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盤子還是讀書?看毛澤東高瞻遠矚和改革誤入歧途
作者: [ 愚蠢小豬 ]
--------------------------------------------------------------------------------
版主按:
本文作者是一個留學日本的博士,網名叫 “ 愚蠢小豬 ” ,其文章卻極有智慧。他在日本研讀日本經濟發展史,對比中國經濟發展史,發現毛澤東時代的工業化革命與日本經濟起飛前的情形及其相似,為中國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發展戰略是及其正確的。但是改革開放 20 多年來的道路卻完全錯了,片麵追求 GDP ,民族工業和科技被破壞殆盡,照這條路走下去,中國將永無翻身之日。 (懇請大家耐心讀完)
該文在網上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強烈推薦各位下載細讀。
樓主轉貼的本文是一個係列,共有 15 篇短文組成一個合集,為方便讀者,我編輯了一下,把主要的幾篇放在主貼中,其餘次要的放在跟貼中連載。沒時間的讀者可隻讀主貼。
《是刷盤子還是讀書?看毛澤東的高瞻遠矚》 ---- 刷盤子讀書係列( 1 )
學生是應該刷盤子還是讀書?這種問題還用問,當然是讀書了,這在國內根本就不成為問題。但對於留學生來說,卻是一個時刻困擾的問題。首先刷盤子的誘惑很大,以日本的標準,刷一個小時的盤子,折成 RMB 大約 60 元。那麽一天是多少, 1 個月是多少, 1 年又是多少。而讀書則很辛苦,學費高不說,還有讀不出來的可能,即使讀出來了,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所以很多人幹脆選擇了刷盤子。選擇讀書的,也必須刷盤子,因為沒有錢。又有新問題,即多長時間刷盤子,多長時間讀書。刷盤子的收入是用於讀書還是改善生活,比如說買輛車耍耍。用於讀書的,還要抵禦很多誘惑,為什麽自己的生活比刷盤子的差,一旦鬆懈,原來所讀的書白費。有很多問題要考慮。當然,讀出來了,找個工作,收入遠非刷盤子可比,且很輕鬆。
國際社會其實與一個國家內部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平等隻是理想,但不是現實。有人是白領,有人是刷盤子的。成為白領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家道殷實,則生下來就是白領,但這種人很少。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間就變成白領,這種概率太少了。多數人隻能通過自己奮鬥成為白領。日本是個模範生,從窮小子變為白領。祖上沒有給日本任何財產,即沒有土地也沒有資源,隻能靠自己的本領去交換這些,隻有讀書這一條路。它也趕上了好時代,當時通信和交通不發達,有個收音機就不錯了,國民很難受到物質誘惑,一門心讀書,當時讀書的形式是造槍造炮打仗。後來,讀書的形式變化了,但內容沒有變,即提高自己的技術水準。由於高超的技術力,從世界換回了大量的糧食和資源, 40 年代還沒有飯吃,到 5 、 60 年代家電大普及, 70 年代汽車大普及。日本成為富裕的國家,以前的書沒有白讀。奇怪的是 GDP 的增長率並不高,所謂高度成長期 1961-1975 ,平均不到 10% 。
中國沒有那麽幸運。可能是祖上還留下家業,有些土地和資源,雖然不多。總在想是不是賣賣地(也就是賣糧食),賣賣資源,就可以了。這種刷盤子的收入也不少,是不是應該改善生活,比如買煙抽,到十裏洋場去耍耍,就這樣蹉跎了約一百年。其間雖然也想學些本事,但太辛苦,光交學費,沒看到產出,也就放棄了。到了 3 、 40 年代,中國隻能做漢陽造,日本已經可以做大和零戰,不打你又打誰,既沒本事又空守著一份家業。
毛澤東高瞻遠矚讓中國人安心讀書,而不是刷盤子享受生活。所有刷盤子的收入,賣糧食和賣資源,由國家統一管理,充做學費,使國家工業化,而不是購買彩電冰箱等消費品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 GDP 。心無雜念,也不攀比鄰居的幸福生活。學習成績也很顯著,從幾乎零點起步,在短短的 20 多年時間裏,做出了中國第一台汽車,第一架飛機,第一棵衛星 …… ,創造了無數第一。完成了日本明治維新以來近百年的工業化曆程。創造這些第一,按照經濟學原理,是不懂經濟,不講比較效益,是走彎路。但它們培養了無數人才,培育了工業人口和市場。 8 、 90 年代家電大普及,現在汽車也開始進入家庭。正複現日本成長的曆程,但日本卻從明治開始讀了近百年的書。
但是,現在中國愛刷盤子貪小便宜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在算 GDP 增長多少,多少年後會達到什麽水準。就象計算刷盤子,一天刷多少盤子,掙多少錢,多少年之後就成百萬富翁一樣可笑。按照現在的 GDP 增長率,就是再幹 100 年,也還是二流國家。如果繼續讀書深造,降低 GDP 增長率,那麽隻需要 20 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成為一流國家,人均 GDP 也會是一流的。
