祖父也曾為湖南鄉話困攪過,緣由不同罷了。年青時的他曾在上海複旦大學和蘇州東吳大學讀書教書,攻修法學和史學,是位博古通今的史學教授。可惜他那濃重的湖南口音妨礙他口授傳業。於是揚長避短,轉入不必開口的筆譯事業,埋首於浩瀚的古希臘古羅馬史藉中,成為卓有成就的史學翻譯家。

抗日戰火中上海淪陷後,外祖父返回老家避難。母親和她的兄妹生長在湖南。戰爭結束後,外祖父把長子送到北平讀清華大學,卻因家境時局艱難把長女母親留在湖南讀師範。日後在北京讀書工作的舅舅說得一口略帶南方口音的國語,而隨父親遷居武漢的母親卻鄉音難改,使得從事新聞工作的母親也為口音自卑懊腦過。

我雖然出生在江城武漢,童年卻是隨姨媽姨父在廣州軍區所轄的華南地區度過,分別在桂林和廣州讀小學和中學。六十年代,越南戰事正如火如荼,南疆駐防陣容強壯,營地的設施相當完善。軍事基地裏設有眷村和子弟學校,文化環境儼然是一個亞社會。廣州軍區的中高階軍官多原籍山東或東北,當年解放戰爭中隨四野一路南下來到嶺南。於是我的童年夥伴大都是北方軍人子女,所操語言是略含東北口音的普通話。

 母親頗為我不經意間掌握的漂亮國語而欣喜,大概當時在她心目裏國語的地位不遜於今天英語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而我那時也從未為失去學習地方方言的機會感到不安過。畢竟普通話是優勢語言啊!

童年時還常有機會穿梭在漢口和桂林之間湖南境段的京廣湘桂鐵路,從火車窗口眺望山青水秀的瀟湘大地,富饒美麗的洞庭平原;聽著湘南湘北的鄉親操著不同口音的方言,南行北往。有時我會隨家人在長沙逗留,拜望親戚長輩。湘江橘子洲頭,嶽麓山,韶山衝,嶽陽樓,都是留下過兒時足跡的地方。

無論是在名勝古跡中,還是從文史書籍裏,不難發現無數彪炳青史的湖湘先賢先烈如燦爛星河,令人歎為觀止!三湘四水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誌士英傑讓我們這些晚輩後生猶有榮焉。盡管我們姐妹出生成長在湘天以外,可填寫籍貫時總是自豪地落下湖南二字。

讓人懷想湖湘風物的自然少不了在母親和姨媽湘菜廚藝下調理出來的湖南胃。臘肉熏魚,剁椒魚頭,幹鍋田雞都是夢中的美味。從母親那裏聽來的抑揚頓挫富於音樂感的家鄉湖南話仿佛是童年記憶中的搖籃曲。在異國他鄉的旅途中,偌耳畔向起那熟悉的湘音,我會怦然心動。我現在方遺憾不會講湖南話,不然,用湘音表達傳遞湘情該多美妙啊!

童年有夢,夢追高天流雲。青春有誌,誌在天涯萬裏。待人到中年,回望祖國江山,隻覺是萬水千山總是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