繞了一圈,該說到俄羅斯和印度。它們的市場經濟改革無非是鼓勵人民自由地刷盤子,自由地消費改善生活。正好中國開了個大飯館,生意興隆,工錢還給的高。刷盤子拿錢,歡歡喜喜把彩電冰箱抱回家。交學費讀書?那種沒有比較效益的傻事誰幹。好在俄羅斯和印度還讀過一些書,俄羅斯還有博士水準,讓大家還有點懸念。巴西沒有讀過書,一直刷盤子,大家好象從來就不關心它的 GDP 增長率,其實它的 GDP 增長率也是很高的,並且持續了上百年。
《從日本戰後再出發看毛澤東的遠見卓識》 ---- 刷盤子讀書係列( 2 )
日本雖是模範生,但不敵先生,最終戰敗。殖民地喪失了,剩餘武器被收繳,正在研製的先進武器,如噴氣戰鬥機、導彈、洲際轟炸機等,連同樣機、圖紙和實驗設備等也被美國拆除運走。大量的工廠和建築被摧毀,戰後日本滿目滄痍。從明治開始經曆了約 100 年,又回到了原點。大和雖然沉沒,但創造大和的大量熟練技術工人,鋼鐵、航空、機械、電子、光學、化學等各門類的技術及技術人才都完整的保留下來。日本本就一無所有,唯一的資源也就是人。終戰直後,政府的總和科學技術委員會就開始運作,規劃和協調未來的發展。航空改汽車,軍艦改輪船,瞄準鏡改照相機。轉型需要時間,國際市場開拓也需要時間,大量的產業工人失業在家,會消磨掉技術力,尤其是組織紀律性。一聲令下,組織去種樹,演義日本版的上山下鄉。今天,日本各地都能看到那高聳入雲的水杉,就是當年的傑作。這種水杉現在向中國出口,竟然也是每年春季 “ 花粉症 ” 的原凶。戰後食品困難,政府集中有限的糧食給學校發放免費午餐,這個製度一直延續到現在,戰後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被稱作 “ 團塊世代 ” ,是日本高度成長期的主力,也是現在日本經濟的脊梁。
工程技術人員夜以繼日忘我勞動,完成艱難的轉型,畢竟是轉行。以廠為家,不計報酬,其實也沒有報酬,政府沒錢,隻能保障基本的食品配給,工廠也沒錢,日本生死未卜,怎能計較個人得失。就這樣渡過了戰後最艱難的歲月。進入 50 年代,日本逐步打開國際市場,原料大量輸入,各工廠重新運轉起來,原來的產業大軍又成建製地回到崗位。進入 60 年代,團塊世代推動日本進入黃金時代。
日本經曆十年不況,還看不到隧道盡頭的亮光。 NHK 經常放送當年再出發的節目。前不久放送了豐田再出發的節目,請了當年的幾位技術人員現場作客,講述當年如何從造飛機轉行造汽車,研製日本第一種小汽車 --- 皇冠,功成名就後竟不計報酬引退。回憶當年的創業,白發蒼蒼的老人熱淚盈眶。
1949 年的中國也是一片廢墟。所不同的是,國民絕大多數是文盲,現代技術幾乎為零,隻能仿製漢陽造。所謂的知識分子是滿口之乎者也,與現代工業技術幾乎毫無關係。祖上留下的土地和資源,人均也不見得比日本多。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毛澤東遠見卓識,中國崛起唯一的依靠其實與日本一樣,是人!而不是土地和資源。 1949 年時點,從人的角度來看,日本已經領先中國近 100 年。日本已基本消滅了文盲,有大量的熟練技術工人,門類齊全的專業技術人才。而中國,絕大多數是文盲,極少數的科技人才,包括後來回國的錢學森,也是隻讀過書,沒下過水的,知識分子幾乎與工業生產不沾邊。如何造就工業化人口是發展經濟的最優先的課題,而不是優化配置土地和資源,這一點上毛澤東至少領先現代中國主流經濟學家 50 年。他們還在鼠目寸光地研究該如何優化配置資源。
毛澤東時代的經濟政策簡單的說就是 “ 抓革命促生產 ” 。中國首先是個學校,目的是改造人。生產,也就是打工刷盤子掙錢,是從屬的,隻是為了支持學業。所以,在經濟方麵對毛澤東時代的爭論完全是不得要領,無論評價高還是低。
首先要進行掃盲初級教育。那個時代政治運動不斷,讀毛選,貼大字報,好象很荒唐。但奇怪的是,中國人讀《子曰》兩千多年,絕大多數是文盲。讀《毛曰》隻 20 餘年就掃盲了,真是奇跡。
中國的工業化是漫漫長路。要盡快把工業文明之風吹到農村。把農民組織起來,進行工業化訓練。被許多人指責積極性不高,阻礙了農村發展。其實,人就算是機器,沒日沒夜地幹活,中國也打不了多少糧食。還不如多些閑暇時光,學知識學文化,掌握現代科學技術。集體勞動,分工協作,進行初等工業化訓練。興修水利,機械化,電氣化。靠科學技術推動農業前行。中國的人口,平均壽命,平均身高體重得到了迅速增長。而農民也得到了再造,掃除了文盲,接觸到了現代的農業技術,學到了科學知識。日本電視台經常有反映第三世界農村生活的節目。其它國家的農民生產積極性非常高(可能土地是私有的原因),輕壯年在田間拚命幹活,但非常貧困,沒有文化,家徒四壁。而中國農民,積極性差很多,老弱病殘幹活,因為有各種農機具,輕壯年外出打工,家裏多少還有幾樣電器。但中國農民的文化技術水準還停留在毛澤東時代。相比日本農民,中國農民還算勤快的,但日本農民非常富裕。
工業的擴張,完全是與經濟學原理背道而馳的。在工業急劇擴張的過程中,勞動生產率提高緩慢,人均收入增長緩慢。但卻使更多的人卷入到工業生產之中,已經熟練的技術工人,沒有必要積極且重複機械高效率地生產產品,而是帶更多的學徒。節省下的時間,學知識學文化,進夜校,搞小發明,小革新。或者自己組裝半導體收音機,自學無線電技術,可別小看半導體收音機,當時可是高新技術,一點不亞於現在的計算機。組裝半導體收音機獲得的知識,比現在拚電腦多多了。看 6 、 70 年代的《無線電》雜誌,就能清晰體會到這人才的再造。經過這種違背經濟規律中等教育,中國完成了中級人才的準備,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大量中層技術和管理人才。
毛澤東時代的高等教育是個奇跡。中國幾乎所有的第一都誕生在那個年代。即使現在的神 5 ,火箭也是那個時代的作品。中國的這些第一,與世界的先進水準相比是幼稚的,不符合比較效益的經濟學原理,但它們完成了中國高等人才的準備,使中國隻能仿製漢陽造一躍進入科技先進國家。在最新技術領域,中國的第一與世界第一誕生的年代相差不遠,雖然質量和性能上還有很大差距,但對於學生來說,是了不起的成就。
毛澤東遠見卓識,使中國從目不識丁的文盲,經過小學、中學 …… , 20 多年後博士畢業了。日本是模範生,也經曆了近百年,明治年間的日本人沒有看到日本畢業。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人卻看到了。毛澤東創造了奇跡,在短短 20 多年的時間裏完成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再造。剛畢業的博士是清貧的,當然不能與刷了 20 多年盤子的打工仔相比,但前途是無量的。
60 、70 年代出生的人,是中國的 “ 團塊世代 ” , 在孩提時代就感受到了工業文明之風,讀書認字時陪伴的是《十萬個為什麽》,近乎免費地完成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還受到了很好的職業培訓。這代人中的技術管理人員在人口中的比例是中國前所未有的,絕對數目在世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推動中國的經濟列車急行。但急行的列車卻出現的減速傾向,詳情請看刷盤子讀書係列( 3 )。
《從改革開放看毛澤東的遠見卓識》 ---- 刷盤子讀書係列( 3 )
毛澤東創造了奇跡,在短短 20 多年的時間裏完成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再造,走完了日本明治以來近百年的工業化曆程,從落後的農業國,一躍成為科技先進的工業國。中國需要從一所大學校向經濟體轉變。也就是一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改革開放。
改革調動了積極性,開放如潮水般地引進了先進的西方技術,加上工作重心轉移,中國的經濟列車驟然前行。大量的消費品被生產出來,幾乎一夜之間完成了 “ 三大神器 ” 的普及,領先名目人均 GDP 比中國高幾倍的國家近 20 年,人民生活突然間得到了極大改善。改革開放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成為上上下下的共識。
但現在,中國經濟列車減速傾向非常明顯。怎麽辦,就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打改革的攻堅戰,徹底擺脫舊體製的束縛,是中國主流經濟學家的共識。各種徹底改革開放政策紛紛登場。但實際情況是, GDP 仍然高速增長,但大多數人的實際所得卻下降,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不滿在積蓄。
問題出在何處?其實,人的積極性已發揮到極點,在機台上連續工作 10 餘小時,司空見慣。西方先進技術的流入停滯了,隻看見外資進入,卻沒有得到技術,白白打工。隻看到 GDP 增長,卻沒有見收入增加。為什麽會這樣,和改革之初完全不同?
日本的家電業受到中國企業嚴峻挑戰。但中國企業的技術主要卻來自日本,為什麽日本當年會扶植競爭對手呢。帶著這些疑惑詢問業內人士,得到的答複是當年中國已經研製出來了,並批量生產,如果不乘早賣技術,晚了就賣不出去了。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毛澤東時代已經起步的先進技術,大型噴氣客機、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大規模集成電路、 CPU …… ,雖然很幼稚,沒有比較效益,卻如潮水般引來西方先進技術。既然西方技術那麽容易引進,就沒有必要自己做沒有比較效益的事,造不如買,買不如租,自己的技術紛紛下馬,研製隊伍紛紛解散,這是 80 年代的主旋律。中國的高等教育隨著和平典範一起煙消雲散,幸虧火箭和核彈不能引進,要不然全軍覆沒。
要感謝李燈輝和美國的炸彈,驚醒了夢中人,才發覺自己蹉跎了近 20 年的歲月,兩手空空。李燈輝功不可沒,至少應該獲得一噸重的勳章。 20 年是科技人才創造的黃金時代,就這麽隨風而逝。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是科技界的共識。這次和文革不同,文革是瞎幹蠻幹,外行領導內行,耽誤了不少時間。但對於工程來說,卻不見得是壞事,失敗了總結經驗教訓,對人也是提高,幹著幹著,外行也就變成了內行。但這次幾乎被連根拔起,幸虧蘇聯解體,大量俄羅斯技術和人才流入,中國又開始了 50 年前的蹣跚學步。對照 1999 年與 1984 年閱兵,讓無數英雄黯然淚下。
中國的初中級教育也瓦解了。為了提高效率,大量的產業工人下崗失業,他們的技術和組織紀律性消逝在地攤中。在崗的工人拚命工作,卻沒有時間和能力再學習再教育。包產到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但也沒有多打多少糧食,其實現在也沒有積極性,因為沒有比較效益,糧食連年減產,國際市場糧價扶搖直上。農民要麽赴閑在家,要麽在自動機台上象機器一樣幹活,卻不能獲得新知識新文化。幸好學校教育改革的晚,每年還有大量的半人才注入,要不然,經濟列車就徹底停滯了。
中國經濟列車的實態是,上不能突破,下麵臨斷裂,大量人口不能實現向工業化人口轉化。經濟列車的發動機 --- 人才,枯竭了。主流經濟學家還癡迷於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卻沒有深入研究中國經濟發展的真正動力。巴西一直就是改革開放的,采用的是主流經濟學家理想的體製,但卻毫無希望。
問題的本質在於,改革開放是很好的戰術手段,但提升到戰略高度,卻是大錯特錯。如果隻計算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 技術力,中國的經濟列車實際已停滯了近 20 年。高端再出發,會不會夭折?因為主流經濟學家還在念比較效益的聖經。高端產生拉動力還需要時間,在此之前列車會不會崩潰脫節?因為主流經濟學家還在唱提高效率的高歌。中國經濟列車的前途未卜,是飛躍、崩潰還是平安。詳情請看刷盤子讀書係列( 4 )。
《急行中國經濟列車是飛躍、崩潰還是平安?看毛澤東的遠見卓識》 ---- 刷盤子讀書係列( 4 )
巴西早已建立了主流經濟學家夢寐以求的政治與經濟體製,所以它的發展是完全可以預期的,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就是刷盤子的命。俄羅斯剛建立理想的經濟體製,還沒有完全定著,它的發展是大致可以預期,未來 10 餘年也還是刷盤子的命,隻有少許討論的必要。刷盤子經濟非常好預測,一個小時可以刷多少是固定的,別說預期 10 年,就是預期 100 年,小學沒有畢業的經濟學家都可以勝任。可能是主流經濟學家算術太差,把刷盤子經濟體製定義為夢寐以求的理想經濟體製。
中國的經濟列車在僵化的體製驅動下急行,未來的行方如何,是日本學者爆炒的話題。對僵化體製的研究遠沒有對理想體製那麽輕鬆,需要大量的數據圖表進行比對,得到清晰的認識。這可能已經超過了中國主流經濟學家的算術知識,因為愚從沒有見過他們如此論述過,可能也是他們急著要體製改革的原因之一。由於所處立場,觀察角度的不同,結論大相徑庭。主要分三類 :
1. 中國經濟平安順調運行,那麽 2020 年中國的 GDP 大致與日本相當。平淡如白開水,毫無味道。
2. 中國的地域格差和貧富格差持續擴大,超過一定水準,中國人有《水滸傳》的造反情結,是世界上最難管的人民。那麽如果遇到金融危機,整個中國會崩潰和分裂,比蘇聯崩潰更加慘烈。如果被不幸言中,現在真的是處於崩潰的邊緣。
3. 中國的產業發生飛躍,由蛹化蝶,那麽 2015 年,中國的 GDP 壓倒美國。 GDP 及增長率,隻有經濟結構相似的國家之間才有可比性,日本學者非常注意這一點,無論是名目 GDP 還是購買力平價。否則無法解釋人均 GDP 是中國幾倍的國家,現在才普及 “ 三大神器 ” ,且還是中國產的。其實日本也經曆了這個蛹化蝶的過程, 1945 一片廢墟, 1964 年新幹線開通和東京奧運開催,標誌著日本跨入先進國家的行列。靠刷盤子實現 GDP 增長,根本就不能實現國家從後進變先進。其實日本在 1945 年已經是先進國家,隻是還沒有實物,但有技術和人才儲備,約 20 年一發衝天。
其實中國 70 年代末也是先進國家,雖然實物很少,各種技術及人才齊備,與先進國家差距不遠,所差的是批量生產的經驗與機會,與 1945 年的日本非常象。還有比日本大很多的國內市場。當時的市場結構非常好,大家的收入相差不多,雖然名目收入雖不高,但實質收入高,是購買國貨的好市場,也與日本很象。再加上政府采購和主導,可以很快補足批量生產的經驗與機會,再施加改革開放的戰術,就能使中國的產業迅速實現由蛹化蝶的飛躍。其實整就一個日本成長戰略的複製,那麽到上世紀末,中國就會在 GDP 上壓倒美國。當然剛開始生活改善不快,日本也是進入 60 年代後生活才改善的,但會越來越快,一發衝天。毛澤東遠見卓識,在 70 年代初時就已經看到了中國即將畢業,提出了 “ 到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 ” 的宏偉藍圖。
80 年代的改革開放出現了戰略偏差。源於自己定位錯誤,中國雖然清貧,但卻已經博士畢業,是先進國家,怎能是刷盤子打工仔可以相提並論,即使當時的打工仔比中國有錢。一算人均 GDP 比人家少了一大塊,著急了,趕快學著打工仔刷盤子打工,也就是改革開放,提出 “ 到本世紀末翻兩翻 ” 的奮鬥目標,缺乏遠大理想。博士刷盤子怎能是普通的打工仔可比,刷盤子的效率高多了,刷一小時的盤子,可比打工仔刷幾天。一下子收入激增,原來是刷盤子而不是讀書,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啊,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能力與眾不同。於是把改革開放刷盤子做為經濟戰略。剛開始博士每天隻刷一個小時盤子,生活改善奇快。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每天刷盤子的時間越來越多,收入當然也扶搖直上。學業逐步荒廢,單位時間刷盤子的效率下降。約 20 年後,博士每天已經要刷 8 小時盤子,由於學業荒廢,刷盤子的效率與普通打工仔相差不多,收入增長緩慢。博士著急了,是不是自己刷盤子的積極性不夠,於是各種改革措施紛至遝來,每天 12 , 16 ,或幹脆 24 小時刷盤子方案都出來了。直到現在,這位博士還沒有搞清楚到底什麽是收入增長的動力。
偉人過早仙逝,使中國強國夢的實現至少推遲了 20 年,甚至永遠失去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為什麽中國和日本在奮飛的起點會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詳情請看刷盤子讀書係列( 5 )。
《日本中國俄羅斯不同的改革不同的結局看毛澤東的遠見卓識》 ---- 刷盤子讀書係列( 5 )
日本以技術立國,技術力是比 GDP 更加重要的指標。 GDP 可能被地震一瞬摧垮,如果技術力還在,則 GDP 還在。如果技術力被摧毀,多大的 GDP 也會隨風而逝。什麽是技術力,有很多指標衡量,如國民識字率、技術工人數量,各門類專業人才,鋼鐵、機械、化學、電子等基幹產業的規模和技術水準等,有大量的數據圖表。日本學者做學問時比較喜歡比較技術力,這才是經濟的根,真正的經濟。而中國主流經濟學家隻有小學文化程度,也就隻會對 GDP 進行四則運算。
如果隻衡量技術力,那麽 1945 年的日本, 1978 年的中國, 1991 年的俄羅斯是先進國家。隻是缺少 GDP ,日本幹脆沒有。但日本卻 20 年間一躍重新邁入發達國家行列。
日本根本沒有改革,隻貼了民主標簽。很奇怪,日本不是民主自由且市場經濟的國家嗎?其實不是。首先政府有個總合科學技術委員會,首相也就是委員長。還有個民間組織 --- 產經聯,確切的說是政府的政府。產經聯會長出鏡率不比首相少,且定期給各政黨打分並公布,按分發錢。所以,兩大黨自民黨和民主黨的綱領幾乎一樣,分歧僅兩點,一是伊拉克,產經聯不管。另一個是道路公團的民營化,其實也沒有實質分別,民營則是產經聯直接經營,國營則是產經聯經營政府。產經聯裏的大財團的產權是模糊不清的,私營的?又不知老板是誰,國營的?連政府都是產經聯的。產經聯無法無天,要降自己的稅率,增加消費稅。產經聯也不自負盈虧,銀行要倒,政府趕快拿錢。產經聯要小泉和石原花好幾倍的價格購買燃料電池汽車,還樂得屁顛。有不滿,連大眾媒體都是產經聯的,有意見去廁所。產經聯還雇傭了一大幫禦用文人,研究寫作。宣揚自由市場經濟的知識分子早被殺絕了。
日本經濟的實質是計劃經濟,黨政不分,政企不分,產權不明,專製獨裁的體製。可偏偏是這種保守落後體製,使日本邁進先進國家。愚讀了很多產經聯的禦用文人寫的書,被洗了腦,現在崇拜起計劃經濟了。
產經聯裏的大企業是日本的基幹企業,是日本技術的精華,是日本經濟的基礎和骨骼。如果產經聯在,沒有 GDP 日本也存在,如果產經聯不在,再多的 GDP 也轟然倒地。為什麽產經聯產權不明,計劃經濟,因為它不麵對普通消費者,隻對整個民族,規劃整個民族經濟的大廈和發展方向,給其他企業提供基礎原料和先進技術,決定這個民族是一流工業國家,或隻是刷盤子的腳色。
產經聯有幾個鐵律:
如果骨骼沒有發育好,即沒有準備好相應的技術,改善生活是對民族的犯罪,再大的市場需求也得等待。如果誰敢破壞骨骼,也是對民族的犯罪。骨骼出問題,政府必須出錢修補。這幾個鐵律在市場經濟下是完全不能實現的。
產經聯在 1945 是如何使日本奮飛的呢。當時特別困難,糧食不足,政府得給學校派免費午餐。大量工人失業,不能使他們荒廢,組織上山下鄉去種樹。組織技術人員準備民用技術,當然開始還不完善,即骨骼沒有發育好。市場需求大增,技術遭遇瓶頸,不能滿足需求,則堅決壓製需求。組織人員攻關,同時向國外敲詐: “ 你如果不賣,以後就沒得賣了 ” ,堅決限製外國產品進入。就這麽骨骼逐步完善,產能逐步增長,在此之前人民隻能耐心等待。就這麽艱難前行,人民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鬥,骨骼逐漸強壯,一飛衝天,完成蛹化蝶。
毛澤東的遠見卓識,他細心體會了產經聯的策略,或者穿過 50 年的時空,細讀了產經聯的群書。中國要做超一流的工業化國家,打基礎和骨骼非常重要,所以傾全力發展基幹工業,發展各種尖端技術。在骨骼完善之前人民必須忍耐,抓緊後備人才培育。壓製知識分子,打掉一切不合理的雜音,現在消費就是對民族的犯罪。整個操作手法與產經聯一模一樣,不同的是產經聯用資本,他用權威。他洞察了我們民族的弱點,貪小利,忘大誌。
整個 20 多年中,中國艱難前行,那麽得科學,順利,愚也是最近博覽群書才體會到主席良苦用心 ---- 中國要由蛹化蝶。但是,就在中國奮飛的前夕他離開了我們。中國由蛹化蝶竟要至少推遲 20 年,甚至永遠失去了機會。
問題出在改革開放上。當時已經能夠提供消費品,但有技術瓶頸,產能受限製。應該逐步通關,並向外敲詐關鍵技術,人民繼續忍耐,消費帶著骨骼逐步完善。應該艱難並痛苦地複製日本蛹化蝶的過程。而我們卻急功近利,引進大量外國產品,把骨骼給摧垮了。雖然生活暫時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脊柱卻垮了,造成我們今天白打工,因為沒有關鍵技術。經濟發展遇到的危機,竟然想把基礎全盤賣掉,中華崛起就要夭折了嗎?貪小利,忘大誌!!!鄧公是罪魁禍首。
1945 日本再出發,一無所有,但有知識和技術, 20 年一飛衝天。 1949 中國再出發,大腦空空,偉大導師給中華民族注入了知識和技術,在即將蛹化蝶時離開了我們,但我們辜負了他對我們的期望,貪小利,忘大誌,前途多磨難,不知道會不會夭折。 1991 俄羅斯再出發,抱著金山壓斷了脊梁,無數頂尖技術人才流落異國他鄉。
貧窮是可貴的美德,土地資源錢財是身外之物,知識和技術才是寶貴財富,才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無論中國今後走向何方,讓我們不計較個人恩怨,讓我們緬懷帶給中華民族無窮寶貴財富的偉大導師 ---- 毛澤東。
《從未來的發展行方看毛澤東的遠見卓識》 ---- 刷盤子讀書係列之預測篇
毛澤東時代大方向是非常對的,包括人口問題,隻要重工業運轉起來,技術上來。人的吃穿用,都可以從國外進口,根本就不用擔心什麽。現代工業社會,所有的財富實際上就是重工業創造的,這種認識,日本人根深蒂固,什麽 GDP 全是白忙。大家吃喝玩樂就可以了,跟本就不需要給外國人當裝配工刷盤子。隻要中國的重工業優秀了,那麽中國的經濟很快就會飛起來,根本就不是什麽年百分之多少。隻要重工業足夠牛,就是把 RMB 對 $ 的比價倒過來,大家都沒有脾氣。老子的 GDP 就是美國的 10 倍。在重工業運轉起來之前,任何改善生活都是對民族的犯罪,破壞重工業的也都是對民族的犯罪,這是日本人的鐵律,也是日本被打倒後還能飛起來的原因,可能是日本所處的環境太惡劣的緣故,一場大地震,全瞎忙。所以日本人能夠找出真正經濟的原因,受災後該如何恢複。認為輕工業和服務業能夠創造 GDP 進行資本積累,資本積累好了就可以和別人較量,其實就是個陷阱。
毛澤東時代的公社非常英明。要積極性幹什麽,有空讀讀書,去玩玩不好嗎。重工業運轉順了後,拖拉機就可以放出來了。即使來不及設立拖拉機廠,就把拖拉機零件免費或很低的價格發給農民好了,讓他們自己按照圖紙裝,一次裝不好,拆了再裝,按現在標準都是 GDP ,然後要拖拉機幹活。
愚小時候喜歡自學無線電技術,因為當時收音機很貴,但相應的元件則比較便宜。愚現在能夠體會到毛澤東當時的構思,雖然愚很長時間沒有理解,怎麽生活品那麽貴。把收音機賣的很貴,目的是讓有錢的主出錢買。國家把錢收回去後繼續完善提高重工業技術。沒錢的呢,那就很便宜的把收音機零件賣出來,讓大家自學無線電技術裝收音機,自己動手改善生活,又是對人才的培訓,去迎接中華民族的奮飛。
小時候的事,現在回想起來曆曆在目。當時小學校有航模隊,自己動手組裝模型飛機,動力,遙控等,能夠很鍛煉人,比現在小孩子直接買有意思多了。愚現在做工程,非本專業的知識,基本都是哪個時代留下的。
那麽按照毛澤東的路走下去。農村很快就會城市化,因為重工業放出基本零件後,人會想出很多方法去排列組合這些零件,設計出千其百怪的東西來,改善生活和生產。做順了,就可以商品交換,大家的生活會急劇上升。然後,很多中小企業從農村也就誕生了,這些中小企業的競爭,可以迅速提高質量,很快,這些千其百怪的東西就會殺向國際市場,這種千其百怪的東西特別來錢,比大批量的彩電冰箱來錢多了,因為這種東西批量小,有很多盲點,不容易想到。但中國人多,這種專用的怪東西肯定會很多。日本的 GDP 一大半來自中小企業,愚住的地方就是如此, 30 年前還是農村,現在卻一瞬間工業化了。那些中小企業不需要什麽技術,隻要有點子就可以了,隻要重工業夠牛,提供這些基礎元件。日本的經濟起飛也就是這麽回事。
進一步,還有更牛的。這些中小企業隻用很少的原材料就換回很多錢。然後存在重工業的銀行裏,反正在聯合會裏大家不分彼此,把錢再補給重工業,更高的技術又給開發出來了,又促進中小企業飛。重工業有足夠的資金做後盾,有計劃的調整價格,比如說把汽車價格定得很低,去打垮別人的重工業。
如果這樣的話,中國將有很多商品,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所謂的技術出口,很多人就會存 RMB ,因為可以買到各種商品和技術, RMB 很快就會成為世界人民的錢。所謂的銀行壞帳根本就不會有問題,因為會有人買單,而且因為有信心,不會擠兌銀行。現代工業社會的錢其實根本就沒有價值,潤滑油而已。所以日本人就認為財富是重工業創造的。從帳麵上看重工業虧無所謂。
但現在中國的問題是,要重工業自負盈虧,其實是打斷民族的脊梁。現在經濟的問題是求人家來辦廠,給人家當裝配工,當裝配工隻是當機器而已,其實是對人的摧殘。你這裏的人工貴了,外資立馬走人,中國經濟轟然倒地。其實所謂的金融危機也就這麽回事,外國的產經聯在倒鬼,他們可是在有計劃的進行作戰,我們還玩什麽靠市場經濟提高積極性,義和團鬥得過洋槍洋炮嗎。
我們想發展高技術,一看人家的重工業技術怎麽這麽便宜,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還看到人家重工業負債累累,更不敢發展了。一看人家吃喝玩樂的第三產業創造了巨大 GDP ,輕工業也創造了不少 GDP ,中小企業也創造了不少 GDP ,就認為我們也應該發展這些行業,進行市場經濟改革,創造 GDP ,改善人民生活,還能進行資本積累。一看到國營的重工業效益不好,就搞減員增效,幹脆賣了算了。就是這 20 多年的所謂經濟發展,完全是舍本逐末。加大財政力度改善 GDP 也沒有加到重工業上,帳麵 GDP 好看了,但民族經濟的根垮了,一有風吹草動就倒台。發貼時間 :2005-10-20 11:30:13
小球 標題: ZT: 刷盤子讀書係列之後記
愚 2000 年東渡日本,原來很信奉自由民主市場經濟能夠發展中國。但到日本後,卻很困惑。整個日本感覺就象一台機器。日本人的工作比中國人輕鬆得多,也就是磨洋工,但論起人的技術水準來說,到日本淘金的中國人並不差,但中國的平均經濟水準卻很差。這裏還有國際交流協會,是個小聯合國,因為日本富裕,引無數英雄競淘金,當然亞非拉的窮朋友居多,最近來自俄羅斯獨聯體的人也多起來了。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這些窮朋友都是來自自由民主市場經濟的國家,無論是老牌的,還是俄羅斯獨聯體等新進。言談中,普通民眾的生活竟是那麽貧困,還受不到教育,毫無希望,無論這些國家的人均 GDP 多少,人均月收入幾何。愚原來信奉的經濟就是 GDP ,發展經濟就是發展 GDP 的觀念動搖了。愚的一巴西朋友特別崇拜毛澤東,說毛澤東在拉美人人皆知。說現在拉美在向左轉,崇拜毛澤東的政治人物有很大的當選可能。查維斯不用說,巴西的新總統也是。他對現政府還算滿意,能夠改善底層人民生活,使大家能夠受教育。按照他的說法,可以沒錢,但不能沒有教育,教育是窮人能夠翻身的唯一機會。愚原來是對毛澤東持反對意見的,也動搖了。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來自俄羅斯獨聯體的是特殊一群。其它國家是留學生居多,他們可是頂級人才,就職於日本的大學或國立研究所。言談之中,對未來是那麽的無望,政治政府混蛋,民主隻知道瓜分國家財產,作為一個工業國家的根幹垮了,不需要他們為國家效力了,雖然 GDP 在增長。愚原來認定的民主自由能發展中國的信念也動搖了。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對照這些國家的現實,對照中國的發展經路,愚發覺中國與它們往一個方向走。原來大家還很快樂,因為改革開放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認為改革開放就是好。但越往後走越不滿,先是農民,然後是工人,就是愚這個原來月收幾千的人也不滿,房價那麽貴,各種保障漸漸沒有了,心裏發慌。關鍵是在中國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為私人老板打工,於心不甘。自己獨立,又沒有那個本事。為國立機構服務,待遇太低,也沒有象樣的高科技項目做。愚對經濟很感興趣,想轉行從文研究經濟,卻發覺那些所謂的經濟學家隻有小學文化水準,寫出的論文前言不搭後語,毫無邏輯條理性,所謂論證簡直就一踏糊塗,但他們還是權威。 *** ,老子一個博士,還不會被這幫小學生殺了。所以愚決定逃走,到日本散散心。倒不是想掙錢,因為還是買不起房子,隻是工作輕鬆些,多些時間好好研究日本,愚覺得日本應該是中國現代化的先生。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正好這裏有公共圖書館,人人免費。愚有時間就讀日本的經濟史,日本經濟史與中國的關係非常緊密,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日本對中國現狀的研究。日本對世界各國經濟史的研究。有個發現非常令人震驚, 1945 年前( 45 年後日本戰敗),中國實際沒有自己的政府,統治中國的是英美日同盟的商會。 30 年代以前,以英國為主導,之後日本為主導,美國兩頭吃,如 918 後日本占領東北後就與美國商會提攜。到後來日本的商會想吃獨食,結果英美日互相打起來了,也就是抗戰。袁士凱與孫中山都是傀儡,隻是袁士凱的素質高,得到了英美日同盟商會的讚助,孫中山雖然也開了不少優惠條件,但還是被拒絕了。蔣介石也是傀儡,英美日同盟商會讚助發動 412 。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其實在此其間,日本的政府和軍隊也實際是傀儡。商會是權利機關,商會可以直接調動軍隊。比如說在東北,日本商會與張家有利益衝突,日本商會要拿大豆,張家也要靠大豆充做軍費。這樣,日本商會直接要關東軍做掉張作霖,要關東軍發動 918 ,日本政府隻是在後麵提包拎鞋,簽字畫押的角色。所以經常有爭論說 918 時,當時日本政府不同意,其實不得要領,日本商會才是權利機關。 1927 年,北閥軍打到南京,美英軍艦開炮,日本商會也要當時的外相一起參與炮擊,但外相頂住不幹,要用軟力量,結果不久後內閣倒台。這部分曆史愚有時間後也會寫係列貼,請耐心等待。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日本現在遭遇 10 年不況,也想找到未來發展道路。所以有關戰後再出發的研究很多, NHK 有關的節目也很多,給人的感覺是個讓人感動的年代。人人都那麽大公無私,不記報酬,在拚。日本基幹產業,也就是產經聯,還沒有運轉時,大家也服從安排去上山下鄉,因為沒有工作,生活也很苦,很多東西也要配給。即使是產經聯恢複後的 50 年代,生活也很苦。進入 60 年代,日本經濟進入快車道,經濟起飛,出口激增,但人民的生活改善依然很緩慢。真正生活大改善是進入 70 年代,田中的日本列島改造計劃,在這之前,日本從外觀上看還是第三世界國家。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讀中國的經濟曆史,讀著讀著,卻有驚人的發現。即中國的發展軌跡與日本的一模一樣。首先節衣縮食去打造不能直接用於消費的重工業 --- 中國的產經聯。然後產經聯逐步成型開始運轉後,很多東西開始憑票供應,票也越來越多。人民也放假了,也就是文革,上山下鄉。花了才 20 年左右的時間(日本是模範也花了近 100 年),從無到有打造了的中華民族的經濟永動機,這台新機器就開始調試磨合試車了,逐漸能放出各種消費品,但產能不足,因為存在各種技術瓶頸,因為才是一架新機器。所以票據很多,壓製消費,但總量卻是呈指數在飛升。中國各種最尖端的的技術基本上都在文革產生,說明中國的產經聯正在迅速增長。按日本的觀點,在產經聯打造完成後,人民就應該放假了,因為有個一個民族的經濟永動機,毫無必要努力提高人的優化組合去提高效率推動經濟發展,因為這個時候經濟發展的動力是科學技術,人的積極性在鋼鐵麵前是藐小的。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人民放假是發達國家的特征,比如去觀光,看看電影,書畫展,打球,做運動,打遊戲,反正不能幹活,幹活是對民族的犯罪,因為又要靠人的積極性去拚鋼鐵,又回到封建社會。玩還不白玩,還能創造 GDP ,老子減肥創造的 GDP 比你種糧還多,這種玩的 GDP 占發達國家總量一大半。文革時的中國其實就這麽回事,因為民族機器才剛打造好,隻換了個說法,叫大串聯,大字報 ……, 隻是沒錢,沒有算成 GDP ,要真按現在的標準都算 GDP ,文革武鬥都是創造了巨大的 GDP ,拆了建,建了拆,自己還快樂著,就象現在娛樂業 GDP 。其實該玩的玩了,該樂的樂了,為什麽現在很多人又回憶起文革,磨洋工,吃大鍋飯,其實那時發達國家的特征,為什麽生活還很困難,是因為永動機才剛打造好,還需要磨合進入快車道,中國經濟就要起飛了。愚這個發現是驚人的,日本產經聯沒有明說,但字裏行間卻這麽流露的。現代工業,其價值根本就不是人創造的,而是自動機器,而貨幣隻是用來潤滑這部機器的潤滑油,跟什麽價值規律毫不相關。中央政府的作用就是盡量降低人民的積極性,想方法去玩,讓機器幹活,或其它國家的人刷盤子。因為是先進民族,刷盤子是恥辱。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日本從明治過了近百年,農業時代的人早死了。戰敗後,美國想拆產經聯,日本人堅決不幹,一是日本地少,不能用種地去創造美國減肥的 GDP 。日本沒有資源,不能創造美國炸彈 GDP 。日本人少,不能為美國做運動鞋,讓美國創造運動 GDP 。所以日本人非常堅守自己民族的永動機,不會被威脅利誘。在日本做自由市場經濟的學問人,隻會對外國,要敢對本國如此,產經聯堅決鎮壓,在美國學經濟的人就是被懷疑對象。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各國的產經聯之間是相互鬥爭對象。熱戰時,從產經聯重工廠開出的是坦克大炮。冷戰時,產經聯重工廠提供基本原料和先進技術,然後手工(也就是刷盤子)裝配成各種消費品,然後用消費品去攻去殺。產經聯重工廠提供基本原料和先進技術根本就是機器大規模生產的,毫無價值可言,從業員也少。所謂的 GDP 也就是潤滑油,沒有實際意義。所謂的各種基礎原料價格和先進技術,根本與價值規律無關,隻是國家間鬥爭策略。民族的產經聯被打到了,這個民族也就被打倒了,無論 GDP 多少, GDP 純粹是潤滑油產生的泡沫。任何有損產經聯的事,在日本都被看做民族的罪犯,隻許對它添磚加瓦,這也是為什麽日本外資極少的原因。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中國才剛從農業社會過來,毛澤東迅速使中國工業化,當然在打造民族的產經聯時手法不夠細膩,得罪了一些人。這些人反攻倒算,又加上沒有在工業社會訓練過,做出的學問一踏糊塗,把中國拉到什麽減員增效,讓國有企業也就是中國的產經聯自負盈虧,搞自由市場,價值規律,其實是封建時代的經濟政策。其實日本和美國的產經聯根本就不是按市場經濟操作的,完全是鬥爭策略。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結果這20 多年間的改革方向全錯了,中國自己的產經聯遭到了嚴重損害。創造了一大堆 GDP 泡沫。中國以 GDP 為發展戰略,已經使中國從文革時代的先進國變為中進國。如果產經聯全倒,則是徹底的後進國家,無論 GDP 多少,人民生活會非常困難。現在已經有這個苗頭,很多人生活困難。 ( 海納百川 www.hjclub.com)
所謂市場經濟的實質的提高人的效率,計劃經濟是提高機器的效率,所以日本的中核產業全是計劃經濟。我們相當於用我們的血肉之軀去拚鋼鐵,又在做義和團拚洋槍洋炮的事,還以為自己能夠複興。日本為什麽研究中國的基幹產業,而不怎麽去研究 GDP 。在日本人眼裏, GDP 純粹是泡沫,因為各國算法各不相同,是靠產經聯大樹撐著的。中國為了 GDP 已經走火入魔,房價漲了 GDP 就來了。但民族的產經聯倒了,如果日本和美國把它的產經聯一撤,整個大廈轟然倒地,人民將任由其宰殺。對於這方麵愚也會有論述,也請耐心等待。